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看风水是被政策法律所禁止的一种迷信愚昧活动。什么叫风水?《辞海》做了这样的界定:“风水,也叫‘堪舆’。旧中国的一种迷信。认为住宅基地或坟地周围风向水流等形势,能招致住者或葬者一家的祸福。也指相宅、相墓之法。《葬书》(旧本题晋郭璞撰):‘葬者乘生气也。经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词源》对风水所做的界定也与《辞  相似文献   

2.
风水问题资料(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什么是风水——郭璞《葬书》(节选)按语:风水巫术的基本根据,就是署名“郭璞”的这本《葬书》。下面选译的,是《葬书·内篇》中的一段。这一段文字清楚地说明了什么叫做“风水”。今译:埋葬死者,是为了借助葬地之下那使万物旺盛生长的气啊!五行之气在地下运行,发泄出来产生了万物。  相似文献   

3.
十三、晁公武论风水术的荒谬——唐顺之《稗编》(选载)按:晁公武是南宋著名学者。他根据郭璞曾经为母亲选择葬地,断定《葬书》就是郭璞所作,理由不足。但他对郭璞命运的评论,却简要而深刻,值得那些迷信风水者深思。今译:  相似文献   

4.
看相算命     
“风水“真能带来好运吗?   风水一说,最早见于晋代郭璞&;lt;葬书&;gt;,旧称“堪舆“.风水“理论“认为,住宅(阳宅)、墓地(阴宅)周围的风向、水流、地势等,关系到住者或葬者一家的祸福.在风水先生看来,造屋、墓葬都要与宇宙之气相协调,聚“吉气“而忌“煞气“、“死气“,否则便不能吉祥平安.其实,生老病死乃自然法则,富贵贫贱依人事而论,与住宅、坟地的地形、地貌、方向、气候并不相干.……  相似文献   

5.
郭璞与道教     
在中国文化史上,东晋郭璞(276—324)是一位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他不仅被奉为术数大师、堪舆之祖,而且也是改造、发展游仙诗的祖师、语言学巨匠。然而,长期以来学术界对郭璞的研究大多侧重于其文学成就、语言学成就,而对郭璞的道教思想却涉及甚少,这就在很大...  相似文献   

6.
史蒂芬·斯金纳先生写了一本关于风水的书,要我为此说两句话。风水术,又名堪舆之学,在《四库全书》中归于“数术类”,与各种看相、占卜术等归于一类。具体讲就是建造阴阳二宅之术(阴宅指建造坟墓,阳宅指建造居室)。自三国时管辂,晋代郭璞倡导相地之术后,王公贵族趋之若鹜,但也有吕才等对此作了深刻的批判。 但是,要正确评价“风水术”,仍应该从头说起。这也正是本书作者史蒂芬·斯金纳先生并不清楚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原道》2017,(2)
堪舆又名"风水",是选择阴宅(相墓)、阳宅(相宅),择吉避凶的术数,发展至宋代蔚为壮观。程朱理学以孝葬作为推行儒家宗法伦理的载体,由省墓祭祖而践行孝道,进而移孝于忠,即以修身齐家而达治国平天下。故程朱高举"以儒为本"大纛,对术家堪舆进行了"儒化"改造。经其改造后,与术家堪舆已然大相径庭。称程颐"谬而不信"和朱熹"酷以为然",皆为不妥。事实上,程朱二人对堪舆问题均坚持"以儒为本"的思想原则,他们的堪舆思想实乃一脉相承。程朱在对于五姓相宅批驳上,亦皆秉持以传统儒家经典为导向。细而较之,朱熹在肯定程颐的堪舆思想基础上,外延和内涵均有所扩展和深化,对形势派堪舆进行了儒化改造。应该说,程朱所谓之堪舆与术家堪舆判若两途,因此不可简单以"谬而不信"和"酷以为然"来武断界定。  相似文献   

