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萨满教研究有两大误区:一是心理意识范式误区,二是原始主义误区。在北极民族中,人与土地、景观、动物、神灵、宇宙之间的关系通过公共献祭仪式得以充分体现,其萨满教信仰建立在灵性本体论基础之上。在灵性本体论中,世界并非是二元对立的世界,而是由各种生命关系构成,社会概念包含人类与其他非人类生命存在,因而北极民族形成了尊重自然、生命平等的理念。因此,将传统萨满教智慧与经验应用到环境保护、生态恢复、文明重构等社会发展策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当下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萨满教是历史上以东北亚通古斯人为核心的原始信仰,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北亚、北欧、北美诸多民族的自发宗教,除此之外,其它原始信仰均不宜称作萨满教。在东北亚我国境内,萨满教伴随着满族的成长与变迁所形成的萨满文化最为完整、最为典型;要研究萨满教,必须首先熟谙以我国满族为代表的东北亚通古斯人的萨满文化信仰。  相似文献   

3.
正宗教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出超越自我的信仰追求。在这种追求中,我们看到了人类的精神向往,灵性需求和纯正信仰。宗教所展示的乃人类文化大树上一朵灵性之花。从其闪烁迷离的花影中,我们依稀可以总结出人类上下求索、追求美好、向往超凡脱俗的历程。作为穿越永恒的现实,无限之间的精神飞舟,宗教表达了人的叹息、惊讶、不安和渴求。宗教具有的这种神秘感和超越感,诉说着人的生命意义和文化的真谛。宗教作为信仰之本,信仰之感和信仰之思,体现出的强大生命力和久远流传令人惊叹。对于宗教文化中的有  相似文献   

4.
文摘     
道德信仰与宗教信仰 任建东在其出版的《道德信仰论》一书中谈到,从宗教特别是世界性的几大宗教与道德信仰的关系来看,宗教信仰不等于道德信仰,但在宗教信仰中的确包含着道德信仰。由宗教信仰而来的道德信仰依附于宗教神学,通过道德的“神启论”,使社会道德通过对神的信仰而得以确立和实现;使人在对神的崇拜和信仰中接受所谓神所颁布的清规戒律,这些戒律有宗教活动所特有的规定,但更多的是指向人的社会生活,用以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就在宗教信仰的框架之内为人提供着道德生活的准则。在现代社会缘于人精神的空…  相似文献   

5.
历史上,达斡尔族曾对以万物有灵的宗教观念为思想基础,以自然崇拜、图腾崇拜以及祖先崇拜为主要内容的原始宗教--萨满教笃信不疑,并由此形成了与此相关的价值观念体系.达斡尔语言的萨满教口碑资料可谓丰富,自成体系,对达斡尔语中有关萨满教语言系统的初步研究似可获得以下认识:1、早期,达斡尔人信奉诸神是为了达到降福与人的目的,其表现了达斡尔先民试图将天地与人类合二为一,彼此"互渗"的实用目的;2、达斡尔族的多神信仰及其各神分工细腻是与达斡尔族文化的特征十分吻合的;3、萨满教以泛灵崇拜为中心的信仰体系被达斡尔人所深深地认同,并形成了深层心理文化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4、达斡尔先民根据有限的知识与经验,通过分类命名来将诸神重新组织或完善为了一个具有整体性特征的文化世界,这种具有类比性和整体性的思维方式也反映了达斡尔先民实用的理性思维特征.  相似文献   

