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有它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恩格斯)根据各种宗教现象在人类历史上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具体过程及其幻想地反映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的不同方式,可以把宗教分为原始宗教、国家宗教、民间宗教和世界宗教等基本类型.现代新兴宗教与古代民间宗教属同一类型.邪教是新兴宗教的畸变,是社会的毒瘤,它本质上是一个法律概念,而不是学术概念.  相似文献   

2.
试论彝族民间宗教与彝区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蔡华 《宗教学研究》2002,(3):125-129
本文主要论述了在体制转轨时期 ,彝族民间宗教在彝区社会发展中的积极因素 ,以及其存在的问题认为要提高彝族民间宗教的素质 ,发挥其在体制转轨中的积极作用 ,就应借鉴传统宗教的精华 ,把人们从迷信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逐步实现彝族民间宗教向现代人为宗教的转化 ,提高宗教品位 ,使人们得到高层次的宗教信仰和追求  相似文献   

3.
从鄂东南L村的田野调查中,依据民间宗教信仰生产方式的不同划分出认同型和感召型两类民间宗教,两者有不同的特点、生成逻辑和影响。认同型民间宗教的形成源于其深刻的社会经济功能,这类民间宗教具有组织结构性强、半封闭性的特点,潜在地削弱基层政府的影响力,造成社会区隔,但也带来发达的社会互助网络,我们应对其进行改造和利用。感召型民间宗教的形成源于纯粹的心灵寄托与精神慰藉,这类民间宗教组织结构性弱、开放性强,会助长心灵消费行为,增加信众的社会负担,同时也丰富信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应对其积极引导。基于此,我们的民间宗教治理可以提炼总结为强化基层组织、以关键因素为抓手的分类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4.
民间宗教的公共性及其变迁——基于甘肃中部的田野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民间宗教既需要关注个体在宗教活动中的精神心理满足,也需要关注宗教活动的组织过程。传统嵌入到当地社会结构中的民间宗教活动,除了具有满足私人信仰功能之外,还在维系地方社会秩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在后一层面上提出民间宗教活动的公共性质,认为宗教活动组织方式以及信仰活动中的象征资源是建构社区共同体和地方"权力文化网络"的重要部分。民间宗教活动的公共性本质上是产生于社会秩序的公共性,其最显著的表现形式是自然村落的共同体属性。近代以来的政权建设和市场经济发展,消解社区的功能性,瓦解社区内部结构,打破社区边界,随着农民私人生活方式的扩张,社区不再成为共同体。与之相伴,脱嵌于社会结构的民间宗教活动偏向私人性一端。  相似文献   

5.
从个人与群体的心理机制去探求民间宗教生发与延续的深层结构,是研究民间宗教的重要方法之一.转经习俗是藏传佛教在民间社会盛行的信仰实践与信众日常化的朝圣仪式.转经人作为该习俗的文化主体,其丰富的个人宗教体验不仅以“灵验”主题的口头神性叙事得到自我认同与集体传播,同时折射了个体心灵世界中的强音与弱音,满足了人们差异又多元的世俗心理需求.融入到民众生活内部的、大量宗教体验的深刻存在,是转经习俗得到稳固传承的隐形动力,甚或成为藏传佛教长期扎根于青藏高原的民间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姜生教授《论宗教源于人类自我意识》一文,从人的本质属性着手,对宗教进行了意义属性而非功能属性或者价值属性的定位,并循此厘定宗教的起源和本质。即人类独有的自我意识的最初觉醒,导致人类与自然完整性、统一性的破裂,称之为"第一断裂"。这种断裂使人深陷复归自然与走向文明(走出自然)的彼我矛盾中。这种深层痛苦在自觉的死亡意识的笼罩下进一步加剧,无法遣散,单靠理性逻辑也无法予以完满解释或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从造型艺术的宗教属性角度,依其存在状态,将其分为六种基本形态,与传统的从艺术角度的形态划分截然不同.该文所讨论的内容为基础理论研究,其目的在于理清原来使用或理解模糊的相关概念,揭示宗教造型艺术的内部结构,以及这个结构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为具体的宗教造型艺术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中国民间宗教,历来命运多舛,聚讼纷纭.坚持“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的思想原则,在“形上之思”与“形下之史”的结合上,阐释民间宗教是什么,厘清民间宗教的历史分期,认知民间宗教的特殊品质、社会功能、深远影响,从而理性、客观、公正地恢复民间宗教在中国宗教中的应有地位,是本文致思与言述的主旨.  相似文献   

