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传统的社会福利是一种补缺型为主的社会福利,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这种补缺型的社会福利已无法满足人民对社会福利的需要。因此,在新时期从人民的需要出发,构建新型的社会福利体系,是中国改善民生、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经之路,社会福利的价值理念及相关伦理原则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福利体系所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本文在总结近年来的几种主要的福利理念的基础上,提出应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福利共享"理念。论文探讨了"福利共享"理念的内涵,福利共享的正当性、合理性理论和现实依据以及福利共享要拒斥的两种错误观念。  相似文献   

2.
现代社会福利机制的构建是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佛教发展的重要问题。以往佛教慈善事业的理念和机制已不再适应当代社会的公共福利需求,佛教社会福利机制必须应随着当代社会的变化而做出突出都市语境、坚持以人为本和强调宗教超越性的调整。本文通过对广东省光孝寺、开元寺和南华寺等7所重点寺院180位僧众的问卷调查,提出非营利视角下建构佛教社会福利机制的四种途径:建立积极入世心态、提高僧伽教育水平、强化寺院经济收入、建立新型管理模式,提出以大乘佛教精神与非营利管理优势相结合的方式来构建我国佛教社会福利机制。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辩证地评价毛泽东时代和邓小平时代的社会福利发展;分析了这两个时期毛泽东和邓小平思想意识的转变以及对社会福利结果的影响;明确思想意识对社会福利政策结果的影响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伊斯兰社会福利思想是在伊斯兰教的信仰体系下,用来指导团体和个人从事各种旨在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社会福利实践的思想。这一思想如今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穆斯林的福利实践。本文从救助性和发展性两个方面对伊斯兰教社会福利思想做了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沿海地区佛教社会福利事业已初步形成了一套富有层次性和体系化的社会应对机制,区别于传统布施观。在个体层面上,它关注现代城市民众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以临终关怀为典型,形成了对佛教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有效推动;在社会层面,它以淡化宗教色彩、争取社会认可和形成社团制度三条路径,有效地将传统慈善融入现代日常生活。在此基础上,现代佛教社会福利还倡导"深层生态"理念,并可以此为顶层设计,构建体系化的社会福利理论与实践,从而与现代社会形成良性互动,在引导和护持社会和谐发展的同时促进中国社会转型。  相似文献   

6.
帕累托改进是主流经济哲学和政治哲学有关社会福利改进的判定工具,具有维护个人自由、一致同意、增量改革等直觉意义上的优点。一些学者认为,帕累托改进有利于既得利益,但这只是维持最初的分配方案并导致使阶级固化的长期演进结果。分析表明,帕累托改进存在着多种可能的演进方向,要避免阶级固化的逻辑,就应当坚持矫正正义,给利益受损者以更多的份额,从而使社会向较为平等的方向演进。人们所持有的伦理观念,对于帕累托改进和社会福利演进有着重要而长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尝试以台湾法鼓山的佛教社会福利实践为例,分析“法布施”在其创建前十年中的表现形式及其社会意义.法鼓山自1989年以来在社会福利事业建设上卓有成效,而以佛教教育为核心的“法布施”是其佛教社会福利的主要平台.法鼓山以“人间佛教”的理念为基础,以多样化的社会教育和实体化教育、僧团教育和信众教育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一个良性互动的“法布施”体系,体现了都市佛教早期社会福利建设的若干特点:社会教育的介入性强,组织形式富有时代感、延续性和叠加性;实体化教育学术倾向明显,紧扣国际前沿,易于树立话语权威;僧团与信众教育之间相互补充,形成自下而上的独特组织结构.这些对大陆沿海地区佛教社会福利事业的建设与发展极具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需求、供给与我国社会工作制度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曙 《学海》2011,(6):81-86
我国社会正经历着快速的社会转型,社会问题复杂化,社会成员的社会福利需求日益多元化。政府为了有效回应社会福利需求变化,将社会工作制度纳入整个社会管理、社会福利与服务的制度创新过程中,为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条件。本文试图从需求和制度供给的角度,分析我国社会工作制度建构所需具备的社会大众的福利需求基础,指出政府福利制度供给中存在的缺陷,探寻我国社会工作制度构建的路径,推动我国社会管理制度创新与完善。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主要居住在西北农村地区。受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制约和历史因素的影响,这些穆斯林地区的社会福利保障还不健全,广大农村穆斯林老人的营养状况、医疗条件远不如城市居民。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穆斯林老人的健康状况并不差,中老年人口的死亡率较低,长寿率很高。全国  相似文献   

10.
奉献爱心     
中秋、国庆节期间,深圳教会积极开展各种爱心志愿服务活动。10月1日这天,教友林国贞向市社会福利中心赠送了游园门票和食品,并抽出时间亲自驾车带领市社会福利中心的孤儿、老师们到世界之窗公园游览,为失去父爱和母爱的孩子们献上了一份真诚的爱意。(刘若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