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周云芳 《管子学刊》2012,(3):125-128
“无为而治”是老子治国思想的核心主张。这一政治主张不仅有其特定的哲学内涵与历史成因,还与先秦其它各家的无为思想也有着根本的区别:一方面,在同属道家体系的内部,老子认为君臣俱可休息于无为;庄子则认为,君主固然可以“无为”,但臣下则必须“有为”。庄子的这一思想还同时影响了法家韩非一派的“元为”观。另一方面,老子与儒家孔子“无为”的差别,则更多地体现在一种治国理念上的“道治”与“德治”截然分殊。  相似文献   

2.
无为之境--《老子》无为思想的有为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一书,思想深沉,内涵丰富,其“无为”思想旨在通过对道的复归与把握,实现在大宇宙、社会、人生中“无为而无不为”积极有为的目标。“无为”思想在现代社会人生中有极大的借鉴价值。本文着眼于《老子》的“无为思想”,通过阐发如何通过体认与把握“道”进而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无为之境,进一步让现代人领会《老子》“无为思想”中的有为价值。  相似文献   

3.
《老子指归》是西汉末年的隐士严遵对《老子》的注解与发挥.作为卜筮者的严遵,其著作留下了不少易学的印记.其一,“神明”、“太和”意涵取自《周易》,以证其虚无之指.其二,“性命”的思想源自于《易传》的“各正性命”之说,为发展《老子》“自然无为”思想提供依据;其三,“感通”的思想亦受启于《周易》,给“无为而治”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易》是巫用以占筮的,道家出于史官,亦即出于巫。老子以“无”为基本范畴,得益于对神无方易无体精神的把握。易之“不易”即规律,亦即道。老子继承发展了《易》的变易观念以及阴阳对立统一、依存和转化的思想,继承发展了《易》的观物取象、直觉体悟的思维方式并同样具有思维的模糊性。老子摒弃了筮法中的神秘主义,但继承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生生观念,形成了以“道之生”为特色的道论体系。老子继承了《易》以无为求得无不为的主体追求  相似文献   

5.
《管子》四篇并非专门注解《老子》的著作,只是为建构自己的哲学体系而解读、发挥老子思想、注解《老子》文本。《管子》四篇的"《老子》注"不是独立的存在,而是分散于《管子》四篇。并且,主要是对《老子》"道经"的部分内容的注解。而且,其注解《老子》具有主观性。这种主观性构成了其注解《老子》的特色,也是其注解《老子》新意之所在。从《管子》四篇注解《老子》的文字,并结合《管子》四篇对老子思想的阐发来看,《管子》四篇认为老子思想包括道、圣人、人生修持等方面。这些,大体不谬。《管子》四篇把老子道之无为解读为"道贵因",以"因"释"无为",是其《老子》注的最大特色。  相似文献   

6.
在佛教传人中国之前,“道不可言”思想最早实际上可能是受了庄子道言观的影响。用这样的方式去解释《老子》一书的“道可道,非常道”思想,实际上可能是戴了一副庄子的有色眼镜去看《老子》。笔者认为,老子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超越春秋时期僵化的礼乐制度、伦理道德,以及政治制度的人为宰制,回到自然、无为、富有创造力的、变动不居的道,从而为人类社会提供新的安身立命基础。因此,“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关心如何超越具体的人为规制,从这个意义上说,将“道可道”理解为,如果是可以践行的具体规范就不是恒常不变的道,更符合老子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7.
尽管《荀子·性恶》中对孟子性善论作出强烈的批判,但是详细考察其中"伪"的观念,会发现荀子其实针对的并不是孟子思想。事实上,从多个角度都可以证明荀子"伪"的思想对老子"无为"思想作了直接的回应。荀子在没有明确提及老子名字的情况下,把他当作一个隐藏的对话者,从而给读者以主动发现文本之间联系的权利,同时也对读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实上,从《老子》开始,隐藏的对话者就已经成为一种传统,而这种传统在先秦以后得到继承。因此,主动寻找文本中隐藏的对话者,将为文本的解读提供一种方法论。  相似文献   

8.
李素军 《管子学刊》2023,(4):96-104
早期道家学者将政治关切聚焦于圣王与百姓两极之间,期待实现无为而无不为的政治理想。黄老道家在进行政治实践时,突出了“臣”在政治系统中的角色,使“臣”介入圣王与百姓两者之间,并通过“名”“法”的运用,佐助“君无为而臣有为”,平衡了圣王、百姓两者之间统治与被统治,无为、无欲与自化、自朴之间的张力,又借助成熟的臣道观丰富并发展了无为与无不为的现实意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君臣理论,从而使道家的无为治道理念得以落地实践。  相似文献   

