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一九七九年第七期摘转了朱光潜先生《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之间关系的质疑》一文之后,陆续收到一些对这个问题持不同意见的来稿。究竟什么是上层建筑?上层建筑的内容应该包括哪些方面?政治、法律及其他设施与意识形态是什么关系?意识形态的各个领域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又是怎样的?等等。我们认为这些问题很有必要通过学术上的自由讨论逐步加以解决。下面摘要发表庄国雄和张生桢同志的来稿,以期开展这些问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读了《国内哲学动态》(1979)第七期刊登的朱光潜同志和屈万山同志关于上层建筑理论问题的讨论文章,很受启发。但对朱光潜同志讲的有两点质疑,现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粗浅的看法,和同志们一起讨论。 (一)朱光潜同志关于上层建筑的概念是含糊的,不确定的。一方面承认上层建筑包括意识形态,一方面又要将上层建筑同意识形态作为两个概念加以区别;一会儿它包括政权、政权机构及其措施以及意识形态,一会儿又认为上层建筑就是指政权、政权机构及其措施。我认为,必须首先将上层建筑这一概念弄明确。  相似文献   

3.
也谈上层建筑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与朱光潜先生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光潜先生在《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之间关系的质疑》(《华中师院学报》,1979年第1期)一文里,以及在《西方美学史》上卷的“序论”(《西方美学史》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里,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问题:上层建筑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朱先生说,马克思讲的上层建筑是不包括意识形态在内的,恩格斯只在“较早的著作”中,“偶尔让上层建筑包括意识形态在内”,唯有斯大林“最明确”地指出“上层建筑包括意识形态在内”。最后,朱先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在明确回答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基础上,对上层建筑的两个部分——政治的上层建筑和思想的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也有新阐述。恩格斯在《卡尔·马克思》及《致约·布洛赫》中指出:政治法律制度决定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态是政治法律制度的反映。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中指出:“上层建筑是社会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的观点,以及同这些观点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设施。”也就是说,思想的上层建筑决定政治的上层建筑,政治的上层建筑适应于思想的上层建筑。恩格斯和斯大林的论述,为我们进一步研究上层建筑两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  相似文献   

5.
朱光潜先生在《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之间关系的质疑》(见《华中师院学报》,1979年第1期)一文中,对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上层建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对于我们进一步开展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的研究,是有益处的。 朱光潜先生提出:“我坚决反对在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之间划等号,或以意识形态代  相似文献   

6.
关于我国过渡时期的基础与上层建筑问题,我刊过去曾经发表过一些论文。自从这个问题展开讨论以来,我们收到不少讨论这个问题的来稿。这些稿件,大多数对我刊登载的肖范模、定思,屈万山几位同志的文章提出了批评,也有一部分稿件是讨论苏联卡马里同志关于上层建筑的意见的。由于篇幅有限,这些文章不能一一刊登,因此感到有必耍对读者先作一个简略的综述。  相似文献   

7.
《上海文学》今年四月号发表评论员文章,题为《为文艺正名》,对“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说提出了不同意见,引起了论争,该刊六、七月号相继发表了争论文章。论争涉及文艺这一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以及文艺与政治上层建筑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关于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关系问题的讨论,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的。1979年6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再版了朱光潜先生的《西方美学史》,朱先生为此书写了一篇《序论》,在《华中师院学报》1979年第1  相似文献   

9.
近一年来,我国哲学界开展了社会意识形态是否属于上层建筑的争论。这场争论是由朱光潜先生的“质疑”引起的。1978年8月,朱光潜在《文学评论》第4期上发表了《研究美学史的观点和方法》一文,随后又于1979年2月在《华中师院学报》第1期上发表了《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之间关系的质疑》,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使用上层建筑这个比喻性概念时灵活多变、赋予它复杂多样的含义。这些含义主要有三种:思想、意识,政治结构、政治制度及政治行为,信用与虚拟资本等。上层建筑概念的含义还曾从喻指思想、观念到喻指政治结构和政治权力变迁,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喻指思想、意识,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法文版《资本论》等著作中则赋予"法律的政治的"内涵而舍去了意识的内涵。上层建筑概念中的信用与虚拟资本等含义与前面两种含义没有直接关系,也从未引起过学界的关注和争议。  相似文献   

