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郎神,系道教及汉地民间信仰中的重要神灵之一,安多藏区的贵德、同仁、尖扎等地也广泛流行着该种信仰,深受当地藏、汉、土等多民族的崇奉。本文通过对二郎神信仰的历史渊源及其在安多藏区的传播模式进行论述分析,得出安多藏区的二郎神信仰很可能最早源自氐人的原始宗教信仰习俗,由于历史进程中民族迁徙与文化交流等因素,融合巴蜀氐人早期的"三目"信仰与傩舞、血祭等祭祀模式,同时吸收汉地二郎神传说与藏传佛教、道教等仪轨,从而产生了崭新的"安多二郎神"。  相似文献   

2.
热贡艺术以其神圣性和神秘性吸引了众多人在此驻足,其浓厚的宗教氛围一次次净化着人们的心灵。与雪域高原神圣和神秘相关的就是引领人们精神世界的藏传佛教。热贡艺术就是其藏传佛教下的产物,带有典型藏传佛教气息的吾屯村落唐卡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吾屯村落唐卡富有民族气息的绘画艺术,它承载着藏民族关于艺术与美的集体记忆,是藏民族智慧与美的体现,浓缩了深奥的藏传佛教教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宗教》2023,(10):F0004-F0004
热贡艺术是我国藏传佛教艺术的重要流派之一,因发祥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隆务河畔的热贡(藏语“金色谷地”)而得名。热贡艺术发源于公元10世纪末至13世纪初,主要包括唐卡、堆绣、雕塑、建筑彩画、图案、酥油花等多种艺术形式,以藏传佛教中的佛本生故事,藏族历史人物和神话、传说、史诗等为主要内容,同时也包括一些世《普贤菩萨》彩唐《文殊菩萨》泥塑夏吾角俗化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一) 隆务河从青藏高原东部的麦秀山谷湍湍流出,进入青海省黄南自治州的同仁县,在这块土地上,因为有了这条河,才有了这片葱郁的绿洲,才有了一个民族生息繁衍的历史,才有了这里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无止无息。从公元14世纪开始,大批江南移民迁来此地屯垦戍边,并与当地藏民结缘,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俗习惯,宗族信仰和语言文字,同时,也创造出了辉煌独特的民族艺术。这一带藏语称为热贡地区,所以,人们又把当地的艺术称为热贡艺术。热贡艺术的产生和发展,主要源于藏传佛教艺术、汉传佛教艺术、  相似文献   

5.
《中国宗教》2023,(10):24-25
热贡艺术是以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为核心区域的藏、土族民间艺人传授制作知识、手工技能,并以唐卡、壁画、堆绣、雕塑、沙画坛城、建筑彩绘等为表现形式,以藏传佛教、神话故事、史诗以及传统文化为内容的造型艺术。热贡艺术距今已经有600余年的传承历史,一代代热贡艺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用他们的辛勤和汗水传承弘扬着令黄南人为之骄傲的热贡艺术。  相似文献   

6.
也谈二郎神信仰的嬗变干树德二郎神信仰是中国民间信仰中曾产生过广泛影响的一种。它产生于一千多年以前,因社会历史条件不断变化,二郎神的形象与神迹也随着发生相应的变化。对于这些变化,不少专家学者已作了细心的探讨,并得出了许多令人信服的结论。然而,就这种信仰...  相似文献   

7.
<正>热贡艺术发祥于青海省泽库县、同仁县地区。它是雪域文化和中原佛教艺术完美结合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也是藏传佛教艺术中的一个重要流派。热贡并不是一个行政区域地名,而是藏族人民对于隆务河所流经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同仁县两岸河谷的统称。藏语"热贡"意为"金色谷地"。地如其名,  相似文献   

8.
随着藏传佛教的传播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藏传佛教艺术,异彩纷呈,精美绝伦,充满魅力,在佛教艺术各门类中独树一帜。热贡艺术,尤是藏传佛教艺术中的一枝奇葩,她融宗教艺术的神圣肃穆、民间艺术的纯朴自然与同仁地方特色于一炉,如一枝出墙红杏开放在青藏雪域,为广大信众所珍爱,并享誉世界。  相似文献   

9.
锡伯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乾隆二十九年(1764)由中国东北西迁至新疆伊犁。受藏传佛教和汉文化双重因素的影响,西迁之前,锡伯族已经将关帝信仰纳入到自己的信仰体系。西迁伊犁后,由于受清政府推崇关帝、边疆治理政策、锡汉文化交流和藏传佛教的影响,再加上锡伯民众的需要,其关帝信仰又有了新的发展,他们在各个牛录修建关帝庙并定期进行祭祀活动。关帝信仰作为锡伯族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生活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民间二郎神信仰中包含水神、火神、雷神、马神、战神、酒神、戏神等诸多因素,聚合为内涵丰富的川主崇拜文化。该信仰产生于具有袄教文化背景的川蜀地区,二郎神的种种神性又与袄教雨神(得悉神,又作蒂什塔尔)特征相吻合,由此推测,二郎信仰源头应为袄教雨神崇拜。  相似文献   