9.
对什么是好的政治统治这一问题,《老子》主张遵循"道"的原则实行无为而治,但未对如何无为而治进行详细说明。《黄帝四经》通过阐发"理"的概念,丰富和完善了《老子》"无为—自然"的政治主张:将"理"视作"道"的规律性和客观性的体现,同时又是物的本性的体现,用以说明"道治"即是圣人以客观的"理"为准则以制定"圣法"进行统治。"法治"的正当性来源于道的客观性、公共性,同时也来源于物的"本性",在政治过程中具体体现为:君主因循人情,公正严明地制定和执行法度,以"刑德相养"为手段,建立和维护政治秩序。《黄帝四经》强调以"法度"为依据进行政治治理方式,使得政治的统治尽可能摆脱"人治"的弊端,为人们提供了有别于儒家的古代政治哲学理论。  相似文献   

10.
《文子》与《淮南子》都是反映秦汉黄老之学的著作。《文子》的道论偏重于考察“道” 的实体,《淮南子》则偏重于探索“道”的历程;《文子》的无为论着眼于对老子“无为”的改造,《淮南子》的“无为”则突出了人的主体性内容;《文子》在融合百家之学方面,坚持以道为主,兼取各家;而《淮南子》则表现了儒道整合的倾向。《文子》与《淮南子》的思想异同,既展示了秦汉黄老之学的演化,又从思想发展的逻辑证明了《文子》的成书年代先于《淮南子》。  相似文献   

11.
黄克剑 《哲学研究》2012,(7):19-26,128
<正>《老子》第一章是老子"道"论的总纲,也可视为整部《老子》的眼目。"道"("恒道")由此而定其所导,"名"("恒名")由此而明其所谓;老子之属意,于此可窥其大略。自《韩非子》以至于汉魏以降,《老子》注疏之众不可胜数,而诸注之意境则大都可从其对于第一章的诠释判别高下。今以帛书《老子》为底本,参酌世传碑、刻、注本,于前贤思绎之未尽处对《老子》第一章再作申解,以期寻取"众眇"所通而我心所契的玄理之门。或有未当,方家正焉。  相似文献   

12.
“忠”是“臣德”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战国中晚期的一段时期内,以《慎子》《韩非子》《庄子》为代表,出现了较为集中的对于“忠”这一德目的反思现象。《慎子》一派从功利主义角度衡量作为“臣德”的“忠”所产生的政治效果,认为“忠”作为臣下的德行,不能必然地造成理想的政治效果,这种理想政治需要借助于某种制度而由君臣共同完成。《韩非子》从君主利益角度出发,在“趋利避害”的人性的基础上,通过“刑”“德”两种手段对臣加以操纵利用,以此根本取代“忠”德的作用。《庄子》对于“忠”德的论述基于个体论的视角,它批判对“忠”德的造作和利用,试图使“忠”德回归为人天然的情感。  相似文献   

13.
《老子》如何证成"无为",关乎对其义涵的把握,故仍是一项值得深究的议题。总体上,老子是从"道动"之"返"亦即正反循环的现象中推导出"无为"的。具体有二:一是天道证成,即从天道静作循环之静,推明"无为"的正当性;二是人道证成,即基于对历史上祸福相转的洞悉,向执政者揭示长保自身的利害抉择,以说明政治博弈中的"无为之益"。需辨明的是,人道证成在老子思想中其实更加核心,由此才导致他对天道"无见于伸",过于"贵柔",强调"无为"要能"慎终如始"。这一提法包含了老子"无为"思想中对周人"慎始敬终"勤政模式在东周走向疲敝的反思,有其深远切实的政治洞见。  相似文献   

