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百家爭鸣”無論在先秦或古希臘,一般都是指的哲学上的百家爭鳴。而哲学上尽管有各式各样的派别、尽管有千家百家,大家知道,归根到底,总不外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兩家簿褪钦苎系牧酱箨囉?我們現在提倡“百家爭鳴”,它的关键問题也还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爭問頤。要認真贯徹“百家爭鳴”的政策,首先就要解决是否讓唯心主义有宣传自由的問題。陸定一部長在他的“百花齐放,百家爭鳴”的报告里,已正式明确地解答了这个問題,即:“在人民内部,不但有宣传唯物主义的自由,也有宣傳唯心主义的自由灰皇欠锤锩肿?不管是宣傳唯物主义或者是唯心主义,都是有自由的。兩者之间的辯論,也是自由的。”这个  相似文献   

2.
对于“百家爭鳴”的方針,我完全同意,坚决拥护,并願为貫徹这一方針而努力。为要正确地貫徹这一方針,我有下列几点意見: 第一,反对教条主义,开展創造性的理論研究,为正确地貫徹“百家爭鳴”方針打好基礎。“百家爭鳴”的方針,必需通过学術上的自由討論來貫徹;在自由討論中,切忌?洗直⒀怪泼裰鞯幕底黠L,而教条主义恰是这种坏作風的思想基礎。从思想史上看,凡是教条主义者,都是学術討論上?洗直⒀怪泼裰鞯牡湫汀N覀兿惹刈友е械乃济涎?从“先王”  相似文献   

3.
緊接着批判資產階級唯心主义思想的普遍深入,緊接着向科学大進軍的热潮,中國共產党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爭鳴”的方針。这一適时的号召馬上引起全國文化教育界、民主党派及一切知識份子的热烈响应。他們或是紛紛集会討論,或是發表文章表述他們的見解。由这一号召所引起的磅礴力量,是已在全國范圍內汹涌地泛濫起来了。全國各科学文化团体、各高等学?⒏鞅s志社、各民主党派的中央或地方机关,都在最近两三月來召开了会議,或联系学術?覀兙傩辛俗劵?討論如何貫徹“百家爭鳴”的问題。在討論中都密切結合了实际工作,作出了对不同問题的深入研究。还有他值得注意的是,  相似文献   

4.
一在全國農村中,新的社会主义羣众运動的高潮就要到來覀兊哪承┩救聪褚桓鲂〗排?东搖西擺地在那裏走路,老是埋怨旁人說:走快了,走快了。过多的評头品足,不適当的埋怨,無窮的憂慮,數不尽的清規和戒律,以为这是指導農村中社会主义羣众运動的正確方針。否,这不是正確的方針,这是錯誤的方針。目前農村中合作化的社会改革的高潮,有些地方已經到來,全國也即將到來馐俏鍍|多農村人口的大規模的社会主义的革命运動,帶有極其偉大的世界意义覀冇Φ狈e極地熱情地有計劃地去领导这个运動,而不是用各种办法去拉它向后退。  相似文献   

5.
黑格尔第一个正确地叙述了自由和必然之间的关系”。——这是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的一个著名论断。一百多年来绝大部分信奉马克思主义的人都这样说、这样写,我国建国以来的所有哲学教科书(包括哲学史著作)也都这样写。恩格斯这个论断已被公认并且深入人心,然而,恩格斯这个论断是否完全准确,我觉得是值得讨论和斟酌的。黑格尔对自由和必然关系的论述,精辟完备(虽然在唯心主义基础上),直到今天仍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值得继续认真研究和发掘。但说他“第一个”正  相似文献   

6.
叶小文同志在《社会主义的宗教论》中指出,正确认识宗教的群众性,全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社会主义的宗教论”的核心命题。这是十分正确的。毛泽东同志的“为人民服务”、邓小平同志的“三个有利于”以及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核心都是着眼于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始终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其理论、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坚持执政为民,是由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的,是实践“三个代表”的本质要求。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  相似文献   

