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渭祥 《天风》2023,(7):26-28
<正>前文提过,本文所提到的“教会领袖”,泛指在教会中服侍,担负着比较重要责任的教牧、传道、义工或长执会、堂委会组成人员,以及在教会中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经验告诉我们,一个教会如果发生严重冲突事件,十有八九有教会的领袖参与其中;反之,假如一个教会的核心团队没有出现裂痕或矛盾,教会就不太可能有大的冲突发生。  相似文献   

2.
董存义 《天风》1997,(9):28-28
近年来常听到有的地方的教会或堂点,有人在经手信徒们奉献的钱上模糊不清,有这样那样的问题,甚至影响教会的正常工作。 教会在财务上帐目清楚花费合理,收支有据定期公布,是治好教会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3.
赵红梅 《天风》2012,(9):7-8
有人说,教会就像一个大家庭。这句话显示出很多层面的含义,其中也暗示了在教会中有老有少、有男有女,大家在基督教会大家庭中互称为弟兄姊妹,和睦同居。就当前中国教会处境而言,大多数教会都有老年信徒,甚至在有的教会中,老年人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如何做好老年信徒的牧养,发挥老年信徒的优势,使教会做出更美的见证,是每个教会领袖及教牧同工都需要面对的问题。有些  相似文献   

4.
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在实现独立自主建立教会的过程中,正确处理教会地方性与普世性的关系,符合教会的真理,并有独特的神学或属灵意义。 在圣经中,“那时犹太、加利利、撒玛利亚各处的教会都得平安、被建立”(徒9:31)。“各处的教会”,说明教会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台湾有两家分别来自君士坦丁堡教会和俄罗斯教会的"台湾基督正教会",信徒很少,参加礼拜的人数最多120人左右。其宣教方式有网络教学、教会出版物、文化课程和学术讲座等。  相似文献   

6.
<正>曾有教会的姊妹讲到她在教会事工中所遇到的事情:在征求教会领袖的意见之后做的事,后来却被教会领袖严厉批评,并且说出让其离开的话。这让她十分不解和难过。也有教会领袖对待在教会负责某项事工的义工时,因其不按他的有违原则的要求做事,而将其解除工作。这样的事存在于教会,对教会的合一无疑  相似文献   

7.
刘立权 《天风》2020,(1):12-13
教会是基督的身体,是一个活的、有生命、有温度的身体,不是死的、冰冷的。教会发展需要各种完善的规章制度,同时也需要每一个人有爱主爱人之心,爱可以使冰冷的制度变得温暖。爱是教会行政管理的基础,是教会行政管理者属灵生命的特质,教会行政管理是一种属灵的恩赐。“神在教会所设立的……治理事的。”  相似文献   

8.
有人说,教会就像一个大家庭。这句话显示出很多层面的含义,其中也暗示了在教会中有老有少、有男有女,大家在基督教会大家庭中互称为弟兄姊妹,和睦同居。就当前中国教会处境而言,大多数教会都有老年信徒,甚至在有的教会中,老年人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如何做好老年信徒的牧养,  相似文献   

9.
赵红梅 《天风》2012,(9):7-8
有人说,教会就像一个大家庭。这句话显示出很多层面的含义,其中也暗示了在教会中有老有少、有男有女,大家在基督教会大家庭中互称为弟兄姊妹,和睦同居。就当前中国教会处境而言,大多数教会都有老年信徒,甚至在有的教会中,老年人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如何做好老年信徒的牧养,  相似文献   

10.
编后语     
《天风》2014,(5):11
<正>本期讨论的主题想必能引起初入工场的新同工的兴趣。培养人才主要是神学院的事,但如何使用并让人才在侍奉中成长,却是教会的事。以往在认识上有这样一个误区:教会牧者总是埋怨处境(教会)不够如意,以致让他怀才不遇;而教会又责怪牧者不够理想,以致让教会受到亏损。而事实上,两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只有双方共同努力,才能有好牧师、好教会!  相似文献   

11.
翁溯利 《天风》2016,(8):14-15
正教牧人员传给世人的应为真理之"道",授予信徒的当是侍主之"业"。现今有很多教会尤其是基层教会,存在"信徒多,工人少"的牧养窘境;笔者认为现今教会可以借鉴使徒教会的牧养理念,抓好四件事:第一件事:教风的控管使徒时代的教会在犹大地全面发展时,信徒越发增添(参徒5:12-16),教会免不了会有某些不良风气,此时教会的掌  相似文献   

12.
当前许多教会,不论信徒人数多少,一般都是属于一元化领导的教会,即以一员为主,其他成员为次,这种组织形式下的教会,被称为家长式的教会。例如,有教牧人员的教会,就以一名牧师或传道员为主,有长老和义工的就以长老为主,只有数名义工的小教会(包括聚会点),就以其中一名义工为主,这是因各教会领导成员身分不同,造成我国教会组织管理没有统一的模式。也是我国教会在高速发展过程中,因教牧人员过于缺乏必然出现的现象。对于家长式组织的教会,因多年来容易引起  相似文献   