14.
韩非著《韩非子》书,世谓集法家思想之大成,以法、术、势三个原则定之,实际上,首先是势,也就是君王的权势,这是韩非认为国家衰弱的根本原因,就是国君无势,大臣夺国,只顾私家之利益,于是国弱兵疲,只能等待被瓜分或歼灭而已。国君要有权势,就需要有御下之道,关键是行法,统一各种事物的做法,并附之以严格的赏罚,赏罚二柄在手,这是术,国君就有了虎豹之势,而臣下人民只能听命于他,则一事权,统百官,摄国力,便无畏于强邻环伺了。《韩非子》书中不少对儒家的批评,但笔者认为,法家对儒家的批评,都是概念上的错置与误用,假仁假义假贤假儒者多,但不能以现实上的伪儒以为真儒与真儒学而批判之,儒法两家都是国之利器,必须互为融通。《韩非子》书中有对老子的吸收,事实上,道法两家性格不同,法依君王说,道依臣下说,君王之"无为"为不显露己意之隐匿之举,老子之"无为"为不驰骋私欲而关爱众人以团结人心而成就大事,实有别矣。儒法有正面冲突,但可实际融通。道家庄子与法家就绝对背道而驰,道家老子与法家也是性格不同,但可相融,史上有"黄老道家",实际上是老子的臣下谦和之道,与法家的君王御下之道的结合,也就是把老子臣下的无为智慧,转化为法家君王的无为之术,是为道法家。可惜,历史上的韩非,对于真有黄老智慧的政治家行径反而不契,对于伪儒又多批判,因此行文中显出了许多有待商榷的观点,本文则一一予以澄清。  相似文献   

15.
《道德经》是道教最高经典,又称《老子五千言》,由春秋时期思想家、道家创始人老子所著。主要论述了“道”和“德”的含义,强调“自然无为”、“长生久视”等内容,道  相似文献   

16.
学者们普遍认为,《淮南子》结构繁复、思想杂驳,且多袭引旧说,鲜有新辞,因此,通常肯定的只是其文献、音义方面的考据价值。本文通过解析《淮南子》对“无为”的使用与阐释,试图表明:如果说先秦诸子学因原创、独特而深刻、精彩,那么以《淮南子》为代表的汉初思想中调和、致用的倾向也值得关注,其思想史意义并不在于标新立异地展示“前人没有说过的”,而在于“综合地传承前人所说的”,在于其对传统的切实的延续。一、通而无为:援儒入道的努力“无为”是先秦儒、道、法各家皆用的概念。概括而言,先秦儒家所说的“无为”偏重于“治之德”,关注的…  相似文献   

17.
“无为”思想源于道家,但并不为道家所专有。本文试从儒家对道家“无为”思想丰富发展的角度,力图更加清晰地勾勒出“无为”思想在儒家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8.
无为是老子哲学的重要思想。老子通过对无为的阐释 ,向我们展现了一种真纯质朴的人生境界。本文通过对老子哲学的重要范畴“道”、“无为”的考察和分析 ,说明了二者之间的逻辑关联。本文认为 ,老子哲学对宇宙本原的揭示 ,其目的是为现实人生提供规范和参照。老子对于无为和混沌质朴世界的推扬 ,是一种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相处的和谐生存智慧。对我们今天的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当今学界以"自然"作为解释道家哲学主要的核心概念,"无为"受到忽视。但是,"自然"与"无为"作为道家思想的两个核心概念,在思想史上的地位是此消彼长的。《老子》"道恒无为"与"道法自然"的提出,将"自然""无为"提升到形而上的高度,二者是同等层次的概念。其后至西汉,道家思想家的自评与他者的评判以"无为"为中心,"无为"的地位高于"自然"。严遵《老子指归》与王充《论衡》开始将"自然"与"无为"并列起来,提升了"自然"的重要性。至魏晋玄学与早期道教经典那里,形成以"自然"为主的解释道家的思想理路,确立了自然主义的时代思潮。因此,以严遵、王充为界,道家思想的诠释主旨亦即"自然""无为"的思想地位在学术史上实现了第一次转变。  相似文献   

20.
“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等这些词语与概念,已为我国乃至世界上很多人所熟知,就如同儒家的“仁义”、“忠孝”等概念为众人所熟知一样.但对“无为”一词的含义,则并非大多数人所能确切了解.就连一些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甚至有的研究注释《老子》的人,都把“无为”一词解释为“不去做什么事情”或“无所作为”.这种理解和解释是不确切的.在《老子》一书中,本来有一个词是“不去做什么事情”的意思,那就是第47章中的“不为”.那句话是“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很明显,这里的“不为而成”是“不去做什么事情就能成功”的意思.老子讲“无为而无不为”,不是讲“不为而无不为”.所以,“无为”一词的含义在老子的概念中肯定与“不为”不一样,不会是“不去做什么事情”的意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