6.
汉族社会民间信仰是一个非常庞杂的体系,本文在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从民间信仰实践者在宗教活动中呈现出的性别差异入手,对贵州北部群乐人的祖先信仰、冲傩和神庙信仰近几十年的演变进行了细致梳理,认为群乐人宗教实践的重要特点是:男人倾向于家内的祖先信仰,而女人却倾向于家外的神、鬼信仰。而这种性别差异现象是传统汉人社会性别结构在宗教领域的一种投射,其后具有一定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7.
苏尼是四川凉山彝族社会类似于萨满的仪式专家,从萨满教视角研究包含彝族苏尼在内的中国南方民族萨满宗教民俗正在成为学术界思考的新取向。苏尼在产生方式、宗教体验、与神沟通方式及宇宙观与神灵体系方面展现出萨满特征。苏尼萨满特征的个案探究,为从中国南方民族萨满教视角与国际萨满学理论对话、构思完整的中国萨满学研究体系提供了南方民族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萨满教作为人类早期的一种宗教形态,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在特定民族的早期发展阶段,对于实现社会和谐,对于特定群体精神品质的形成,具有积极的意义。就学术价值而言,萨满教为现代人考察、探讨宗教的发生和发展规律提供了鲜活的资源。萨满教所具有的综合体的特质,使其对于北方先民原始文化的起源具有重要的催生作用,成为原始文化诸种形式的母源。因此,萨满教也成为探索原始文化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本文拟从宗教神圣性功能分析入手,揭示宗教社会作用的复杂性,进而就如何发挥宗教有益于社会的积极方面,提出一些理念和原则。一、宗教神圣性功能及其特点宗教神圣性功能是指与对神的信仰、崇拜有内在联系的,并通过宗教经典、教规、教义和宗教教职人员、宗教组织把“神”神圣化而体现出来的一系列功能。主要包括信仰认同功能、信众牵引功能、行为规范功能、心理调适功能等。1、信仰认同功能。宗教是以对神的信仰为前提的。信仰认同首先要求信徒对教规、教义的认同,特别是对创造、操控自然、社会及人的命运的神或被神化了的人的认同,认同神的…  相似文献   

10.
察布查尔锡伯族历史上有信仰多种宗教的传统,19世纪末20世纪初首先关注此领域的是俄国学者.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的一些学者亦投身此项研究。作者在参阅相关文献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察县现代萨满教实质上是祖先崇拜,锡伯族萨满教中的“相通”实为北方民间信仰——“四大门”的“香头”等观点,希望与相关学者探讨。  相似文献   

11.
历史上,维吾尔族曾有过图腾崇拜,信仰过基督教、萨满教、琐罗亚斯德教、摩尼教、佛教。10世纪初,伊斯兰教传入新疆,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到明朝末年,维吾尔族才成为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所以,维吾尔族的宗教意识当中仍存在着各种历史上曾经信仰过的宗教的影响。这些都在他们的宗教生活和风俗里表现出来,反映出维吾尔族伊斯兰教信仰的民族性和地区性。与其他穆斯林民族相比较,维吾尔族穆斯林在宗教信仰、生活方面有以下一些特点。 土地崇拜:维吾尔族人的这个风俗习惯主要来自于伊斯兰教,因为伊斯兰教认为人的祖先亚当是被真主…  相似文献   

12.
早在建国前,中国民间就有“吃教”一说,例如称信仰基督教的人为“吃耶稣”的。近几年,笔者阅读了一些宗教书籍、宗教研究论文和宗教网站的报道,感到除宗教信仰者外,另一类“吃教”现象值得我们深思。一些专家、学者、教授,本身并不信仰宗教,但在宗教研究中却竭力夸大宗教的作用,夸大宗教的善良和智慧,掩盖宗教的残忍和愚昧,为的是迎合某种社会思潮,追求硕果累累、著作等身,等而下者,甚至是为了从富起来的一些宗教人士口袋里掏出更多的钱,这是学术上的“吃教”;一些出版商迎合社会潮流,大量出版宗教著作及其通俗读物,以致鱼龙混杂,禅书泛滥,…  相似文献   

