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意 《法音》2007,(1):43-45
四川尼众佛学院风雨垂泪,草木含悲,苍天不悯,痛失恩师!虽然恩师圆寂已经过了“七七”,但作为她的亲传弟子,四川尼众佛学院的全体师僧,仍然沉浸在绵绵无尽的追思之中。恩师对佛教的不朽贡献,淡薄名利的高尚道德,严谨的治学精神,堂堂的大丈夫气概,平易简单的生活习惯,慈悲宽厚的胸襟……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法财。尽管恩师有许多头衔和称号,当代第一比丘尼、著名佛学家、佛教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文史学者等等,但恩师留在我们心中的光辉形象却永远是——恩师和慈母。一、作为一名尼僧,恩师对当代佛教事业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恩师曾说:“粉笔生…  相似文献   

2.
如意 《佛教文化》2007,(1):123-125
四川尼众佛学院风雨垂泪,草木含悲,苍天不悯,痛失恩师!虽然恩师圆寂已经过了“七七”,但作为她的亲传弟子,四川尼众佛学院的全体师僧,仍然沉浸在绵绵无尽的追思之中。恩师对佛教的不朽贡献,淡薄名利的高尚道德,  相似文献   

3.
如瑞 《法音》2006,(12):29-32
观世音菩萨出家纪念日(农历九月十九),忽闻恩师舍报归西。在安排眼下事务准备赴蓉送别恩师的几天里,我的身心乃至周遭环境好像都处在凝滞且不安的状态。11月13日,当我拖着沉重的脚步登上从太原飞往成都的航班时,夜幕已经笼罩了大地,似乎也在默默致哀,悼念尼众的一代大依怙——上隆下莲老法师。飞机在空中由于受到气流的影响有些颠簸,我的心也随之翻腾、振动,无尽的思念化成清清溪水,点点滴滴让我回味……我和同龄人一样,在经历了“造反有理”、“上山下乡”的动荡岁月后,开始编织梦幻,规划五彩缤纷的人生旅程——上大学、考硕士、读博士………  相似文献   

4.
如瑞 《佛教文化》2007,(1):119-122
观世音菩萨出家纪念日(农历九月十九),忽闻恩师舍报归西,在安排眼下事务准备赴蓉送别恩师的几天里,我的身心乃至周遭环境好像都处在凝滞且不安的状态。11月13日,当我拖着沉重的脚步登上从太原飞往成都的航班时,夜幕已经笼罩了大地,似乎也在默默致哀,  相似文献   

5.
6.
我敬爱的恩师陈莲笙大师于2008年lO月29日仙逝了,作为他的弟子我深感无限悲痛.尽管恩师已经病了好长时间了,可我还是不愿意接受这样的事实.恩师的音容笑貌、与恩师交往相处的场景在我脑海里时时浮现.翻出与恩师的合影,回忆恩师时常对我的教诲,阵阵酸楚涌上心头,滚滚热泪欲夺眶而出.跟随恩师多年,从他老人家身上学到了很多宝贵东西,他那高尚的风格、崇高的品质以及宽广无私的胸怀使我深受教益,他那赤诚的爱国之心、虔诚的爱教之情以及他为道教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将成为我终身学习的楷模.  相似文献   

7.
照诚 《法音》2003,(8):33-36
又到了龙华古寺一年一度除夕夜撞钟祈福的时候了。今岁钟声依旧,而以往年年与我们一起撞钟、听钟的明公老和尚却在半载前翩然离去。我坐在华林丈室里,聆听着一下又一下的钟声,钟声洪亮,余音绕梁,仿佛在颂唱着先师一生无尽的行愿。一记一记的钟声打在我的心坎上,更激起我对上明下恩师无尽的思念。一、岁月不易赤子心当代高僧明法师,1916年出生于福州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俗姓陈,名心涛。父亲陈南金是一位律师,兼营市郊北岭农场。母亲蒋树英时任福州市女子刺绣学校校长,还办了个刺绣厂,亲任厂长。先师4岁受母亲启蒙教育,5岁入私塾,6岁起进西峰…  相似文献   

8.
无尽的追思     
4月20日,德高望重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傅铁山主教,因病与世长辞。噩耗传来,天地同悲,包括天主教界在内的社  相似文献   

9.
昌明老和尚是我的恩师,2007年1月28日圆寂,登九品莲台。在他离去的日子里,我思念增长,绵绵怀想,随侍26年仰沾甘露的点滴及老和尚一生的传奇萦绕心田,挥之不去。  相似文献   

10.
追思怀念     
《天风》2013,(3):62-62
浙江省绍兴市基督教协会原会长、诸暨市基督教两会原名誉主席会长任晨光牧师于2013年1月17日凌晨蒙召归天,在世蒙恩89年。  相似文献   

11.
我国佛教界的一位高僧、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全国政协常委正果法师,因长期患病,医治无效,于1987年11月20日与世长辞。他的去世,是佛教界的一大损失,对我个人来说,也失去了一位真挚的朋友,内心感到无限的悲痛!我与正果法师相识于1940年。几十年来,过往甚密,彼此也比较了解。他的道德  相似文献   

