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般而言,和平作为政治目的,主要基于正义权利的考虑。但如果要将和平视为一个永久目的,那就不仅要考察其政治哲学的思想内涵,同时也应理解其历史哲学的维度。康德正是在普遍历史理念的基础上,将永久和平视为最高政治目的来筹划,提出无论是个体或社会,还是国家或国际联盟,人类历史发展都是合目的的。而在康德的目的论体系中,道德是主旨,普遍历史的主体是作为道德存在者的人类,无论从自然目的过渡到自由目的,还是从基于自由意志的道德目的过渡到关涉自由权利的政治目的,自由是普遍历史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作为政治目的与道德义务的永久和平,需要历史目的论来保障。  相似文献   

2.
康德的想像力与理性的普遍法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军 《现代哲学》2008,(2):109-113
本文针对想像力在康德整个批判哲学中的前后不一贯的表述,从想像力与理性的普遍法则的角度来全面审视康德在想像力问题上的一贯性立场.在认识领域,想像力发挥了综合的作用;在实践领域,想像力发挥了创造的作用;在审美领域,想像力发挥了自由联想的作用.无论在哪一种情况下,理性的普遍法则都对想像力进行了根本的规约.  相似文献   

3.
郭亮 《现代哲学》2020,(6):75-82
海德格尔对历史的现象学思考是在回应和批评历史科学的基础上形成的,他把"历史研究"的主题确立为奠基于此在历史性之上的"实际生活经验",通达历史的方法则是"形式显示",而此在只有在"当下即是"的"先行决心"中才能领会历史的本质和意义。海德格尔对历史的现象学思考的终极目的是追问"存在的意义",以此来对抗历史虚无主义,但由于他自身致思思路的内在困境,有可能会导致他重新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泥潭。  相似文献   

4.
本文重点比较了康德与海德格尔对主体的观点.文章通过对此二人的引述和论证展示出,虽然他们都承认主体的自发性,但是康德的主体的自发性是通过先验主体根本不在时空之中来保证的,而海德格尔的主体(此-在)的自发性却体现在此-在本身就是"时空发生".康德的主体是纯粹的,不属于感性的,是不可以对象化的;而海德格尔的此-在虽然也不可以对象化,但是由于此-在本身就是"时空发生",所以海德格尔的此-在并不是纯粹的.简单地说,康德的主体是乌托邦的,海德格尔的此-在是拓扑发生学的.  相似文献   

5.
遇到根本性问题,我们总是应该退后一步去理解经验现实。我们必需追寻其最微妙的根源,以使所用的语词可以变得有效。毫无疑问,不可见是对人类事务进行组织的核心,即我们必须学会在爆炸性现象的兴高采烈、或在日常生活的陈腐性中辨认的被隐藏的中心性。  相似文献   

6.
康德历史哲学的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认为,康德历史形而上学的意义不次于《纯粹理性批判》在其自身领域的重要性,它将哲学问题由存在领域转向义务领域。普遍世界历史观采用的是先验方法,与目的论联系在一起,体现出大自然的计划。如果说康德伦理学追求个体的自由及其道德独立性,那么其历史哲学则强调人类只有通过社会这个媒介,才能实现其真正的道德任务。人类自身的二重性构成康德历史哲学的本质,也是历史与社会发展的动力,由此决定了社会政治的真正任务,由此方显启蒙运动的真正意义。  相似文献   

7.
康德、黑尔与普遍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德和黑尔都是伦理学的杰出代表人物,尽管一个是规范伦理学家,一个是元伦理学家,但是双方都把目光聚集在道德的形式主义研究上,并且着力于普遍主义的落脚点.两者在理论上存在诸多不同,却依然可以发现两者在理论上的先行后继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哲学论稿>是海德格尔在30年代的重要手稿,与晚期思想关系密切.如何解说<哲学论稿>与前期代表作<存在与时间>的关系,成为疏通海德格尔前后期思想联系的关键.这个疏通工作把Befragtes的问题作为引导性问题,以之为追问的线索,考察了两个问题:一、以此在为Befragtes如何决定了<存在与时间>必须以此在的生存现象学描述为主体内容;而直接"从Ereignis而来"如何决定了<从Ereignis而来>向哲学的投稿贡献是Ereignis的自行发生成文?二、是否借助一个Befragtes或以什么存在者为Befragtes在多大程度上决定了思想成文时的结构?  相似文献   

