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思想研究愚格斯论马克思主义实质和运用—纪念恩 格斯逝世九十周年靳庆敏红旗1985 年第15期愚格斯对对立统一学说的贡献张华金,学 术月刊1985年第9期马克思早期著作的历史地位〔英〕麦克莱 伦文摘1985年第7期 ((l 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人的美学发现 赵宪章南京大学学报1985年第3期 《资本论》与历史唯物主义李春辉世界 历史1985年第7期 《资本论》研究的本题和对象刘炳瑛理 论月刊1985年第9期.从列宁到毛泽东对民族资产阶级概念的使用 马钊毛泽东思想研究1985年第3期历史地把握列宁哲学思想的逻辑进程—论 列宁两部主要…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逻辑教学将走向何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1998年 ,第 1期《读书》杂志发表了王路的文章《金岳霖的孤独与无奈》;同年 ,第 3期《九江师专学报》登载张盛彬的《沉重的逻辑话题——答逻辑取代论》一文。 1999年 ,第 3期《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发表王路《论我国的逻辑教学》一文 ;后该刊第 5期刊载马佩的文章《也谈我国的逻辑教学——与王路先生商榷》;同一年 ,《哲学研究》第 10期发表王路的论文《论“必然地得出”》。在上述文章中 ,王路研究员和张盛彬、马佩教授分别就我国高校逻辑教学提出了针锋相对的观点。以此为标志 ,本世纪我国逻辑学界第三次较大规模的讨论拉开帷幕。从目前情…  相似文献   

3.
(1985年5月26日至同年6月25日) 毛泽东同志对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的论述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思想研究、*二、、二*,n。二杯,。, ,、‘。。,.卜.0.、“高齐云学术研究1985年第2期试论马克思著作中的“异化”概念陈灌关于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的几个问题万众 社会科学〔甘肃〕1985年第2期湘潭大学学报1985年第2期论马克思主义五种社会形态理论的确立—思想经历上的胚胎学和古生物学的统一— 马克思在《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各种形关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一则札记龚育之 式》中确立“五种社会形态理论”说质疑理论月刊1985年第6期 宋敏吉林大学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4.
(1979年7月26日至同年8月25日)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著作研究马克思对劳动价值论的伟大变革陈振羽 经济研究1979年第7期马克思的微分思想及其意义林夏水哲 学研究1979年第8期列宁是怎样写《哲学笔记的》朱亮哲 学研究1979年第7期五四时期的毛泽东同志司虎春等扬州 师院学报1979年第2期学习毛泽东同志关于根据地农业的论述 赵效民经济研究1979年第7期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 特色杨超光明日报1979年7月26 日朱德同志从民主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的光 辉战斗历程姜平·学术月刊1979年 第7期对在京的话剧、歌剧、儿童剧作家的讲话 (一…  相似文献   

5.
一些比较通行的逻辑读物在讨论相容的选言判断时,举出毛泽东同志《怎样分析农村阶级》一文中的下列语句为例: ①地主剥削的方式,主要地是收取地租,此外或兼放债,或兼雇工,或兼营工商业。(参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形式逻辑》修订本第90页,上海人民出版社《普通逻辑》一九八二年版第76  相似文献   

6.
李先焜先生在《哲学研究》上发表两篇论文(《语言、逻辑与语言逻辑》,1986年第8期;《指号学与逻辑学》,1988年第9期),批评“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的观点,论证他自己的“逻辑的研究对象是语言符号”的观点。我认为,李先生的观点实际上涉及到“逻辑究竟是什么”这个根本性的逻辑哲学问题,因此应该在更广大的背景中去审视它。  相似文献   

7.
(1979年9月26日至同年10月25日)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若作研究日本学者谈《资本论》研究中的几个流派 王玻生国外社会科学情报1979年第 9期毛泽东同志青年时期思想发展初探张胜 祖等湖南师院学报1979年第3期飞飞漫墨周恩来社会科学战线1979 年第3期 院学报1979年第5期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一致性杨献 珍群众论丛1979年第1期唯意志论是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 哲学基础林京熠学术研究1979年 第5期批判极左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余田 长汉日报1979年10月28日 总论端正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人民日报》 评论员人民日报1979年10月3日要科学地…  相似文献   

8.
(1981年4月26日至同年5月25日)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与实用主义的根本分歧李英 《社会科学研究》1981年第3期学习马克思恩格斯论述党风的思想牛甲 英等《人民日报》1981年6月8日论马克思和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关系 〔东德〕W·毕雅拉斯等《哲学译 丛》1981年第3期马克思思想的形成〔英〕R·博尔基 《国外社会科学动态》1981年第6期论青年马克思的思想发展关士勋《学 习与探索》1981年第3期再谈马克思的不断革命论—答徐经泽同 志辛仲勤等《文史哲》1981年第 3期也谈马克思论“人化了的自然”张帆 《哲学研究》1981年第4期毛…  相似文献   

9.
周云之同志在《哲学研究》1983年第1期上发表的文章《对先秦名家分为两个诡辩学派的异议》中提出了重新评价公孙龙“白马非马”论的基本性质问题。在此之前,周在另外两篇文章《公孙龙关于名(概念)的逻辑思想——“白马非马”纯属诡辩吗?》、《中国逻辑史研究中的几个方法问题》中也谈到同一问题(以下简称周文)。周文认为:“公孙龙的‘白马非马’根本不是割裂个别与一般的‘离  相似文献   

