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兴贵  熊懿 《心理科学》2012,35(2):424-429
人格研究对任何层次的组织行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量元分析都显示了人格特质对工作动机、工作绩效、员工幸福感、压力与应对、团队效能、冲突与谈判、权利与政治、领导以及反组织行为等组织行为指标具有良好的预测力。但是人格研究在组织中的应用因为人格测验的效度和被试在测验中“作假”而饱受争议和批评。人格理论的拓展及其跨文化的适用性,人格特质的负面作用以及结合组织情境的动态研究都是今后研究值得关注和探索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人格测量和员工选聘: 问题与回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员工的选拔和任聘是我国当前企业改革调整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在人员选聘问题上,对人格因素的作用和价值,人们往往持悲观态度。本文根据近十年来人格度量及其在人员选聘中运用的一系列研究,回答了在人员选聘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些主要问题。主要的结论是,良好建构的人格度量工具能够有效地预测实际工作绩效。在人员选聘过程中引入人格测验,不仅能够提高组织的生产能力,而且对社会公正亦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3.
人格测验在人事测评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事测评过程中,利用成熟的人格测验方法对管理者或应聘人员的人格特征进行诊断,可以为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提供参考依据。文章首先强调了人格测验在人事测评中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四种经典人格测验和三种管理情境中的人格测验,分析了人格测验在预测个体未来工作表现、工作风格以及实现人岗匹配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最后,文章提出:加入社会评价性维度的人格测验可以鉴别个体是否具有健康人格,更好地发挥人格测验的三大功能。有助于企业在人事测评中合理使用人格测验。  相似文献   

4.
鉴于员工创造力日常变化对于组织的绩效及环境适应性产生重要影响,采用经验取样方法,对116名员工进行持续5个工作日追踪,探讨了员工日常睡眠质量与创造力关系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多层次分析结果表明(1)员工日常睡眠质量正向预测创造力;(2)员工尽职人格对睡眠质量与创造力之间的正相关具有跨层次正向调节作用,即同尽职人格低水平员工相比,尽职人格高水平员工的日常睡眠质量与创造力之间的正相关更强;(3)员工尽职人格与工作不确定共同对日常睡眠质量对创造力的预测作用具有跨层次负向调节作用,即相对其他条件,尽职人格高水平和工作不确定低水平(或高水平时),日常睡眠质量更能预测创造力。组织提高员工创造力需要以自我控制消耗理论为指导,积极关注睡眠质量,也需关注员工尽职人格及工作不确定等因素。  相似文献   

5.
工作绩效预测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介绍了国内外有关人格、能力与工作绩效关系研究和工作绩效预测模型研究的最新成果与进展。研究表明,个体的能力、人格等个性特征影响其工作绩效,合适的能力、人格测验能较好的预测其工作绩效,并受到一些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的影响。文章提出应从工作绩效结构、预测模型和跨文化研究三个方面加强工作绩效的预测研究  相似文献   

6.
西方诚信度测验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度测验是指在招聘和选拔过程中用于评价应聘者的诚实、诚信、可依靠性,从而预测他们的偷盗、违反纪律、反工作行为以及今后工作业绩的以纸笔测验为主的测验工具。文章对西方诚信度测验的发展和应用现状做出了综述,指出诚信度测验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大五人格模型中的责任感、宜人性和情绪稳定性是诚信度测验潜在的测量内容,但诚信度测验与大五人格模型以外的其它人格维度也存在较高的相关性。诚信度测验对反工作行为和整体工作绩效具有良好的预测效度。文章在总结诚信度测验存在的一些争议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它在中国企业员工招聘和选拔中应用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大五人格和工作绩效相关性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任国华  刘继亮 《心理科学》2005,28(2):406-408
人格和工作绩效关系的探究正成为研究者关注的主题。本文围绕人格对工作绩效的预测力、影响人格和绩效的中介变量、人格与关系绩效、人格与管理绩效等方面,对大五人格和工作绩效二者的相关性研究进行了回顾。  相似文献   

8.
主动性人格与工作绩效:个体-组织匹配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瑶  甘怡群 《应用心理学》2008,14(2):118-128
本研究的目的:考察主动性人格在中国企业内对工作绩效的预测性及个体-组织匹配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方法:研究以三家中国本土企业的253名员工为被试,使用修订过的主动性人格量表。结果:(1)除了大五人格和社会赞许性之外,主动性人格还可以解释工作绩效8.5%的方差变异;(2)整体分析时只有团队导向因素显著,单独分析时高新独资企业中注重细节因素、团队导向因素和结果导向因素有显著的调节作用;民营企业中尊重员工因素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国有企业中革新性因素和团队导向因素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结论:主动性人格可以有效地预测工作绩效,个体-组织匹配则根据不同的企业组织,不同的因素在主动性人格和工作绩效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关于本研究的贡献与不足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都有所讨论。  相似文献   

