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在20世纪初,在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即将诞生的前夜,列宁集中精力研究了社会主义的宗教问题,写下了《社会主义和宗教》、《论工人政党对宗教的态度》等名篇。列宁提出了一个复杂、敏感,关系到社会主义国家团结安定的政治难题:社会主义制度与其它社会制度的根本区别之一,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在指导思想上坚持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包括无神论),与一切唯心论(包括有神论)相对立。社会主义的国家政权如何对待宗教,宗教又如何适应这样一个全新的社会?如何做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宗教工作,争取和团结信教群众?如何在资本主义的包围中,抵…  相似文献   

2.
20世纪末,梵蒂冈同美国结盟,利用天主教在波兰的影响力、波兰执政党在宗教理论及政策上的失误,借助反对派团结工会的力量,最终颠覆了社会主义波兰。这一历史事件给社会主义国家处理宗教问题带来重要启示。中国共产党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增进信教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正确处理新时代的宗教问题。  相似文献   

3.
对“社会主义的宗教论”若干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社会主义的宗教论”命题的提出及内涵社会主义实践表明: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宗教问题,始终是摆在执政党面前一个重大、复杂、敏感的政治难题。在新的历史时期,时代呼唤产生“社会主义的宗教论”,实践迫切要求用“社会主义的宗教论”来指导。“社会主义的宗教论”的内涵,应包括三大内容:理论上解决对宗教问题“怎么看”,坚持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制度上(体现在法律、法规上)解决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框架中的地位、存在前提、活动方式、社会作用及基本走向等问题。实践上解决处理宗教问题“…  相似文献   

4.
构建和谐社会与宗教工作新理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宗教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开辟了新境界,要求我们观察和处理宗教问题要有新眼光,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新理念真正贯穿到宗教工作中去,创造性地践行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对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来说,如何正确对待和妥善处理宗教问题,一直是一道政治难题。在有神与无神的问题上,执政党是主张无神的,宗教是主张有神的,也就是说,在意识形态上两者之间有着根本的分歧。历史上曾有人试图消解这种意识形态上根本分歧,有的主张“宗教社会主义”,有的则主张“社会主义宗教”,事实证明都是行不通的…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2001年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度,回答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条件下,坚持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而又执掌国家政权的中国共产党如何妥善处理同信仰有神论的基本群众之间的关系的问题,揭示了社会主义时期宗教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系统地阐明了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理论和政策,形成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社会主义的宗教论”,具有鲜明的理论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对于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具有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与宗教的历史新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初,当无产阶级革命向着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冲刺、社会主义向着苏联走来的时候,列宁写下了《社会主义与宗教》的名篇,提出了一个复杂、敏感,关系到社会主义国家团结安定,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兴衰存亡的政治难题: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和国家政权如何对待宗教,宗教又如何适应社会主义社会?此后,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的共产党人,多方探索,经验丰富,教训深刻。21世纪初,当社会主义在中国站稳脚跟并蓬勃发展的时候,江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就宗教问题,作了一个集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探索之大成的,全面、系统、深刻的讲话…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与宗教的历史新篇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20世纪初,当无产阶级革命向着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冲 刺、社会主义向着苏联走来的时候,列宁写下了《社会主义 与宗教》的名篇,提出了一个复杂、敏感,关系到社会主义 国家团结安定,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兴衰存亡的政治难题: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和国家政权如何对待宗教,宗教又如何适应社会主义社会?此后,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的共产党人,多方探索,经验丰富,教训深刻。 21世纪初,当社会主义在中国站稳脚跟并蓬勃发展的时候,江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就宗教问题,作了一个集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探索之大成的,全面、系统、深刻的讲话,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肩负着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担,写出了“社会主义与宗教”的历史新篇。 “我们共产党人是唯物主义者,我们不信仰宗教,同时我们坚持以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对待宗教,努力认识和掌握宗教自身的规律”,是这个新篇的主旨。 创新、透彻、稳妥,是这个新篇的特色。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这个新篇的点睛之笔。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关于"宗教与文化关系"问题的讨论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议论,宗教文化的内涵是什么、怎样认识宗教与文化的关系、执政党如何对待和处理宗教与文化的关系问题……对这一涉及宗教工作的重要理论问题,还需要进一步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角度进行较为深入系统的基础性研究。  相似文献   

