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再利用本土化的人格工具CPAI,对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时间进程和城市现代化水平差异与中国人群体人格特征模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人的群体人格特征正在随着社会发展而成现出相应的变化,表现为更为多元化、个性张扬、人际关系的束缚在减弱。当然,现代化进程的时间和空间特征对人格变化的影响可能存在差异性。因此,在研究社会发展与人格间关系时,应该同时关注社会变迁的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研究显示,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开放性、多样性人格特征的新一代中国人正在形成过程中,他们反过来也会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晓霞  梁罡 《社会心理科学》2008,23(1):73-75,115
健全人格是一个人建功立业的必备品质,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是一个人自身价值实现的助推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大批具有健全人格的大学生积极参与和努力。加强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是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审美素质是健全人格的重要方面。深入理解人格与人格完善的内涵 ,剖析审美素质与人格完善的内在关联 ,对于提高审美素质 ,促进人格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前,许多家长非常重视对孩子智力的开发,而忽视了非智力因素即良好个性的培养。本文旨在说明: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既要开发智力,又要培养情商,达到二者的统一,即成功f=(情商&;#183;智商),使我们的孩子都能成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与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健全人格的培养与发展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前提。以“群体适应性”为中心内容的班集体建设目标体系的构健,是调动学生自觉培养健全人格的有效途径。创建个体适应群体,群体适应个体的“双向适应”的班集体氛围,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是培养学生主体型人格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儿童青少年人格发展与培养是新世纪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关键性问题。自1981年以来,我们将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经验总结有机结合,在全面系统地评述儿童人格发展理论的基础上,采用综合研究方法对我国儿童青少年人格进行全方位系统研究,基本构建出我国儿童青少年,特别是儿童人格发展与教育的基本框架。本文将具体阐述我们三十多年来对于儿童青少年人格发展研究的成果,系统地阐述儿童青少年人格及重要特质的结构,发展的一般特点,影响儿童青少年人格发展的因素,以及培养儿童健全人格发展的有效模式,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论儒家的自强人格及其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心理学角度看,儒学主要体现了一种自强的人格心理学思想。仁爱人格、弘毅人格和革新人格是儒家自强人格的主要内容,其终极目标则是养成健全人格。儒家的自强人格既具有个人取向,也具有社会取向。它以个人取向为基础和出发点,以社会取向为最终目标,从个人取向逐渐扩展至社会取向。实践学习、克服偏私、正确处理理情关系和人际关系是培养儒家自强人格的4个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老子认为,人性是源于道的朴,具有主动性、柔弱性、复归倾向和自我意识。水性兼具人性和道性。圣人的人格是水性人格,其结构包括“食母”需要、质朴的自我意识和柔弱处世三个组成部分。在环境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之下,个体通过致虚守静和以“重静”规约“轻躁”的努力,就可以形成水性人格。老子的水性人格理论,对于人格理论的构建和健全人格的培养都具有一定的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8.
更新教育观念,汲取多方面营养.勤学习多动脑,细观察才不会误人子弟。作为教师肩负重任,培养全面发展又具备健全人格的跨世纪人才,才能适应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9.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一生要经历不同的人格发展阶段,人格的形成是一个动态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学阶段是人格发展舜口培养的关键时期。他们正处于身心急剧发展和自我意识由分化、矛盾逐渐走向整合的特殊时期;从生理理成熟到心理成熟的个体发展阶段,是个体一生发展历程中的“黄金时代”。他们的心理没有达到真正成熟的状态,而且在强大的升学压力下,十分容易出现人格障碍。中学生的人格障碍大致分为偏执型、分裂型、情感型、适应型和边缘型5种类型。积极心理学视野中的积极人格研究为当代中学生人格塑造指明了新的方向。积极心理学旨在把人类的积极品质应用到最前沿中来,发现和培养积极人格,而个体的优秀品质和个性特征也会渗透整个生活空间,从而对中学生的成长产生深远影响。因此,积极心理学有利于加强中学生积极人格的塑造,促使其具备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良好行为习惯和积极^格,从而从容应对自身生理和心理变化,适应激烈社会竞争,并且更有效率地学习,更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10.
性格与人格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也有自己的人格。性格与人格对于人的一生犹如“方向盘”,至关重要,影响着人沿着不同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11.
黑格尔在本体论意义上把握人格,并将自由视为人格的本质规定。法权人格、道德人格、伦理人格既是自由人格生长的三个阶段,也是自由人格存在的三种样式。平等法权与内在超越性道德精神,只有在客观的伦理关系及其秩序中才能成为现实,人在自由的伦理关系及其秩序中才能真正成为自由的存在者。  相似文献   

