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现代科学知识的发展有一个特征,这就是形成了某些学科和方向,它们体现出知识的整体化和综合化的倾向,以及知识的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的联系日益增强的倾向。控制论就是这类最明显的科学方向之一。控制论中提出的方法论问题具有现实意义。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的重要性是一目了然的。在苏联科学院主席团于1963年10月18日通过的“关于探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方法论问题”的决议中,特别强调指出这一点。现在,《哲学问题》杂志的读者越来越频繁地要求编辑部发表一些概述控制论哲学问题的范围和说明这个领域内所进行的研究的现实方面的资料,这就毫不奇怪了。苏联科学院主席团现代自然科学哲学问题学术委员会和控制论学术委员会所属的控制论哲学问题组,正在协调我国在控制论哲学问题方面进行的研究工作。1962年夏季在莫斯科举行的控制论哲学问题会议,对这个组所制定的控制论方法论问题领域内的基本研究方向表示同意。后来,这个组在揭示和更加准确地规定这些问题的范围方面,又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参加这些工作的有这个组的成员Ш.Г.阿杰什维利、П.Б.巴任诺夫、Б.В.比留科夫、В.А.博卡烈夫、М.Г.加兹一腊波波尔特、Ю.А.加斯杰尔、В.С.卡扎科符茨夫、П.Г.库兹涅佐夫、А.В.纳帕尔科夫、И.Б.诺维克、И.Г.彼特罗夫、В.Н.斯汶莱茨基、А.Г.斯皮尔金、А.Л.苏博廷、С.А.扬诺夫斯卡娅等人。在莫斯科以及在明斯克(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梯比里斯(格鲁吉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控制论研究所)和维尔纽斯都讨论过这个问题范围。控制论学术委员会主席А.И.别尔格院士对控制论哲学问题范围的制定给与了巨大帮助。下面发表的是控制论哲学问题组组长А.Г.斯皮尔金和副组长БВ.比留科夫阐述控制论哲学问题的基本范围的文章。控制论学术委员会主席А.И.别尔格院士看过这篇文章,并提出许多意见,这些意见在作者准备将本文发表时都加以考虑了。  相似文献   

2.
T.H.奥伊则尔曼的这本书是作者根据其它马克思主义史学家——E.A.斯捷潘诺娃、(Е.А.Степанова)、Е.П.康杰尔(Е.Д.Кандел)、Д.И.罗森倍尔格(Д.И.Розенберг)、М.В.谢烈勃良科娃  相似文献   

3.
安启念 《世界哲学》2017,(4):123-129
针对工业文明的种种弊端,从历史、道德以及对人的全面理解出发研究人和人类命运,是俄罗斯文化的特点和俄罗斯哲学思想的传统。在苏联时期真正代表了俄罗斯哲学传统的,不是А.Ф.洛谢夫,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家И.Т.弗罗洛夫。弗罗洛夫的哲学思想紧紧抓住20世纪人类文明遇到的重大问题,不仅运用俄罗斯传统哲学的和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资源从理论上对人和人类命运做了深刻研究,而且由此出发,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思想运动和政治实践,对这些问题做了特色鲜明的回答。  相似文献   

4.
苏联《哲学问题》杂志今年第三期上报导,今年内苏朕三个主要出版社将出版下列哲学著作。苏联科学院出版社今年计划出版的著作有:斯捷潘年(Ц.А,Ствпанчн)主编的集体著作《社会主义成长为共产主义的辩证法》;米申(М.ИМишин)的专著《论走向社会主义的和平道路与非和平道路》;奥西波夫(Г.В.Осипов)的《现代资产阶级的社会学》;马斯林(А.Н.Маслин)和阿诺尔多夫(А.И.Арнольдов)主编的《共产主义和文化》;切特科夫(В.П.Чернков)的《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是辩证法的核心》;瓦赫托明(Н.К.Вахтомин)的《论本质和现象范畴在认识中的  相似文献   

5.
苏联《哲学问题》杂志一九六五年第十期以大量的篇幅(三十七页)详细摘要地报道了一九六五年四月七日——九日在莫斯科召开的现代唯物辩证法问题全苏讨论会,有来自苏联各大城市的哲学工作者六百多人参加了会议。会上有四个主要报告,有四十三个人参加了辩论。苏联的一些出名哲学家(П.Н.费多谢耶夫、Ф.В.康士坦丁诺夫、М.М.罗森塔尔、В.П.罗任、В.П.切尔特科夫、Д.И.契斯诺科夫、П.Ф.尤金、М.Б.米丁、Б.С·乌克兰采夫、М.Н.鲁特凯维奇、Ц.А.斯捷潘年、Г.М.施特拉克斯、С.П.杜捷尔、Б.М.凯德洛夫、М.Н.阿列克谢也夫等等)都出席了大会,有的做了报告有的做了发言。由于这篇报导太长,所以这里只做扼要的介  相似文献   

