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蚂蚁和蝗虫     
钟汉 《思维与智慧》2003,(11):16-17
最近读了一些欧美人写的畅销书,很受一些观念的启发。有一则关于蚂蚁和蝗虫的寓言,故事中蚂蚁不仅仅是辛勤的工作者而且是有长远打算的战略家,它们每天采集的食物都要留下一些,作为恶劣天气和季节的备用。而蝗虫则不是这样,每天吃饱不饿就行了,所以当恶劣的自然环境考验到来的时候蝗虫消亡了,而蚂蚁则被誉为繁衍生存力首屈一指的冠军。  相似文献   

2.
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句话:人,是蚂蚁眼中的上帝,上帝眼中的蚂蚁。 记得看时我还会心地笑了,觉得写出这句话的人,不是个天才也是个非常聪明的人。把蚂蚁·人·上帝之间的关系给写绝了。不是吗?上帝主宰着我们人的命运,我们人不是同样可以主宰蚂蚁的命运吗?  相似文献   

3.
动物生存术     
草原狼少有敌手,但有时候也会遇到更强劲的对手,比如猎人。在遇见人的时候,狼最惯用的逃生方法是分头逃跑,分散人的注意力,这样保证了有伙伴得以逃脱。当蚂蚁面对大火围攻的时候,蚂蚁会集中所有的力量从一个方向突围,所有的工蚁会前赴后继奔向火堆.用被烧死的尸体做垫脚石,杀出一条血路来,利用集体的力量奋力逃出火海,最终会有一定的蚂蚁得以生存,不至于全军覆没。舍小家,顾大家,是它们的生存智慧。  相似文献   

4.
有花有树的生活,让人向往。至少是悠闲的、自然的。树是友谊,而花,是爱情。有花有树,这个要求高吗?有山有水,山清水秀当然好,不过倘若住在城市,无山无水的一个小区,能够有花有树,也不错了。这花开在心头,这树长在路上。于是人生的行走,就不那么寂寞了。这样的  相似文献   

5.
在恐龙灭绝之前,地球上就有了蚂蚁。体型弱小的蚂蚁创造了四个奇迹:一是生存时间最长、二是活动空间最广,三是数量多得惊人,四是本领超出想象。  相似文献   

6.
昆虫:蚂蚁的故事。 有位老教授发现自家门前的大槐树上住着一窝蚂蚁,便做了一个实验:用泥巴、水泥、胶水把蚂蚁的洞口封死,第二天去看,只见蚂蚁已经在别处打开洞口。再封,再打,甚至把洞口打在了树顶上。  相似文献   

7.
昆虫:蚂蚁的故事。 有位老教授发现自家门前的大槐树上住着一窝蚂蚁,便做了一个实验:用泥巴、水泥、胶水把蚂蚁的洞口封死,第二天去看,只见蚂蚁已经在别处打开洞口。再封,再打,甚至把洞口打在了树顶上。  相似文献   

8.
蚂蚁     
在圣经的箴言篇里,一共提到两次蚂蚁,其它地方就再也看不到这种小动物的名字。第六章6节上说:“懒汉,你去看看蚂蚁,观察它的作风.便可得些智识”。可以看出,在这里不仅仅是为了督促游手好闲之人,更重要的是作者通过蚂蚁的勤劳之喻,倡议人要奋发图强,做一个有上进心的人。在三十章24节里,作者把蚂蚁视为四种小精灵中的第一:“蚂蚁是无力的一群.却在夏日储备粮食”。既是赞美了蚂蚁,又是赞叹了造物主的奇智大能。  相似文献   

9.
奔跑的蚂蚁     
西方有一位诗人写过这样一句话:“我想描述一束光,它来自我的内心。”我很喜欢这句诗。对我而言,这束诞生自内心的光有可能是我们体内一只奔跑的蚂蚁、一只飞翔的蝴蝶,甚至是一面为我们呐喊助威的锣鼓。  相似文献   

10.
蚂蚁精神     
苏志明 《天风》2009,(11):9-10
旧约的智者教导我们要向蚂蚁学智慧,教导我们去察看蚂蚁的动作。因为“蚂蚁没有元帅,没有官长,没有君王,尚且在夏天预备食物,在收割时聚敛粮食”,所以圣经称蚂蚁是“甚聪明”的(参箴30:24—25)。我们通过观察蚂蚁在夏天里的所作所为,就能够晓得蚂蚁的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相似文献   

