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也曾远播海外很多国家。对于海外道教的研究,学界曾取得过一些成果,如民国傅勤家著《中国道教史》即有"道教之流传海外"一章,专门介绍道教在新罗、日本、真腊的流传情况,朝鲜学者李能和也于1933年撰成过《朝鲜道教史》。1949年以后,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亦曾关注道教在海外传播情况,而陈耀庭著《道教在海外》、孙亦平著《东亚道教研究》与宇汝松著《道教南传越南研究》则属有  相似文献   

2.
正海外道教学由海外各国的道教学组,成在道教学研究方兴未艾的今,天其在海外汉位界的学术地学日益突出。2013年6月,由朱越利先生主编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理论·视角·方法——海外道教学研究》一书由齐鲁书社出版发行。本书由9篇论文、7篇述评和一组附录《海外道教学文献目录(1945—2008)》组成,60余万字,对法国、  相似文献   

3.
1985年10月18日至20日,日本道教学会在弘前大学召开了创立35周年的纪念讨论会。以后,在1986年11月出版了由秋月观瑛主编、野口铁郎和福井文雅助编的文集《道教研究的进展——对其现状和问题的考虑》,文集汇编了纪念讨论会上的各项报告,计有:《道教和隋唐的历史·社会》(砂山稔),《道教思想的研究和问题点》(福井文雅),《道藏的编成与有关问题》(尾崎正治)、《中国小说及道教——兼述<续金瓶梅>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文集《理论·视角·方法——海外道教学研究》(待出版)的前言。近现代海外道教学是海外汉学(Sinology)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随着海外汉学的开展而形成与发展的。海外道教学历经百年,早已成熟,值得赞叹,令人敬畏。海外道教学研究作为中国道教学的一部分,其内容包括全面而及时地了解并介绍海外道教学成果和学者,认识各国道教学的方法论特点,编写海外道教学史,进而阐述产生海外道教学成果的。“文化语境”和作者的心灵,以揭示包含于这些成果中的外国文化。外国道教学者的生活和心灵与我们存在着共性;外国学术界普遍重视翻译;外国道教学者善谈中国周边国家的道教。朱越利,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5.
道教改革十年中的道教中国道教(五斗米道)发源地鹤鸣山明代炼丹书《黄白镜》闵小艮道教的理论略说中国道教音乐的分类构想 ’中国道教研究的最新成果成玄英的重玄之道与佛教中道观全真道概谈试论葛洪的经济思想成都市青羊宫道教信徒基本情况调查报告《太平经》与《圣经》伦理思想之比较道史小考二则武当山道教灵图的新发现青城山与鹤鸣山道教神系渊源之管见杜光庭《灵化二十四》的一些特点平盖治小议稠梗治所在地——稠梗山老子庙中昨唐传奇小说与道教日本道教与中医关系研究的新成果丽江洞经会调查(上)(下)道藏炼丹原著评述(续)评《正统道…  相似文献   

6.
<正>《道教在日本》和《道教在韩国》(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6月第1版)是孙亦平教授所撰写的新作。近年来,孙教授将道教研究视野从中国扩大到整个东亚地区,创造性地提出"东亚道教"的概念,并撰写了国内第一部系统全面地研究东亚道教的著作《东亚道教研究》,填补了学界"未曾有过整体性东亚研究的空白"。(1)《道教在日本》和《道教在韩国》是孙教授在此基础上对道教在日本列岛与韩国半岛的传播和发展所做的专题  相似文献   

7.
王宜峨 《中国道教》2007,(3):F0003-F0003
~~“大道流行——《道德经》版本(文物)展”在国家图书馆举办@王宜峨$中国道教学院~~  相似文献   

8.
傅勤家《中国道教史》中,在论及道教在海外的传播时,曾谈到道教在朝鲜的传播情况,但其介绍十分简略。由于历史、地理的因素,道教在朝鲜曾广为传播,产生很大影响。了解道教在朝鲜的传播情况,对于中国道教界及道教史研究,亦不无裨益,故特撰此文,以作介绍。  相似文献   

9.
正美国著名汉学家、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柏夷(Stephen R. Bokenkamp)新著A Fourth-Century Daoist Family:The Zhen'gao,or Declarations of the Perfected,Volume 1 (《公元四世纪的一个道教世家——〈真诰〉英译第一卷》)于2021年初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出版社出版,此书是柏夷教授在同一出版社出版译著Early Daoist Scriptures (《早期道教经典》)之后推出的又一精品之作。  相似文献   

10.
正为贯彻落实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和新修订《宗教事务条例》,坚持我国道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道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发挥道教在当代社会的积极作用,促进道教健康传承发展,中国道教协会制定《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五年工作规划纲要(2019-2023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规划纲要》  相似文献   