8.
<正> 杨王孙,西汉武帝时人。《汉书》有传。本传谓其“学黄老之术,家业千金。”生前“厚自奉养”,凡养生之物无所不备。他认为人死无知,则不必靡钱厚葬,力主赢(通裸)葬。其死前令子曰:“吾欲赢葬,以反吾真,必亡易吾意。死则为布囊盛尸,入地七尺,既下,从足引脱其囊,以身亲土。”他的朋友祁侯认为他这样做有违“圣人之遗训”,且裸体地下见先人亦为大不敬。杨王孙写信给祁侯申论裸葬理由。文字不长,但颇可玩味,为省读者翻检之劳,悉录如下: 盖闻古之圣王,缘人情不忍其亲,故为制礼,今则越之,吾是以赢葬,将以矫世也。夫厚葬诚亡益于死者,而俗人竞以相高,廉财单(殚)币,腐之地下。或乃今日入而明日发,此真与暴骸于中野  相似文献   

9.
二十、唐顺之劝风水先生不要讲吉凶祸福——唐顺之《书地理况鹤冈卷》风水术不是造福而是作孽按:唐顺之,明朝中期儒者,学问渊博。他说的“堪舆术”,也就是风水术。他说风水术不是造福而是作孽,常常闹到杀人争地。读来真是触目惊心。据报刊所载,这样的事情,今天在某些地方已经出现。若继续下去,还能出现什么后果?不问可知。所以风水这种东西,不单是说说而已,它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安定,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有关部门,不可掉以轻心。今译:让巫卜、星相、堪舆之家进行占问,说结果为吉,虽然未必如此,听者就非常喜欢。让巫卜、星相、堪舆之家进行…  相似文献   

10.
符箓与咒语,是道教特有的主要法术。在道教的文献中,有关符咒的记述多不胜举。道教中把书符念咒作法之则,称为“符法”、“道法”。或简称“法”。道教法术的内容非常庞杂,包括符、咒术、手印(指诀)、禹步(天罡)、禁法、雷法、隐形法、分身法、占卜、风角、星算、三棋、九宫、八卦、龟策、望气、占梦、推命、看相、堪舆风水、术数、奇门遁甲、乘(足乔)、扶乩、降鸾等。在这些法术中,尤以符箓、咒语为要,故社会上称修持法术的道士为符箓派。可见,对符咒的研究,是打开道教法术奥秘的一把钥匙。本文专此而论。一、符箓的由来与演变符箓之源,出于古时巫师。它在我国远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种“止雨祈晴”之祭,“禜门”源远流长。“禜”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变化。“禜门”是唐人常用的一种祈晴方式,其祭祀对象为国门或州县城门,祭祀方式也有明确的礼仪规范。若“禜门”而“雨不止”,则唐人会转而祭祀城隍、山川、玄冥、社稷诸神。至于止雨效果,各种文献的记述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说“色斯举矣”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语·乡党》末章:色斯举矣,翔而后集。[子]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这是《论语》里最独特也许是最难讲的一章。色斯举矣,集解引马日:“见颜色不善则去之。”翔而后集,集解引周曰:“回翔审视而后止。”邢高疏:“此言孔子市去就也。谓孔子所处,见颜色不善,则于斯举动而去之;将所依就,则必回翔审视而下止。此翔而后集,以飞鸟喻也。”朱熹注:“言鸟见人之颜色不善则飞去,回翔审视而后下止。人之见机而作,审择所处,亦当如此。然上下必有缺文。”〔子〕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  相似文献   

13.
风水诗赏析     
在中国历史上,风水(也叫堪舆)迷信十分盛行,认为住宅基地或坟地周围的风向水流等形势,能招致住者或葬者一家的祸福。元明之际的无神论者谢应芳认为:生死是自然之理,生是人之始,死是人之终,人死则气散,主张简葬。他写了一首蔑视风水迷信的诗:枯蝉蜕壳欲化,老蚕化茧自缠。一笑不拘风水,六藏姑代天年。历史上,还有一首广为流传的讽刺风水先生的诗:风水先生惯说空,指南指北指西东。山中果有福兴地,何不择其葬乃翁。果真有什么风水吗?那么,风水先生的阴宅、阳宅应该是最有风水的了。既然风水先生可以给别人看风水避祸得福,那风水先生为何不挑选此…  相似文献   