13.
契丹是古代中国北方游牧民族,辽是契丹人建立的政权。学界对契丹人萨满教信仰问题的研究受诸多因素所限,未能深入展开。本文通过分析史料中有关辽代契丹人神事活动的记载,探讨契丹萨满教信仰形式及性质概念等问题。本文认为《辽史》等文献中的相关记载,展示了辽代契丹萨满教信仰及契丹萨满的活动内容,由此分析史料中有关古代民族萨满教信仰记载的路径和影响界定契丹萨满教性质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萨满教是蒙古族原生性宗教信仰,通常称为博教(b??gin?a?in)~((1))或博信仰(b??mürgül)。20世纪80年代起,蒙古国萨满教呈现出了复兴态势。这一现象推动了跨居中蒙两国境内的蒙古族群体间、基于萨满师徒关系的宗教文化互动交融进程。基于在我国内蒙古锡林郭勒、科尔沁等地区及蒙古国乌兰巴托市的田野调查资料,本文试图全面介绍社会转型背景下中蒙跨境萨满教的发展现状,探讨两国蒙古族群体中萨满教文化相互关联和影响的途径,进而比较、阐明两国三地萨满教信仰的区域特征。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了具有宗教性质的虚假意识得以产生的社会根源,指引出一条彻底完成宗教批判任务的现实道路。要真正完成宗教批判的任务,真正将人从异化状态中解放出来,最根本的是要去解决信仰宗教的人现实的难题。变革现实的批判必然诉诸革命的实践,自然也离不开实践的主体。无产阶级的利益与整个社会共同体的利益在根本上是相一致的。因此,寻求人的彻底解放的宗教批判在德国的情境中就必须落实为哲学和无产阶级的联盟,就必须以具有彻底批判精神的宗教批判为出发点,以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为中介,在以变革私有制为主要内容的社会革命中实现人的本质的回归。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的宗教批判思想,实质上是19世纪以来越来越鲜明的世俗化过程中反叛宗教神学的一种极端形式。不能从唯物主义世界观直接推出信仰层面的无神论,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以及唯物史观形成,同时也是对无神论的明确的扬弃。马克思对宗教持激进的批判与否定态度,至于把这样的态度解读为宗教精神的再度复活,其实是引伸开来的思想,同马克思本人的宗教批判思想无关。马克思的宗教批判从宗教产生的经济与政治关系入手展开对宗教及其社会现象的意识形态批判,也是一种宗教社会学。马克思的社会概念以及社会主义,意在通过从哲学到共产主义实践的转变成为无神论时代社会共同体的新的信仰,但涂尔干与韦伯则以不同的的方式证明了现代性社会的信仰及其认同依然是诉诸于宗教理解方式。如何面对现代世界宗教现象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是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思想面临的难题。  相似文献   

17.
宗教性测量是一切宗教社会学定量分析的基础,但是有关中国人宗教性测量的研究还为数不多。本文提供了一个中国人宗教性测量的新方案:基于神灵的宗教测量。在西方社会,基于宗派归属进行分类一直是宗教测量的基础,也长期被中国的同行所借鉴。然而这种方式默认了宗教信仰在东西方社会的同质性,存在一定的缺陷。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中,我们通过轮换问题对两种测量方案进行了实验和比较。研究发现,基于神灵的测量方案优于基于宗派的测量方案。为了证明这一点,文章提供了测量混合信仰、佛教、基督教的三个例证。新方案有助于解决关于宗教的认知和敏感性问题,能够回应一些看似无解的争论,给宗教研究带来了新的洞见。  相似文献   

18.
加拿大的“跨信仰灵性学会”(Interfaith Spiritual Society)为迎接2010年于温哥华举行的冬季奥运会,明年开始兴建一座供不同宗教信徒使用的崇拜中心。学会主席克斯(D.L.Croix)说,温哥华是一个平和的城市,建筑多宗教崇拜中心,是表明不同宗教能够在当地和平共处。工程明年开始,座落温哥华冬运选手村附近,预计2009年落成。跨信仰灵性学会由佛教、基督宗教、犹太教、回教、锡克教等宗教信徒团体组成。加拿大兴建多宗教中心迎接温哥华冬运会  相似文献   

19.
宗教是一种群众性的社会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处理我国的宗教问题,关键是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如何对待信仰宗教的群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指出:“宗教是一种群众性的社会现象。”这是中国共产党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植根于民、执政为民理念,从新的视角观察和思考宗教问题得出的新结论,对处理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宗教问题,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宗教信仰仍然是群众的一种精神需要人不仅有物质需要,也有精神需要。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物质生活的改善,精神需要越来越被重视。在精神需要中,信仰需要显然占有重要地位。人们可以信…  相似文献   

20.
金朝是在十二世纪初期由女真贵族灭辽,臣服西夏,即又进军中原,把大宋王朝赶到江南,又一次形成南北对峙局面达百二十年的一个封建王朝。金朝的女真族是住在我国东北白山黑水一带的一个少数民族。这个少数民族早先信仰的是一种崇拜自然力和自然物的原始宗教——萨满教。萨满教认为宇宙分上、中、下三界,上界为天堂,由神灵所居;中界为地面,由人类居住;下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