7.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基本上是“有神论有人讲,无神论无人讲”。这样,基督教发展到我们眼皮底下(党校宿舍院)而无人敢过问,唯恐违反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我们认为,人家有在教内宣传有神论的自由,我们有在教外(社会上、人群中)宣传无神论的自由——不过这个宣传要有点“由头”;不然,凭空“开讲”是没人听的。有一家信点佛教的老人,她家是什么神也信,屋内既供着观音菩萨,也供着财神灶君。这一天,她也想“赶时兴”加入基督教,教方牧师说,欢迎你“信了主”。  相似文献   

8.
我國社会主义建设有了新的歷史条件,党和政府提出了学術上“百家爭鳴”的方針。全国学術工作者一致拥护这个英明的政策,并且一定会在这个方针指導下,展开科学为社会主义建設的蓬勃前進的新气象。回憶一下科学發展的在历史是很必要的。近二百年來,随着資本主义生產方式的產生和發展,自然科學开始很迅速地發达起來十a階  相似文献   

9.
保護人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团結,教育、改造一切爱国守法的宗教界人士,肃消正宗教界中的反革命分子,反对宗教界中的右派分子和坏人坏事,废除封建特权和封建剝削,这是党和政府的坚定不移的方針,只有采取这个方針,才能在宗教界分清敵我界限、守  相似文献   

10.
美学中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争——交美学的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經过这几年的討論,一般人对过去是冷門的美学越来兴趣越濃厚了,这是大好形势。討論中有在概念中兜圈子的毛病,群众表示不滿,要求多从現实出发,这是正确的。不过对現实的研究也不能排斥对根本性原則的研究,因为无論誰去研究現实,都不能沒有某些原則做标准,例如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別就不能不弄清楚。如果离开这种根本性原則的认識而片面地强調研究现实,則在現实中仍然可能是在“兜圈子”,甚至不能絕对保证不堕入唯心主义。正确的方針恐怕是两条腿走路,理論結合現实。参加美学討論者在主观意图上都是想从馬克思列宁主义、毛澤东著作出发,分歧起于对这方面一些基本原則的认識。人人都把“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招牌背在自己身上,  相似文献   

11.
哲学史是人类的思想宝库,它荟萃百家、尽现人类智慧精华。然而长以来,我们对哲学史的解读和评价存在着简单化、绝对化、模式化的不良倾向,形成了“唯物-唯心”、真理-错误、“进步-反动”的二元模式。在这种僵化模式中,唯心主义被扭曲了,被当成只配批判和抛弃的东西。这既不符合经典作家的一贯思想和哲学发展的史实,也有悖学术批判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唯心主义有缺陷是肯定的,但也并非全是谬误,其中不乏合理的因素和成分,也曾对哲学的发展和进步起过积极的作用。因此,科学解读、合理评价和“扬弃”唯心主义,不仅有利于恢复哲学史的本来面目,而且也是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题中应有之意。  相似文献   

12.
理論脫离实际是公共課心理学教学中的一个严重問題。不少人說,“心理学学了沒有用,不解决实际問題”,“心理学里讲的那一套,跟实际有距离,用不上”等等。这个問題,长时期以来沒有得到解决。这里面的原因很多。从貫彻理論联系实际方針的角度来說,我們认为,可能存在着几方面的問題:这里既有对心理学教学中貫彻理論联系实际方針的认識和态度问题,也有对我們傳統的心理学理論与教学实际不相符合的情况不够了解的問  相似文献   

13.
(一) 中国的电影艺术事业,在党的領导和关怀之下,遵循着手主席所指示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和党的百花齐放的方針,經过全国电影工作者們的艰苦努力和广大群众的支持,十年来有了很快的发展和进步,取得了巨大的成績。我国的电影艺术事业的建設,也和我国其他部門一样。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解放前旧中国留下的电影事业,是一个殘破不堪的烂摊子。解放前,象中国这样一个幅員广大的国家里,才只有600个左右的电影放映单位。而且这些放映单位还只是集中在沿海和內地的一些大城市,有一些边远  相似文献   

14.
我國社会主义的革命事業正在以日益增長的速度、日益擴大的規模前進着。在思想战綫上宣傳辯証唯物主义、反对資产階級唯心主义的斗爭是社会主义革命事業中的一个極重要的方面。而要取得反唯心主义斗爭的勝利,首先就必須徹底揭露唯心主义的認識論根源与階級根源。唯心主义是对現实世界的一种歪曲,是錯誤的思想体系。在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者却僅把它看做是一种謊言,只不过認为它是一种經过整理加工的系統化的謊言罢了。他們曾引用过各种实际材料來揭露唯心主义的謊言,这种工作对發展唯物主  相似文献   

