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材料性质与内隐攻击性启动效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3,自引:6,他引:17  
叶茂林 《心理科学》2001,24(4):418-421
使用表示攻击和被攻击相互作用的动词为实验材料,随机抽取60名初一学生,采用3种加工类型×2种测验方式的混合设计来考察未成年人攻击性的某些内隐社会认知特征.结果表明(1)验证了先前有关攻击性内隐社会认知特征的研究;(2)汉字材料也能产生内隐攻击性的启动效应;(7)在未成年人身上也存在有内隐形式的攻击性.  相似文献   

2.
正性情绪词与内隐情绪启动效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三学生为被试,以正性情绪词和中性词匹配作为实验材料,采用3种加工类型×2种测验方式,研究个体情绪的内隐特征.结果表明:(1)文字的正性情绪信息对个体的正性内隐情绪具有启动效应.(2)以汉字作为实验材料也可以研究个体的内隐情绪特征.(3)内隐情绪特征的研究对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的设计上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大学生为被试,以孙彦等人(2012)所研究的”MP3购买问题”为实验材料,采用2(时间压力:有时间压力/无时间压力)×2(图形版本:图形版本1/图形版本2)×2(品牌类型:品牌A/品牌B)三因素混合设计探讨了时间压力对品牌决策中图形框架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无时间压力条件下被试的品牌决策偏好受到了图形版本的影响,即出现了图形框架效应;(2)在有时间压力条件下图形框架效应对品牌决策偏好的影响被弱化了,说明图形框架效应是一个精细加工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内隐社会认知:印象形成的启动效应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以社会认知为出发点,考察印象形成的内隐社会认知问题,它采用性质不同的成语作为实验材料,并操纵启动刺激的结构,通过两个实验,180名被试(大学一年级学生),探讨了印象形成的启动效应,结果发现:1.事先呈现的积极或消极成语对随后的印象形成产生正或负的启动效应,且启动效应不受加工深度的影响;2.印象形成的启动效应研究可以作为内隐社会认知研究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于国庆  杨治良 《心理科学》2008,31(3):614-616
自我控制对个体获得成功和幸福至关重要.自我控制是一个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系统,本研究试图探究自我效能信念和自我控制行为之间是否存在内隐效应.研究采用Greenwald 的内隐联结测验(IAT)方法和Inquisit专业软件,设计一个中国汉语的自我控制信念和行为的IAT,以25名大学生为被试.结果为自我效能信念和自我控制行为之间的IAT效应值大于0,p<0.000, 具有统计学显著意义.结论是自我控制存在内隐效应,自我效能信念和自我控制行为之间有内隐层面的相互作用.本研究对自我控制机制的研究和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水平的教育训练实践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类比的图式驱动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亚同  吕惠玲 《心理科学》2008,31(6):1398-1401
本研究采用了两个实验探讨了类比的图式驱动效应即类比的映射不仅是一种外显的推理过程而且也是一种内隐的推理过程,这一内隐过程具有图式驱动效应.实验1要求被试者首先阅读基础课文和目标课文然后回答问题,结果表明在课文阅读过程中存在着内隐推理.实验2采用更加复杂的实验方法检验了影响内隐推理的图式驱动效应,结果发现被试者的类比内隐推理主要受图式驱动或者结构排列的影响而很少受到语义激活或者启动效应的影响.最后,在结构排列理论与图式理论的框架中讨论了本研究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采用间接测量方法分别探讨刻板印象的内隐效应与内一外群体效应。实验结果表明 :( 1)内隐刻板印象是存在的 ,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无意识内隐影响的表现 ;( 2 )刻板印象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 ;( 3)刻板印象表现出强烈的“内一外群体效应”  相似文献   

8.
复杂规则内隐学习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邵志芳  陆峥 《心理科学》2002,25(3):361-362
本研究利用传统的概念形成实验,在内隐指导语下进行实验,试图检验概念形成中的内隐学习效应,并讨论概念复杂程度与内隐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从而初步探讨复杂规则获得中的“内隐表征”机制。我们的基本假设是:概念形成中的内隐学习是对具体刺激特征的表征过程;内隐学习只能一定程度上掌握复杂规则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9.
招聘面试中的内隐相貌刻板印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貌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相貌吸引力偏高或偏低的个体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社会认知、观念或预期.相貌刻板印象潜意识地存在,具有明显的内隐特征.文章通过一个预备实验和一个情境实验,研究了招聘面试决策中的内隐相貌刻板印象.结果发现:招聘者对求职者的简历筛选明显受到相貌刻板印象的影响;并且,求职者的相貌吸引力水平与其他考察指标(实践经验、技能特长等)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文章进一步对如何弱化相貌刻板印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以191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2×3的完全组间设计,探讨不同认知信息详尽度和有无锚定材料条件下大学生决策策略类型的选择。结果发现:(1)认知信息详尽度对被试的决策策略选择的影响显著,被试在低认知信息详尽度水平下倾向于选择采用维度比较策略,而在高认知信息详尽度水平下倾向于选择采用综合比较策略,并且倾向程度差异显著。(2)锚定效应对决策策略选择的影响不显著,认知信息详尽度与锚定的交互作用也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