9.
个性与人们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存在着密切关系,选择与人格相匹配的职业锚,不仅有助于个体合理规划自身的职业生涯,而且组织也可以人员优化组合,从而提高组织绩效。本文以A型人格作为人格测量指标,选取“80后”大学生员工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深入探讨了A型人格与职业锚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A型人格与“80后”大学生员工自主型、创业型、技术型与挑战型的职业锚存在正相关,与挑战型和自主型职业锚有因果关系,其中时间紧迫感(CH)维度对挑战型职业锚有预测作用,竞争不耐烦(TH)维度对自主型职业锚有预测作用。具有A型人格的“80后”大学生员工非常适合创业和自主型的工作。B型较适合选择管理型与安全型的职业锚以发展自身的职业道路。本文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和对策,帮助“80后”大学生员工设计符合自身个性的职业生涯规划。  相似文献   

10.
主动性人格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与管理者开始关注员工的主动行为,主动行为能够改善组织的效率和提高竞争力。主动行为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个因素即主动性人格。主动性人格是一种稳定的主动行为倾向。许多研究表明:主动性人格与许多行为结果都有密切联系,包括工作绩效、职业生涯成功、领导能力、团队绩效、创业等。今后的研究需要探讨一些问题,如主动性人格与关系绩效、职业生涯成功新标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Three approaches to the assessment of DSM-III personality disorders are compared by examining the manner in which interrelationships between disorders are portrayed by the different techniques. Although a fair degree of convergence was noted among the three techniques, several differences were also observed. These comparisons, particularly the noted contrasts, have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ers using these techniques.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人格特点和发展现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聂衍刚  郑雪 《心理科学》2004,27(4):1019-1022
本研究以《中学生个性测验》为研究工具,以广东省五所不同类型中学的2816名初高中学生为被试,考察了中学生人格发展的状况和特点。研究发现:中学生人格发展状况不甚乐观,检出率较高;中学生人格发展状况在男女生之间、初高中之间和各类型学校之间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建议要有针对性的加强中学生的健康人格教育。  相似文献   

13.
14.
国外品牌人格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牌人格是指消费者所感知的品牌所体现出来的一套人格特征。根据国外文献中存在的品牌人格相关研究这条线索,介绍了品牌形象论及品牌形象维度论两个派系关于品牌人格的定义,基于人格类型论和人格特质论两个理论源泉回顾了品牌人格的维度构成,并分别从消费者视角及企业视角归纳分析了品牌人格的影响作用,最后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理论借鉴三个方面探讨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并展望了品牌人格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5.
创造力与人格是心理学领域内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也是心理学研究中备受关注的问题。该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对加利福尼亚心理量表、人格三因素模型、五因素模型、多种人格测验及其与创造力的关系进行了回顾。已有的研究的确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研究内容还有待丰富、研究方法还有待完善、研究对象还有待拓展,这也预示着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边缘性人格组织是人格障碍的内在结构。克恩伯格主要从非特异性自我虚弱性、现实检验、原始防御机制、病理性的内在客体关系以及身份认同紊乱五个方面阐述了边缘性人格组织理论。该理论弥补了DSM-Ⅳ中人格障碍诊断标准的无理论化倾向的缺陷,并为深入理解人格障碍的心理病理学提供了一个系统框架。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传统的五因素人格理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燕国材  刘同辉 《心理科学》2005,28(4):780-783
全文主要讨论四个问题:(1)简介中外的两种人格理论及其启示;(2)我国传统五因素人格理论的形成;(3)对传统人格五因素的分析;(4)探讨传统五因素人格理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尹奎  赵景  周静  聂琦 《心理科学进展》2021,29(10):1866-1877
“大五”人格剖面是“大五”人格特质在个体上的高低组合, 充分考虑了人格特质之间的交互作用, 能够反映不同子群体在“大五”人格特质上的数量与质量差异, 是解释以往以变量为中心矛盾性结论的重要途径, 也更契合组织管理实践需要, 对实践有更强的指导意义。“大五”人格剖面数量受到研究情境、样本特征、研究方法等因素的影响, 基于自我适应-自我管理模型可以获取4剖面模型, 且常见的剖面包括灵活适应剖面、普通剖面与执拗剖面。“大五”人格剖面在研究中更多地扮演自变量角色, 探讨其在关键结果变量上是否存在差异。未来可以关注强化“大五”人格剖面研究的理论基础; 加强重复性研究, 识别普适性“大五”人格剖面; 识别“大五”人格剖面的影响因素; 纳入更多人格变量, 更完整刻画人格剖面。  相似文献   

19.
边缘性人格障碍是一种最常见的人格障碍。描述性精神病学、心理测验和精神分析的研究发现,边缘性人格障碍可能是由若干个异质性的亚群体组成,不同的亚群在症状表现、病因、心理病理机制、对治疗干预的反应和预后等方面可能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可以根据不同的维度将其进行亚型分类,而使同一个亚群中的个体差异小于不同亚群之间的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20.
郭本禹 《心理科学》2006,29(5):1278-1279
时间和人格都是心理学领域极为重要的研究内容。时间无处不在,它不仅是基本心理过程的存在方式,而且也是人格特征的存在方式。时间与人格心理的研究是现代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时间与人格心理学探索》一书,向我们详尽地展现了时间和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综观全书,主要凸显四个方面特点:一、研究取向上强调中国化;二、研究过程上体现长期性;三、研究方法上注重多样性;四、研究成果上凸显创新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