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来 《哲学研究》2023,(1):41-53+125-126
见体论是熊十力哲学中具有根本性的一个问题。“见体”包含两义:一指认识宇宙论的实体,二指体认心的本体。第一种意义为人们所熟知,但第二种意义更为重要。宇宙论上的见体,强调在变动中证见实体,即用见体。体认心的本体则意味着反诸己心而达到一种无分别的意识状态,体证到此心与天地万物为一体。见体的方法在于反心。见体之境是明觉自明自了、浑然一体、内外不分、能所不分,真理显现在当下眼前。要达至见体境地,必须有修行上的积累以逐渐破除虚妄知见而达到超理智的境地。当然见体只是儒家的工夫入手处而不是究竟,见体后还必须发起格物穷理的工夫。熊十力的见体论有别于外向的神秘体验,其意义可能不是认识论的,而在于坚定了世界观与人生观的转化与提升。  相似文献   

2.
"真如"与"生生"分别代表了梁漱溟思想中儒佛两家的本体。以梁漱溟早期与后期的不同著述为研究线索,可以清晰地探知"真如"与"生生"这两个本体之间关系的演进轨迹。在以《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为代表的早期思想中,梁漱溟以"生"为儒家道体,"无生"为佛教特色,"真如"与"生生"之间呈现出一种明显的紧张关系。在以《人心与人生》为代表的后期思想中,梁漱溟一方面开始强调"真如"本体的心体与觉性的一面,另一方面将生生之体视为人心可以自觉的必要条件,这样,人心、心体的自觉就成了儒佛两家本体的汇通点,"真如"与"生生"的关系转而呈现出融合的姿态。明晰梁漱溟本体思想的演进轨迹,有助于在儒与佛、前期思想与后期思想的讨论框架下,为梁漱溟研究提供更多的问题增长点,更可以为学界关于梁漱溟思想归宿的探讨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3.
对于我国萧齐时期刘勰所著《文心雕龙》一书之所谓“道”,解放以来发表过意见的人,火部分认为是儒家之道,但也有少数人认为是道家之道或佛家之道。笔者认为《文心雕龙》之“道”的内涵是“以佛统儒,佛儒合一”。本文试就此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李春颖 《哲学动态》2023,(3):39-48+128
心性论是宋代儒佛之辩的核心议题,本文以儒佛共用的概念“心”与“觉”为核心,从禅宗和理学两方面分析儒佛差异,重点关注以朱熹为代表的南宋儒者在辟佛时所针对的禅宗思想和儒佛之辩的根本原则。在“心”与“觉”的问题上,儒佛之辩的重点在于觉、心、性三者的关系和理路,尤其是禅宗中以知觉为佛性的思想。是否向上一提,有超越“心”与“觉”的最高本体——天理,成为理学与禅宗的根本差异。鉴于程门后学中出现轻视形上本体,强调发挥心之知觉作用的思想倾向,与禅宗单讲觉、觉悟之心有相似之处,因而南宋儒佛之辩的重点转向了儒门内部的思想清理。  相似文献   

5.
苏东坡的诗词、文赋、书画,融汇着儒、释、道的血液。儒家的“入世”,以儒家精神为担纲;道家的“忘世”,以道家精神为养气;佛家的“出世”,以佛家精神为超脱,三家思想的杂糅,形成了苏东坡“外儒内禅”的人生观、艺术观。在顺境与逆境的变更中,在入世与出世的交叠中,在激情与虚幻的转化中,在儒、佛、道的碰撞激荡中,苏东坡得到了融汇、整合与统一,从而达到天趣洋溢、生机浩荡、超然无累、自足圆满的人生境界,形成其独具佛教思想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现代新儒家的宗师马一浮有着精湛的佛学造诣。在马一浮看来,儒佛两家,各有悠致。他运用华严宗的判教理论,将佛教摄入儒家六艺的范畴之内,从而使儒家六艺的发扬光大获得充裕的文化资源,使儒经佛义迭互阐明,相资并发。他继承了中国学术重“意”轻“言”的传统,在以本原自性为终极真理的意义上,主张“儒佛俱泯”。马一浮自觉适应历史形势的发展,以其真切的学术抉择,坚守了一方固有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7.
熊十力早期研究佛教心理学,他采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对佛家唯识学进行诠释,首次提出“阿赖耶识”及所含藏种子相当于精神分析学所说的“潜意识”。不过他认为佛家的“阿赖耶识”有宗教“神我”观念,而儒家的“本心”更能够洞彻心源。在对佛家唯识论的心理学思想扬弃和抛却后,熊十力回归到儒家心学体系中构建其“哲学心理学”。熊氏心理学思想虽然在中国现代心理学史上没有什么地位,不过放在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来看,也会绽放出与众不同的心理学思维火花。  相似文献   

