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李熙 《宗教学研究》2013,(1):114-119
承古所立“三玄”法门引发了惠洪的非议,祖琇又起而驳斥惠洪的观点.惠洪捍卫作为临济纲宗的“三玄三要”,并对之加以论述,又以契嵩关于宗门心法一脉相传、为大乘佛教正宗之说为据,进一步用“三玄”来融会禅宗各派宗旨,与其借语言文字来传达宗门旨要的文字禅密不可分.祖琇则持禅教一致、儒释一致的观点,借助唐代以来盛行的新春秋学,辩称承古“三玄”具有救治时弊、教导学人等方面的功用,体现出重建禅林秩序的诉求.  相似文献   

2.
楚山绍琦禅师是明代初叶大力弘扬“禅净合一”的临济宗高僧,其禅法特色是把净土宗的持名念佛融入了看话禅,促进了禅净合一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戴继诚 《宗教学研究》2004,51(4):151-155
洪州禅的禅师们在秉承慧能性净自悟思想的同时,又融合中国传统思想,使其修行方式更加贴近生活,甚至融禅修于生活,佛教中国化至此最终完成.在洪州禅各种禅修理念之中,"作用见性"思想颇有特色,它是洪州禅的禅师们试图打通净心与妄心隔阂,消弭二者紧张的一种有益尝试,由于对其理解与诠释歧异,洪州禅的这一思想在教内外引起很大的争议.  相似文献   

4.
契嵩禅师是北宋著名禅宗高僧,受到朝野人士的尊敬与爱戴。他一生对禅宗具有高深的造诣,形成了其独特的“禅净合一”、“儒佛一贯”、“禅门定祖”等佛学思想体系。契嵩禅师还是一位著述等身的学问僧,他一生创作了大量反映佛教思想和护持佛教的著作,在中国佛教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契嵩禅师还与当时许多文人士大夫都有往来,为佛教在士大夫阶层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楚山绍琦禅师所提出的念佛禅,不仅对佛教自身的教理和宗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为后来人间佛教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茶禅一味     
古来素有“茶禅一味”之说。茶禅一味,是人间难得的境界,多少人一生向往的境界。茶禅始于中国,发扬光大干日本。“茶禅一味”被视为日本茶道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7.
永明延寿强调万法唯心,力图“一心为宗”,进而提倡祖佛同诠。但是,他受到宗密思想影响,针对当时佛教,特别是禅宗片面强调自修自证,有些禅师乱讲佛法,所以,提倡禅教一致思想。其实禅和教表现的方法不同,但本质上也没有不同,禅教一致的立场,仍然是禅宗的角度。《宗镜录》的核心内容是“一心”,以“一心”统一了中国佛教中禅教与诸宗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高峰原妙禅师是宋末元初浙江天日山师子院的一位名禅师。他隐山藏修30余年,说法示众,慈悲为人,坚持戒律,门户险峻。他继承和发展了“庵居知识”的传统,有古德之风。他丰富和发展了临济宗的看话禅,开创师子正宗派,对天日山佛教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牟宗三通过对宗密<禅源诸诠集都序>的简别而作出的禅教配合和禅教一致的诠定,特别是以惠能禅与天台宗的配合代替宗密之神会禅与华严宗的配合作为最高层次的禅教融合的结论性认识,是以禅教的义理分析和判释为基础的.牟宗三对禅教义理所作的分析与判释,是哲学的分析与判释.他通过禅教哲学的内在关联和理论的一致性来说明禅教一致.其禅教一致论的实质是哲学的摄禅归教.  相似文献   

10.
法演禅师是中兴临济宗的一代大德,其禅风的最大特点是以临济、赵州等古德为格则,唯以本分事接人,从不不打葛藤、绕弯子,令学人在倍感自然亲切、简洁径截、干净利落的同时得到启发和受用。而他提持这种禅风的前提,则是他本人抵死参究公案的经验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皮栲栳禅思想。  相似文献   

11.
<涅槃经>"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一阐提人亦能成佛"影响了禅的心性论;<涅槃经>对客尘烦恼的譬喻、对自性沉迷的譬喻,影响了禅的迷悟论;<涅槃经>对生死无常的譬喻、圆融通达的语言观、应病与药的对治门、超越对立的不二门,影响了禅的解脱论;<涅槃经>超越无常的涅槃妙有、不即不离的处世禅机、小大一如的空间意识、一切现成的现量境界影响了禅的境界论.精警生动、凝炼隽永的<涅槃>妙喻,具有强烈的文学色彩,成为禅诗思想与意象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无尽藏.禅思禅诗在与<涅槃经>哲思的摩荡交汇中,获得灵性与诗意的升华.  相似文献   

12.
曹山本寂为曹洞宗的创建者之一,他发展并完善了由洞山良价开创的曹洞宗基本理论。本文对曹山的五位君臣、五相偈、三种堕等理论及其机缘语句进行了具体的解释,指出对自由的极端追求才是曹洞宗的真精神,而这一精神是建立在以自性为唯一真宰的基础之上的。这一特征与南岳一系十分接近,表明直到曹山时期,曹洞宗仍然未改属青原。  相似文献   

13.
“参究念佛”是否为“禅净双修”法门,古来佛教大德多有争论。憨山德清主张“参究念佛”即是“禅净双修”,其说重在摄净归禅。蔼益智旭则认为“参究念佛”只是禅宗法门,非是“禅净双修”,其说重在摄禅归净。  相似文献   

14.
Jiwei CI 《Dao》2015,14(4):593-595
  相似文献   

15.
慧能禅宗与全真道教是中国传统宗教中两个颇具代表性的流派。禅宗的形成是外来佛教大量吸收和融摄中国传统儒道文化的成果,是佛教彻底中国化的标志,是佛教中影响最大又最具中国特色的宗派。而产生于金元时代的全真道则是一支立足于道教而熔铸儒佛思想的新兴道教流派,其兴起标志着中国道教三教合一思想交融的完成,标志着道教理性化、哲理化的最终实现,其教理教义代表了后期道教发展的最高成就。以慧能禅和全真道之心性论思想的梳理、比较为契入和要旨,力图深化禅宗尤其是加强道教的心性论思想的挖掘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禅宗的譬喻     
禅宗虽主张不立字,但禅师说法往往不离字,还经常运用譬喻等手法,以期达到启发学人悟得清净本性的目的。禅宗的譬喻有修辞学和例证两种形式,譬喻可以创造出具体的特定情境,从而引人注意,收到化深为浅、化抽象为形象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陈荣捷是著名美籍华裔学者 ,他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研究朱熹 ,先后出版这方面的专著五本及大量论文 ,成为与钱穆齐名的朱熹研究权威。本文回顾了陈荣捷研究朱熹的学术经历 ,探讨了陈先生观察和研究朱熹的独特角度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8.
邱环 《宗教学研究》2003,(1):112-115
百丈怀海是马祖道一禅师的门下弟子 ,其地位其实并不像一些灯史说的那样是马祖门下“三大士”之一和禅宗九祖。不过 ,他确实是马祖所器重的弟子之一。他在对前人进行总结和发展的基础上创立了自己的禅法 ,对后世禅宗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宋仁宗曾经与多位禅师探讨禅理,留下记载较多的是与德章及怀琏的交往答对。仁宗与德章禅师交往较早,该时他已具有一定的禅知识;与怀琏的交往稍晚,但正是在这一时期,仁宗在禅理见解上取得较大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