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中国宗教》杂志的希望熊庭光当我们看到《中国宗教》杂志创刊发行的消息后,大家奔走相告,许多宗教活动场所订阅了《中国宗教》杂志。一些较大的堂点,还为所在乡、镇分管宗教工作的领导也赠订了一份《中国宗教》。他们说:“别的东西不好送,我们也送不起。但为领导...  相似文献   

2.
《中国宗教》1995,(3):14-15
群策群力 办好《中国宗教》──国务院宗教局领导在《中国宗教》杂志通联发行工作会议上讲话概要本刊编辑部为尽快建立健全通联发行网络,抓紧做好通联发行工作,在《中国宗教》创刊之际,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在北京召开了《中国宗教》杂志通联发行工作会议,28个省、自治...  相似文献   

3.
献上一支心曲———祝《中国宗教》创刊三周年□文金岁月镌刻圈圈光华年轮年轮里有你初烁的身影有你一串含辛的足印你,一座屹立的中国宗教窗口窗内透出中国宗教信仰自由窗外传来世界神学友好交流国人幸逢中国宗教的春天你精心编织每栏园圃的鲜妍让各教绽出自己的圣洁风范...  相似文献   

4.
中国伊协会长安士伟在两个宗教法规座谈会上的讲话今年1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鹏签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和《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条例》。《规定》和《条例》的制定实施,是党和国家长期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和法规化,是公民宗教...  相似文献   

5.
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叶小文今天签署国家宗教事务局令,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实施细则》。这一《实施细则》对国务院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进行了细化、补充和完善,增强了可操作性。 《实施细则》规定,中国政府尊重和保护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的宗教信仰自由和正常的宗教活动。外国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宗教信仰在依法登记的寺院、宫观、清真寺、教堂参加宗教活动;经中国的宗教社会团体同意,境内外国人可以邀请中国宗教教职人员按各教习惯为其举行洗礼、婚礼、葬礼和道场、…  相似文献   

6.
<正>张荣明先生是宗教思想史和政治思想史研究的专家,目前已有《殷周政治与宗教关系研究》、《权力的谎言——中国传统的政治宗教》、《中国的国教——从上古到东汉》、《中国思想与信仰讲演录》、《信仰的考古——中国宗教思想史纲要》、《中华国学》等专著问世,表现了作者对于宗教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思考。其中《信仰的考古——中国宗教思想史纲要》系统梳理了中国宗教思想史的发展脉络,读后使人颇受启发。该著  相似文献   

7.
《中国宗教》1995,(3):16-16
鼓励与鞭策──各界人士对《中国宗教》杂志创刊反映摘汇本刊编辑部《中国宗教》杂志创办以来,特别是国务院宗教局举行《中国宗教》杂志创刊新闻发布会后,我社陆续收到来自各界人士的函件、文稿、电报和电话等,其中无论是鼓励之言、诚恳建议,还是殷切期望,无不蕴含着...  相似文献   

8.
致读者     
经过充分的调研和论证,从2004年第1期开始,《中国宗教》以新的形象与您见面了。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本期《中国宗教》在栏目设置、内容定位、封面设计和版式风格等方面,都和以往有了较大的不同。《中国宗教》不仅是编者的,更是读者的,希望新的《中国宗教》,能够得到您的喜欢。《中国宗教》的改版,首先是客观形势的需要。按照国家有关要求,从今年开始,《中国宗教》实行“管办分离”,由原来的国家宗教局主办,改为中国宗教杂志社主办。这一变化,不仅带来了刊物定位、办刊取向、发行手段和生存环境的变化,同时,也给编辑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相似文献   

9.
詹石窗教授主撰的《中国宗教思想通论》是目前中国学术界综论中国宗教思想的第一部学术专著。其主要特点有三:第一,建立了严密的逻辑框架,运用系统思维进行论述;第二,善于澄清前提,划分界限,论证严谨有力;第三,紧密联系实际,富有较强的时代气息和现实价值。学术贡献有二:第一次对中国宗教的“人学”思想作了立体式阐述;第一次对中国宗教的运行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由《中国宗教思想通论》引发的思考是多方面的,如中国宗教思想的研究领域的拓展、科研方法的创新、科研队伍的打造等。  相似文献   

10.
“中国要不要制定一部《宗教法》?”有关的讨论大约20年了,似乎仍然难以定论。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现实的宗教生活已经做出了明确的回答:北京市九五社会科学重点课题“北京宗教务民间信仰研究”最新出话的数字表明,宗教工作干部、宗教教职人员和一般宗教徒对制定《宗教法》的必要性毫无例外地另以了充分肯定,法律不健全被蕾作是影胸中国宗教健康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可以说,自日出刍中国的《宗教法》已是众望所归。此观问卷调查的对象田宗教干部、宗教教职人员和一般宗教徒三个方面绍成。问卷发放方式为:(1)宗教工作干…  相似文献   

