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比尔·盖茨要到伏加斯中学演讲了。西蒙森老师为学生布置了一份作业——每人写一篇关于"我与比尔·盖茨"的文章。同学们大都把比尔·盖茨比作偶像。可是,一位名叫杰利斯的学生却让西蒙森有些意外,他写道:我不希望比尔·盖茨先生到我们学校来,我与他有着十万八千英尺的距离。西蒙森思索片刻,郑重地在杰利斯的文后写下了评语:十万八千英尺是你心中的距离,如果你有勇气上台同他握手,那十万八千英尺的距离就会变成零。  相似文献   

2.
给自己减刑     
一位朋友几年前进了监狱,有一次起哄应邀到那所监狱为犯人们演讲,我没有见到他,就请监狱长带给他一张纸条,上面写了一句话:“你现在终于获得了学好一门外语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海棠台风的肆虐使得桃园机场关闭,一位来台演讲的美国学者因而滞留台湾9个小时,要晚一天才能到家,赶不上他孙子的受洗礼。为此,我深感不安,频频道歉。他一点都不在意地跟我说: “不用道歉,那不是你的错,人如果要为天气道歉,那道歉就没完了。”然后他意味深长地说:“凡事都先预约虽然使得生活有规律、做事有效率,但过分重视效率也会使人失去弹性,生活失去品味。”  相似文献   

4.
比尔,盖茨要到伏加斯中学演讲了。西蒙森老师为学生布置了一份作业——每人写一篇关于“我与比尔·盖茨”的文章。同学们大都把比尔·盖茨比作偶像。可是,一位名叫杰利斯的学生却让西蒙森有些意外,他写道:我不希望比尔·盖茨先生到我们学校来,我与他有着十万八千英尺的距离。  相似文献   

5.
<正>关于人的本质,卡西尔在其《人论》一书中指出,"人是什么?人是创造和使用符号的动物,人不再生活在一个单纯的物理宇宙之中,而是生活在一个符号宇宙之中。没有符号系统,人的生活就一定会像柏拉图著名比喻中那洞穴中的囚徒,人的生活就会被限定在他的生物需要和实际利益的范围内,就会找不到通向理想世界的道路——这个理想世界是由宗教、艺术、哲学、科学从各个不同的方面为他开放的。"卡西尔从  相似文献   

6.
世间美好     
正这是一个没有理想的时代,人们皆匆忙前行,但,那是为了物欲。庸常生活之中,理想不过是一个又一个的泡沫,偶尔冒出水面,片刻之后,便化为乌有。假若谁进入婚姻或者职场之后,依然存有一份不切实际的青春期的理想,那么,他多半会遭来人的嘲笑。务实人生,大约应是多数人所走的努力对物质的寻求之旅,如果慢上半拍,等待落在青春里的若干理想,你也大抵会被这个竞争惨烈的  相似文献   

7.
弘法要当机     
前不久,有一位作家跟我讲了一件事,他说,有一位虔诚学佛人(原本是一位知名作家),应邀到一所大学去讲学。这位学佛人怀着十分悲悯的心境,利用此讲学机会,演讲了佛学。演讲完毕之后,有些听众对他演讲的佛学产生众多质疑,向这位演讲者提出了许多问题,甚至提出许多反驳的观点,尽管这位虔诚学佛人尽心尽力。  相似文献   

8.
正哈佛大学一年一度的毕业生演讲备受世人瞩目,而能站上这个舞台演讲被视为哈佛学子校内最高荣誉。2016年哈佛毕业生演讲于5月26日举行,代表万名毕业生站上演讲台的是一位中国人,他叫何江。据哈佛校方证实,何江是第一位享此殊荣的中国大陆学子。想在哈佛的毕业典礼上演讲,何江经过了三轮"竞争",才从上百名申请者中脱颖而出。何江说,第一轮申请的时候,要提交相关科研成果和演讲稿件。在提交了这些材料之后,他  相似文献   

