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格尔于1820年10月发表的《法哲学原理》是依据他作过的三次演讲(海德堡1817/1818年冬,柏林1818/1819年冬和1819/1820年冬)写出的,这篇导论展示了他最后形成的法的概念和法作为客观精神辩证地发展的进程,对于研究他的法哲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1984年莫斯科“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一本研究黑格尔的最新著作:《黑格尔走向<逻辑学>的道路。系统性原则和历史主义原则的形成》。全书分三篇:第一篇“从系统性和历史主义问题看黑格尔哲学发展的最初阶段”;第二篇“《精神现象学》中的系统性思想和历史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3.
据西德《普通哲学杂志》1980年第1期报道,国际黑格尔协会通知:国际黑格尔大会将于1981年6月25日至28日在斯图加特召开。总题目是《康德或黑格尔》。  相似文献   

4.
本文为1985年6月14日在授予P.里克尔黑格尔奖时在斯图加特发表的演讲,论述里克尔的哲学思想在当代哲学思潮中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设在纽伦堡的“黑格尔协会”,八年来每隔两年举行一次学术会议。它是一个带有国际性的哲学协会。它给对哲学感兴趣的人们,不管他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立场如何,提供了进行讨论和交换意见的可能性。从我们的观点看来,以黑格尔哲学和保护他留给我们的遗产为哲学协会学术活动的内容,是一个很好的想法。这首先是因为在对黑格尔哲学的关系上,表现出现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资产阶级哲学的争论,其次是因为在资产阶级哲学各流派评价黑格尔遣产的方式和  相似文献   

6.
卡尔·波普尔爵士虽已年近九旬,却笔耕不辍。他最近出版的《倾向的世界》一书,篇幅不长,仅包括两篇新的演讲:作为此书标题的一篇是作者递交给1988年世界哲学大会的演讲;另一篇是《建立知识进化论》(Towards an Evolutionary Theoryof Knowledge),是1989年作者在伦敦经济学院校友会上发表的演讲。在这两篇演讲中,作者力图对自己过去60多年来问世的论著中哲学思想进行延伸和概括。尽管演讲某些地方有点专业化,但由于  相似文献   

7.
黑格尔和谢林都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主要代表。在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和谢林的思想联系是不容忽视的。黑格尔起初还是一个谢林的追随者。黑格尔用自己的名字发表的第一篇作品就是为谢林辩护的,这篇作品题为《费希特哲学体系与谢林哲学体系的差异》。在这篇著作中,黑格尔完全站在谢林的客观唯心主义立场上,批判了主观唯心主义。不过,黑格尔很快就超出了谢林哲学,创立了自己的唯心辩证法的哲学体系。黑格尔同谢林哲学的彻底  相似文献   

8.
黑格尔研究国际联合促进会正在诞生。编辑完整的、批判的黑格尔全集版的计划,经过长期酝酿之后,现在已经最后确定下来;根据德国研究协会的倡议所进行的编辑工作,已快准备就绪,不久即可出版第一卷。自1957年以来,在波恩就有作为工作中心的“黑格尔文库”,它除了规划黑格尔全集的编辑工作之外,还在规划一个详尽的黑格尔书目。文库创办了《黑格尔研究》(年刊),在1961年出版了第一卷。这个刊物的任务是发表未曾发表过的黑格尔原著,分析黑格  相似文献   

