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毕业那年,他觉得自己是一把锋利无比、所向披靡的刀。这把刀先“杀”向职场,被磕出第一个缺口。原先雄心勃勃、豪情万丈的他,被领导认为是“绣花枕头”,从未被重用,偶然有一个展露才华的机会,还骄傲失街亭,让人“挥泪斩马谡”。  相似文献   

2.
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学生,就会发现,学困生的身上也会有“闪光点”,所以我们要全面地了解和分析学生的优点和缺点,不要采取厌弃的态度,不要总是批评、指责。而是要在思想感情上热爱他,关心他。只要他有优点,哪怕这些优点还不稳定,不突出,仅仅是一点苗头,也要备加爱护和扶植,使他发展成为他思想道德中的主导方面。  相似文献   

3.
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学生,就会发现,学困生的身上也会有“闪光点”,所以我们要全面地了解和分析学生的优点和缺点,不要采取厌弃的态度,不要总是批评、指责。而是要在思想感情上热爱他,关心他。只要他有优点,哪怕这些优点还不稳定,不突出,仅仅是一点苗头,也要备加爱护和扶植,使他发展成为他思想道德中的主导方面。  相似文献   

4.
许多年以前,在纽约的一户富人家出生了一个男孩,由于家境殷实,他成长得顺风顺水。直到上中学时,他才发现了自己的一个缺点。那一天,班上的一个女同学指着正神采飞扬给同学讲故事的他,夸张地喊:“天啊!大家看看他的牙!”围观的同学立刻发出一片嘘声。  相似文献   

5.
吹毛求疵“吹毛求疵”这个成语,其喻意是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或错误。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它的“缺点”或“错误”,为什么就不能“挑剔”呢?实际上,我们的一切发明创造,正是从“吹毛求疵”开始的。比如说,当你打算发明一种新式钉书机时,首先就必须观察好现有的各种钉书机,琢磨它们在使用时有没有不方便的地方,或者哪个部件容易出毛病。这样,在进行创新设计中,就可以对照这些缺点来动脑筋,一条一条找到对策,从而完善出新式或书机的摸式。“吹毛来批”,就是层细观禀租认真琢磨,对事物的缺点进行挑剔,从而加以修正,实现创…  相似文献   

6.
大学毕业那年,他觉得自己是一把锋利无比、所向披靡的刀。这把刀先“杀”向职场,被磕出第一个缺口。原先雄心勃勃、豪情万丈的他,被领导认为是“绣花枕头”,从未被重用,偶然有一个展露才华的机会,还骄傲失街亭,让人“挥泪斩马谡”。  相似文献   

7.
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和逻辑学家亚里士多德救尊称为“逻辑之父”,因为他创立了以三段论为中心内容的传统逻辑,他的三段论是一个系统,“其严格性甚至超过了一门数学理论的严格性,而这就是它的不朽的价值。”[1]亚里士多德逻辑当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错误,其最大缺点之一就是“对单称命题的忽视”,[2]“单一词项和单称命题在其中没有地位”[3]亚里士多德虽然在《解释篇》中论述了单你肯定命题“苏格拉底是白的”与单称否定命题“苏格拉底不是白的”是一对矛盾命题,“必然一个是真实的,一个是虚假的。”[4]但他没有进一步全面系统…  相似文献   

8.
计文 《天风》2004,(8):40-41
四十岁既是跨入不惑也是即将迈进可能的“中年危机”领域。中文把英文的“Crisis”翻译成“危机”之中都蕴含着“机会”、“转折点”之意。而我们所信的神是“改变和扭转生命”的主,他乐意使我们的“危机”变成“转机”。  相似文献   

9.
汽车油漆制造商阿克佐──希金斯公司的布告牌上,张贴了一份征聘地区客户经理的告示。批发客户经理保罗看了颇动心。他意识到,获聘者将有机会大展拳脚,薪俸更丰,并可稳步跻身高级管理层。 起初,保罗并没打算争取这一职位,因为他晋升现职尚不到一年。但后来,他还是决定跟上司商量一下“我知道我能胜任这项工作”,他自信地说:“可我跟随你办事才 9个月,你介意我离开吗?” 保罗的上司鼓励他提出申请,结果他如愿以偿,得到了那个职位。 如果你发觉现时的工作没有发展前途,你也许就需要换一个老板了。“传统上所说的晋升,是指在一…  相似文献   

10.
乔治不到50岁就死了。在那个世界,他见到了上帝。乔治向上帝说:“主啊,我在人间活了将近50年,一次飞黄腾达的机会您也没给我。因为这,我平庸度过了一生。”  相似文献   

11.
本文是雅斯貝尔斯的門徒赫尔什为紀念雅斯貝尔斯80誕辰而写的。譯者刪除了他吹噓雅斯貝尔斯“伟大”、“天才”的部分,而只譯出他談到雅斯貝尔斯哲学的三个基本概念——“生存”、“眞理”和“自由”——的部分。作者說,对个人来說,生存就意味着:“利用种种机会来获得知識和了解,来使他自己被了解;利用种种时机作出决定和采取行动;利用种种机会去爱和作斗爭;利用种种可能去工作、去从事創造性的活动;利用种种时机去崇拜;利用每一机会去获得对于可能的生存能提任何希望的自由”。关于眞理,作者說,“眞理是存在的界綫”,“一切有关客体的知識都导向于并力求达到这一眞理的界綫”,只有当我們的对眞理的向往麻痹了的时候,“我們才可能会将这种知識誤认作眞理”。关于自由,作者說,“自由必須不被任何一种制度窒息或减損”,这就是雅斯貝尔斯反对“极权制度”的根由。但是,他維护“形而上学的自由”,因为“人类社会中的沒有权威的自由是会导致自由的自我毁灭的”。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古籍《淮南子》中曾讲述这样一个故事:楚国大将子发与齐国作战,屡战屡败。无奈,他只好听取谋士“广罗天下奇才”的建议,大张旗鼓地招集能人奇士。有一惯盗者前来求见,自称身怀绝技,可以在军中为楚国效力。子发见他其貌不扬,意在不收。可盗者再三表示希望能给他一次施展所长的机会。如果不  相似文献   