13.
捍道 《天风》2008,(20):34-35
初期教会在兴旺发展的同时也隐藏着不少令人担忧的危机。行走在灯台中间的人子耶稣基督眼目如同火焰.洞察教会一切的内情.圣灵根据当时教会存在各种不同问题,对众教会给予及时的提醒和劝勉.责备和警告。纵观当前中国教会,尽管“硬件”方面有了令人欣喜的改善.但教会内部的“软件”建设却大有需要弥补的空间。出现在农村教会的一些危机,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和反思。  相似文献   

14.
刘若民 《天风》2002,(8):56-57
一、导言教会论探讨的内容主要包括什么是教会,教会有什么样的特征,我们应有的体制,教会的圣礼等内容。对于现今的中国教会来说,重视教会论的探讨是必要的,它是关乎中国教会发展的方向大事。二、教会的定义教会是基督的宝血所救赎之人的团契,是基督事工在地上延续;是信仰耶稣  相似文献   

15.
教会不同于社会普通的团体,除了有好的行政管理外,还需要有教会特性。这就对教会领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坚定的政治信念,有较高的行政管理水平,有统领全局的能力,还要有教会的特殊品质。  相似文献   

16.
《天风》1994,(8):25-28
“治好教会大家谈”迄今已连续发表4期,即将告一段落,由于篇幅关系,本期我们再从来稿中摘登一些有一定代表性的观点与大家见面,供参考。 这几期所发表的文章,围绕“民主办教”,就今天教会治理的各方面问题进行了探讨。综合起来看,似可在下列问题上形成共识: 一、民主办教是今天教会治理之路,表现在充分组织信徒参与并监督教会圣工,反对在教会中搞“一雷堂”、“家长制”的做法。 二、发挥地方自治的教会治理方式,包括完善地方教会规章、组织、人事,同时有效地发挥各级两会的监督、指导、服务功能(两会不是教会的太上组织),使教会治理形成两会——教会——信徒群众三者相互协调的有机体。 三、民主治教,但必须彰显神主,即各方面都追求“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谦卑寻求圣灵的引领,而不以人意取代神旨。这就要求教会的治理要从灵性上根本解决问题,把治好教会建立于个人与团体灵性素质的提高之上,使教会的治理能始终保持教会特征,杜绝种种为信徒所反对、为教会性质所不容的做法。 四、治理教会在具体的实施中,应当使教会的各项事工有明确的分工,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分工合作,分层负责,消除“挂职的多,尽职的少”的现象,使教会各方面事工井井有条、蒸蒸日上。 《天风》今年开展的治好教会的讨论受到读者广泛?  相似文献   

17.
《天风》1995,(9)
拉美教会领袖强调对人类需要有回应 拉丁美洲基督教会联合会,于今年5月,选举阿根廷公理会的阿多福(Adolf)牧师,连任该联合会的总干事。阿多福表示:教会联合会需要回应在拉丁美洲发生的改变,教会不应在组织上太僵硬,而是能够对人类的需要有回应。拉美教会  相似文献   

18.
《天风》2015,(7)
<正>当下的中国教会拥有大量在不同教会间流动,而不归属于任何一间教会的信徒。如何看待这些流动信徒?本文希望与主内肢体做一点探讨。一、为何会有流动信徒1.信徒在自己的教会受伤,游走而寻找疗伤。有些信徒原本隶属某教会,但可能在教会有了痛苦的经历,从此不想去自己的教会,而到处游走。他们或许是真诚却遭遇挫折的信徒,需要教会挽回。2.信徒因工作的调动,以致不能委身某一教会。有些信徒工作地、居住地都不稳定,常随  相似文献   

19.
现在我国教会,特别是农村教会,仍处于稼多工少的情况。据很多教牧人员共识,现在牧养工作担子沉重,光靠少数教牧人员来牧养教会势必不能达到兴旺教会的目的。所以,在教会的牧养工作中,必须群策群力才能充分发挥教会肢体的作用,这是圣经使徒教会留下的原则。我县有62处聚会点,遍极334个村庄,光登记的信徒有7000多人,可全县只有一名牧师、一名长老。别的不说,每年光到各点分  相似文献   

20.
沐恩 《天风》2023,(8):32-33
<正>近年来,随着大量农村人口进城务工,农村教会,特别是山村教会的衰退情况严重。过去几年间,疫情的发生也给山村教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该如何牧养衰退的山村教会?作为一名传道人,笔者在此发出微弱的呼求,希望有人能关注山村教会的危机。一、一个基本信念或许有人认为,农村教会和山村教会衰退是一个大趋势,教会城市化也是一个大趋势,所以不必在山村教会上花费太多心力,但笔者的信念是:“只要有人就该有传道,只要有信徒就该有牧养!”不管信徒是在城市还是在山村,是富裕的地区还是贫穷的地区,福音不能以人数和财物收入来量化。因此,山村也要有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