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朴方  王鲁光 《法音》2000,(7):23-24
前些日子,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送别了我们崇敬的赵朴老──赵朴初同志。赵朴老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享誉海内外的著名作家、诗人和书法大师,又是一位以慈悲为怀的慈善家。赵朴老虽然离我们而去了,但是,他的音容笑貌,他的崇高精神和品德,却永远地铭刻在我们的心里。 我们在青年时代就喜爱赵朴老的诗文,赵朴老丰厚的学识、儒雅的风范、伟大的人格和关切民生的慈悲心怀,深深地教育和感染了我们。从80年代起,共同的理想和事业──为改善中国残疾人状况而奋斗,又把我们和赵朴老紧紧地联系在一…  相似文献   

2.
刀述仁 《法音》2001,(6):1-3
前不久我和中韩日三国佛教界人士到赵朴老家乡──安徽省太湖县以植树造林的形式纪念他老人家逝世一周年。在赵朴老故宅附近的寺前镇“赵朴初生平陈列室”里,我看到一盘正在放映的录像,那上面记录着1990年9月底、10月初赵朴老重返故里的情景。当我看到他老人家的音容笑貌映现在屏幕上时,热泪便不由顺颊而落。我担心控制不住情感而失态,便离席退出播映室。这件事使我想起了1990年12月(朴老回故里的两个月后)赵朴老到云南时的一幕幕情景。赵朴老在云南的活动,我也请电视台录a了相。虽然我怕引起伤感而不敢播放,但往事却历历在目,难以…  相似文献   

3.
《法音》1992,(7)
赵朴老在参观了白马寺各殿堂之后,来到休息室同青年比丘印忠进行了一番亲切的交谈。去年二月份,江泽民总书记视察白马寺时,曾与印忠师有番讲话。赵朴老关切地问起印忠:“你是什么地方人,今年多大了?”印忠答:“我是贵州人,今年24岁。”朴老很高兴:“哦!24岁,真年轻,可畏之年,你能从贵州那么老远的地方来到白马寺,希望你能为佛教作出一番事业。”赵朴老又问印忠:“你是不是去年碰上江总书记的,他问你为什么出家!”印忠答:“是的。”赵朴老接着说道:“我们佛教协会成立近四十年了,成立时就提出要发扬佛教的优良传统,要在自己传统基础上发  相似文献   

4.
数年前,去看望还在住院的赵朴老,那天恰逢赵朴老夫人陈邦织阿姨80诞辰,距邓小平辞世刚刚个把月,谈着谈着就谈到了伟人逝世的话题。赵朴老认为:对于新时期的引路人和总设计师邓小平的离去,文坛反应显得有些寂默。他也许是指没有随之而问世一些隽永且意味深长的文学作品。而以往,伟人的辞世往往在文化人心中激起情感的波澜,并在一段时间里成为创作的主题。赵朴老的话使我想起前些时候的一个论题,政治意识的谈化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因为近年来在文学艺术圈子里,有这样一种现象:谁若较多地在创作中凸现理想、政治,谁就被视为与世…  相似文献   

5.
5月21日,是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逝世十周年纪念日。5月14日,纪念赵朴初居士逝世十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国家宗教局局长王作安,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副会长学诚法师,著名学者王尧、方立天等莅会并发言,共同缅怀这位德高望重的杰出宗教领袖。大家认为,纪念赵朴老,就是要学习他始终坚持爱国爱教的精神,把佛教与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坚定地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纪念赵朴老,就是要学习他重视佛教自身建设,尤其是重视人才建设的思想,努力造就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学识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候起作用的佛教人才队伍;纪念赵朴老,就是要学习他的宗教文化观,继承和发扬宗教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服务;纪念赵朴老,就是要学习他不懈追求和平事业的信念,用佛教倡导的慈悲、平等精神,提高人类道德情操,促进人类和平友好,为建设美好的和谐世界建立新功。赵朴老曾在绝笔遗偈中写到"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本期,我们摘发部分佛教界人士、著名学者在座谈会上的发言,并以"花落还开,水流不断"为题,由以表达我们对赵朴老的追思与崇敬。  相似文献   