15.
六中全会公报指出,要“形成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社会风气”。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艰巨任务,要做多方面的工作,其中有两点更值得注意: 一、必须深入地开展科学的“三观”教育。所谓科学的“三观”教育,是指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不同或对立,对什么是正邪善恶便会有不同的标准和看法。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是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才能分得清正邪善恶的是与非。我们的社会风气要根本好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不断开展,深入地进行“三观”教育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之计、根本之计。  相似文献   

16.
自从党和政府提出了向科学進軍和百家爭鳴的学術方針以后,馬上得到全國学術界人士的热烈拥护,科学研究的空气空前高漲,这是一种極可喜的現象。但是由于个别人士对于向科学進军和百家爭鳴的意义作了片面或形而上学的理解,形成了某些思想混乱。例如最近在大家討論百家爭鳴这一問题时,有的人提出在学术研究中要不要以馬克思列寧主义为指導思想的問題;有的人提出科學規划(在科学規划中也是明确規定了要以馬克思列寧主义的观点、方法为指導的)是否会束縛研究自由的間题。根据我的体会这就是一种思想混乱的表现。关于第一个問題,歷史学家范文澜等已有說明;关于第二个問題,中國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副主任潘梓年也对記者發表了意见。  相似文献   

17.
50多年来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工作的理论和实践,从正反两方面说明,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一、“相适应”的涵义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并不是指有神论与无神论两种不同思想体系之间的调和。既不是要求以唯物主义来代替唯心主义;也不是要以宗教来代替马克思主义。也就是说,既不是要求无神论者去接受唯心主义的世界观;也不是要求信教群众违心地放弃宗教信仰,去接受无神论的思想。因为相适应并不是要以取消一方以求消除矛盾为目的的。总之,相适应并非意在起到双方否定它自身固有特点和利益的作用。相适应的意…  相似文献   

18.
抗旱防旱不達背教义。前些时候,河南各地人民响应政府进行“抗旱种麦”的号召,积极地进行修渠、打井、抗旱种麦的运动。这是关系全体人民生活的大好事,可是一些右派分子和地富阶级却說,“嘿!抗旱是同天作斗爭哩!該餓死胀不死,天不下雨,指望人澆不能解决問题;如果天不下雨,光种上也是白化費人力;有福不在忙,没福跑断肠”;我一听他們說这話,就感觉他們是有意破坏合作化与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設。在这时,我用各种事例向回民群众宣傳,人来今世全是赤手空拳,在先天虽然有真主的定度,为什么还命人今  相似文献   

19.
论科学之"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之“善”最深层次的内涵乃是现代科学在本性上所具有的“优越”,而科学的自成目的使一种纯粹的科学活动成为可能,这是科学因其自身而固有的善。科学之“福利”与科学之“德性”(智慧),是在“对人有用”或“令人愉悦”的意义上而成为“善”的。在科学之“善”的概念内涵中有异常明显的两难。只有当我们真实地注意到那在科学的实际进展中愈来愈令人不安同时又是不可回避之物之时,科学才可能是优越的、自由的(自成目的)、有用的、令人愉悦的。  相似文献   

20.
康德把自由和强制的对立放到了自由的理念本身之中:自由只能位于(强制性的)法律之下。他企图用个人和普遍性的统一扬弃这一对立。在社会行为范畴内,这一统一显现为联合起来的个人,自动全面的自我限制,只有这样,社会定在才可能是自由个人的世界,才可能是“市民社会”。黑格尔认为,作为市民社会基础的“普遍性”根本就不能完成它的使命:将个人的自由扬弃在普遍的自由之中,黑格尔据此出发,对康德的法学理论提出了批评:“依照这种见解,其成为实体性的基础和首要的东西的,不是自在自为地存在的、合乎理性的意志,而是单个人在他独特任性中的意志,也不是作为真实精神的精神,而是作为特殊个人的精神。这一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