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3年11月10日至11日,由中国伦理学会会刊《伦理学研究》杂志社、中国经济伦理学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伦理学研究》创刊十周年暨第七次全国经济伦理学学术研讨会"在湖南师范大学隆重召开。《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哲学动态》、《光明日报》理论部理论版、《道德与文明》等学术报刊的主编或编辑应邀出席会议。来自全国  相似文献   

2.
孙春晨简介     
正孙春晨(1963-),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伦理学会秘书长,《道德与文明》杂志副主编。主要研究伦理学理论、应用伦理学;出版《市场经济伦理研究》、《生死论》、《伦理新视点》、《人生幸福论》等多部专著和合著,发表相关研究论文90余篇。主持并完成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招标项目《经济伦理与社会发  相似文献   

3.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给我国的伦理学研究带来了新的生机,伦理学迅速以“第一哲学”的姿态,登上学术殿堂。其显著标志是1980年在江苏省无锡市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伦理学讨论会,并成立了中国伦理学会。接着,1982年在北京密云召开了中国伦理思想研讨会;1984年开始有了自己的专门刊物——《伦理学与精神文明》(《道德与文明》的前身)。20年来,伦理学的各种研究十分活跃,各类论著、论文如雨后春笋。与此相适应,各种类型的伦理学辞典也相继问世。徐少锦教授、温克勤研究员主编的《中国伦理学百科辞典》(中国广播电视出版…  相似文献   

4.
<正>2015年3月9日,罗国杰教授与世长辞,伦理学界沉痛哀悼。罗国杰先生是著名的哲学家、伦理学家、教育家。他不仅是新中国伦理学事业的奠基者、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开创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理论的重要创建者,而且是中国第一份伦理学专业期刊、中国伦理学学会会刊《道德与文明》(原名《伦理学与精神文明》)的主要发起者、创办者,并先后担任主编、编委会主任。罗国杰教授也是在《道德与文明》上发表文章最多的  相似文献   

5.
基本理论道德建设是两个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李奇 哲学研究11道德建设的大纲许启贤学习与研究12浅论中国特色的道德文明樊浩南京师大学报4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宋惠昌 理论 月刊lO共产主义道德的八对范畴李光耀高等学校 文科学报文摘5关于伦理科学体系的一点思考俞晓阳 国内哲学 动态ll伦理学基本问题之管见陈楚佳郑洲大学学报8再论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兼与谭维克、陈平等同 志商榷壬兴洲东北师大学报4《“伦理学基本问题之争”外议》质疑夏伟东 国内哲学动态12伦理学研究方法新探魏磊等学习与探索4伦理学现代化的思考李抗美江淮论坛…  相似文献   

6.
焦金波 《学海》2002,(6):101-103
罗尔斯《正义论》可以说是其道德哲学方法论的成就。他用实质性理论的规范伦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正义问题 ,摆脱了纯形式主义的元伦理学的研究方式 ;用抽象的、思辨的契约论的方法来论证他的两个正义原则的正义性 ,抛弃西方近代传统的功利主义的论证方式 ;他的独特的“反思的平衡”的思维方法在当代道德与政治哲学中成为一种研究纲领  相似文献   

7.
正由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组织,人大暨中国伦理学代表团在中心主任葛晨虹教授的率领下于2014年9月28日至30日访问了莫斯科大学哲学系,并与对方进行了广泛而富有成果的学术交流。代表团成员有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焦国成、肖群忠、温海明教授,郭清香、张霄副教授,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湖北大学江畅教授,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周中之教授,《道德与文明》主编杨义芹研究员,《齐鲁学刊》杜振吉教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伦理学界兴起了关于经济伦理的研究热潮 ,其主旨在于建立一门相对独立的经济伦理学学科 ,并为当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道德文明的同步建构提供核心的道德理念。为此 ,许多学者进行了有益的理论探索 ,发表了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其中 ,在我国理论伦理学和应用伦理学研究领域内卓有成就的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万俊人教授 ,继发表了《论市场经济的道德维度》 ,《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从经济伦理的角度看》等一系列见解独到、认识深刻并极具理论价值的学术论文之后 ,又推出了他的力作《道德之维 :现代经济伦理学导论》一书 (广东人民出…  相似文献   

