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娟 《学海》2014,(6):42-47
基于森的可行能力福利理论构建了农户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代表性地区的问卷调查和访谈数据对江苏土地整理中农户生活质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七成多农户生活质量达到或超过平均水平,环境质量明显得到改善,农户的总体满意度较高,但生活支出明显增加;土地整理中不同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以及地区的生活质量指数均值、超过均值的比例不同,其中女性、30-50岁中年人、初中毕业、苏南农户生活质量指数均值最高。结论意味着,土地整理不但整理出了土地,而且提高了大多数农户的生活质量。因此,在进一步总结经验、完善土地整理政策的基础上,江苏的试点可转向推广。  相似文献   

2.
《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是在国家工业化战略启动初期的特定历史阶段及其对农业发展的要求而制定的,勾划出了基于实现国家工业化以发展农业生产力为中心的远景发展目标,探索了在保障国家工业化战略实施下依靠农民自身力量和共同富裕、共同繁荣以聚集力量的农业发展实现路径,探索了在工业化背景下如何推进农业技术改革,在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页。在对这一《纲要》历史地位的评价上,应当系统考察其制定、原本内容、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还其本来,不能因为实施中发生的问题而遮蔽其历史贡献,当然,也不能回避实施中的问题及其教训。  相似文献   

3.
栗杰 《美与时代》2013,(12):11-11
河南是农业大省,自然灾害对其农业生产乃至经济和社会发展也具有更明显的影响。目前河南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特殊阶段,农业保险的经营环境也在发生很大的变化,农险的功能和作用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延伸。分析河南省农业自然灾害和农险的开展现状,可以加深对农业重要性的认识,也可以对农闲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学海》2019,(1)
银保合作创新模式为破解农村信贷和农业保险双重约束提供了新视角,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以实现乡村振兴。本文着重分析江苏省银保互动模式下涉农贷款保证保险的政策协调机制,并运用logistic模型探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其的响应条件。研究表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涉农贷款保证保险的响应意愿普遍较高,这是因为其家庭年收入较少,资金需求"小而分散",风险防范意识较强,对银保互动模式的认可度较高。但由于农村金融市场的信贷约束,银行和保险公司缺乏主动宣传积极性,农业保险保障水平较低等局限性会阻碍涉农贷款保证保险开展和推广。据此,本文提出加快建设贷款征信系统、加大银保产品宣传力度、构建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以及扩大银保合作范围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李忠明  张昳丽 《学海》2011,(5):159-163
明清易代这一政治历史事件中的气候变化因素长期被人们所忽视。气候变化不仅有自然属性,还有其社会属性。明清易代之际恰逢小冰期中1500s-1690s这一漫长的寒冷期,由于气候的异常变化,明朝中后期,旱涝、蝗灾、冰雹、瘟疫等灾害频发,这不仅严重破坏了农业生产,造成连年灾荒,也使得社会矛盾急剧升温,各地起义不断,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明朝的覆灭。温度、湿度等气候因素的变化,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有着重要影响,明清之际气候的周期变化是促使清军南下入关的重要影响因素,也为其与汉人的军事较量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6.
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对宗教问题的群众性含义的新阐释,根本的是对信教群众政治面貌发生深刻变化的分析,指出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信教群众已经融入到社会主义大家庭之内,广大信教群众也是中华儿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力量。对信教群众政治地位的这一明确定位,也是对信教群众作为党的群众基础和依靠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明确定位;因此,如何正确对待信教群众的问题,实质上是如何正确对待党的群众基础和依靠力量的问题;而正确对待信教群众的关键,在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坚持执政为民重大职责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如何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成为新时期江苏农业再上新台阶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结合九十年代的实际情况,对江苏农业产业化经营问题作些探讨。一、江苏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正在不断增强1997年,江苏粮食总产突破了700万斤大关,在1996年打破了12年徘徊的基础上,再  相似文献   

8.
邵政达  刘金源 《学海》2012,(3):207-211
良好的区域形象是推动区域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江苏区域形象的提升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凝聚区域内部各方力量,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以公众为主体、以企业品牌和媒体为先锋、以民间团体为助力的战略结构,共同推动江苏区域形象的提升;二是要协调江苏南北发展,重点扭转苏北和苏中地区的弱势形象,提升江苏整体形象;三是充分发挥江苏特色的优势资源在区域形象提升中的先导作用,有效利用江苏的多元特色,塑造江苏"特色强省"的魅力形象。  相似文献   

9.
从长时段历史视角看,集体经济并不必然"一大二公"。家族集体经济与小农结合运行超过八百年,直至无法满足工业化原始积累之需,而被无退出权的集体经济替代。20世纪60年代末工业要素全面进入农业,开启了"劳动密集型"农业向"资本密集型"转变的革命。当前大规模的小农,只有合作为"产供销加""一二三产"融合的"大农",方能与农业革命、以工补农的"新时代"对接,成为乡村振兴的主要依靠力量。  相似文献   

10.
"公司+农户"的现状与问题:文献回顾与评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产业化作为中国农业转型最重要的组织创新,其自身也必须不断改进,以适应实践的要求.以"公司 农户"为主导形式的一体化模式出现了缔约方多元化的特点,而新的合同设计以及利益联结机制的调整等,都有助于提高农业产业化组织的稳定性.尽管龙头企业被一些批评者认为应对农业产业化的收益分配不均衡承担主要责任,但是,目前来看,在引导农户实现中国农业新转型的过程里,龙头企业还应该是主要的领导者.  相似文献   

