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冬天     
天冷了,堂屋里上了子。子,是春暖时卸下来的,一直在厢屋里放着。现在,搬出来,刷洗干净了,换了新的粉连纸,雪白的纸。上了子,显得严紧、安适,好像生活中多了一层保护。家人闲坐,灯火可亲。床上拆了帐子,铺了稻草。洗帐子要挑一个晴明的好天,当天就晒干。夏布的帐子,晾在院子里,夏天离得远了。稻草装在一个布套里,粗布的,和床一般大。铺了稻草,暄腾腾的,暖和,而且有稻草的香味,使人有幸福感。不过也还是冷的。南方的冬天比北方难受,屋里不生火。晚上脱了棉衣,钻进冰凉的被窝里;早  相似文献   

2.
轻轻地走路     
轻轻地走路,既保存了自己的体力,又不会打搅别人。轻轻地走路,可以听见最细微的声响,包括来自心灵山谷的回声。要想与另一个自我交谈,你必须轻轻地走路。悠闲散步的时候,从容喝茶的时候,他们都会光顾。如果你心急火燎,就来不及思,也来不及想了。而心灵的舒展需要时间。轻轻地走路,这样的姿态,非常优雅。  相似文献   

3.
砚雪随感     
林辉辉 《天风》2005,(2):42-42
雪落,纷纷扬扬。 有人说落雪如画。南方的第一场雪,亲切、动人,也舒爽。 独坐于图书馆中,凝望窗外。寒风中的雪花,舞着飘逸洒脱的身形,或斑斓,或晶莹,形态万千。娇羞的身形在弥漫中扩散,拥抱着些许的悠然,点缀着失绿的枝桠,亲吻着斑秃的瓦脊,歌颂着造物主的奇妙! 我喜欢雪,她洁白无瑕,她灵魂不染而触动着人们的心灵。我喜欢雪,她覆盖了城市的浮华和杂乱,带给人宁静安谧。雪是诗人心中酝酿已久的诗篇,读雪,读着短暂却充实美丽的生命。  相似文献   

4.
平分秋色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秋分,白昼与夜晚平分一天的日程。古籍曰:秋分者,阴阳相半也。老祖宗定的节气如人生之气数,掐着秒似的,行到什么地方就有什么样的气象。24节气像守时的花儿,次第绽放。12小时的清醒加上12小时的沉睡,把秋日妆扮成披着盖头的嫁娘,那绯红半遮半掩,更见韵致。至于多情人儿的心,是缠绵悱恻,是梦还是醒,就不得而知了。  相似文献   

5.
    
伤心,是一种最堪咀嚼的滋味。如果不经过这份伤的疼痛——度日如年般地经过,不可能玩味其他人生的欣喜。伤心没有可能一次摊还,它是被迫的分期付款。即使人有本钱,在这件事上,也没有办法快速结账。有时候,我们要对自己残忍一点,不必过分纵容自己的哀怜。大悲,而后生存,胜于不死不活的跟那些小哀小怨讨价还价。有些人的怨叹是一种习惯,不要认真帮他们解决,这份不快乐,往往就是那些人日常生活中的享受。有时候我们因为受到了委屈而悲伤,却不肯明白,这种心情,实在是自找的。挫败使人痛苦,却很少有人利用挫败的经验修补自己的生命。就是这份苦痛,就白白地付出了。  相似文献   

6.
1朴素乃是人的底色,朴素的根底在于坦荡真诚。朴素的人不做任何的伪饰,他不遮不掩地向人坦露自己的本来面目。他的衣着,他的谈吐,他的表达,他的行为,都不是为了表现,都不是为了掩饰。朴素的人,清澈而透明,可亲又可近,而且可敬。2人的朴素,源于自信。一个人按照自己本来的样子行事、  相似文献   

7.
从容日子     
有一只鸟,从空中飞过。须臾,又返回来。但已不是前面的那只鸟了。这,就是日子。日子是那只一去不复返的鸟,日子也是那一只只相似的小鸟。惟其一去不返,才让人珍惜。惟其相似,才产生悠闲。朱自清写一篇《匆匆》,把日子描绘成一个小顽童,我总想,日子哪里会那么匆匆呢?日子是结在园圃中的花苞,似开未开;日子是凝在果实上的露珠,将滑不滑;日子是在云层间穿梭的太阳,欲休未休。日子不急,它不会受到惊吓,也不怕骚扰。它有天地的外表,圣贤的内心。它不会因为你跑它也跑,你  相似文献   

8.
孙子兵法说: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这是孙子兵法的核心,也是一切学生工作的核心。攻心,就是要研究学生的心理,作为班主任,更应该懂得心理学。学生工作,只可智取,不可硬攻。我们试图改变的,不是学生的身体,而是学生的心灵。教师要深谙因材施教的准则,要重视学生的差异,哪怕是后进生,他们的情况也各有不同,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方法,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能够随机应变,具体睛况具体处理,考虑问题要全面。俗话说:打仗讲究兵法,我想,对于后进生的教育,我们也要讲究策略。真正做到:战略上藐视对手,战术上重视对手。  相似文献   

9.
我不能把自己打扮成任何样子,我只能是我自己。我不需要伪装的外表,作为符号的烟,过激的辞令,故意混乱的生活,存心折腾的情感。我有我自己内心的判断,那不是任何别人强加于我的。我有选择生活的自由,我不盲从。我可以拒绝唾手可得的好机会,源于我内心的声音说不。我知道我还不够成熟,会跌会痛,但不会麻木。  相似文献   