14.
慈母圣教会特定每年十一月为炼狱月,该月二日为追思已亡瞻礼,并诚切劝导我们好好孝亲敬祖,返本归源,怀念先人,思恩报爱,热心为已亡亲友恩人献祭祈祷。一、报孝父母是子女应尽的义务孝道是我中华民族固有的传统美德,古圣先贤的明训。《论语》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祭则观其敬。”《中庸》也说;“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由此可见孝亲事祖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15.
黄少微 《现代哲学》2017,(1):150-155
朱子以文王之化解说“二南”,又以淫诗说审视“郑卫之风”,其背后均通向圣人之学。具体而言,朱子通过“生有圣德”、后人追述称王、以“理”解“天”回应文王受命说等方式,在其诗经学体系中塑造了文王的圣人形象,并作为学之典范,且认为文王之化使“二南”之人均得性情之正。相较之下,未被文王之化的“郑卫”,旧俗未革,故多淫诗。朱子分别从作者定位、“止乎礼义”之义及雅郑邪正之辨等方面审视淫诗于学者之影响,其批驳之旨乃为使读者保持对淫诗的警省,从而得以端正性情,并通向圣人之学。  相似文献   

16.
道教信仰对中国古诗的影响历史悠久。传说秦始皇巡行天下时 ,已使博士作《仙真人诗》 ,教乐人歌之。东汉后期的古诗十九首中 ,也有感叹人生短暂 ,涉及服药求仙的内容。及至魏晋南北朝 ,随着道教的发展传播 ,以歌咏仙真、仙境及道士隐居修炼为主题的诗篇 ,开始在社会上广为流传。梁朝萧统所编《文选》中 ,将“游仙”列为古代诗歌的类别之一。这类诗歌题材的创作者 ,既有阮籍、嵇康、郭璞、沈约等文人名士 ,也有道教中人。如江东著名道士葛玄、杨羲、许谧等。梁朝陶弘景的《真诰》书中 ,记录了早期上清派道士假托仙真降授的数十首游仙诗。值得…  相似文献   

17.
正管子有“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第一相”之称,《管子》一书中有许多能给人教益的箴言。“威不两措,政不二门,以法治国,则举措而已。”出自《管子·明法第四十六》。公元前6世纪左右管子最早提出“以法治国”的概念,比被马克思称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的亚里士多德提出法治观念还要早三百多年。此后,“法为治具”成为历代的一贯认识。“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出自《管子·霸言第二十三》。管仲作为历史上首个提出“以人  相似文献   

18.
宋人治《易》,著作丰富,尤注意“图”“书”的发挥和运用。所谓“图”“书”,主要指“河图”与“洛书”,是宋人附会并发挥前人注《易》之图而来。这些《易》图又被后人互相附会发明,愈演愈繁,自宋至清,绵延七、八百年之久,《易》图据说达到数千种之多,形成宋、元、明、清四代人讲《易》的一支新学派,被称之谓“图”“书”之学。  相似文献   

19.
青溪小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统道藏》太平部所收《道教义枢》十卷,是唐代道教的重要论著。原书题“青溪道士孟安排集”。据唐初诗人陈子昂所撰《荆州大崇福观碑记》所载:孟氏曾于武周圣历二年(699年)上表,请于荆州建立大崇福观当系高宗、武后时荆州道士。孟安排号称“青溪道士”,此青溪当指荆州临沮县之青溪山,为六朝道流隐居修炼之地。东晋文人郭璞已提及青溪。《文选》卷21载郭璞《游仙诗》第二首云: 青溪千余仞,中有一道士。云生梁栋间,风出窗户里。借问此何谁?云是鬼谷子。翘迹企颖阳,临河思洗耳。  相似文献   

20.
“葬墓”是壮族民间信仰天地善院的仪式类型之一,在广西南宁市武鸣区、马山县和宾阳县壮族地区具有重要影响。“葬墓”仪式有风水宝地“葬墓”仪式和一般穴位“葬墓”仪式两种类型。本文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对天地善院“葬墓”仪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并就其中蕴含的壮族祭祀亡灵的原因、亡灵价值的决定性因素、祖坟的地位和价值等文化内涵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