8.
梁漱溟的佛教思想述评程恭让梁漱溟先生(1893—1988年)是现代新儒学复兴的根源性人物之一,但是他的思想却不单纯是儒家思想。梁先生在倡导“孔子的生活”之前,曾一度准备出家为僧。即使在“归宗儒家”之后,他心灵深处也从未放弃对佛教的信念。梁氏在佛、儒之...  相似文献   

9.
即心即佛     
张阿莲 《佛教文化》2023,(1):100-101
即心即佛,又作是心即佛、心即是佛。也就是说,无论凡夫心、佛心,其心之体与佛无异,此心即是佛。这是由《华严经》“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的思想而来。禅宗史上历代禅师都主张即心即佛的修行主张。如《达摩血脉论》云:“即心是佛,亦复如是,除此心外终无别佛可得。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外无佛,佛外无心。”  相似文献   

10.
“乐”——中国人的主观幸福感与传统文化中的幸福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红  郭斯萍 《心理学报》2012,44(7):986-994
中国人的幸福感重视人际与集体的和谐, 重视精神的感受。这样的幸福感特点很大程度上受传统文化中幸福观的影响。儒、道、佛三大流派各有自己独特的幸福观:儒家既承认父母俱存、兄弟无故的现实感性之乐, 又强调追求仁义的理性之乐; 道家提倡超越现实的顺应自然之乐和祸福相依的幸福观; 佛家则讲求进入涅槃和普渡众生之乐。各家在追求理想人格、追求审美的过程中, 各自发展又互相融合, 形成对中国人幸福感影响深远的三大幸福观:(1)不以个人情感为重点而代之以人际关系和社会和谐的集体主义幸福观; (2)幸福感与道德感、审美感相连; (3)追求理性之乐。  相似文献   

11.
《中庸》是中国文化重要的传世经典之一,对儒家提出的“天道性命”观,以及“慎独”、“诚”、“中和”等修行要点都做了纲领式的阐述,这些凝结着先贤哲思的隽永智慧,与佛教的许多义理具有内在一致性。通过以儒佛两种视角解读《中庸》中的若干名句,试图发掘其中关于进德修道的永恒智慧。  相似文献   

12.
倪培民 《哲学动态》2023,(7):46-54+128
“平庸之善”是由阿伦特“平庸之恶”一词引申而来。儒家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正可以说是“平庸之善”,即善行成为人们无需思虑决断的常态。这种常态需要个人的基本道德修养,更需要合适的社会环境条件。传统儒家“风行草偃”的观念揭示了个人修炼功夫与社会条件的关系,即个人(尤其是社会精英层)的功夫可以“外体化”为社会风气(文化)和社会体制,而大众的功夫在很大程度上是文化和体制的“功用”表现。只有当个人的德性“外体化”为相对独立于个人修持的社会存在,形成体制性的保障和文化氛围,才能防止“平庸之恶”的泛滥和促进“平庸之善”的形成。从作为整体的人类生存状态来看,功夫的提升就是“人类的成熟”;个人功夫“外体化”为社会的体制和文化,就是人类总体功夫的“体身化”。  相似文献   