9.
将近年底的时候,我到中国佛学院为学僧们做了一次演讲,教学相长,其乐融融。在演讲中,我思绪如涌,心潮澎湃。我想起了隋代初年的天台宗创始人智顗——智者大师。他称得起是中国佛教史上一位划时代的伟人。因为在他之前,佛教东传已五百余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彼此攻讦,人们已迫切地希望知道到底什么是正法——真正的佛法,正确的佛法,正统的佛法。而只是在智者大师手中。  相似文献   

10.
1998年12月11日中午11时台北怀恩堂—— 与周联华牧师相约在台北,很欣悦。他那挺拔伟岸的身躯,敏捷的步履,特别是他那一双握着你有力的大手,让你丝毫不会感到,眼前的周牧师,已是一位耄耋老人,和善的双眸,会剔除你所有的杂质。 实际上,周牧师早已超过退休年龄,熟识他的人都知道,这位“龟爬斋”当仁不让的斋主拚命劲,他不止一次与人说,他要像20几岁小伙子那样,直至到80岁才“封口”,他身上的那股子执拗劲,使他全身充满活力。 岁月如梭,他著作等身,《如此我信》、《讲道法》、《成长中的痛苦》,译著《救赎的福音》以及《天风》上连载的《荆棘中的玫瑰》……他将思想藉着笔尖泻  相似文献   

11.
正一、主题设定我的油画创作的创作主题是《希望与美好》。"希望与美好"是我的生活理想,或者说是我们的生活理想。借用《读书》里面的一句话:"人生有太多的不平等……"又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所以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会总是那么如我们的意,但是我们还是生活在这个社会上,那怎么办呢,唯有"希望与美好",它既是我们的人生信条,也是我们前进的方向。15世纪佛罗伦萨画派的最后一位大师桑德罗·波提切利  相似文献   

12.
潘斌 《道德与文明》2017,(6):146-154
柏拉图主张强制的灌输绝不会在人心里留下烙印。这意味着,理想城邦的成员必须发自内心地被理性的论证说服,真心觉得做一个理想城邦的公民是一种值得过的生活。所以,《理想国》一直在试图理解现实中人性的各种可能性,人所可能具有的许多种幸福观念。它试图构建一个理想的城邦,其中每一个阶层都是幸福的,即便他们有可能缺乏美德。但是,在他尝试去证明每个人在理想城邦中都能过上好的生活之前,苏格拉底首先得把他们从现在的糟糕生活中带出来,或者说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现在的生活是很坏的。为此,他需要一个劝导性的幸福概念,一个普通人都可能会接受,并且可以用来证明他们现在的生活并不幸福的概念装置。它的目的是把人们从对现在生活的不知反思的满足或者失落中拉拽出来,因此它部分是反常识的,但又部分是依赖于常识的,希望借助人们内心固有的一些正确信念来帮助他们脱离谬误。  相似文献   

13.
左宗棠作为晚清重臣,军功赫赫,声名远播。在2000年,美国《新闻周刊》评选出的全世界40位智慧名人中,中国人有3个,一是毛泽东,二是成吉思汗,第三位就是左宗棠。既为智慧名人,那他的智慧何在?  相似文献   

14.
正在儿子踏入社会前,有位父亲告诫儿子三句话:"遇到一位好领导,要忠心为他工作;假如第一份工作就有很好的薪水,那算你的运气好,要努力工作以感恩惜福;万一薪水不理想,就要懂得在工作中磨炼自己的技艺。"这位父亲无疑是睿智的。所有的年轻人都应将这三句话深深地记在心里,始终秉行这个原则做事。或许每一份工作都无法尽善尽美,但还是要感谢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15.
半个世纪以前,一个人的名字巨烈地震撼着全世界;50年后的今天乃至有历史的人类就永远不会忘记那“条”给世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和痛苦的日耳曼“狼”——阿道夫·希特勒。在我们这个时代,毫无疑问,谁也没有像他那样残酷地毁灭了如此众多的生灵和招来如此大的仇恨。在其追随者心目中,他是一个英雄,一个救世主,是数以百万计的人们的希望和理想。而在其他人的眼里,他  相似文献   