11.
道德的功能和本质——兼评肖雪慧、夏伟东等同志的争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6年初,肖雪慧同志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题为《人的主体性是一切道德活动的原动力》的文章;半年后,夏伟东同志在《哲学研究》刊文与肖进行商榷;次年,肖亦在《哲学研究》载文作答。自此以来,我国伦理学界在一系列全国性或地方性的学术会议中,也将肖、夏所争论的问题作为研讨的重要内容之一,并先后写了不少文章。至今,这场争论仍在继续之中。肖、夏之争主要是围绕着道德的功能与本质问题展开的,其他同志的有关文章或会议发  相似文献   

12.
陈振明同志的《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载《哲学研究》1990年第6期。以下简称“陈文”)抓住了当代意识形态理论的一个关键问题。因为意识形态理论本身极其重要而又在我国学术界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所以“陈文”以及它所涉及的内容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陈文”中也存在着对法兰克福学派观点的严重误解,对意识形态与科学之间关系问题产生的“社  相似文献   

13.
《哲学研究》1987年第9期刊载了田心铭、桑新民同志《再论经济制度的双重属性》(以下简称“再论”)一文,对我在《哲学研究》1987年第6期上发表的《经济制度具有上层建筑的属性吗?》的质疑文章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辩驳,对他们在《哲学研究》1986年第4期刊登的《论经济制度的双重属性》(以下尚称“属性”)一文的思想作了进一步解释发挥。从双方的论点看,我们的讨论关系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范畴、原理的理解与运用,关系到当前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与方法论,因此有深入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14.
1986年第4期《哲学研究》刊载了田心铭、桑新民二同志《论经济制度的双重属性》(以下简称《属性》)一文。田、桑二同志在该文中对经济制度的性质、结构、内在矛盾以及弄清这些问题对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作了探讨,读后受益不浅。但该文提出的经济制度具有上层建筑或思想关系属性的观点,却令人难以接受。  相似文献   

15.
姚大志同志在《哲学研究》1991年第6期上发表《意识形态与科学》一文(以下简称“姚文”),评论拙作《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载《哲学研究》1990年第6期)。“姚文”澄清了拙作中的几个不妥之处,也提出了某些有启发性的见解。但令人遗憾的是,“姚文”不仅未对拙作所  相似文献   

16.
历史前进的动力究竟有几种呢?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在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教导里一致肯定了有三种:1、经济结构即现实基础;2、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3、与基础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或思想体系。我所特别感到迷惑的是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过去有三种不同的提法。第一种提法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在上引三段话里的提法,即上层建筑竖立  相似文献   

17.
在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既多处使用了交往形式、交往方式、交往关系这些术语,又多次使用了生产关系概念(据我统计,至少使用十一次)。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交往形式、交往方式、交往关系这些术语与生产关系概念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这一直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一个难解之谜。本文为破解这个难解之谜做些尝试性的探索,不当之处请理论界的同仁、特别是中共中央编译局的有关同志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8.
通常认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这个观点近年来受到质疑。于乔提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才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参见《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新探》,《河南师大学报》1981年第3期)。张云勋主张用“社会物质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这对范畴作为社会历史观的基本范畴(参见《略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范畴——兼与邹永图同志商榷》,《学术研究》1981年第3期)。朱青君在来稿中则提出,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物质生活生产方式与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及精神生活的关系。兹摘登于后。  相似文献   

19.
《哲学研究》1987年第6期上刊登了毕志国同志对我们《论经济制度的双重属性》(载《哲学研究》1986年第4期)一文中的学术观点提出质疑的文章《经济制度具有上层建筑的属性吗?》(以下简称“毕文”)。这一质疑促使我们对自己的观点作了不同角度的反思,深感分歧不仅关系到与当前经济体制改革实践密切相关的重要理论问题,而且涉及对唯物史观基本范畴、原理理解和运用的方法论,有必要做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20.
陈承德同志在《科学理性与政治理性》一文中,对科学与政治的关系问题作了富有启发性的探讨,说明了“政治需要科学——不能限制科学”的理由(陈承德:《科学理性与政治理性》,载《哲学研究》1988年第9期。以下凡引该文,不再注明),这种观点是很有见地的。但是,陈承德同志在他的文章中同时也提出了“政治不等于科学——不能苛求政治”这一多少有些令人失望的观点。关于政治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