9.
《道德与文明》2012,(6):2+161
2012年10月13—14日,由天津社会科学院《道德与文明》杂志社主办,中国伦理学会、苏州大学、湖北大学哲学学院、清华大学哲学系、河北经贸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上海师范大学经济伦理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等单位协办的"道德治理与道德文化建设——纪念《道德与文明》杂  相似文献   

10.
曾钊新,男,1937年生,湖南汝城人。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著名的伦理学家和社会学家。1960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政治系。曾担任中国伦理学会理事,湖南伦理学会副会长,湖南省社会学学会副会长,中南工业大学社会科学系主任,中南工业大学伦理学研究所所长。曾钊新先生也是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曾钊新先生是我国在道德心理学和伦理社会学两个领域的开拓者,创造性地提出了时年道德和场合道德等重要学术范畴,在学术界有着重要的影响。2010年曾钊新先生荣获中国伦理学终身成就奖。在人的哲学、教育哲学、文化哲学等领域也有突出成果。主要著作有《人性论》、《道德心理论》、《道德与心理》、《道德心理学引论》、《伦理社会学的虚与实》、《午后清唱》、《教育哲学断想录》、《伦理十讲》、《教育漫话》、《曾钊新文集》(共四卷)等,主编负面文化研究丛书、伦理新视野丛书。  相似文献   

11.
《伦理学研究》2008,(3):F0002
上海师范大学伦理学学科点有长期的学术积累。早在20世纪80年代,魏道履教授在哲学研究生培养中开辟了伦理学研究方向。1998年由王正平教授率队正式创建了伦理学硕士学位授予点。从2006年起,学科点导师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博士点中开始招收以道德建设为研究方向的博士生。目前,已通过引进高层次伦理学人才和年轻博士的方式,组成了良好的师资队伍,形成了伦理学理论研究、应用伦理学研究、中西人生哲学比较等稳定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2012年10月13-14日,由天津社会科学院《道德与文明》杂志社主办,中国伦理学会、苏州大学、河北经贸大学、湖北大学哲学学院、清华大学哲学系、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上海师范大学经济伦理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等单位协办的"道德治理与道德文化建设——纪念《道德与文明》杂志创刊3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天津隆重召开.中宣部原常务副部长、原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总编辑徐惟诚,天津社会科学院院长张健研究员,中国伦理学会会长万俊人教授到会并致辞.来自全国五十多家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以及《人民日报》、《新华文摘》、《天津日报》等多家知名报刊的专家学者共计百余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相似文献   

13.
2013年6月28日~30日,由香港浸会大学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和医学与哲学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第七届建构中国生命伦理学研讨会"在大连召开."建构中国生命伦理学研讨会"于2007年始建,前六次皆是在香港举办,本次是第一次移至内地.香港城市大学范瑞平教授,香港浸会大学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主任罗秉祥、副主任陈强立、张颖教授,大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周万春、副书记宫福清、党委常委佟春光教授,以及《医学与哲学》杂志主编杜治政、常务副主编赵明杰教授和海内外近百位专家学者参会.会议集中探讨了家庭在当代中国生命伦理实践和医疗保健中的作用,并分别从家庭伦理、医疗保健制度改革和传统伦理三个专题就医疗决策中的家庭主义与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医疗保健制度改革中的儒家正义观与公正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而热烈地探讨.  相似文献   

14.
正2016年3月1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主办,中国伦理学会、《道德与文明》杂志社协办的"罗国杰伦理思想研讨会暨《罗国杰文集》出版发布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来自中宣部、教育部、高校、科研院所、出版机构、新闻媒体等单位的一百七十余位代表共聚一堂,缅怀罗国杰教授,探讨其伦理思想,学习其精神品质。罗国杰是我国著名的伦理学家,当代中国马克  相似文献   