9.
海德格尔在"真理"问题上立场之改变标志着其"存在"运思的转换,根本说来,这体现在此在(Dasein)之"此(Da)"的意义置换:<存在与时间>中,"此"意味着此在生存论诸环节的敞开;<论真理的本质>中则意味着存在之澄明.由此,海德格尔对存在问题的追问从"此在之真理"过渡到了"存在之真理",也即是从间接说及存在转移到了直接去说存在、存在的命运.  相似文献   

10.
内在与超越,两个问题,其实所要解决的乃是一个如何超越的问题。海德格尔与牟宗三的两种超越给我们的启示是:科学理性并不是生活的全部,但人若运用逻辑,就很可能忘却自己的存在,生活应有孔颜之乐。人的生存是世界性的存在,人既是有限的存在者,又是有多种可能性选择的"在世界中存在"(的超越者)。此外,两种不同地域的超越,却走上了同一的主客不分的东方式的思维模式,这亦证明了中国文化无限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王珏 《世界哲学》2009,(5):126-142
“海德格尔哲学中的身体问题”所问及的与其说是海德格尔关于身体的看法,不如说仅仅是一个疑问:“为什么海德格尔的主要著作中缺乏关于身体的研究?”本文将首先对这个极具争议性问题的研究现状作一个全面的评述,并指出当前研究中的最大问题就是身体主题总是不自觉地被现成化了。在这种背景下,本文试图另辟蹊径,不仅仅是去定位海德格尔对身体问题的论述,更是要随同海德格尔一起去揭示身体现象。本文最终表明,身体现象与世界现象处于动态的相互促进的结构中,从这个角度上看,身体维度凭借其大地式的特质成为海德格尔哲学中的一个关键枢纽,其中隐含着重大的思想契机。  相似文献   

12.
时间是忠实的史官。用什么来见证历史?是发黄的照片,锈迹斑驳的门闩,还是一栋老屋?  相似文献   

13.
段世磊 《哲学动态》2022,(10):77-86
和辻哲郎关于“事”的哲学思考,既有西田几多郎思想的影响,亦有以西田思想为媒介对海德格尔现象学的解释学批判性接受过程。具言之,和辻关于“物-事”关系的思考,起初只有作为“事”之“事”性的“行”,即只有“事”的一极。在受到海德格尔用具理论影响后,和辻尝试恢复之前被“事”所压抑的“物”,创造出“物”与“事”的两极构造。最后,“空”作为一切现实性的主体性根源,通过否定的辩证运动使“主体”再生,“物-事”的两极构造被转化为“物-事-者”的三极构造。总之,和辻通过借用海德格尔现象学的解释学方法,打破了实体性的自我同一的“物”的基始性,确立了“事”之“空”性,构建了有别于海德格尔“此在”伦理的关系伦理。  相似文献   

14.
杨联涛 《天风》2009,(2):15-17
禧年律法是摩西律法的精髓,反映了犹太人对上帝所赐未来大安息,或最大之年的盼望,这种盼望多半指向历史终了之后的末世,以色列人借着历史中每个安息年和禧年的庆祝,预享未来最大之年的祝福。对未来的盼望是现实苦难中的人超越此世的动力,是对上帝所应许的永恒国度的远盼,是犯罪堕落之人对归回和救赎的期待。  相似文献   

15.
张志伟 《哲学研究》2022,(2):88-96+129
海德格尔哲学中有没有一种伦理学,构成了学界争论已久的问题。本文主要以《存在与时间》为核心,通过分析此在、他人与常人之间的生存论关系,说明海德格尔关注的焦点不是人与人或者人与社会之间的伦理规范,而是此在与存在之间的存在论关系;海德格尔关于此在之沉沦的分析实际上颠覆了日常生活的伦理规范,凸显了此在作为具有“向来我属性”的“去存在”的在者,归根结底是朝向可能性的存在。因此,海德格尔关于此在的生存论分析既不可能为沉沦的常人世界“背书”,也不太可能为现存的伦理学奠基,他所说的“源始的伦理学”不是伦理学而是“基础存在论”。我们可以基于任何一种伦理学的立场评价和批评海德格尔哲学,但是海德格尔哲学本身并不导向一种伦理学。  相似文献   

