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伍弱文 《法音》2014,(3):56-57
正天下山水之观在蜀,蜀之胜曰嘉州(今乐山),而嘉州如此出名,凭的是乐山大佛。乐山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的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三江汇流之处,大佛像呈坐姿,足踏大江,双手抚膝,体态匀称,神情肃穆,与乐山城隔江相望。看过乐山大佛后,不得不为它的雄伟壮观感到震惊,大佛通高71米,并且是在江边的陡峭石崖上雕凿,当初的建造难度可想而知。据导游说,初建成时,佛像外面还建有天宁阁,这么大的工程,出自于一个叫海通的僧  相似文献   

2.
乌尤寺今昔     
在万里长江上游的峨嵋山麓,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交汇之处,有一座开发较早的城市——乐山市。它在公元前六世纪为蜀王的冶所,西汉称南安、平羌,北周名嘉州,宋以后名嘉定,清康熙十二年始更名乐山。乐山对岸的碧波激流之上,并肩峙立两座凝丹叠翠的小山,一座名凌云山,山上有盛唐建立的凌云寺,并以寺前临江就山开凿的乐山大佛而闻名于世;另一座名乌尤山,  相似文献   

3.
《法音》1988,(3)
据最新测定,举世闻名的四川乐山大佛的高度为五十八点七米。过去,各类书刊、辞典上关于乐山大佛身高的记载均为七十一米,而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新近用近景摄影测量方法得出数据比原记载低了十二米多。用同一方法测出乐山大佛的各部尺寸分别为:肩宽二十四米;头高十一点七米;颈长一点七米;脸宽七点八米;眉心吉祥痣直径零点三米;发髻总数为一千二百三十六个;脚背长十九点九二米。以上数据除肩宽外,与相传的大佛各部尺寸都有较大出入。  相似文献   

4.
四川乐山大佛景区的风景名胜主要集中在凌云、乌龙两座山上。而两山之间有一条世界上最早开凿的人工泄洪河——麻浩河,麻浩河是两千多年前秦蜀太守李冰为避嘉州(乐山)三江水患,而领导民众凿开凌云、乌尤二山连体处以减刹水势而修造的。横跨麻浩河,连接凌云、乌尤二山的交通要道是一座桥,一座造型独特的现代仿古桥——濠上大桥(见压题图)。  相似文献   

5.
在四川境内,已知的佛教石窟造像群共有一百二十四处,摩崖大佛造像十尊。最高的乐山大佛高达七十一米,其次为荣县大佛高三十七米,大足卧佛长三十一米,潼南大佛高二十七米,江津大佛高十六米,安岳大佛高十六米;合川大佛高十四米,资阳大佛高十二米,南部大佛高十二米,威远大佛高十一米。以上十尊石刻造像,或坐莲台,或立江岸石壁,或卧石窟之中,经干余年而完整无损,实堪称为我国佛教艺术的一大奇观!四川石窟佛像,雕刻技法纯熟,艺术风格优美庄  相似文献   

6.
德全 《法音》1988,(10)
到乐山的游人没有不参观举世闻名的乐山大佛的,何况我又住在嘉州宾馆,朝夕与大佛隔江相对,更盼望能早日参访大佛寺。6月28日我终于如愿以偿,在乐山市佛教协会工作人员陪同下,我们有幸去瞻仰大佛。大佛寺里游客熙熙攘攘,地上痰迹脏纸随处可见,却没有见到一个清洁工人在打扫,也无人维持秩序。院子里的脏纸多与小卖部出售各种冷饮有关,猛然抬头,只见小卖部的楼上赫然挂着《藏经楼》的匾额。大殿里佛像也还庄严,佛像旁挂着“不许攀登佛像拍照”的牌子,旁边却又有一只高凳,专供游人爬上去。负责为游客拍照的是个有营业  相似文献   

7.
武周时期流行起来的善跏趺坐弥勒大像,其肇始当为垂拱四年(688)于洛阳天堂营建的夹纻大像。天堂由武则天的宠臣薛怀义督造,天堂内供奉的大佛,从武则天"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的尊号以及洛阳龙门石窟及周边同期流行的造像题材推断,当为倚坐弥勒大像。天堂大像造成之后,有力推动了洛阳、长安乃至各州郡雕造弥勒大像的风气。唐朝朝野雕造弥勒大佛的背后,是武则天以谶纬符应为特点的治世理念和皇权意志,弥勒造像遗存的分布表明,洛阳是弥勒法像样式的发布地,弥勒大佛样体现了武周时期独特的政治、宗教景观。  相似文献   

