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弥陀佛     
在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的右面,供奉着一尊大慈大悲的彩色佛像,叫做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又名阿弥多佛、阿弥跢佛、阿弥亸佛,略曰弥陀。梵语Amitayus,译曰无量寿。又梵名Amitabha,译曰无量光。《阿弥陀经》曰:“彼佛何故号阿弥陀?舍利佛,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又舍利佛,彼佛寿命及其  相似文献   

2.
唐代以来,湖南郴州、衡阳、永州、邵阳,乃至广西、广东、福建、四川等省,佛教界及民间供奉崇拜的无量寿佛,是一位湖南土生土长的唐代高僧——释宗慧,名全真。信众认为他是无量寿佛应化,顶礼膜拜。由于无量寿佛全真  相似文献   

3.
李翎 《法音》2004,(8):20-24,i002-i004
在流传下来的大量藏传佛教造像中,阿弥陀的造像是数量最多者之一,但此佛造像的独特之处,是一佛而具两种身形,两种身形各自独立存在,每一个身形,“都依据不同的神话来表现”[1]并分别供养。从形式上看,造像样式明显分为二种:一是如来相,二是菩萨相。从名称上说:一者称无量寿佛(藏文Thse-dpag-med),一者称无量光佛(藏文vod-dpag-med),也就是说,如来相持钵者是无量光;菩萨相持宝瓶者是无量寿。对于身形的这种确定,从近一个世纪的佛教图像研究来看,似乎已得到了学者的共识。最早关注阿弥陀两种身形的是法国学者爱利斯·格蒂(AlicGetty),他注意…  相似文献   

4.
《法音》1989,(10)
四无量心,即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无量,乃无有限量;一切的一切,是为四无量。此即佛教的最高道德观念;也是大乘佛教自利利他的根本法门。佛弟子修此四无量行的目的,在于净化身心,完成人格,利益大众。慈心能与乐慈,是与乐心,众生需要快乐与幸福,要设法给与他;见人受若难,内心油然生起同情,给予慰藉。这都是慈悲的表现和实践。儒家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要人扩大同情心。《法华经》说:“今此三界,皆是吾有,其中众生,悉是吾子”。在佛的心境中,“等视众生如罗(目侯)罗”。爱人子犹如己出。佛教之所以提倡普渡众生,是在扩大同情心的基础上,以一切众生为对  相似文献   

5.
西藏佛教的传统中,两种阿弥陀不作一个尊格即“阿弥陀佛”来称呼。作为报身的无量寿(Tshe dpag med,Amitayus)和作为变化身的无量光(’Od dpag med,Ami-tabha)始终被区别开来。笔者曾在《西藏撰述的净土教系佛典》(《佛教大学大学院研究纪要》第七号)一篇杂文中谈到这一问题,这里想再次就两者在图像方面的差异叙述一下。无量寿佛和无量光佛都只是座像,即结金刚结跏趺座(rdo rje skyi mo drung)  相似文献   

6.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或弥陀(梵文名意为“无量光”)是大乘佛教中的慈悲佛。净土宗派的核心是对阿弥陀佛的崇拜,该宗可见于整个东亚地区,包括中国、朝鲜和日本。(“佛”一语是宗教术语,专指那些被认为已经达到了开悟的状态,证菩提入涅(般木)后再回到世间的人)  相似文献   

7.
张新杰 《法音》2010,(8):13-21
<正>一、引言《佛说无量寿经》是净土宗所依经典之一,据记载东汉至北宋共十二次翻译,现存五种译本,分别是:1、《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东汉支娄迦谶译(以下简称"汉译");2、《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  相似文献   

8.
近日参阅夏莲居居士所会集的《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该会集本确如前人所称“精当明确,凿然有据”、“文简义丰,词畅理圆”,系“最善之本”。经中《浊世恶苦第三十五》一章中,有“常怀盗心,望他利,用自供给,消散复取”一句,其中:“望”一词,众解说似有不妥。今不揣浅陋,以凡夫之心,妄测圣意,就正于各位大德。黄念祖老居士所著《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中解释是:“望”即希望。唯思损人利已,故云“望他利,用自供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白话佛经系列·净土诸经今译》中,将原经径直改为“希望他利”,译…  相似文献   

9.
《法音》1992,(4)
在大乘佛教中,《法华经》素有经中之王的美誉。舍利弗顶礼三请,世尊方为宣说,足见此誉不虚。在《方便品》中,世尊一言九鼎地说:“十方诸佛唯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即,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得清净故出现于世。”并指出:过去、现在,未来诸佛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诸法,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是诸众生从佛闻法,究竟皆得一切种智。”释尊开门见山、开权显实之说的确令舍利弗等声闻众惊喜不己。在《譬喻品》  相似文献   

10.
肖越 《法音》2004,(7):9-22
二、《佛说无量寿经》曼陀罗此幅曼陀罗是豪尔德·史特多尔特(HaroldStewart)先生二十多年前在京都购入的,在当时这种“无量寿经曼陀罗”还鲜为人知,近年来模仿此图绘制的作品才逐渐流行,其原件被推测为日本江户时代中晚期作品。该图为长139厘米、宽68厘米的木刻着色挂轴画。曼  相似文献   

11.
禅林清韵     
《法音》1993,(3)
莲颂 悦莲出泥入水,出水入空,亭亭玉立太虚中。不尘不染,不恶不善,远离分别自无念。妙相具足,与觉相应,一毫一毛尽佛性。真如本心,湛然不动,无业无报才是净。清净佛土,三辈往生,于法自在悲智融。相好庄严,喜舍慈悲,妙德妙行真实慧。诸法指归,朵朵宝莲,闻佛闻法不退转。无量寿佛六凡不缠,四圣不沾,世法佛法都不恋。佛慧智海,自然化生,体至无极身清净。佛恩布施,八方上下,无穷无极无量刹。光中极尊,佛中之王,瑞照十方无量光。一乘愿海,殊胜宏深,法藏比丘发愿心。因圆果满,积功累德,法藏成佛阿弥陀。万德洪名,遍诸佛国。无量寿佛阿弥陀。禅林清…  相似文献   