6.
永怀的情思     
尊敬的赵朴老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这一年里,人们对他的怀念与日俱增。由于工作关系,自八十年代后期以来,我同朴老有过多次接触,深觉受益非浅。特别是一九九○年十月十九日至十一月五日,赵朴老来闽视察期间,我有幸参与陪同,多次亲聆他老人家的教诲,其举手投足,音容笑貌,至今历历在目。正值朴老逝世周年之际,特记下下列一组文字,以为永久的怀念。  相似文献   

7.
余险峰 《法音》2001,(6):16-18
尊敬的赵朴老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这一年里,人们对他的怀念与日俱增。  由于工作关系,自80年代后期以来,我同朴老有过多次接触,深觉受益非浅。特别是1990年10月19日至11月5日,赵朴老来福建视察期间,我有幸参与陪同,多次亲聆他老人家的教诲,其举手投足,音容笑貌,至今历历在目。正值朴老逝世周年之际,特记下下列一组文字,以为永久的怀念。“一佛出世,千佛扶持”  1990年10月19日,赵朴老从北京飞抵厦门,这是他第二次来闽视察,距离第一次来闽已是整整九年了。这次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出席由宏船法师(曾任世界佛教僧…  相似文献   

8.
5月21日 ,我正在福建种德寺讲课 ,电波传来噩耗 :我们尊敬的佛教领袖赵朴老与世长辞了。种德寺的全体尼众和我一样 ,陷入悲痛之中 ,都为失去这位德高望重的会长而婉惜痛心。我与赵朴老有一份因缘 ,1998年 ,我受石家庄龙泉寺住持常开法师的委托 ,请赵朴老题写寺名。为限感谢朴老奉献墨宝 ,我托李家振先生将拙译《大史》带给朴老 ,以求教正。当李先生通知我去取墨宝时 ,令我惊喜的是有朴老写给我的亲笔信。当时朴老身患重病 ,正在住院治疗 ,为我写信的艰难程度可想而知。这不只是我个人的殊荣 ,表现出朴老对佛学研究的高度重视 ,他老人…  相似文献   

9.
公元2000年5月21日17时整 ,赵朴老带着他那独特慈祥的笑容 ,留下他那丰厚深邃的智慧离我们而去 ,这是中国佛教界的巨大悲痛和损失 ,也是中国人民的巨大悲痛和损失。赵朴老大才 ,盛名鼎鼎 ,是我们广为尊敬的佛教领袖和德高望重的长者 ,他的超群才华、人格魅力引起我的敬佩 ,他的嘉言善行、音容笑貌是我平时陷入沉思时 ,浮现最多的榜样性的崇高形象。赵朴老对人有求必应、助人为乐的利他利人精神 ,给我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朴老是当代公认的书法大家 ,他的字俊朗神秀 ,端庄凝重 ,受到全国书法界、学界和民间的推重与喜爱。九十年…  相似文献   

10.
我们敬爱的赵朴老去世周年有余。用赵朴老首创并提倡的“汉俳”体纪念他,以表达对他的深深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一 浩浩太湖水。 天地精华蕴英伟。 山川诞聪睿。 赵朴老的家乡是太湖县。或许,是这太湖的灵气,加上天地山川的精华,才诞生了他这样圣睿的人物? 二 奇途创佛社。 释义圆融兴国祚。 心燃情炽热。 1928年,21岁的赵朴老即在佛教团体任职,并担任“佛教净业社”的社长,从此开始,赵利、老能够走出一条把佛教和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建设事业紧紧地结合在一起的奇路,不能不说是他的大智慧。 三 抗战大旗卷。 掩军救民不畏险,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