11.
卿希泰先生在道教学术研究方面做出的重大贡献,向为学人所知,并享誉海内外。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卿希泰先生对早期道教的重要经典《太平经》做出的系列研究,包括《中国道教思想史纲》第一卷之"《太平清领书》的出现及其意义"(1980)、《〈太平经〉的哲学思想》(1980)、《试论〈太平经〉的乌托邦思想》(1980)、《〈太平经〉的知人善任思想浅析》(1979)、《〈太平经〉中反映农民愿望的思想不能抹杀——答刘琳同志》(1981)、《试论〈太平经〉关于天地人"三合相通"与"中和"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2009)等论著,对《太平经》的成书年代、思想内容、阶级性质、宗教特征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客观深入的辨析与研究,考镜源流,探赜索隐,论证精微,见解独到,不仅提出和解决了诸多值得学术界重视的有关道教经典研究的重要学术问题,而且为我国学术界的道教哲学思想研究开辟和构建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范式,成为道教哲学研究的一座学术里程碑。黄海德,华侨大学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12.
一、著述 (含合著 )书  名作 者出版单位及时间《中国道教思想史纲》 (第一卷 )卿希泰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 9月《宗教词典》任继愈主编卿希泰任编委兼道教分支负责人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 12月《中国道教思想史纲》 (第二卷 )卿希泰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 9月《道教基础知识》曾召南石衍丰四川大学出版社1988年 3月《宗教学原理》陈麟书四川大学出版社1986年 7月《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卷罗竹风主编卿希泰任编委兼道教分支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 2月《中国道教史》 (第一卷 )卿希泰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 4月《无神论史话》…  相似文献   

13.
正纪念傅圆天大师(1925—1997)登真二十周年学术会议论文集——《弘道利人、服务社会:傅圆天大师道教思想学术论坛论文集》(2019,宗教文化出版社)正式出版。论文集由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长盖建民教授主编,朱展炎、周冶副教授副主编,内容涉及傅圆天大师的生平、思想以及青城山的道教历史与文化传承等主题,对保存当代中国道教尤其是四川道教史料文献、促进相关道教学术研究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正>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文化人类学、宗教社会学等研究方法的引入,道教研究出现了一种向其"本土"特色回归的区域史研究方向,一批以城市、省区为中心的道教史论著相继面世。国内如李远国的《四川道教史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郭武的《道教与云南文化》(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张宗奇的《宁夏道教史》(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樊光春的《西北道教史》(商务印书馆,2010年)等都是其中的代表;国外则有苏珊·纳奎因的《北京:庙宇与城市生活(1400—1900)》(斯坦福大  相似文献   

15.
《中国道教》2011,(2):62
近期有居住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读者朋友致函致电我刊,询问在香港地区和海外地区怎样购买和订阅《中国道教》杂志。为此,我刊敬告读者:海外地区的读者可通过北京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相似文献   

16.
一、绪论战后日本的先秦道教研究(〔日〕池田知久著)《中国哲学史研究》1987年2期日本道教研究的现状(〔日〕蜂屋邦夫著隽雪艳译)《文史知识》1987年5期国外及我国台湾省道教研究概述(冰珂)《文史知识》1987年5期略谈道教史的研究和编写(钟肇鹏)《哲学研究》1987年10期  相似文献   

17.
在道教史上,有没有净明(忠孝)道这一教派?国内外道教史家对此研究甚少。日本秋月观哄先生(弘前大学教授、文学博士)著作的《中国近世道教的形成——净明道的基础研究》一书(创文社,1978年版)对此作了较为详尽的探讨和论述,作出了肯定的回答。该书是作者十多年来对道教特别是净明道研究成果的汇编,是他对“未开拓领域”(作者语)进行反复研究所作的有益尝试。作者认为,净明(忠孝)道是元初道士刘玉(玉真,1257—1310)继承晋代以来许逊仙道教团的说教所开创的新道教的一派,在道教史上、中国宗教史上,特别是对儒佛  相似文献   

18.
正劳格文(JohnLagerwey),著名法国汉学家,法国高等研究学院(EPHE)荣休教授,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中心教授。曾在美国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师从中国古代文学专家海陶玮(J.R.Hightower)教授完成有关《吴越春秋》的博士论文,1975年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在法国高等研究学院师从著名道教学者康德谟(M.Kaltenmark)教授和施舟人(K.Schipper)教授从事博士后研究。1977年成为法国远东学院(EFEO)研究员,2000年始任法国高等研究学院宗教学部道教史与中国宗教专业教授,2008年始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中心讲座教授。主要从事道教和中国宗教研究,著述甚丰,大都结合文献记载和田野调查,见解独到而深刻。除大量论文之外,专著包括《〈无上秘要〉——六世纪的道教大全》(法文)、《中国社  相似文献   

19.
正回顾道教史研究的历程,中国现代学术意义上的道教史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先有傅勤家的两部在中国道教史方面的著作,《道教史概论》(商务印书馆,1933年)与《中国道教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这两部著作主要吸收了小柳司气太、妻木直良、常盘大定等日本学者的道教史研究成果。许地山著有《道教史》(上编)(商务印书馆,1934年),但可惜的是上编没有真正涉及到宗教的道教,还只是"道教前史"。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道教通史》(五卷本)在2019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下,于2019年12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凡350万字。主编卿希泰先生(1927-2017),原四川大学文科杰出教授,中国道教研究的重要开拓者与建设者。詹石窗教授,四川大学文科杰出教授、老子研究院院长,卿希泰先生的开门弟子。该书是继《道教文化新典》《中国道教思想史》(四卷本)之后,师生的第三次大型研究项目的合作。编写团队在《中国道教史》(四卷本)的基础上,展开修订、创作和提升等工作,历时十载而成。该书的面世,进一步巩固了我国道教通史研究在国际学术界的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