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善举济世,乐善好施,扶贫济困,捐资助学等慈善活动是中华民族和穆斯林的优良传统。民国时期,在全国各地创办回族新式教育、改革经堂教育的浪潮推动下,宁夏回族穆斯林各界人士纷纷捐资创办或资助回族学校等善举,对宁夏回族教育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化旧立新 发展前进——宁夏回族妇女发展新时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族是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之一,宁夏是以回族为主体民族的回族自治区。宁夏回族人口占全区总人口 (150万 )的三分之一,而其中,回族妇女人口约占一半。这是一支在西部开发、宁夏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这支队伍的文明进步,对宁夏的发展,对回回民族的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回族,是全民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从宗教信仰文化传承上讲,回族文化具有其独特而厚重的历史积淀。弘扬回族历史文化之精华,革除阻碍本民族发展的旧观念、旧习俗,是促进民族发展与进步的关键。而近年来,宁夏广大回族妇女自身发展的积极实践…  相似文献   

3.
一成达师范,这个在中国回族穆斯林近、现代历史中,具有发轫于民族文化自觉而迈向新型文化思想标志性的教育建设,她自1925年诞生后不久,便在中华民族惨遭侵略铁蹄蹂躏的整个岁月中,伴随着祖国苦难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艰难岁月走过来的。在这场中华民族生死存亡“最危险的时刻”,每一个族群、团体与个人都面临着一个无法避免的血与火考验中的抉择。成达师范,乃近代中国回族穆斯林以“成德达材”为宗旨创立的一所中国伊斯兰教新式学校。她是一所体现中国回族穆斯林与时俱进,突破传统经堂教育,以“兴教救国”的理念,负有培养新型“三长”职责的宗…  相似文献   

4.
<正>“甘肃回民教育促进会”最早称为“兰州回教劝学所”,由时任甘肃提学使马邻翼联合在兰回族贤达于1913年创办的民间教育组织,会址设在兰州酒泉路清真寺内1,是近代回族知识分子在西北地区躬行“教育救国”事业的重要实践。该组织自创办起历经多次改组:“兰州回教教育促进会”(1918年起)“甘肃回教教育促进会”(1927年起)“甘肃回民教育促进会”(1938年起)“甘肃回族教育促进会”(1949年起),到1953年结束使命。它存续四十载,是我国成立时间较早、活动时间较长的回族文化社团2,见证并助推了甘肃回族近代爱国意识觉醒、冲破畛域、救亡图存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5.
宁夏,中国回族民俗文化的典范区域,其饮食民俗文化更是一支独秀。宁夏回族清真饮食民俗是中华饮食民俗大系中的一枝奇葩,是一种以伊斯兰文化为核心的、适度吸收汉族及其他兄弟民族饮食文化而形成的一种复合型饮食民俗。宁夏回族的清真饮食民俗集中体现在吴忠市利通区。利通区(史称吴忠堡)自明代建制以来,交通便利,商贩云集。明清两代成为陕、甘、内蒙在宁夏进行贸易的中心之一,是宁夏地区物资交流集散地,“吴忠堡列肆数十处,逢三六九交易,逢集至着骈肩累足,极为繁盛。”利通区历史久远,随着商业的发展,其清真饮食业也随之发展起来,而且在区…  相似文献   

6.
回族穆斯林与“实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族穆斯林文化本身十分重视对儿童进行一些与生活紧密相关的现实内容的教育。传统观念也认为,人才的成长应当和民族的生存、发展紧密相连。但在回族历史发展和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有些教育者却忽视了传统的实用教育的作用,从而对“重视实用教育”产生了不正确的理解。一、伊斯兰  相似文献   

7.
看了“关于回汉通婚問題及其他”一文(“中国穆斯林”1958年第2期)后,我很同意,并愿就回族使用汉語、汉字这一問題做一些补充。回回民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使用汉語汉字的民族之一,由于回族是由複杂的种族融合发展而成和在居住上大分散小集中等原因,回族从很早起就使用汉語和汉字。这对回族的进步和发展超了很大的作用。汉族是我国各民族中最先进的民族,它有若几千年光輝的历史和文化。汉族人民是勤劳智慧的人民,有着很  相似文献   

8.
人们通常将操藏语的穆斯林统称为“藏回”,其主要分布在两个地区:一是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卡力岗地区,这里的一部分藏族,由于长期与回族往来,归信了伊斯兰教,从而被周围的回族和其他穆斯林民族称为“藏回”①;另一是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居住的部分回族,在清中后期回民起义失败后,为躲避民族屠杀而迁移到藏族地区居住,出于生存的需要,这部分回族较快地学习和掌握了藏族的文化并适应了藏族的生活,但始终认同自身身份为回族,被其他民族称为“藏回”。两支“藏回”的共性是对回族的心理认同,尤其是在宗教上都信仰伊斯兰教,从而被划分为一个特…  相似文献   