10.
下雨了。飘飘洒洒的雨丝,织成了一幅遮天盖地的珠帘儿。小巷深处,便出现许许多多的伞。看见伞,我便想起了母亲,心里涌起一种温暖的感觉……小时候,我们村子里没有学校,要跑到4公里以外的镇上去上学。学校里没有宿舍,只好每天来回跑。当走读生,最怕遇上雨天。  相似文献   

11.
感情应该是不加约束的。真正的情感是发自内心深处的,像原野里自然生长的野草,吮吸着大地的营养,悄悄生长。绿了原野,喜了早起的人们。但如果不加制止,一味地任由情感之草疯长,最后,是会被拔掉的。齐人高的荒草,最终的命运注定是被拔掉。  相似文献   

12.
信灵 《中国道教》2002,(5):49-50
道教祖师讲道 ,阐教的目的 ,在于使众生由迷转悟 ,同登仙界 ,证取金仙大道。道教徒的行为 ,贵于依教奉行 ,依戒力行 ,因为学道就是学习了脱生死 ,度人度己的老子教法。一个人可以信奉道教 ,也可以不信 ,但离不开道的范畴。《道德经》云 :“天地之始 ,万物之母”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是其证明。众生按老子教条实践笃行 ,就可以得道成仙。反道而行 ,则永劫沉沦。本文仅就老子所言“五戒”清规 ,谈谈道教与人生的关系。天生万物 ,唯人为灵 ,做人必备的条件 ,就是所谓人格。人格的标准 ,儒道释的解释各有不同。儒家的标准是…  相似文献   

13.
透过阳光,很多尘埃,纷纷扰扰,像是密集的鱼儿,游弋在光束里。上下错落,有的飞升得很高,有的悄悄地落下。飞在树上,飞在云里,飞在光阴里;落在草尖,落在我的鼻翼,落在低开的花瓣和泥土上。这么微小,这么轻,这么不经我意的微尘。  相似文献   

14.
留一点     
我的老家在山里。山坡上生长着一种植物,叫桔梗。这种植物每年六七月间,就开出蓝色的花朵。桔梗的根部可以入药,具有开宣肺气、祛痰止咳等功效。因此,我们那里的村民,每年到了桔梗开花的时候,就上山挖这种药材,挖回来晒干卖给药材公司。我九岁那年,第一次跟着父亲进山挖这种药材。桔梗是成片生长的,找到一片以后,就一下子能挖到很多。那天,我们上山不久就找到了一片。挖了一会儿,父亲看看  相似文献   

15.
人生在世,其实最难得的,是能够达到简单的境界。人生本就是一道加减题。中年以前做加法,说到事业与成功,那自然是多多益善;中年以后做减法,将人生的负累降到最低,尤其是人情世故,越简单越好。名片是一种介绍自己的方式。现在的都市人,谁没有一盒精心印制的名片呢?有一次,我去拜访著名作家王蒙,虔诚地递上自己的名片。名片上,花朵芬芳,诗意淡雅。王蒙赞赏:"好漂亮的名片。"然后,朝我抱歉地一笑,说:"对不起,我没有名片。"闻言我一愣,心想,怎么可能?王蒙仿佛看出了我的心思,笑着解释道:"人生在世,贵有自知之明。既有自知之明,又何须名片来加以印证呢?"王蒙的话,让我的心豁然开朗,感动于这样一位著作等身的  相似文献   

16.
杯水人生     
一杯水,静静地立在桌子上。玻璃的杯子,清澈透明。氤氲的热气在杯子上方盘旋,似奔涌的激情,更是向上的力量。微卷的茶叶正被开水的温度与热情浸泡开来,慢慢地舒展自己的身姿,在一杯水里开始生命的舞蹈。有了温度,有了热情,就有  相似文献   

17.
做大事的人必定没有琐碎。琐碎的心境、琐碎的事,会扼杀掉人最优质的天分。很多人觉得:掌握资讯,可以让自己做事更方便。但不少人错误地理解了"资讯"二字的含义,把它同"小道消息"、"他人隐私"画上等号。中国人离不开饭局,饭局上离不开"小道消息"。吃的是山珍海味,品的却是家长里短。一个人的讲话,若总是不离他人隐私,且所说的内容总能让你时时有惊讶。离他远点,否则,下一个被出卖的,就是你。  相似文献   

18.
细微之美     
细微之处,最易忽略,也最易遗失。然而,细微之处,看在眼中,便是风景;握在手心,便是花朵;拥在怀里,便是阳光。细微之处,透露出一种精神,一种品质。在熟视无睹的细微之处,往往饱含着文明的底蕴,闪烁着人性的关怀,折射着生命的感恩,浸润着真爱的芳香,潜藏着成功的奥秘。  相似文献   

19.
其一,"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90后"的温室里不缺阳光,不缺水分,不缺肥料,所以"90后"没有经过青涩,就直接进入了成熟。他们敢爱敢恨,不左右逢源,不瞻前顾后,自己看准的路,就一定要去走。"我的青春我做主",这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进步。其二,"做人,脾气不能比本事大。"如今的年轻人,大多有脾气。有点脾气并不可怕,但不能没有本事。如果脾气大过本事,到哪儿都不受欢迎。可喜的  相似文献   

20.
1那么急匆匆,走过很多人。只有她是慢的,走得姗姗。在急切的奔忙中,她突然显得那么醒目,另有一种美,惹人心动。慢有了馈赠:她发现了一朵美丽的小花,躺在地上。她疼惜地弯腰拾起,小心地嗅,让人认为她在试探小花的气息。这个美的动作,还有美的人,美的花,美的心思,怎不令人感动?一切都似曾相识,仿佛看过的一张画,一尊雕塑,遥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