11.
张红安 《学海》2007,25(2):160-163
建国后,中国农业通过建立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等劳动组织,发展农业生产力,但是高级社与人民公社时期,农业劳动组织激励机制丧失,这使得我国农业经济乃至农村社会发展出现了危机。以农户家庭承包为基础的新型农业劳动组织建立后,激励机制得到了恢复,从而在一定时期推动了农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然而,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农村组织内部分工和协作关系的缺失弊端又暴露了出来。本文认为,新形势下农业劳动组织应该在保持农户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加强农户之间的社会联系,形成新的分工与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临清市是一个面临农村的小城巾,有工业、农业、手工业和商业。1956年我市穆斯林和全国人民一样,在党的领导下,經过社会主义三大改造,隨着形势的发展,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原来属于农业系統的长年救济戶由农业社“五?毕吕?属于私营商业和手工业方面的救济戶,通过社会主义改造也都得到了解决,他們的生养死葬完全有了依靠,但还有少数的无依靠、无家可归的殘老人员无法解決,政府虽然定期救济,但他們在生活中仍存在着很大困难,有的因眼瞎,腿殘,有钱也吃不到飯,有  相似文献   

13.
微笑的力量     
人最美好的笑,是微笑。微笑,有着非凡的力量。日本有位保险推销员叫原一平,1.53米身高的他毫无气质与优势可言。在成为保险推销员的最初几个月里,他连一分钱的保险也没有拉到,但他依旧精神抖擞,每天清晨5点起床从家徒步上班。一路上,他不断地微笑着和擦肩而过的行人打招呼。  相似文献   

14.
《学海》2014,(5):132-142
应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导致贫困陷阱已为很多案例研究所证实,但这只是气候变化影响财富分配的一个侧面。从更全面的角度看,适应气候变化的过程重新定义着"赢家"和"输家"以及两者之间的差距,理解这个整体过程是减贫能否成功的关键。本文选择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的一个嘎查为例,基于气象和田野调查数据,发现贫困陷阱和精英捕获同时作用导致当地贫富分化越来越显著,一些牧户基于其经济和社会资本获得更多项目支持,抗灾能力增强;而另一些牧户却由于基础设施差和资金缺乏等原因,牲畜越来越少,最终成为无畜户。对比这两类牧户,可以看到单纯依靠项目补贴难以实现减贫目标,提高牧户灾害应对能力才有可能阻止牧户跌入贫困陷阱,缩小牧区的贫富差距。  相似文献   

15.
微笑的力量     
人最美好的笑,是微笑。微笑,有着非凡的力量。日本有位保险推销员叫原一平,1.53米身高的他毫无气质与优势可言。在成为保险推销员的最初几个月里,他连一分钱的保险也没有拉到,但他依旧精神抖擞,每天清晨5点起床从家徒步上班。一路上,他不断地微笑着和擦肩而过的行人打招呼。  相似文献   

16.
郑璞  郑友富  俞国良 《心理科学》2011,34(6):1428-1435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最紧迫问题之一。近期研究发现,个体对于气候变化风险的元认知和其亲环境行为之间关系密切。对元认知知识、元认知来源、元认知确定性及元认知重要性四个维度相关研究的分析表明,公众元认知知识与实际知识的偏离、以分析系统为主导的风险认知来源、对气候变化后果确定性的低估以及对气候变化重要性的忽视都会抑制环境友好行为的发生,并指出了气候变化风险元认知研究的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17.
明清时期建造的拙政园是江南私家园林的典范,拙政园中的多处景名都与天气有关,比如听雨轩、兰雪堂、待霜亭等,可见天气的变化是古人在园林造景时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对于天气的观察与思考从上古神话时期便开始了,随着时代的进步出现了《淮南子》《齐民要术》《相雨书》等详细观察并记录季节与气象的著作。正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这种亲密的关系,才使得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成了文人墨客笔下个人情感的诉说:月是相思月,云是故乡云。拙政园中许多景名就源于古代文人的经典名句,园中多样化的建筑形式和植物配置更是紧紧围绕着天气的变化做到与自然和谐共生。代入仕途失利却怀诗意的“士”阶层,从相地、建筑营造、植物配置等角度分析苏州名园拙政园的造园魅力,分析这样一个理想居住环境背后的自然观。  相似文献   

18.
一气候变化、正义与未来世代无论我们可以如何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并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变化都将改变跨时间与空间的利益与负担分配。因此,我们可以预见,气候变化不仅增加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不平等,而  相似文献   

19.
蒋亚伦 《美与时代》2023,(12):125-127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是文化遗产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活动最频繁、文化积淀最深厚的地区。加强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凸显文化遗产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独特视角和重要力量。基于大运河江苏段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与传承视角,分析大运河江苏段名镇名村保护现状,从而提出名镇名村保护传承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张超  吴群 《学海》2007,(3):173-177
本研究以江苏为例,运用主成份估计法,对经济增长的六大因素,即资本形成、劳动力、市场化、国际化、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等进行了回归分析,测算出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探讨江苏经济增长的一般规律,为培育江苏中长期经济增长动力提供理论依据与决策参考。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到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内外部环境充满着挑战与变化,江苏应以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为重点,注重培育新增长动力,实现经济增长动力的转变,构建经济增长动力机制,实现中长期经济增长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