12.
人格是一个人全面素质的综合体现,幼儿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基础阶段。幼儿教师是幼儿人格构建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她们的人格品质对塑造幼儿健全的人格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为了解幼儿教师群体人格特征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通过调整教育目标,完善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法来培养幼师生——未来幼教师资队伍的良好人格特征,我们开展了“面向21世纪幼儿教师人格特征的研究”,本调查报告是该项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艺术对美与情感的表现总是牵动着人们的心灵,艺术教育最具普遍性和亲和力.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人格的培养,而艺术教育是人格培养不可或缺的手段.无论是专业性的艺术教育,还是普及性的艺术教育,都应当注重发挥人的个性意识的培养,只有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人们才有机会、勇气和能力对自己和社会提出新的想法和要求,也才能完善人的身心和人格.  相似文献   

14.
弗洛姆将人格作为伦理学研究的主题,他认为人格是诱导人的潜能实现的方式,是道德行为的动力基础.尤其是生产性人格能够激发并引导人性中理性和爱的潜能的充分实现,推动个体行为向善并且成为善良的人.生产性人格是一种理想的人格取向,现实生活中的人格往往是不同人格取向的综合,那么,人格塑造就是发育生产性人格在整个人格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弗洛姆以生产性人格为核心规范建立了规范人本主义伦理学,对现代性问题的解答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作为规范的生产性人格或多或少触及了美德理论,这一矛盾也使弗洛姆的人格及人格塑造论面临着挑战.  相似文献   

15.
谈教育方法     
德育的最高境界是塑造美好的道德人格,道德人格的树立却是基于人的尊严,人的尊严是在尊重的土壤里成长起来的,而尊重的前提是平等。一句话,没有平等,就没有尊重;没有尊重,就没有德育;没有尊重的学校,是没有道德的学校;不懂尊重的老师,是决计培养不出人格高尚的学生来的。  相似文献   

16.
目前,许多家长非常重视对孩子智力的开发.而忽视了非智力因素即良好个性的培养。本文旨在说明: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既要开发智力,又要培养情商,达到二者的统一,即成功f=(情商&;#183;智商),使我们的孩子都能成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与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健全人格的培养与发展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前提。以“群体适应性”为中心内容的班集体建设目标体系的构健,是调动学生自觉培养健全人格的有效途径。创建个体适应群体,群体适应个体的“双向适应”的班集体氛围,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是培养学生主体型人格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美育作为情感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于塑造完美的人格,实现人的自由。美育塑造人格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对人的内在精神因素的整体培养,促进人的感性因素和理性因素的协调发展,通过情感的提升恢复人格的完整、完美人格的塑造过程,就是审美心理结构的建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审美超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面对狂、狷人格日益泛滥的礼崩乐坏局面,为了克己复礼,孔子通过发展民间教育事业与倡导学而优则仕等方式提升中行人格或中庸人格,但其后大一统的皇权专制社会却滋生了数量更为庞大的主奴人格,这种人格也是一种关系人格或身份人格,它是先秦诸人格类型之集大成,与其存在的社会环境共同成为公民人格养成的强大阻力。为了培养公民人格,应当批判地继承孔子培养中行人格的精神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论女性人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格是人的生物性、主体性及社会性相互作用的动态系统。女性人格的历史发展大致呈现出 :无人格——人格男性化——人格独立化的态势。当代社会中女性人格呈现多元化的特征 ,但以人本身为价值尺度的独立型人格是女性人格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进入21世纪,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己不仅仅是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更加是人才和全民素质的竞争。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是同一个现代过程的两个方面,而且社会主义化依赖于人的现代化,依赖于人的素质的现代化。因此对于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能否致力于大量优秀人才的培养和全民素质的改善与提高,就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新的历史时期,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刻不容缓,尤其是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摇篮和胜地,更是责无旁贷。因此,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应着力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