9.
在回族研究中,“语言”问题似乎没有象服饰、宗教、节日等那样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其实,注目于回族语言,即可发现他们通用的汉语中,有其自身特色。下边仅就“移词”谈谈回族语言。“移词”——回族独特的语言回族所用的语言是汉语,这是在民族历史上形成的。而事实上,回族在使用汉语的同时,在宗教生活和民族内部的交际用语  相似文献   

10.
提起马文俊阿訇,生活在回族山乡泾源的人都不陌生。是他,率先带领穆斯林群众开展“以寺养寺”,减轻了群众的负担,又是他,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关心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受到了当地回族群众的好评。  相似文献   

11.
从回族谚语看回族伦理道德庞玉瑛编者按本文作者庞玉瑛是位汉族同志,由于她自幼生活在宁夏回族地区,对回族的历史、文化、习俗等颇感兴趣,因此,平时很注意积累有关回族的各种资料。他撰写的此篇论文在答辩时获得优秀。他特将此文投寄给本刊。我们阅读后认为作者的感情...  相似文献   

12.
从回族谚语看回族伦理道德庞玉瑛编者按本文作者庞玉瑛是位汉族同志,由于她自幼生活在宁夏回族地区,对回族的历史、文化、习俗等颇感兴趣,因此,平时很注意积累有关回族的各种资料。他撰写的此篇论文在答辩时获得优秀。他特将此文投寄给本刊。我们阅读后认为作者的感情...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沁阳县有回族九千多人。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县委、县政府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把发展回族教育列入规划,千方百计地提高回族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为培养回族“四有”人才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深受全县穆斯林群众的称赞。地处豫北牛角川腹地的沁阳县,古为郡州,明清时代是“怀庆府”所在地。这里工农业发达,交通便利,商贾贸易繁荣。但是,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回族文化教育事业比较落后。有些人目光短浅,不重视教育,认为多读书不如早作生意早挣钱有用,因而导致学生中途辍学现象时有发生。为杜绝学生中途辍学问题,县里采取了  相似文献   

14.
回族穆斯林生活禁忌刘书祥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和生活禁忌。回族普遍信仰伊斯兰教,生活习惯大多与伊斯兰教有关。回族在中国社会的长期发展繁衍中,其生活禁忌随之成为全民族重要而显著的民族心理素质特征之一。江泽民同志深刻指出:“民族、宗教无小事”。尊重少...  相似文献   

15.
回族是少数民族中的一个人口数量多、居住地域广的民族,对中国历史的研究,不能不了解回族的历史。宁夏人民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回族人物志》反映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这是由著名史学家白寿彝主编的一部多卷本人物传记。全书共四册,元代一册,已与读者见面;明、清、近代三册将陆续编写出版。  相似文献   

16.
当代回族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族社会重视教育,尤其重视对幼儿的早期教育中国的回族先民为了传承民族文化,维持民族生存,始终把自身的学习和后代的教育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他们不但学习伊斯兰文化知识,而且顺应时代的要求,努力学习中国汉文化和其它各少数民族文化,在与东、西方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交流过程中不断吸取养分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回族在长期教育实践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培养人才对于传播回族文化的重要意义,所以,十分重视兴办教育、发展教育。回族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穆斯林家庭自发的宗教教育。到了明代中期,回族首先在西北开创…  相似文献   

17.
回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一个民族,也是居住最不集中,分布最广的一个民族,现全国回族人口有2100万人,主要聚居在西北地区及河南、云南等省区,其它各地也均有分布。其中宁夏作为全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回族分布尤为集中,所表现出来的回族文化也最为突出。提到回族文化自然与回族的形成密不可分。早在隋唐时期,已经有了沿丝绸之路源源不断进入中国大陆经商的中亚细亚各民族商人——“蕃客”、“胡商”,在广东、浙江、福建沿海一带出现了许多乘商船来华经商和传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其中一些在中国定居,娶妻生子,成了中国大陆上的…  相似文献   

18.
在近代中国回族文化运动中,有一位热心教育、主张改革、追求进步的教育家,这就是王宽。 王宽(1848—1919年)字浩然,行五,经名哈志·阿布杜·拉合曼;新疆维吾尔族称他为“白十阿衡”,即内地回民称他为“王五阿衡”(“白十”是维吾尔语“五”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五四”运动七十周年,也是“五四”运动中回族爱国志士马云亭、朱春涛、朱春祥光荣牺牲七十周年。济南市民委、市伊协与市政协文教委、市青年联合会、市少数民族知识分子联谊会联合于四月廿七日在山东剧院隆重举办“马云亭爱国志士事迹报告会”,向本市回族青少年进行了一次  相似文献   

20.
辛亥革命前的十几年里,随着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我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开始形成。在少数民族当中,回族由于同汉族交错杂居,他们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与当地汉族大体相同。因此,主要在沿海一带,回族中的资本主义经济因素有了一定的发展,各地回族中出现了一批本民族的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当时提倡“新学”的潮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