11.
在恐龙灭绝之前,地球上就有了蚂蚁。体型弱小的蚂蚁创造了四个奇迹:一是生存时间最长,二是活动空间最广,三是数量多得惊人,四是本领超出想象。  相似文献   

12.
楚汉垓下之战中,刘邦命人在江边用糖水写了四个大字“项羽自刎”,结果引来无数蚂蚁竞相舔食。当项羽突围至此看到这四个由蚂蚁组成的大字时,以为是天意如此,便拔剑自刎而死。这是较早利用骗术为战争服务的典型事例。在近现代战争史上,这样的例子更是屡见不鲜,它常常能迷惑敌军,瓦解敌军斗志,甚至使敌军丧失战斗力,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在亚马逊热带扒林中生存着一种蚁熊,以蚂蚁为食。蚁熊有极强的捕捉蚂蚁的能力,蚁熊具有极其灵敏的嗅觉,可以分辨出藏匿着的不同类型的蚂蚁,蚁熊还有有力的脚爪,能撕开树干,刨开地缝,它将长长尖尖的嘴伸进蚂蚁身朵身的缝隙中,蚁熊的长嘴每分钟可伸缩几百次,舌头带有极强的黏液,蚂蚁一旦遭遇到蚁熊,  相似文献   

14.
正有个人一不小心把一瓶蜂蜜掉在地上。瓶碎了,地上留有一摊蜂蜜。一只蚂蚁见了,迫不及待地爬过去吃。吃饱后,却被蜂蜜粘住,动弹不得。临死前,这只蚂蚁感叹道:"我真后悔,为了一点儿甜头,把自己的命都搭上了。"受这只蚂蚁的教训,后来,蚂蚁们看见这摊蜂蜜,都绕着走,生怕越雷池一步。可有一只蚂蚁偏偏要去  相似文献   

15.
正每天旭日初升的时刻,一对白头翁就会飞来阳台的朱槿花上唱歌,或者在花上吃花蜜,或者在水盆里洗澡。它们的歌声清雅嘹亮,不像鸽子那么喑哑,也不像麻雀那样吵闹。它们也不怕人,总是自顾自地唱歌,一声大过一声,有时细眯着眼,看着在旁边喝茶的妻子和我,仿佛在问,好听吗?未等到我们的回答,翅膀一拍,腾空而起,飞向远方的山林。  相似文献   

16.
格局     
一只蚂蚁拖着一穗麦芒,它发现无法拽进窝里,就把麦芒拖到一边,为其他蚂蚁让路。这,就是一个生命的格局。格局是一种气度,是一种情怀,是心灵里山高水阔,是精神深处天地澄明。有大格局,才会成就人生的大气象、大意境、大趣味。但无论多大的格局,首先要有一种容纳、一种尊重,胸怀里要盛有  相似文献   

17.
机会与危机     
一个毛虫蠕动着爬行,居然进入了一条蚁道。它与一只蚂蚁狭路相逢,蚂蚁伸出尖尖的触须,在眼前这个庞然大物身上刺了一下,毛虫立刻缩成一团装死,可惜这招对蚂蚁不管用,它爬到毛虫身上,用触须轻刺毛虫的腹部,这一刺,使得蚂蚁喜出望外。这是一只棕纹蓝眼斑蝶的幼虫,它能分泌出甜汁——那是令蚂蚁垂涎三  相似文献   

18.
蚂蚁效应     
城市里,难得看见蚂蚁。主次干道上都是硬覆盖、软覆盖,还有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覆盖,哪有蚂蚁泥滋土味的家园?加上行色匆匆,连抬头看天的功夫都没有,哪有闲暇低头看脚?即使低头看脚,因缺少叶绿素而视力模糊的眼睛,  相似文献   

19.
机会与危机     
一个毛虫蠕动着爬行,居然进入了一条蚁道。它与一只蚂蚁狭路相逢,蚂蚁伸出尖尖的触须,在眼前这个庞然大物身上刺了一下,毛虫立刻缩成一团装死,可惜这招对蚂蚁不管用,它爬到毛虫身上,用触须轻刺毛虫的腹部,这一刺,使得蚂蚁喜出望外。这是一只棕纹蓝眼斑蝶的幼虫,它能分泌出甜汁——那是令蚂蚁垂涎三尺的美食。工蚁们很快得知消息,  相似文献   

20.
动物趣事     
一、蚂蚁和糖球棒黄昏,我经过操场,见到一根刚吃一点就丢弃的糖球棒。不远处有个蚁穴,蚂蚁纷纷涌出,排成浩浩荡荡的队伍,向糖球棒蜿蜒而来。不一会儿,糖球棒布满黑压压的蚂蚁。它们在这块新占有的领地上,贪婪地吮吸着,沉醉于那份难得的甜蜜之中。第二天早上,我又经过操场,发现棒上的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