16.
沙尔·法兰西斯(Francis deSales)在他那时代,是最受欢迎的传道人之一,经常被邀请到法国宫廷讲道。但他不愿仅仅被视为传道人或行政人员,宁被视为“心灵的导师”,人们常在他大有能力的证道之后向他求教属灵方面的劝勉。查梅斯·路易斯夫人就是于1607年,法兰西斯在法国第戎的一系列讲道后,决定将生命奉献与上帝的。《敬虔生活真谛》(Introductionto the Devout Life)一书内,许多资料都是法兰西所对查梅斯夫人的教导,她就是菲罗底亚。 《敬虔生活真谛》一书差不多已译成各种西方语言,1613年首次译成英文,1615年另一匿名之英文译本出现,现在大部分的英文译本是根据此译本而来。就各方面来说,《敬虔生活真谛》是欲尝试实践敬虔生活者的初学良书。 沙尔·法兰西斯出身贵族,1567年生于日内瓦西南约50公里处的沙尔堡,他在巴黎格拉文的耶稣会学院读了7年的修辞学及人文学科后,就改读教会法规。24岁时,法兰西斯以最高荣誉取得了法律博士学位,并获准进入萨沃的参议院工作,他父亲已为他选了一位女贵族继承人为妻子,一份极有声望的政府工作等着法兰西斯去就任,但他却放弃一切毅然回应了上帝的呼召。 加勒葛温写的《效法基督》(肯皮斯·汤马士编),及沙尔·法兰西斯写的《敬虔生活真谛》,都是学习过敬虔生活者最佳入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监狱服刑人员的希望类型及特点,为从希望入手对监狱服刑人员进行心理干预的提供思路。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被试选自某市5所监狱,共83名服刑人员。结果:(1)服刑人员的希望主要分为六类:早日回家、监狱生活的改善、身体健康、出监后生活的好、国家强大与司法公正、其他;(2)不同刑期和不同服刑阶段的服刑人员希望类型有所差异。结论:(1)服刑人员的希望对结果的期待较多而实现的方式较单一;(2)增加实现希望的路径是对服刑人员进行心理干预的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18.
罗隐是一位“诗名满天下”(《旧五代史·罗隐传》)的唐末诗人,他早年服膺儒术,希望由学入仕,“佐国是而惠残黎”(《重刻罗昭谏集跋言》),建德立功;然而他天生一副与世多乖的性格,对统治者总是冷嘲热讽,竟至于科场屡踬,白头蹉跎;这种主观理想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迫使罗隐遁入山林,过起炼丹养性的道士生活。在罗隐身上,不仅能看到古代失意知识分子的不幸遭遇,而且还能清楚地体现出儒、道二教对  相似文献   

19.
李治可谓事业有成,他从政府部门辞职后下海经商。经过10余年的打拼,已创下了一份令人称羡的家业。他希望自己的儿子能继承父业,创下更大的事业。但是,由于自己工作很忙没空,所以就把教育孩子的重任全部交给了妻子。妻子是一位称职的家庭妇女,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更是恪尽职守。但是几年过去了,儿子不仅没达到父亲期望的理想目标,学习成绩在班上不上不下,性格上也唯唯诺诺,丝毫没有一点小男子汉的洒脱。李治  相似文献   

20.
相传,在很古的年代,一位偃姓的东夷族首领臬陶,替舜掌管刑律。为了感化那些有过失的人,使其“幽闭思愆,改恶扬善”,于是他发明了监狱。随后,史书上有了“桀囚汤夏台,纣囚文王(?)里”的记载。夏台、(?)里这些囚禁人的住所,大概要算得上中国最早的监狱了。而今,作为国家机器标志之一的监狱,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度里,已成为保护人民利益、惩治犯罪分子、维护社会安定的有力武器。它是高墙、电网围起与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