12.
话菩提珠     
几年前的一个机缘,遇到一位法法送我一串珠子,并和蔼地对我说:“你与佛有缘,闲时静心坐坐,数数念珠,对你身体有好处。”回到家里,认真数一数珠子,计108颗,我欣赏着这溜光发亮的珠子:珠子表面密集的点点儿宛如天上的繁星,围绕着珠上的圆孔象是众星拱月一般;其中一颗最大的珠子上面写有佛字,配着像发言一样的东西,好象一个宝葫芦;108颗珠子恰似水游传中的一百单八将,犹如寺院里的金刚、罗汉……后来,我越来越多地有缘读了佛教书籍,方晓得法师给我的是一串菩提珠,是念珠中的上品。大菩提珠代表无量光、无量寿佛,108颗小珠…  相似文献   

13.
禅林清韵     
海会喜开场,粒米三千世界藏, 佛寿自无量! 六时禅悦中,散华聚米作霞虹, 供养有天童。  相似文献   

14.
《法音》1991,(2)
一、文殊的事迹文殊师利,梵文Manjusri的音译,略称文殊。或译作“曼殊室利”,意为妙德、妙吉祥。他出生时,家里出现十大吉祥瑞兆:1.天降甘露,2.地涌七珍,3.仓变金粟。4.庭生莲花,5.光明满室,6.鸡生凤子,7.马产祥麟,8.牛生白犊,9.猪诞龙豚,10.六牙象现。公元前六世纪(与释迦同时代),生于舍卫国多罗聚落婆罗门族姓中,父名梵德。从母右胁而生,身紫金色,堕地能言,如童天子,有七宝盖,随覆其上。文殊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与佛相同。在《华严经·入法界品》里,弥勒菩萨对善财说:“文殊大愿,非馀无量百千亿那由他菩萨之所能有。其行广大,其愿无边,出生一切菩萨功德,无有休息。常为无量诸佛之母,常为无量菩萨之师,教化成就一切  相似文献   

15.
踏入“清凉佛国”五台山,无不为这里的佛山圣水所感染。只要你留神瞻礼,你能发现五台山周围五百里,峰峰似佛,水水如法。你在赞叹大自然造化神奇的同时,你会感激佛法的慈悲示现,佛光的普天同照。 宋代大学士东坡居士,一日游览庐山时,与龙兴寺住持常聪和尚言谈甚为投机,夜深了仍在烛前谈论无情说法(即山水草木等无情物也会演示佛法)。黎明之际,苏东坡豁然解悟,呈上一偈,云:“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意思是说,谷溪之声便是佛尊绝妙的说法,山光水色即是佛的清净真身。今夜所悟得的佛法真意,日后我怎样才能告知他人呢?禅悟不可语人,  相似文献   

16.
《法音》2010,(8):42-48
<正>据《佛说无量寿佛经》载,久远前,有佛出世,名世自在王佛,尔时有一国王,听佛说法后,即发无上道心,舍弃王位,跟随世自在王佛出家修行菩萨道,名法藏比丘。法藏志求佛道,发愿建立清净佛国,让凡夫修  相似文献   

17.
真言     
佛教用语.梵语mantra意译,又称"曼荼罗"等,此乃四种陀罗尼之一咒陀罗尼,是真言教(密宗)中三密之语密,乃佛菩萨从禅定所发之秘密言句.《大乘义章》曰:"菩萨依禅定能起咒术,为众除患第一神验,名咒陀罗尼.菩萨依禅定备起多用,随用别论,即有无量陀罗尼门."神咒之言句总持无量之文义、无量之功德,如《佛地论》曰:"于一法中持一切法,于一文中持一切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版本书以20世纪初黑水城遗址所出西夏文《无量寿经》为研究对象,首先厘清了俄国学者在西夏佛典目录中著录为《无量寿经》的五个编号实际上有汉、藏两种不同的来源,并非同一部佛经。其中инв.№2309转译自曹魏康僧铠所译《佛说无量寿经》,инв.№812、953、697和6943译自藏文本,经题《大乘圣无量寿经》,这一佛经的西夏本与现存的汉、藏文本皆不能完全勘同,其翻译所据底本今已  相似文献   

19.
佛言祖语     
诸菩萨见诸佛世界无量严净,发种种愿。有佛世界都无众苦,乃至无三恶之名者,菩萨见已,自发愿言:我作佛时,世界无众苦,乃至无三恶之名,亦当如是。有佛世界七宝庄严,唇一夜常有清净光明,无有日月,便发愿言:我作佛时,世界常有严净光明,亦当如是。  相似文献   

20.
满天星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中的禅是如此灵动和现成,自然界又何尝不是呢?如果满天星斗不是禅,释迦牟尼佛就不可能因目睹明星而觉悟成佛;如果潺潺流水不是禅,洞山良价禅师就不可能因过小溪睹水中影而打破疑团;如果郁郁黄花不是禅,灵山禅师也不可能因见桃花而开悟。大自然到处都呈现着禅的空灵于恬静,悠远与超越,真实与现成,所以陶渊明能留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千古绝唱,苏东坡能留下“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的禅苑清音。在中国古典诗词的汪洋大海中,深含禅意的佳篇名句俯拾即是。像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宋代一位比丘尼的悟道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