16.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的时间性分析一直遭到学界的忽视。这种疏忽部分是由于研究者受限于自身的学术传统,同时也是由海德格尔自己论述的模糊性所导致的。本文集中考察和批判了德国学者弗莱希尔对海德格尔的时间性分析的两个相关的反驳,并依次对其作出回应。作者试图证明,海德格尔的时间性分析不仅是有必要的,它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了《存在与时间》第一部分的此在分析,揭示了作为整体的此在之存在的意义,同时,海德格尔对源始的时间性的阐述是清楚的,并且他明确地将源始和本真的时间性联系在一起,而非如其他学者所认为的,源始的时间性是本真和非本真的时间性的可能性条件。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和唯物史观同属一义。历史哲学是对历史进行哲学思考,它包含了历史本体论、历史规律论和历史认识论,是对历史发展过程的探讨和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哲学就应当是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即辩证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对历史进行的哲学思考。历史哲学将历史学和哲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历史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论和视角,这也是马、恩研究人类社会的根本理论。因此,只有正确地把握它们的关系,才能理解历史哲学真正的革命性精神。  相似文献   

18.
莱维纳斯指出海德格尔的本真观仅仅强调本己的独一无二性,这尤其体现在此在与死亡的关系之中。通过死亡,此在排斥任何与他者、社会、共同体的关系,以期保持纯粹的自我。莱维纳斯对此进行了彻底的反转:本真主体由孤独本己的此在转变为社会性的人类此在,在本真关系上由关心自己转向关心他者,由孤独甚至冷漠转向爱和奉献,由独立自由转向成为人质和负责,由为己而死向死而真转向为他而死死而后真。如果说海德格尔的本真是为己本真,莱维纳斯的本真就是为他本真。海德格尔的本真观有形式而无内容,有认知而无伦理,莱维纳斯的本真观则有反人性和被专制主义利用的倾向和危险。  相似文献   

19.
在“预备立宪”的背景下,杨度与章太炎就民族与建国问题展开了论辩。杨度的《金铁主义说》和章太炎的《〈社会通诠〉商兑》《中华民国解》三篇文章所构成的对话,反映了二人对民族、民族主义和民族与国家关系的不同理解。杨度与章太炎民族思想的差别不止于“联满”与“排满”,亦非“文化民族”与“历史民族”。在杨度看来,建立国家是绝对的前提和目的,民族主义只会阻碍统一国家的建立,他意图从根本上去民族化,以公民身份消解民族身份,以均质的国民主体构成新的国家;对章太炎来说,民族是先于国家存在的,因而乃是建立国家的根基,他主张将历史性存在的汉族重塑为政治民族,既将民族主义作为建立国家的动员手段,也将民族视作国家的主体和实质。杨度的民族主张试图斩断历史,具有鲜明的进化主义和文明论色彩,是普遍主义的;章太炎则将历史作为正当性的来源,对普遍主义的制度和价值心怀警惕,更强调民族所蕴含的特殊性和具体性。  相似文献   

20.
康德与形而上学问题——评海德格尔对康德的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一方面,海德格尔在他的《康德与形而上学问题》中所发挥的对康德的解释,没有停留在单纯字句,而是带有大胆的探索性质,带有真正哲学探索的标记,它始终让我们置身于问题本身,并使这些问题保持着真正的力量和自身的原初性。然而,另一方面,由于海德格尔的解释在最重要的方面采取了“武力索取”的方法,它没有公正对待康德明确坚持的感性与知性的二元论原则,就此而言,海德格尔的解释无异于是在用武力侵犯康德思想,强行让其屈从于自己的形而上学问题。本文坚持认为,领会康德思想的最确定的出发点就是要坚持康德的认识能力二元论原则,以及由此派生的“现象”与“自在之物”、“感性世界”与“理智世界”和“经验”与“理念”的二元区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