9.
认为,农村脆弱的经济基础、社会的巨变、文化多元化是当代民间宗教复兴的社会根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民间宗教出现了主动融入主流社会、积极争取合法地位、加快民间信仰化进程等动向.论文分析了当代民间宗教的主要职能,充分肯定其社会价值,并剖析了民间宗教面临的外部和内部问题.认为从"大宗教观"看,应该把民间宗教纳入宗教信仰自由的法律保护;从多元信仰的角度看,民间信仰是宗教文化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从传统文化的构成看,民间宗教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宗教与社会的关系看,民间宗教存在着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发挥其正面的社会功能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何仙姑宝卷是明清时期民间宗教的宣传品,系统地宣扬了民间宗教关于收元、敦伦、魔考、炼丹的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民间宗教一直以文化小传统的姿态存在于社会底层,内容极其复杂。学界在讨论民间宗教与文化大传统之间的关系时,对大传统的理解往往局限于正统的儒、道、佛三家。本文从统治类型的角度入手,分析了墨家思想对民间宗教的影响。本文认为,墨家实质上主张以神授型统治取代传统的宗法统治,平等、专制、功利构成其统治的主要内容,后世的民问宗教对这一思想进行了实践,从而呈现出专制性、功利性、革命性以及狂热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原道》2017,(1)
本文从壮族民间宗教背后的思维特征入手,着力挖掘原始思维的主要特征及其在壮族民间宗教中的体现。原始思维也叫"诗性智慧",是一种与注重逻辑推理的抽象思维相对的思维方式,是人类思维发生的起点。时至今日,原始思维尚未完全消失,并已经内化为人类的一种精神特质。壮族民间宗教发端于原始思维,原始思维帮助壮族先民建立起自己的精神家园。壮族民间宗教中体现了原始思维的若干特征,即差异性、整体性、互渗性、秩序性。这种渗透着原始思维特征的壮族民间宗教有助于壮族先民解决现实生活中面临的诸多困难与问题。这种纯朴的信仰、善意的执念对日益陷入物质主义、工具理性、科技崇拜而无处安放灵魂的现代人显得难能可贵。研究原始思维在壮族民间宗教中的体现,有利于进一步理解壮族民间宗教的内涵以及壮族的思维方式和特征。  相似文献   

13.
<正>郑筱筠:人们关注新疆,新疆宗教自然成为一个关注的焦点。我们知道,宗教是一个不断"扩容"的系统,新疆宗教更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伫立于千年的风沙中的楼兰古国遗址叙述着西域时期的辉煌,漂移的古老河床见证了西域文明的发展变化。在风沙中,一层一层的文明积淀下来,而宗教却承载着不同历史文化层的时代特征,生存发展至今。新疆宗教自古以来就是中国  相似文献   

14.
在佛教、民间信仰与民间宗教等三种观音信仰中,民间宗教之观音信仰的研究最为薄弱。为此.本文以民间宗教经卷文献为依据,辩证分析观音信仰与无生老母信仰之间的复杂因缘,对民间宗教中的观音信仰做出梳理与论证。佛教与民间信仰中的观音信仰,对于民间宗教之观音信仰的产生以及观音信仰与无生老母信仰的互动有着积极影响。元代以降,民问宗教信仰之最高神灵,经历过弥勒、弥陀与无生老母的演变。但其发展并非是单线条的,而是多元的、互动的,观音一无生老母信仰是其中的一条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的神道设教传统,使宗教信仰可以沟通庙堂之高与江湖之远.官方宗教民间化与民间宗教官方化,是中国封建社会宗教嬗变的两条路径.云南民间宗教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诸要素综合而成的情境中演化发展,宗教文化生态集合并体现了国家、社会与民间的诸多关系.“国家—社会—民间”三元分析框架,有助于阐释民间宗教生成演化的规律,提升民间宗教的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苏为德(Hubert Seiwert)教授于2002年9月25-28来四川大学宗教所访问,为宗教所师生发表了题为“世界宗教市场:当今世界的宗教经济”的演讲。苏为德教授是德国宗教历史学会主席、莱比锡大学宗教科学研究所所长。早年毕业于波恩大学,学习比较宗教学。他的研究专长是中国宗教历史,尤其是中国民间宗教、当代西方宗教和宗教学理论。其博士论文为《中国古代的占卜》,教授论文是《台湾的民间宗教与民族传统》。他的新作《中国历史上的民间宗教运动》将于今年出版。  相似文献   

17.
川西藏区的民间宗教形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今川西藏区 ,在藏传佛教信仰之外 ,还普遍存在另一种民间宗教形式 ;即以一些民间个体宗教职业者在一定范围内走村串户为人禳灾驱鬼、请神祈神福而进行的宗教活动。本文在实地调查基础上 ,对川西藏区这种以个体宗教职业者为载体的民间宗教形式的特点、内涵及其与寺院宗教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并结合藏文历史文献的有关记载 ,对其历史源流及其性质等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由于中国民间信仰(宗教)具有制度化程度低、分散性强等特点,且与其他宗教的界限不清晰,因此学术研究中很难对其进行社会学意义上的统计和测量.这也是中国学术界对中国民间信仰及其研究存在许多争议的原因之一.本文通过对美国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Center) 2012年发布的全世界宗教信仰人口数据的分析,并通过观察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民间(传统)宗教信仰,尝试通过"他山之石"认识中国的民间信仰,并关照其相关研究.本文所言之"世界宗教”视野,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从"世界宗教格局”定位中国民间信仰;其二,从非洲宗教的变迁,从作为世界第三大宗教的印度教的角度,审视中国的民间信仰的变迁,思考中国民间信仰的持续兴盛的动因,并认识中国民间信仰的"中国性”.  相似文献   

19.
费尔巴哈在与黑格尔哲学决裂的基础上,以人与自然的角度去分析与理解宗教,使得其宗教观也蕴含着强烈的人本主义色彩。费尔巴哈对宗教有着独特的见解,其宗教批判思想是经历了一系列的内在逻辑的转变才得以形成与确立的。他对于宗教产生的自然因素及宗教情感在宗教活动维系中的作用都有较深刻论述。对费尔巴哈的宗教批判思想的形成与转变的过程进行探析,有利于更深入地理解费尔巴哈的宗教批判思想及其哲学体系。  相似文献   

20.
材料来源于人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过程不仅认识了材料自然特征和物理属性,更重要地是将人类自身的品质和情感与材料的某些特性联系起来,材料从而具备了地域文化属性。设计师对材料的应用,不仅应注重材料与工艺、功能的结合,同时应充分理解和发挥材料的这种文化属性,使其满足当地人民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