6.
1962年5月14日至19日在基辅举行了关于科学研究选辑的科学会议和逻辑学家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莫斯科、列宁格勒、基辅等地的逻辑学家。会议讨论了关于科学研究的逻辑的问题:科学研究的逻辑及其任务;辩证逻辑和科学研究的逻辑;在现代形式逻辑基础上分析科学为逻辑的问题;现代物理学和生物学的方法论问题等。这里翻译的科普宁的文章是作者在这次会议上的报告,以头条位置刊登在苏联《哲学问题》1962年第10期上。会上的重要报告逻有:《科学认识的逻辑的若干问题》(П.В.塔瓦涅莰),《卡·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商品分析的逻辑形式》(В.И.申卡卢克),《马克思列宁主义认识论的范畴体系中的实验概念》(П.Е.西沃柯尼亚),《分析和综合在科学研究逻辑中的地位和作用》(В.Т.巴甫洛夫),《思惟的发生学研究》(Г.П.舍德罗维茨基)、《物理学理论和基本粒子物理学发展的相互联系》(И.В.库兹涅佐夫)等报告。逻辑学家讨论会的目的是讨论现代形式逻辑的迫切的理论问题。在这个讨论会上作了下列报告:《数理逻辑与形式逻辑》(Е.К.沃什维耳洛)、《论现代形式逻辑的若干哲学问题》(G.A.雅诺夫斯卡娅)、《论物理学中的数学假说》(И.В.库兹涅佐夫)、《定义在科学中的意义》(Д.П.高尔斯基)和Г.И.鲁柴文关于概率逻辑研究的报告,В.Н.萨道夫斯基关于国外现代逻辑与科学方法论发展的特点的报告。从这次科学讨论会的材料,我们可以看出苏联逻辑学界的这样一个情况,即重视科学研究的逻辑和方法论问题的研究和重视现代形式逻辑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作为俄罗斯举办“中国年”的一项重要活动,俄罗斯《哲学问题》2007年第5期出版了“中国年”特刊。俄罗斯哲学协会主席斯焦宾院士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冷溶学部委员为特刊写了致词。特刊收录了中国学者李景源的《中国哲学的现状与趋势》、安启念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唯物主义》,贾泽林的《中国对“苏俄哲学”的研究》,以及俄罗斯学者叶列梅耶夫的《<易经>和语义解码》、布罗夫和费多托娃的《中国现代化经验:理论和实践》等论文。2007年6月13日上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了“俄罗斯《哲学问题》杂志‘中国年’特刊发布会”…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宗教哲学述介安启念(中国人民大学)自80年代末以来,俄罗斯宗教哲学日渐成为前苏联以及俄罗斯哲学研究的新热点之一。迄今为止,重要的研究性著作,或者使它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开拓性著作尚鲜有问世,但对其基本著作的出版与介绍,则不断扩大。1989年出版了创...  相似文献   

9.
本刊1988年第9期在《关于新哲学教科书》专栏中发表了И.Т.弗罗洛夫、В.С.斯捷平、В.И.列克托尔斯基和В.Ж.凯列的文章。这个专栏介绍了即将出版的新哲学教科书的写作意图,还刊登了该书的《前言》、《目录》和《结束语》(参见本刊1989年第1、2期——《哲学译丛》编辑部)。我们当时发表这些内容的考虑,不仅意在向哲学界和所有关注哲学的人介绍新书的主要观点和总体结构,而且意在听取读者的反应,了解我刊读者对准备出版的新书的意见。果然,本编辑部收到了大批来信,对拟议的著作作出了各种各样的评价。下面我们就向读者介绍几封来信。  相似文献   

10.
不久前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现代西欧和美洲的哲学和社会学》这一集体著作(由M.A.敦尼克、B.B.姆施维尼耶拉泽、А.Г.梅施里夫钦柯、Т.И.奥依泽尔曼、А.Ф.奥库洛夫、Т.А.萨哈尔斯娃、С.А.爱非罗夫编辑),由于它结构的独特性和哲学史分析的特点,显然引起了兴趣。  相似文献   