8.
徐杉 《宗教学研究》2013,(1):150-155
开凿于唐代的乐山弥勒大佛摩崖造像,无论是规模还是形式都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是迄今为止世界第一大弥勒佛造像.本文从乐山弥勒大佛造像中的几个问题入手,结合佛经中的弥勒信仰和当时国家政治背景,探讨修造弥勒大佛的深刻原因,揭示出当时修造弥勒大佛与国家意识形态需要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后世的影响与作用.  相似文献   

9.
五方五佛     
五方五佛□赵朴初●中国汉地佛教向以显密圆融为特色,在供佛、念诵、修持等方面都反映了这一特色。目前神州大地堪称佛像之最的在五个方位上也形成了五方佛的格局。依建造年代的顺序,北方有云冈大佛,中原有龙门大佛,西方有乐山大佛,南方有香港天坛大佛,东方有现在建...  相似文献   

10.
《法音》2014,(7)
正一座山,因一道圣旨而名扬天下,一座山,因高僧辈出而千古流传,一座山,因一尊大佛而道场重兴。此山乃位于宁波奉化市溪口镇的雪窦山,海拔1081米,享有"秀甲东南"之美誉。山上资圣禅寺则是历史悠久的佛教丛林,始于晋、兴于唐、盛于宋、中兴于现代。千余年来,资圣禅寺几经变迁,五毁五兴,亦有"大慈弥勒菩萨应迹道场"之称。  相似文献   

11.
继印 《法音》1988,(10)
1.乐山大石佛:位于四川乐山县凌云栖鸾峰监江的悬崖绝壁上。是一尊弥勒坐像,头与崖齐,脚踏大江,比例匀称,体态庄严,工程浩大,气魄雄伟。它开凿于唐开元元年(713),历时90年才完工。据有关资料记载:佛身高71米,头宽12米,耳长6米,肩宽28米,脚背可围坐100多人。2.甘谷大石佛:坐落在甘肃甘谷县城的大佛山石窟内。这尊石佛身高38米,胸间10.4米,袒胸赤足,面貌丰润,体躯宏伟。上着通身袈裟,下穿长裤短裙。据专家考证,为唐代所造。3.荣县大石佛:位于四川荣县城东南郊大佛山上,为佛陀坐像。大佛就石崖造像,高36.67米,宽12.76米,头盘螺髻,脸形长方,高鼻方口,双目平视,形态衣饰精雕细  相似文献   

12.
北京7月25日电国家宗教局发言人就梵蒂冈发表声明指责中国天主教会祝圣乐山、汕头两教区主教事,发表谈话。全文如下:6月29日、7月14日中国天主教乐山教区、汕头教区分别祝圣了雷世银、黄炳章两位主教。新祝圣的主教信仰虔诚、德才兼备,深受神长教友的拥护和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神长、教友与圣若瑟的特有情结源远流长,于1668年在广州由23位传教士召开的会议中便一致通过并隆重地宣布圣瑟为中国教会的主保,算起来已经有三百多(338年)年的历史。而这种特有的情结也是源自普通教友对圣若瑟的感情意识,如今在教友生活中,仍然听到约定俗成的习惯即把‘大’加在圣若瑟的名字前以表崇敬之情,在选择圣名时,圣若瑟也总是被列为首选的对象。回顾过去在全国修院的日子,每逢3月19,全体教职员工总会聚集于圣堂内共同表达对圣若瑟的敬礼之情并全天放假以示庆祝。自从那时起,我便总是很不理解地反问自己为什么全国修院的主保…  相似文献   