15.
建设中国特色的新伦理学——访周辅成教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中国特色的新伦理学——访周辅成教授本刊记者周辅成,男,1911年生于四川省江津县。国立清华大学哲学系毕业,曾任金陵大学、武汉大学教授。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著有《戴震的哲学》、《论董仲舒的思想》、《西方著名伦理学家评传》(主编)等;编译有《西方...  相似文献   

16.
庆祝李奇80寿辰,探讨当前道德建设问题本刊记者1993年7月9日至1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和全国伦理学会,为庆祝李奇80岁寿辰召开当前道德建设研讨会。首都部分学者、专家及湖南、四川、陕西、山东、江苏等省伦理学界的学者约60人与会。一李奇是我国著名伦理学家,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开拓者,她从事伦理学研究38年。1935年入党,曾在北平作地下工作。1938年赴延安从事党的宣传工作,担任过很多重要的领导职务。1955年到哲学所工作。50年代末60年代初,曾在《哲学研究》《光明日报》《新建设》等报刊上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的伦理学论文,充分地体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特点。以后编辑成《道德科学初学集》出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她在哲学所创建了伦理学研究室;并与一些同志一起积极筹备,组织成立了中国伦理学会;又写出《道德与社会生活》一书,深刻而透彻地阐明了道德的本质及其社会作用,并对道德与经济、政治、法律、科学、文化、教育等的关系,作了深入细致的理论分析,是一部很有份量的力作。后来,她在全面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了《道德学说》。这是一部有关道德学说的基础理论著作,以史论结合的方式,全面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形成一个具有自己特点的  相似文献   

17.
2011年5月7日至8日,由中国伦理学会、天津社会科学院《道德与文明》编辑部、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哲学系共同主办,《道德与文明》编辑部承办的"文化‘三自’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研讨会在天津如期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  相似文献   

18.
探索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当代形态,构建具有地方性特色的伦理学体系,是当代中国伦理学研究的前沿问题之一。2018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张霄副教授就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的若干问题访谈了宋希仁教授。访谈中,宋希仁教授不仅交流了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看法,还创造性地把黑格尔的法哲学与中国伦理文化中的人生哲学结合起来,提出了融合伦理、道德、礼仪三种法的形式的新型伦理学构想,为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理论形态提供了有益的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19.
女性主义伦理学伴随着西方女权运动的深化,产生于最近三十年,其主要标志是卡罗尔·吉利根教授的《不同的声音——心理学理论与妇女发展》的出版.此后,女性主义伦理学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如政治伦理、生态伦理、生命伦理、性伦理等领域,形成不同的交叉学科.作为女性主义伦理学的主要组成部分的关怀伦理学,一直备受女性主义伦理学家的关注.关于关怀伦理学,学术界比较有争议的几个问题有:性别与道德的关系、关怀与正义的关系、关怀伦理学的理论归属等.女性主义伦理学的出现为女性解放运动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同时,也为伦理学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性别分析法.但是,女性主义伦理学作为一种新兴学科,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温克勤,男,1936年9月生,天津市人。1957年至196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学习。毕业后先后在北京师院(现为首都师大)政教系、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学习通讯》杂志社、南开大学哲学系、天津社科院哲学所、伦理学所工作。1996年11月退休。退休前曾任哲学所、伦理学所所长、《道德与文明》常务副主编、主编。社会兼职主要有天津市社联常委、中国伦理学会理事、天津市伦理学会会长等。著有《中国伦理思想史》(合著)、《伦理百科辞典》(合著)、《伦理学简编》(主编)、《中国职业道德概论》(主编)、《管理伦理学》(主编)、《中华五千年美德》丛书(主编)、《中华名人与治国》(主编)、《毛泽东伦理思想的理论与实践》(主编)等,发表论文百余篇。所著《中华五千年美德》丛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道德》论文获中宣部1993年度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项目奖。1991年获天津市"八五"立功奖,1992年十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