9.
西德“德国研究协会黑格尔委員会”,为了推动《历史的、批判的黑格尔全集》的編輯工作,創办了《黑格尔研究》,以刊載未发表过的黑格尔原著,分析黑格尔哲学和校勘黑格尔文献。該刊由尼可林和鮑格勒主編,波恩鮑菲尔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0.
今天,谁要想通晓黑格尔,那是不容易的。他要是探索黑格尔思想的全面表述,那么人们就会指示他去参阅出版已有50年或100年之久的著作;如要问到正在进行的研究情况,那就会听到说,它正在专门的研究方面完善起来。20年来,有关黑格尔的新文献的数量不断在增长;谈论黑格尔的著作的目次将进达15000项;一些黑格尔协会试图在各大洲促进和组织黑格尔研究。这一运动的一个恒定中心,应算是黑格尔的“著作”了。但是,黑格尔的哪些著作是决定性的呢?如果有人读了《逻辑学》,那么他就不会放过《现象学》;如果有人研究了关于宗教哲学的讲演录,那么他就会听到有人说,早期著作更有趣味;如果有人研究了法哲  相似文献   

11.
杨学功 《现代哲学》2003,3(2):15-18
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在伦敦溘然长逝。三天后,在伦敦海格特公墓安葬马克思的仪式上,恩格斯用英语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演讲。这个演讲非常精短,在沉痛宣告马克思的逝世是不可估量的损失,简要概述马克思一生的两个伟大发现,指证马克思作为“科学家”和“革命家”的  相似文献   

12.
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在伦敦溘然长逝。三天后,在伦敦海格特公墓安葬马克思的仪式上,恩格斯用英语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演讲。这个演讲非常精短,在沉痛宣告马克思的逝世是不可估量的损失,简要概述马克思一生的两个伟大发现,指证马克思作为“科学家”和“革命家”的  相似文献   

13.
第十二届国际黑格尔会议从四月二十八日至五月一日在萨尔斯堡(奥地利)举行。国际黑格尔协会第一任主席W.R.柏耶尔教授博士七十五诞辰,是萨尔斯堡会议的起因。这次会议的参加者约有400个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法学家。副州长、萨尔斯堡大学校长以及哲学协会国际联合会会长向受庆贺者祝贺会议的开幕。为了表示对W.R.柏耶尔的敬意,国际黑格尔协会副主席M.布尔(东德),评价了柏耶尔迄今为止的科学成就。他要求受庆贺者描述“马克思主义对黑格尔的看法”,他认为柏耶尔是唯一胜任这项工作的人。  相似文献   

14.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尤其近几年来,資本主义各国的新黑格尔主义日益活跃起来,与其他反动哲学流派一道,猖狂地反对馬克思主义。1962年在西德成立了“国际促进黑格尔硏究联合会”。在1956年設立的“黑格尔协会”(在奧地利)中,也有一部分新黑格尔主义者参加。本刊去年譯載的克罗納的《今日的黑格尔》,反映了現今的新黑格尔主义槪况。一般說来,现今的新黑格尔主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新黑格尔主义所有区別,因此这里称它为当代的新黑格尔主义。本刊现在又选擇了下列五篇有关新黑格尔主义的論文:(一)費薩的《黑格尔对历史的騎墙态度》,叙述了黑格尔从青年时期“面向未来”到老年时期“面向过去”的轉变过程,胡說馬克思主义沒有解决黑格尔的历史发展方向問題,认为存在主义也沒有解决这个問題;費薩最后披着黑色的袈裟出現,提出一个“综合”黑格尔、馬克思与克尔凱郭尔的神秘的“意象”——“現代十字架上的理性的蔷薇花”。(二)繆勒的《辯证法与敎育》,一方面从神秘主义的立場出发断言全部物质世界归于“神”,另一方面从存在主义的立場出发主張“人的存在”是全部物质世界的中心,說“人的生存的一切可能性都是在活动的、互为补充的敎育整体中受到培育的”。(三)繆勒的《黑格尔的“正反合”奇談》,不顾客观事实,說黑格尔用“正反合”三段式构造自己的体系这个提法,是馬克思从一个資产阶級哲学家手里“摭拾”来幷加以傳播的一个“最有害的奇談”。(四)西伯格的《精神的发展和自由》,从壟断資产阶级的立場出发,反对劳动人民爭取自由的斗爭,擯棄資产阶級的自由主义,主張个人在資本主义社会中服务于反动的国家。(五)阿万(氵曰工)賴的《黑格尔思想中的战爭問題》,否认黑格尔的反动的战爭理論是法西斯主义的一个思想来源,說黑格尔虽然“贊揚战爭槪念”,但幷“不願意把任何具体战爭现象神圣化”。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译自黑格尔1827年的《宗教哲学讲演》中的“特定的宗教”。在该讲演中,黑格尔纵观世界历史,研究了人类史中先后出现的各种宗教的本质特点,阐述了宗教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完善到完善的发展过程。这一篇主要讲的是关于中华帝国的国家宗教,关于中国人的“天”和“道”的概念。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也可以了解到中国文化在黑格尔时代在西方的传播情况,了解到黑格尔对中国宗教的理解和评价。  相似文献   