13.
那天,刚大学毕业、多次求职受挫的赵明,向我倾诉满腹怀才不遇的苦恼。他在那一长串的抱怨中,从未反省一点自己的不足,而只是愤愤不平地责怪这世界上有着太多的不公平,慨叹慧眼的伯乐实在太少了,竟让他这样的“千里马”无用武之地。我不禁问他:“既然你自以为是‘千里马’,那为什么不去驰骋一番,证明给人家看呢?”赵明不解地望着我:“人家连机会都不给你,怎么去驰骋?”“那是因为人家并没有看到你纵横驰骋的本领,机会是自己创造的,而不能一味地等待别人的赐予。”接着,我给他讲了关于我的一位朋友的真实故事———那年,朋友从一所师范大学地…  相似文献   

14.
机会     
机会,往往是成功之门为我们偶然闪现的一道窄窄的缝隙,若要真正走进这扇门,就必须抓住这个“偶然闪现”,并且毫不犹豫地走进去。观望、徘徊或等待,得到的恐怕就只能是成功之门的“砰”然关闭。能在买彩票时中大奖,靠的完全是听天由命的幸运,而能在纷纭复杂、瞬息万变的形势中抓住成功的机会,靠的则只能是智慧。抓住了机会,就能变被动为主动,变失败为胜利。失去了机会,则只能后悔莫及了。有些机会必须靠一个人的智慧灵光才能抓住,而有些机会则必须靠一个人的实力才能承受,缺少了实力,即使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降临到了你的头上,…  相似文献   

15.
走出执著     
他是我班上一个男孩的父亲,一位年过半百的长者,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就因为其唯一的儿子学习成绩不理想,将来“考不上大学”,只能跟他“回家种地”,便三番五次地跑来学校,一脸痛苦地向我反映儿子的种种缺点,再一脸虔诚地向我求取教子真经,恳求我对其子“不好就打”。说实话,每当看到  相似文献   

16.
人们对教师的记忆,大多在于早年学生时代的班主任、语数老师。不得不承认这些老师平均花费在每个孩子身上的时间更多。我多希望当我两鬓斑白时,孩子能依然记得我一他的音乐老师,而不会像余秋雨在《老师》中所言:我尴尬地望着他,终究记不起他的姓氏。“一分汗水,一分收获。”只凭和学生每周二节课的相处。教授课本内容,岁月长河很快就会将我从他的生命中冲刷得无影无踪,我没有理由不去思考寻找进驻孩子心灵的机会。  相似文献   

17.
在用人的问题上,曾经有这样一种说法:“宁用有这样或那样缺点的能人,不用没有缺点的庸才”。我认为这是不妥当的。我们这里不管它在实践上是否行得通,也不管它在理论上如何,只从逻辑上加以分析。上述说法的前一分句“宁用有这样或那样缺点的能人”,在逻辑上似乎还通,而后一分句“不用没有缺点的庸才”,便违反逻辑规律了。矛盾律要求: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思想不能自相矛盾。“没有缺点的庸才”的中心语是“庸才”,前面用了“没有缺点”加以限制。所谓“庸才”  相似文献   

18.
费希特耶拿时期的知识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约翰·哥特利勃·费希特说过: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哲学。他自己就是坚定的、毫不妥协的、酷爱真理的人,无私无畏地为真理而献身的人。“我是真理的献身者;我为它服务;我必须为它承做一切,敢说敢作,忍受痛苦”。这位真理的“献身者”一心为大家讲述真理,而这就是他在达到耶拿以前业已醖酿成熟的知识学。费希特把他的哲学叫做“知识学”。赖因霍尔德试图对康德体系作某些修正,但正如费希特指出的,他的哲学“没有别名”,没有留下明显的印记。重要的是找到名称!“知识学”表现这样一个含义,即康德的不幸在于缺乏严格的、系统的科学性。“知识学”排除这个缺点,它把哲学变成“一切知识  相似文献   

19.
“古远清”这个名字被媒体炒热是在他与余秋雨打官司之后。正是因为这起官司,古远清成了名人,也成了大忙人,他的生活因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媒体的大肆渲染之下,“余古之争”成了“近年世界华文文化界最火爆的一件事”。然而透过传媒运作的猎奇策略和社会舆论的围观心态给该事件带来的浮躁成分,拨开种种纷扰的遮蔽,应该如何冷静地看待这一文人之间的对话,是炒作、文人相轻还是其它?这种争执和纠纷的关键问题究竟在哪里? 他们究竟想要说些什么? 借着参加第十三届世界华文文学学术研讨会的机会,本刊记者在威海见到了古远清教授, 并且有机会与他做了一次详谈。  相似文献   

20.
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根据考古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六世纪,甚至更早。我国着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应有剪纸的机会。”他认为剪纸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是可以养成独自消遣的好习惯,二是可以练习手筋。”也就是说,剪纸可以使孩子安静下来,专心致志地干一件事;还可以使他们练出一双灵巧的手,而手巧往往意味着心灵,这是因为手部肌肉群的训练有利于大脑的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