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自然辩证法揭示了自然界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神经外科学也不例外.纵观现代神经外科学一百多年来的技术变革和发展历程,无不渗透着辩证思想的影响.作为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自然辩证法对神经外科技术发展和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值得我们重视,本文对矛盾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内因与外因、偶然性与必然性等范畴或规律在神经外科技术变革过程中的体现和意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神经外科学是现代医学的重要分支,纵观现代神经外科学科技发展的进程,自然辨证法和科学发展观理论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其发展,尤其是医学技术的主体化与人文精神的缺失导致现代医学发展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本文从哲学思维的角度出发,从认识论对神经外科实践的指导作用、矛盾是推动神经外科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垂体瘤手术方式演变——否定之否定、技术主体化与人文关怀等方面探讨神经外科学发展的历史、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并且剖析了人文精神在神经外科技术发展中的主导作用,阐明医学技术主体化使人的生命健康变成客体,造成整个医学的异化和医患关系的物化,如何将自然辩证法和人文主义精神融入临床实践和科研工作中,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在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新规律中的几种观点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重要的是掌握它的规律,特别是随着实践的发展提出的新规律,因为规律反映事物发展的客观必然性,认清了规律,就不仅知道事物的当前状况,而且了解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看清前途,明确方向,树立信心,以达到预期的目的。1878年,由恩格斯撰写、马克思赞同的《反杜林论》及其后的《自然辩证法》,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和否定之否定的三大规律,这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普遍发展规律,对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发挥了非常重要的指导…  相似文献   

4.
全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学术工作委员会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社科教学部于 2 0 0 1年 11月 2 9-3 0日在京联合举办了首次全国自然辩证法学术发展年会。这次会议的主题是 :(1)新世纪自然辩证法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 ;(2 )高科技与观念变革。来自全国各地的 6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 ,  相似文献   

5.
自然界不仅是存在着,而且是生成着和消逝着.而在自然辩证法诞生之后产生的新的分支科学癫痫外科同样符合自然辩证法总结的一般规律.本文在简述了癫痫外科形成和发展历史的同时结合了自然辩证法理论知识.最后总结了辩证法的应用,并展望癫痫外科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1979年,我国出版了第一部自然辩证法教材即《自然辩证法讲义(初稿)》。它对于用自然辩证法来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自然辩证法作为硕士研究生必修课程的开设,对于自然辩证法自身特有的规律和范畴体系的研究,都起了开创性的推动作用。以后,又有多种  相似文献   

7.
司强 《现代哲学》2023,(6):19-24
从《历史与阶级意识》到《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卢卡奇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态度经历了从否定到肯定的转变,这种转变的实质是总体性辩证法从以黑格尔的观念论为基础,将自然与历史相区别的二元论,到构建社会存在本体论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尝试。只要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辩证法就不仅仅存在于自然领域,而且必须涵盖社会和历史领域。就此而言,马克思与恩格斯之间并无原则性区别。卢卡奇早年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批评是误读。  相似文献   

8.
否定的否定规律是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发展中概括出来,成为唯物辩证法的一个重要规律。到了社会主义时期,这个规律仍然普遍发生作用,但有它的新情况和新特点,这是必须充分注意、认真研究的。本文拟就社会主义时期的否定的否定问题,提出一些初步的看法,以便共同探讨,共同解决。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否定是自己创造条件否定自己  相似文献   

9.
为加强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建设,推动自然辩证法事业的进一步发展,1991年3月30日—4月2日,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北京大学社会研究室中心和《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联合在京召开了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哲学)史学术词讨论会。会议主要研讨了似下课题:1、中国的自然辩证法事业;2、自然辩证法的思想渊源;3、自然辩证法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4、国外的自然辩证法研究进展;5、自然辩证法史的有关理论问题。 一、关于中国自然辩证法史的分期问题。龚育之认为,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它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是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相伴随的,其历史进程,可以分为四个大的阶段。以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一书于20年代末30年代初在中国翻译出版为标志,在这以前为准备阶段,在这以后,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自然辩证法史的研究越来越得到广大哲学、自然辩证法工作者的重视,自然辩证法史的研究也取得一些新进展。现将有关问题综述如下: 一、有没有自然辩证法史? 自然辩证法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绝大多数同志都认为它是历史的产物,有其产生、发展的历史。马克思说过,任何一门科学都是历史的科学。自然辩证法也不例外。从人类对自然界、自然科学的认识史上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类从自然界和自然科学中概括的自然观,科学观以及科学方法的经验是不同的,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也不同。因此,研究自然辩证法史可以了解自然辩证法发展的规律性,可以清晰地认识自然辩证法的性  相似文献   