12.
秋水鱼踪,长空鸟迹,若问何往,往生净域。觉而不迷,生必有灭,乘愿再来,何须悲泣。  这是茗山法师示寂前写下的一首“告慰诸弟子”的遗偈。  一代高僧,撒手西归,十方信众,哀痛欲绝。作为他老人家的弟子,更不免也如恩师当年“痛哭老人”一样——“我心酸了,泪流了,痛哭了”。有缘随侍恩师达三年之久,是我今生最大的幸运。其间,在协助老人做些文字工作的同时,亲聆教诲,耳濡目染,所获足以终生受益矣。老人一生行持,威德如山,所言“鱼踪鸟迹”,当曰法身慧命,长住人间!  翻开老人的回忆录,在那“史无前例”的岁月,茗…  相似文献   

13.
宝缘 《法音》2004,(12):35-38
化如法师,1924年农历五月廿五日出生于浙江省象山县南,在樟树下村。俗名张在田,20岁于宁波阿育王寺出家,2004年农历九月十七日晨5点20分在阿育王寺圆寂,世寿80岁,戒腊60夏。师父是一位极普通的出家人。他在佛教界没有头衔,没有职位,但是一位真正的修行者,一位苦修的僧人。他在世几十年从来没有领过寺院发的工资,也从来不要别人的钱,一直都是身无分文。他在寺院的菜园子里自种自吃,过着极其贫苦、近似原始的生活。直到去世,他住的地方都没有通上自来水,也没有电视、冰箱、洗衣机、电话、手机等常用电器。文化大革命中,寺院关闭了。他回到家乡…  相似文献   

14.
中国佛教界的一代高僧明真老法师圆寂一周年了.他老的谢世,是佛教界的一大损失,而我则失去了一位良师和益友,内心感到无限悲痛.因此,在过去的一年中,他老的音容,时常浮现在我的脑际.现在当他老圆寂一周年之际,回忆一些往事,作为我对他老的怀念.明老是湖北荆门人,生于1903年,青年时代就进入了佛门,曾就读于月霞法师在武汉莲溪寺创办的华严大学.二十年代初,赴湖南南岳山亲近灵涛法师.以后就一直住在  相似文献   

15.
印俊 《法音》2006,(12):33-34
2006年农历九月十九日,一个惊天噩耗传来,我们的尼和尚、亲教恩师隆莲法师离我们远去了,我们怎么也不能接受,弟子真如幼子失母、大海失航,我们再也看不到慈母般的尊颜,再也聆听不到严父般的教诲。弟子心中的痛苦,岂能用文字来表达!恩师,您老怎么就这样走了呢?我们还是不谙世事的孺子,仍需要您老的调伏、教诲。弟子怀着沉痛的心情、无尽的悲伤,从洛阳匆忙赶到成都爱道堂,礼拜您老的遗容。师徒永别,悲恸不已。回想起您老为培育僧才、创办尼众佛学院,可谓呕心沥血。自大教传入东土,女众出家,只是剃发染衣,从师修行。尼众受具足戒,是从晋净检尼…  相似文献   

16.
印俊 《佛教文化》2007,(1):126-127
2006年农历九月十九日,一个惊天噩耗传来,我们的尼和尚、亲教恩师隆莲法师离我们远去了,我们怎么也不能接受,弟子真如幼子失母、大海失航,我们再也看不到慈母般的尊颜,再也聆听不到严父般的教诲。弟子心中的痛苦,岂能用文字来表达!  相似文献   

17.
《法音》1984,(4)
一九六一年六月,锡兰(斯里兰卡)迎奉佛牙代表团前来我国迎请佛牙。图为喜饶嘉措大师和臣赞法师等引导代表团步入广济寺大雄殿  相似文献   

18.
为纪念原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上海市佛教协会会长、上海玉佛寺方丈真禅法师圆寂十周年,上海市佛教协会、上海玉佛禅寺于12月1日至3日举行了“真禅法师圆寂十周年追思法会”、“真禅大和尚圆寂十周年纪念大会”、“真禅大和尚生平图片展览揭幕式”、“纪念真禅大和尚圆寂十周年  相似文献   

19.
觉醒 《法音》2001,(6):33-34
星冷月寒,我国宗教界的一代伟人赵朴老,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一年的岁月,在无垠的宇宙中,虽然仅为一瞬间,但我却觉得这一年是那样的悠长。岁月无情,却没能抹去我们对朴老的深深怀念之情。6月2日,当载着朴老骨灰的舰艇将我们带到江海之交的吴淞口时,我的心绪实在无法平静──朴老的骨灰即将撒入汪洋浩瀚的大海之中。我的思绪在海面上飘荡:在此安息,朴老可以回眸他所深爱的母亲河长江,可以望见他生活、学习和工作了26年的浦江之畔,也可远眺他老人家时时牵挂的世界。我的耳际,萦绕着朴老的低语:“生固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  相似文献   

20.
2011年3月3日21时整,吉林北山关帝庙住持印久尼师安详示寂,世寿92岁,僧腊71载,戒腊69夏。3月7日,在江西九江庐山东林寺化身窑举行了庄严的荼毗仪式。她的一生,正如设于东林寺灵堂的挽联所写:少小出家苦修净业始发菩提心,九旬回归极乐世界终圆成佛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