14.
《法音》2000,(1):20-20
本刊讯在跨进21世纪的头一年,又喜逢新世纪的第一个龙年,中国佛教协会同中国集邮总公司合作,为庆贺和纪念这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时刻,精心设计、印制了《中国佛教新世纪龙年纪念封》一枚,祈愿世界和平、国泰民安。这枚纪念封的图案是以佛教的曼荼罗为背衬,供奉中华大地上的五方五佛(山西大同云岗大佛、河南洛阳龙门大佛、四川乐山大佛、香港天坛大佛和江苏无锡灵山大佛),周边祥云缭绕、龙天护法,设计新颖。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老为之题签。纪念封选用优质布纹纸,分普通版和珍藏版两种,分别用金色线条和凹版压模…  相似文献   

15.
据史料记载:乐山大佛是根据印度大乘教中的弥勒未来佛小样开凿的。弥勒未来佛来自天界兜率宫净土,打坐、行走、渡水脚下都踏有莲花,象征佛祖圣洁、超凡脱俗、一尘不染。而佛踏莲花很有讲究,必须是赤脚踏在盛开的自莲花中。在佛国众神像中诸如韦驮、四大天王等  相似文献   

16.
《法音》1989,(6)
据新华社香港四月十九日电(记者 )世界最大的青铜释迦牟尼佛像今天在香港大屿山的木鱼峰顶开始安装第一块铜板。这座大佛高达二十六点四米,由二百余块青铜板组成。因座基的形状是仿照北京天坛的圜丘而设计的,故取名为“天坛大  相似文献   

17.
浙江新昌大佛寺南朝弥勒造像是南朝石窟造像硕果仅存的遗迹,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近年来,随着多学科研究的持续深入,新昌大佛的原始面貌和演进脉络被较为清晰地梳理出来,丰富了学界对新昌大佛的认识。结合考古学的最新成果,新昌大佛在中国佛教艺术史上独特的审美价值得以展现,它包括流水行云的线条美、褒衣博带的服饰美和法相圆融的境界美。刘勰为新昌大佛撰写的《梁建安王造剡山石城寺石像碑》不仅记录了新昌大佛修葺的来龙去脉,还成为观察齐梁文风的宝贵窗口。同时,作为下生弥勒信仰的重要遗迹,新昌大佛是僧众南渡的见证者、是佛教中国化演进的直接参与者,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8.
桑吉 《法音》2001,(4):22-26
公元632年,也就是贞观六年,西行求法的玄奘法师历经艰辛来到中亚一个叫"梵衍那"的地方,不由惊叹于巨大佛像的辉煌壮丽,多年以后在他那本举世闻名的《大唐西域记》中回忆说:  王城东北山阿有立佛石像,高百四五十尺,金色晃曜,宝饰焕烂。东有伽蓝,此国先王之所建也。伽蓝东有 石释迦佛立像,高百余尺,分身别铸,总合成立。  这两尊大佛,就是不久前被阿富汗塔利班炸毁,迄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的巴米扬大佛。3月28日,本刊记者就阿富汗佛教和巴米扬大佛,对北京大学考古系教授、我国中亚西亚考古学专家晁华山先生进行了专访。一、…  相似文献   

19.
唐思鹏 《法音》2005,(5):43-43
本刊讯5月2日,云南鸡足山金顶寺张灯结彩,隆重举行惟圣法师升座法会,来自全国各地的诸山长老、四众弟子及海内外嘉宾数千人参加了法会。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净慧法师、刀述仁居士及地方党政有关领导到会祝贺。净慧法师为惟圣法师送座。鸡足山金顶寺位于云南大理州宾川县,海拔3240米。寺院创建于明朝弘治年间。清光绪年间,虚云禅师曾在此山驻锡。鸡足山主峰名天柱山、四观峰、金顶等。据说明朝末年,昆明太和宫(道教)的金殿搬迁至鸡足山的主峰上,因而寺院始名金顶寺。“文革”十年浩劫中,金顶寺除楞严塔仅存,其余的殿堂、佛像和文物几乎毁坏殆…  相似文献   

20.
《天风》2016,(3)
正《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中有一段话:"惟道非圣不弘,圣非道不大。道圣符契,天下文明。"要理解这句话,必须首先确定"道"与"圣"之确切含义。《景教碑》中,此句话的前文乃是"真常之道,妙而难名,功用昭彰,强称景教"。根据文义,"道"显然指景教。那么,"圣"指什么呢?有西方学者将该字翻译为"先知"(prophets)。若照此理解,上文的意思即:景教和先知相处和谐。这话显然不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