16.
梁志学,1931年6月出生于山西定襄。1956年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生班毕业。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际费希特协会理事。主要著作有:《黑格尔的自然哲学》,《费希特青年时期的哲学创作》、《费希特耶拿时期的思想体系》和《费希特柏林时期的体系演变》。主要独译著作:费希特的《试评一切天启》、《伦理学体系》和黑格尔的《逻辑学》。合译著作:费希特的《论学者的使命·论人的使命》、《现时代的根本特点》、《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讲》;谢林的《先验唯心论体系》、黑格尔的《自然哲学》和马赫的《感觉的分析》。主编《费…  相似文献   

17.
B.克罗齐曾不断論及黑格尔的思想;在1906年他写过一本書,留傳到如今还很有現实意义,書名是:“在黑格尔思想中的活的和死的东西”。43年以后,他重新拾起了这本对話集的工作;这些他在l 949年所写的篇頁給予我們的其实就是他本人的思想和黑格尔思想的此較;在虛構故事的掩护之下,他才敢确定他所早該否認的不是辯証法本身,而是与  相似文献   

18.
黑格尔1817—1818年冬季学期在海德尔贝格讲授法哲学课的一个笔记稿,已由西德迈纳出版社出版。它是瓦能曼(P Wannenmann)听课时作的,由波鸿鲁尔大学黑格尔研究所编辑整理,珀格勒尔(Otto Pggeler)撰写了导论。这个笔记稿被珀格勒尔称为黑格尔的“原—法哲学”,对于黑格尔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相对于1820年《法哲学原理》也有一些特点,使我们有必要和可能对黑格尔的政治哲学作进一步的研究。下面想借助这个笔记版,从三个方面粗略地谈谈黑格尔的政治哲学观点。  相似文献   

19.
在一篇杂志的文章中,不可能全部考察黑格尔传统对马克思思想的影响,特别是因为这种影响在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的早期和晚期是有原则区别的。在这里,我们只是试图指明,马克思到《莱茵报》工作之前所形成的关于当时的社会和历史过程的观点,同青年黑格尔主义者们的社会政治观的关系。通常人们都是把大卫·弗·施特劳斯的出现(1835年)看作青年黑格尔运动的开始,虽然一般地说黑格尔学派中出现非正统的神学观点比这还早(可以举出1830年出版的费尔巴哈的匿名文章《论死和不死》为例)。但是,我们认为,青年黑格尔派作为明确形成的哲学政治  相似文献   

20.
J. 塔米尼奥不久前对《伦理生活体系》一书的翻译和介绍,表明目前人们对黑格尔在耶拿时期的著作很感兴趣。但是,这种兴趣与上一代黑格尔主义者对该时期著作所感到的兴趣是不同的。目前,黑格尔的著作已大量地被译成法文。因此,人们地时对这篇或那篇文章特别重视,这本身并不带有什么特别的含意。我们需要对已有译文的全部黑格尔著作进行反复的研究,同时还需要对各篇的形式与内容给以同样的重视。然而,法国的哲学家却特别偏重于研究《精神现象学》以前的著作,这或许是由于他们暗中希望把内容看得重于形式。在本世纪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