11.
口腔种植体骨界面骨整合,是种植体成功的关键。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口腔种植体骨界面骨整合的理论发展、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带给我们许多辩证思考。作者从辩证法的角度,提出骨整合理论发展与理论和实践的辩证性,骨整合形成机制与原因和结果的辩证性,骨整合影响因素与内因和外因的辩证性,进而指导口腔种植工作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从矛盾辩证法到和谐辩证法 --辩证法的历史变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奎良 《现代哲学》2005,2(2):14-24
本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新提法为契机,系统地考察了自黑格尔以来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历史变迁,提出了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和谐辩证法的新概念。和谐辩证法是对矛盾辩证法的继承和发展,是时代精神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厚的思想积淀,承认对立面的肯定因素、实现对立面的结合和双赢等是和谐辩证法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13.
微创神经外科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神经外科的发展历史就是一个不断追求微创的过程。微创神经外科狭义的理解,更多侧重于微创技术手段的应用;而广义的理解,则是指微创理念。微创神经外科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在微创神经外科的实践和发展中,不仅应重视微创技术的应用,更要注意应用微创理念。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由于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和信息交流的加快神经外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主要表现在CT、MRI、DSA、PET、IOM、术中导航系统和远程医疗的应用等方面,使神经外科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有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argues that no coherent theology of liberation is possible if that theory's rational grounding of historical analysis is based on the dialectics of scientific socialism. After a brief outline of the affinities between the Marxist and Christian salvation histories,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scientific status of the dialectical laws, highlights the role that dialectics play in the theology of liberation developed by Gustavo Gutierrez (1973), and reflects o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liberation theology.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新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神经外科的诊治方法和手段得到不断更新和进步,并已向微创化发展。在各种微创技术应用于临床实践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恰当甚至是错误的认识。就微创神经外科学相关领域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The current status of dialectic theory in social psychology is critically examined. Its basic and interdependent assumptions are discussed and recent misconceptions analyzed. An attempt is made to clarify major confusions and misinterpretations of dialectics regarding such issues as dialectics as a conceptual versus a methodological tool, dialectics as a form of cognitive process, dialectics as a firm of interactionism, and dialectical contradictions as semantic opposites. To illustrate the relevance of dialectic theory to current issues a major dualism in social psychology is examined, namely that of individual versus social theorizing. Drawing liberally from Marxist social theory it is shown how the traditional dualism is resolved through dialectics. Finally, a response is firmed to criticisms addressed to the current status of social psychology. It is shown that dialectics not only incorporates most of the demands raised by these criticisms, but also enhances the field by pointing toward new perspectives and directions.  相似文献   

18.
In studies of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the child must be seen not as an isolated unit, but as a social being, forming part of a network of relationships. Interactions, relationships, social groups, and the sociocultural structure form successive levels of social complexity, each level involving properties not relevant to lower levels. The levels are connected by dialectical relations and are to be seen not as entities but as processes in continuous creation through the agency of the dialectics. It is rarely possible to study one level in isolation; the dialectics almost always obtrude. A relationships approach must be integrated with others in the field, and especially with that of family systems theorists.  相似文献   

19.
This article discusses five interrelated conceptions of dialogue in the works of Russian scholar Mikhail Bakhtin that ground relational dialectics theory: (a) dialogue as constitutive process, (b) dialogue as dialectical flux, (c) dialogue as aesthetic moment, (d) dialogue as utterance, and (e) dialogue as critical sensibility. The author's recent research in relational dialectics is discussed, as are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Relational dialectics is positioned as a sensitizing theory different from systems theory and other dialectically oriented approaches.  相似文献   

20.
目前在《自然辩证法》的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教材老化、师资力量不足,学生人文素质背景较薄弱等,为了切实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认识到该课程的重要性而学有所用,以医学院校为例,论述了如何将有关医学实例结合到《自然辩证法》的教学过程中去,以切实有效地提高这门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