13.
"万物一体"和"爱有差等"是儒家伦理中的两条基本原则。"万物一体"是儒家理想中最高的道德境界,是仁人的德性表征;"爱有差等"则是仁人的"万物一体之仁"在具体道德情境中的必然表现,是儒家"万物一体"思想区别于道家、佛家的标志。从二者关系来看,前者优先于后者,只有达到"万物一体"境界的人才能合适地做到"爱有差等"。儒家伦理的德性论特征和这两条原则之间的关系为我们提供了一条超越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争,整合当代生态伦理学诸种理论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儒学与佛学都在关注“人”,但其所关注的角度是不一样的,这一点在儒家颜元的《存人编》和佛家宗密的《华严原人论》中表现得很明显。在《存人编》中,颜元探讨“什么样的人才是一个真正的人”,其答案是只有实践了儒家“人伦”关系的人才是一个真正的人;而在《华严原人论》中,宗密则探讨“人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其答案是“人本来是佛”。可以看出,颜元着眼于人的实践形态,是要对人作出一个符合儒学的价值判断,而宗密则着眼于人的本来形态,是要对人作出一个符合佛学的事实判断,两者的这种差别体现了儒佛两家“人学”思想的不同进路,即儒学的实践进路和佛学的形而上学进路。  相似文献   

15.
张玉璞 《孔子研究》2011,(5):107-116
宋代的“三教合一”思潮是在两个层面上展开的:一是政治的、道德伦理的层面,强调三教在社会教化、国家治理方面的功用是一致的;二是学术理论的层面,主要表现为儒、佛、道三教中心义理的相互融合、吸纳。佛、道二教的一些基本观点和方法为儒家所吸收,使儒学体系更为系统化、理论化,并形成新形态的儒学——理学;道教也在该时期积极吸纳儒、佛...  相似文献   

16.
作为20世纪初期蔚为壮观的儒佛之争的一部分,极少有人注意到吕激与熊十力争论背后更深刻的东西。以佛教的“闻熏”概念为中心,力求揭示吕、熊二人迪异的认识论方式。并认为应该将二人的争论放在整个“闻熏”观念演变史甚或佛教中国化的一环来看待,则更具有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原是佛教禅宗劝人改恶从善的偈语,意思是说,即使是杀人不眨眼的恶汉,一旦觉悟也能立刻成佛。佛者,佛教徒称修行圆满之人,亦即有觉悟之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句话从宗教哲学的角度来理解,有其自洽性。在现代文明的人类现实生活中,这句话所蕴涵的爱心和包容心也有其合理性和值得借鉴之价值和意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禅意何在?首先,“放下”在佛学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术语(概念),意为放手而置于下。有这样一个佛家故事:说的是佛陀如来住世时,有一位名叫黑指的婆罗门来到佛前,运用神通,两手拿了两…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王阳明万物一体之仁的论说过程的三个关键动词语式进行语义上的分析与厘清,有助于揭示王阳明思想之中的“体知”性特质。“视”、“见”、“知”在王阳明一体论说之中,都属于生存论、道德论的范畴,弄清楚这一点对于我们深入领会王阳明生命智慧的工夫论性质及其知行合一思想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我国当代理学大师马一浮先生(1883-1967年),名浮,号湛翁,又号蠲叟、蠲戏老人,浙江上虞人。马一浮终生不仕,潜心治学,早在而立之年便有明心志之言:“我不会做官,只会读书。”(《马一浮先生纪念册》第12页)他博古通今,学识渊博,揉合百家,贯通融会,熊十力先生赞其“道高识远”(《与贺昌群》,《十力语要》卷二),梁漱溟先生则称许其为“千年国粹,一代儒宗”,足见其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本文所论,是马一浮学术思想中关于儒、佛、道三教关系的问题。三教圆融,是理学的特色,因为理学原是一种吸收、融合佛…  相似文献   

20.
宋明儒家为什么出入佛老 ?2 0世纪学人对于这一问题的理解被其吸取西学以重建中学的现代性“前见”主导着。本文通过对于陈寅恪儒佛关系论的分析 ,揭示了这一点。接着 ,本文探讨了宋明时代儒家出入佛老的真正意图 ,并以此为起点 ,探讨了儒学在“佛老”大行其道的情势下开展自身的方式。最后 ,通过贺麟中西文化观的解读 ,对于儒学在现代的开展途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