9.
越南、老挝、朝鲜和古巴等国外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宗教思想与本国国情相结合,深化了对本国宗教问题的认识,并在宗教实践中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留下了深刻教训,研究这四个国外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共产党探索和处理宗教问题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以战略思维、世界眼光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宗教问题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一套有关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概括起来就是“三句话”:一是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二是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三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简言之,就是讲政策、抓管理、促适应。坚持根本;保持“三句话”贯彻的连续性这“三句话”,是我们应对复杂的宗教问题,处理繁杂的宗教事务,把握变幻的宗教形势,必须坚持的根本。根本,即立足之根,创业之本。我们面对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面对世界上…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一个多种宗教并存的社会主义国家,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主要宗教都有大量的信教群众。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宗教问题,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面临的重大课题。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运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宗教问题的长期性、群众性和特殊复杂性进行深刻透彻的分析,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提出了新思想、新观点,形成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社会主义的宗教论”。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努力实践“社会主义的宗教论”,对于进一步做好宗教工作…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的宗教论”这一概念,是对江泽民宗教理论的合理概括,是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历史定位。这一理论体系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历史条件。一、冷战结束后国际格局的变化和民族、宗教问题日益突出的新形势,是“社会主义的宗教论”形成的时代基础江泽民对宗教问题的观察与思考,始终着眼于国际格局的新变化,着眼于世界政治经济的新发展,着眼于国际斗争和冲突的新特点,这为“社会主义的宗教论”的形成奠定了时代基础。(一)着眼于国际政治变化发展的大环境来观察和思考宗教问题。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冷战结束,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  相似文献   

13.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涉及宗教和宗教工作的根本问题。为了更妥当地处理好宗教问题以服务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局,在新的形势下,需要深化对“相适应”问题的研究。一、从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互关系的历史把握“相适应”论断的重大意义宗教作为人类社会最古老的社会文化现象之一,已经有几万年的历史。自从19世纪中叶,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和共产党诞生以后,伴随着科学社会主义的传播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社会主义与宗教的相互关系问题,才真正构成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  相似文献   

14.
据报道,在第二次全国统战理论工作会议上,讨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宗教问题。关于宗教能否与社会主义社会相协调,有不同的看法,一种意见认为,这“实际上是对于宗教的本质的认识问题。‘宗教是人民的鸦片’,这就是宗教普遍和客观存在的实质……所以,对于一个公然声称奉行无神论的社会主义社会来说,以为宗教还有某些可协调性,只能是一种偏狭的有悖于问题实质的理解。”关于我国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协调问题,以及如何理解“宗教是人民的鸦片”等,我们曾在《中国社会主义时期的宗教问题》(专著)和一些论文中,结合实际情  相似文献   

15.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与世界各国经济、文化交往日渐频繁,宗教方面对外交往亦日益增加,境外敌对势力加紧了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的活动。因此,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活动,是宗教工作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一、“境外宗教渗透”的内涵境外宗教渗透是指境外团体、组织和个人利用宗教从事的各种违反我国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活动和宣传。主要有两方面的情况:一是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作为渗透的工具,打着宗教旗号颠覆我国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二是企图控…  相似文献   

16.
(接《中国宗教》2021年第2期)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实践逻辑实践逻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对现实问题的理论认识和系统解答,体现了这一理论体系"改造世界"的能力,可以从中国之问和世界之问两个角度来阐释。(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回答了宗教领域的中国之问,即如何处理宗教和社会主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建立初期,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中国宗教,与新生的国家政权不相适应,必须进行改革,而新生的国家政权的巩固,党对宗教问题认识的加深和宗教界对宗教制度民主改革的迫切要求,是宗教制度民主改革的重要条件。在党和政府的推动下,中国宗教界进行了宗教制度的民主改革。经过改革,中国宗教在新中国获得了应有的地位,爱国宗教界成了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开始了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历程。  相似文献   

18.
两年前召开的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勇气,肯定“信教群众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力量”。同时,提出宗教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肯定宗教中蕴含着积极因素。这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执政党认识上的发展与深化,对于我们全面认识宗教的社会作用,实事求是地对待和处理宗教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召开两周年之际,我们重提“宗教的社会作用”的话题,目的在于启发人们对于这一问题的关注和研究,同时,也是为了推动宗教界更好地思考自身的责任与使命。  相似文献   

19.
两年前召开的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勇气,肯定“信教群众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力量”。同时,提出宗教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肯定宗教中蕴含着积极因素。这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执政党认识上的发展与深化,对于我们全面认识宗教的社会作用,实事求是地对待和处理宗教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召开两周年之际,我们重提“宗教的社会作用”的话题,目的在于启发人们对于这一问题的关注和研究,同时,也是为了推动宗教界更好地思考自身的责任与使命。  相似文献   

20.
两年前召开的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勇气,肯定“信教群众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力量”。同时,提出宗教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肯定宗教中蕴含着积极因素。这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执政党认识上的发展与深化,对于我们全面认识宗教的社会作用,实事求是地对待和处理宗教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召开两周年之际,我们重提“宗教的社会作用”的话题,目的在于启发人们对于这一问题的关注和研究,同时,也是为了推动宗教界更好地思考自身的责任与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