11.
Philosophy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systems, i.e. the vertical and the horizontal. Characterized with the creation of spirit and the logical evolution of concepts, the vertical system expresses historical reflections on the achievements of human culture. Meanwhile, the horizontal system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cognitive activities to explore the nature of subject and object, the elements of knowledge, and the basis of its certainty. Chinese philosophers, such as Hu Shih, Fung Yulan, Zhang Dainian, Mou Zongsan and Zhang Shiying, have previously explored the various definitions of philosophy. Their explorations manifest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philosophy during different eras. This paper defines philosophy as human beings’ awareness of their environment and systematical reflections on their activities and ensuing consequences. As part of world philosophy, Chinese philosophy encapsulates the essence of Chinese culture, as the thinking method of Chinese people, and as a set of thought systems possessing a unique style.  相似文献   

12.
13.
14.
This paper begins with a critique of the uses of the term "bentilun 體論 (ontology)" in modem Chinese scholarship by tracing their claim to being theoretical paradigms for understanding Chinese philosophy as a philosophical tradition.It is supplemented by a contrastive discussion of bentilun and its original ancient Greek counterpart,i.e.ontology,to show that the object of discourse in bentilun does not match up with that of ontology,namely "being qua being." This comparative study also demonstrates that bentilun finds its philosophical significance in connection with the theory of xinxing心性(heart-mind).In the second section of this paper,a comparative study of "xingershangxue形而上學 (metaphysics)" and "metaphysics" highlights the central tenet that the dao essentially transcends language.Daoist philosophy is used as an example that identifies a unique predilection toward philosophical concepts that transcend the realm of nameable thoughts and objects in Chinese philosophy.Textual evidence is provided to show that the conceptual possibility of xingershangxue is based upon a fundamental difference between you (being) and wu無 (not-being),in a way that is similar to philosophical developments in other early civilizations.Nonetheless,in addition to a philosophical interest in principles and values that transcend the material world,Daoist xingershangxue exhibits an idiosyncratic attention to notions and theories whose object of discourse is essentially unnameable.This characteristic philosophical interest is identified with the aim of locating essential disciplines within Chinese philosophy,including the theory of xinxing,practical wisdom,and the theory of jingjie境界 (state-of-attainment) in a wider framework of east and west philosophical traditions.  相似文献   

15.
Growth is an important concept in Dewey's philosophy,and,indeed,its ultimate focus.It is not,however,an easy task to posit growth as an ethical ideal,for here Dewey immediately faces a metaphysical dilemma:whether to offer us an objective standard of growth,which becomes a type of absolutism,or to inevitably fall into relativism.This paper explores how Dewey avoids this dilemma with his concept of experience,which is interrogated throug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nature.Still,human growth in nature involves the cultivation of virtuosities (de德)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hythm of nature,and requires a completely different way of life other than our technological one.For this reason,I use Chinese philosophy,specifically ideas from the Yijing,to show how growth can be illustrated through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humans and the natural world.  相似文献   

16.
中国哲学的方法论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 方法论与哲学观哲学的创造总是伴随着新方法的出现 ,因此 ,很多哲学家都很重视方法的问题。但是 ,方法问题并不是一个独立的问题 ,有某种哲学 ,才有某种方法。古代哲学并没有单独的方法论。古希腊的本体论哲学有本体论方法 ,怀疑论哲学有怀疑论的方法 ,即使中世纪的宗教哲学 ,其“本体论证明”的方法 ,也是以本体存在为前提的。西方近代哲学发生“认识论转向”之后 ,主客体的区分已经完全确立 ,如何认识客体的问题突出起来 ,于是才有方法论的出现。现代西方哲学发生“语言学的转向” ,于是 ,便有语言分析的方法。从概念分析到逻辑分析 ,…  相似文献   

17.
历史中的“人文”与“科学” “人文”意义,一直是人文学者所关注的。首先“文”这个辞,殷商甲骨文已出现,《说文》:“错画也,象交文。”西周时,“文”已结合“德”作为重要的哲学观念,《周书·谧法》曾经对“文”作一定义式的说明:“经天纬地曰文;道德博厚曰文;勤学好问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愍民惠礼曰文,锡民爵位曰文。”至春秋战国时,更是哲学探究的主要论题之一,就道家哲学的发展而言,我们可以从郭店《老子》、竹简《文子》与《黄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学术体制中的"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以极大的兴趣读了张祥龙教授对发表于<中国学术>上的拙文<儒家经验与哲学话语>所做出的回应.我觉得我们对"现代儒家哲学"概念所存在的一些根本困境颇有同感.我以为我们在诊断症结方面,比在澄清困境时使用的策略方面所持有的分歧要小.我们的主要分歧源于我强调使用狭义哲学概念的必要,而张教授则倾向于使用广义的哲学观念.  相似文献   

19.
20.
一、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奠基者 20世纪的中国创立了中国哲学史这个学科.创立这个学科的奠基性人物主要有三位哲学家:胡适、冯友兰、张岱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