10.
《群众》1980年第3期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著作研究德国是马克思主义的故乡吗?张红旗 《齐鲁学刊》1980年第2期实践在马克思世界观转变中的作用—兼 评西方的“马克思学”陈良瑾《内 蒙古社会科学》1980第l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论列宁哲学思想的 发展与普列汉诺夫著作的关系王荫庭 光明日报2980年4月24日全面评价斯大林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 唯物主义》薛文华等《吉林师大学 报》1980年第1期论毛泽东哲学思想体系刘纲纪等《武 汉大学学报》1980年第2期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不容混淆《人民 日报》特约评论员人民日报1980年 4月3日 哲学在哲学…  相似文献   

11.
拙文《试论马克思以人为本的哲学发展轨迹》(载《哲学研究》1994年第2期)有幸得到了唐正东和徐亦让同志的专文教正(见《马克思人学思想发展过程中的内在逻辑》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以人为本》,分别载于《哲学研究》1994年第8、9期。以下简称唐文和徐文)。感谢之余,不能不遗憾地指出,这两篇文章的观点相近,都对马克思哲学作了思辨的抽象化的理解,否定了唯物史观的深刻的人学内涵及其历史发展的真实逻辑,抹煞了马克思一生特别是中期和晚期的巨大的哲学贡献。徐文和唐文还涉及到某些引文和具体细节的理解问题,由于无关宏旨,恕不…  相似文献   

12.
江涌、金人在《湖南社会科学》1991年第5期撰文认为,毛泽东集体主义思想的形成可以从两方面来看:(1)传统文化注重群体利益的价值取向,强调个人服从国家、服从社会。毛泽东集体主义原则的特征也是强调服从,在这个意义上,毛泽东与传统伦理思想是相同的。他强调的是革命第一、群众第一、民族第一。此外,毛泽东关于“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价值观、生死观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同志的《论持久战》,不仅是一部重要的军事著作和哲学著作,而且也是政论文写作的楷模,有着巨大的逻辑力量。其中《战争的目的》一章,军委总政治部曾把它作为范文选入部队文化速成中学语文课本。现在我们从逻辑与语言的结合上,就《战争的目的》一章在证明方面的几个特点,谈些学习体会。第一个特点是准确。论题是政论文n勺中心,论题的准确是形式逻辑对政论文写作的第一个要求。毛泽东同志在提出论题时,用了一定的篇幅  相似文献   

14.
李竟泉同志在《也谈逻辑与语法的关系》(载《逻辑与语言学习》85年第2期)一文中说:“搭配的实质是语义搭配,也就是要符合逻辑的问题”。对此,笔者不敢苟同,特提出来与李竟泉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15.
《“市民社会”辨析》的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越同志的《“市民社会”辨析》(载《哲学研究》1990年第1期。以下简称《辨析》)是他就同一问题写的第三篇文章。在此之前,他曾写过一篇《马克思市民经济思想初探》(载《经济研究》1988年第2期),笔者曾写过一篇题为《评〈马克思市民经济思想初探〉》的文章加以评论(载《经济研究》1989年第1期)。最近还了解到,他还写过一篇文章《“资产阶级权利”应译为“市民  相似文献   

16.
是“思想形式”还是“思维形式”? 我认为把“思维”和“思想”区别开来,指出逻辑学是研究“思想形式”而不是“研究思维形式”的科学才是正确的。……我认为(判断)应该改为下述定义:判断是反映认识对象之间联系情况的思维形式(态)。《哲学研究》1982年第2期《注意逻辑理论的准确性》作者在同一篇文章中先认为逻辑学是  相似文献   

17.
中国逻辑史于1988年7月中旬在四川成都召开了第5次学术讨论会。主要讨论了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发端、中国逻辑思想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如何把中国逻辑史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以及如何改善中国逻辑史的教学和普及工作等问题。关于中国逻辑思想的发端问题在已经或即将出版的中国逻辑史著作中,不少作者把邓析列为先秦名辩逻辑的开拓者。会上则有人提出,中国古代的逻辑思想应以《易经》为开端。因为,(1)《易经》是一部思维工具书,是一个符号系统,有一系列推演规则,而且  相似文献   

18.
(1979年11月26日至同午12月25日)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若作研究抽象劳动是一个永恒范畴—读《<政治 经济学批判>导言》札记周之美文 史哲1979年第6期学习斯大林的哲学遗产—纪念伟大的马 克思主义者斯大林诞辰一百周年顾锦 屏文汇报1979年12月17日总结历史经验掌握客观规律—重读斯 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方 恭温等光明日报1979年12月22日立三路线时期的一个问题—试论毛泽东 同志对立三路线的认识和抵制田园 历史研究1979年第10期毛泽东早期的革命活动和哲学思想的发展 —林仁栋南京大学学报1979年第 4期《湘江评论》的主旨和《民众…  相似文献   

19.
《哲学动态》 1999年第 9期宋文坚在《我国现代逻辑研究概况》一文中介绍了我国学者在逻辑演算、递归论、模型论和公理集合论方面的研究成果。本文是续篇 ,介绍我国学者在现代归纳逻辑、数理逻辑发展史、数理逻辑应用、语言逻辑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鞠实儿对非帕斯卡概率理论进行  相似文献   

20.
我国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研究,始于60年代初。1962年《文史哲》第5期发表了《对“人的自我异化”的理解》;1963年11月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霍伟光、方克立的《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自我异化”的思想》;1964年《江淮学刊》第1期发表了郭月争的《马克思早期著作中的异化思想和资产阶级对它的曲解》;同年《江海学刊》第5期发表了肖焜焘的《科学的利剑,革命的号角一读马克思〈经济学一哲学手稿〉》。当时总的趋向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