11.
夹江二郎庙历史上经历了复杂的祠庙演变,主祀神祇也多有变迁。二郎庙宇在清代有僧人住持,且是僧会司所在地。在地方士绅主导下的庙产经理团体,不仅积极维护庙宇“正祀”地位、稳定庙宇经济来源,而且在庙产管理、庙宇营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进而对保持庙宇传统祠庙性质产生决定性影响。在对隋嘉州太守赵昱的传统信仰基础上,二郎庙宇形成了“川主二郎神”信仰传统,川主崇拜与二郎神信仰被整合为一体,并由此形成了诸多传统民俗文化。庙中三位“二郎神”共祀一殿的现象是地方民众信仰聚合体的鲜活展现。  相似文献   

12.
地处西南边陲的大理观音信仰,在中印佛教文化之间彼此对接,并在南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的中间地带彰显其个性化存在,特别是通过深度融入大理地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而在地方社会秩序建构与维系中充当神圣的角色。这种具有文化认同和精神凝聚作用的佛教信仰,与汉传佛教观音信仰、汉族民间观音信仰、藏传佛教观音信仰并驾齐驱,堪称中国观音信仰的第四大体系。如同嵌入社会机体中的文化密码,大理观音信仰不但成为大理地方的文化标识,也成为边疆与中央彼此链接的神圣纽带,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佛教中国化及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法音》1992,(10)
藏传佛教白宗喀巴大师创立格鲁派之后,重视戒律,提倡显密双修,学修次第学院化,佛教信仰与艺术结合及政教合一,影响深远。索代在《论藏传佛教格鲁派特点》一文中对该派的特征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相似文献   

14.
<正>在藏文化中,酥油花、雕版印刷技艺、热贡艺术属于藏传佛教思想文化体系中大五明之工巧明的范畴,羌姆则隶属于小五明的戏剧学中。一关于藏传佛教与藏传佛教文化的关系,清代著名藏族学者工珠·元旦嘉措说:"若要理解正法胜义之理,需依靠名言词语,且其所有对象,皆悉统摄于十明文化;有其中之小五明实为声明等之分支,故其主要归属于大五明。"这段引文说明,藏传佛教思想文化体系中包含了大小十明文化学科,即内明、因明、声明、医方明、工巧明等大五明。从其中的"声明"中又衍生、分化出了诗词、辞藻、韵律、历算、戏剧等小五明。  相似文献   

15.
作为智慧的化身,文殊菩萨在佛教中的地位是极高的,中国佛教中的汉传和藏传佛教中都有文殊信仰。藏传佛教中萨迦派在这方面极为突出,被认为在文殊信仰方面有一定代表性。探讨萨迦派文殊信仰的重要特征以及这种信仰在历史上的一些表现形态,对于完整地了解中国的文殊信仰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藏密是具有广泛思想文化内涵和鲜明地方与民族特色的佛教文化和信仰体系,是我国传统文化之瑰宝。西德波恩大学藏传佛教专家布莱克教授曾说:“当今世界上,藏传佛教最有吸引力的有两点,一是深邃的哲理,一是造福于一切生命的崇高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7.
观音菩萨属于佛教中最富盛名的菩萨,因为有普度众生的慈悲心而被广大信众尊崇。从唐代开始,汉地民间信仰中出现观世音菩萨四臂观音、六臂观音这种化身,而观音菩萨的化相在藏传佛教中更加丰富多姿。藏传佛教中的菩萨造型相对于汉地更加复杂、繁多,这源自民族信仰的区别。藏传佛像中的所有形象都是一种象征,一种民族信仰的体现。在中国佛教的两大系统,即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信仰中,观音菩萨都是一个重要的佛教尊神。随着佛教信仰的民间化,  相似文献   

18.
藏传佛教中关于业力轮回的众生命运和通过身、语、意的修持而达圆觉成佛之境的信仰通过其纷繁眩目的宗教物象让僧侣和信众获得了关于佛教奥义的“经验”、“体验”和“认知”,并由此循环往复地在社区和家庭中代际传递,令信仰不仅是一种思维方式,更成就了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本文通过对藏传佛教物象体系中具有代表性的程式化图像和习俗化行为的典型分析,试图解答藏传佛教借助这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物象,把“经验”和“认知”整合起来,营造出一种特殊的信仰环境和心理真实,这种借由时间和空间范畴的物象体系建构起来的视知觉的格式塔,作为族群的集体经验表达,或者说作为一种集体无意识,引领和结构着他们的日常生活。 唐小蓉,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与心理学系讲师;陈昌文,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与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19.
文昌神在安多藏区传播的过程中,以本土化的方式融合到藏文化中,形成了阿尼尤拉→藏区地方神→藏传佛教→黑文殊菩萨的结构体系,与文昌神→梓潼地方神→道教→文神相对应,并与藏传佛教、苯教、民间信仰进行了互动和调适,具有多元文化整合的特征。这是藏族接受外来文化的一种方式和路径,颇具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伊犁河谷在准噶尔汗国和清朝统治时曾是藏传佛教信仰比较活跃的地区.准噶尔时期北疆以伊犁为中心逐渐成为藏传佛教信仰为主的地区,而南疆则以伊斯兰教为盛.清同治动乱前后,伊犁地区的信仰格局开始发生此消彼长的转换.本文以昭苏圣祐寺为中心的这次考察,在梳理其扑朔迷离的历史同时也可体察这种转换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