11.
愿《中国宗教》越办越好□湖北省保康县民族宗教局●我们从事宗教工作时间不久,就喜逢《中国宗教》杂志创刊。《中国宗教》杂志的创刊和发行,是我国宗教工作中的一件大喜事,她是我们宗教工作者的良师益友,从中学到不少的知识。像各期的《专题访谈》、《本刊特稿》、《...  相似文献   

12.
《中国宗教》杂志是由国家宗教事务局主管,《中国宗教》杂志社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大型综合性宗教月刊。《中国宗教》杂志观点权威,信息量大,可读性强,是了解和研究国内、国际宗教问题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的宗教工作》是《当代中国》大型丛书部门卷中的一卷,是第一套全面系统介绍新中国宗教工作的权威著述。全书分上、下两卷,共七编,二十三章,60多万字。包括绪论、新中国宗教工作历程、佛教工作、道教工作、伊斯兰教工作、天主教工作、基督教工作、宗教研究、...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的宗教工作》是《当代中国》大型丛书部门卷中的一卷,是第一套全面系统介绍新中国宗教工作的权威著述。全书分上、下两卷,共七编,二十三章,60多万字。包括绪论。新中国宗教工作历程、佛教工作。道教工作、伊斯兰教工作、天主教工作、基督教工作、宗教研究、结束语,以及附录中的宗教工作大事记、宗教法律法规、重要宗教文献选录等,并附有六十四幅精选的插图。该书内容丰富,观点明确,集资料性、理论性、政策性于一身。该书对现在的今后的宗教工作都有重要指导和借鉴的意义,是国内外所有关心和需要了解新中国宗教工作的人…  相似文献   

15.
《中国宗教》2018,(12):87-87
<正>当代宗教的政策与知识读本《中国宗教》是由国家宗教局主管、主办,《中国宗教》杂志社编辑出版,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大型宗教类综合月刊。二十多年来,《中国宗教》致力于宣传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讲述中国宗教真实故事,跟踪世界宗教发展大势,解析热点问题,聚焦精英人物,弘扬优秀宗教文化,推进宗教理论研究,受到了党政宗教工作部门、宗教界和宗教学界以及广大信教群众的肯定和喜爱,为促进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宗教     
正当代宗教的政策与知识读本《中国宗教》是由国家宗教局主管、主办,《中国宗教》杂志社编辑出版,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大型宗教类综合月刊。二十多年来,《中国宗教》致力于宣传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讲述中国宗教真实故事,跟踪世界宗教发展大势,解析热点问题,聚焦精英人物,弘扬优秀宗教文化,推进宗教理论研究,受到了党政宗教工作部门、宗教界和宗教学界以及广大信教群众的肯定和喜爱,为促进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宗教》是由国家宗教局主管、主办,《中国宗教》杂志社编辑出版,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大型宗教类综合月刊。讲述宗教故事守望宗教和谐解读宗教政策服务宗教工作二十多年来,《中国宗教》致力于宣传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讲述中国宗教真实故事,跟踪世界宗教发展大势,解析热点问题,聚焦精英人物,弘扬优秀宗教文化,推进宗教理论研究,受到了党政宗教工作部门、宗教界和宗教学界以及广大信教群众的肯定和喜爱,为促进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宗教》2018,(9):87-87
<正>《中国宗教》是由国家宗教局主管、主办,《中国宗教》杂志社编辑出版,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大型宗教类综合月刊。讲述宗教故事守望宗教和谐解读宗教政策服务宗教工作二十多年来,《中国宗教》致力于宣传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讲述中国宗教真实故事,跟踪世界宗教发展大势,解析热点问题,聚焦精英人物,弘扬优秀宗教文化,推进宗教理论研究,受到了党政宗教工作部门、宗教界和宗教学界以及广大信教群众的肯定和喜爱,为促进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图片新闻     
1999年3月25日下午,《中国宗教》杂志社人员前往北京大学,与北大宗教学系在读博士生,就进一步办好《中国宗教》杂志进行了座谈。图片新闻  相似文献   

20.
儒教研究的里程碑──《中国儒教史》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和儒术仅仅是一种“学说”,还是一种“宗教”①,这是中国大陆学术界近20年争论最甚的问题之一。早在本世纪初,韦伯出版了著名的《中国的宗教》(中文译名为《儒教与道教》)一书,专门讨论了儒教与道教各自的特点及中国宗教的社会背景。在这里,他不仅肯定儒学是宗教,而且对儒教的特征作了大要的分析和描述:第一,儒教“是面向今世的”,是世俗性的宗教,既没有西方宗教的“原罪”说,也缺乏“救赎”观念。第二,儒教是秩序的理性的宗教。他看到,对中国的儒家士大夫而言,在政治上维护信仰比对民生的关怀更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