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洪泽湖是中国第四大淡水湖,近2万人漂泊生活在这片2000多平方公里的水域上,他们"以船为家、以湖为伴",祖祖辈辈在湖上劳作和生活。新滩教会,是洪泽湖周围百余位基督徒渔民礼拜聚会的地方,以固定在湖面的一艘大船为聚会场所。几年前,新滩教会在船上成立的时候,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因为这是为数不多在水上建立的聚会点,每到周末,周围"靠水吃水"的渔民便会相约开着自家渔船齐聚于此,一起唱诗祈祷、读经听道。最近,他们却要告别彼此,离开这间船上教会了。  相似文献   

2.
苏北洪泽湖西南岸有一个小有名气的管镇,其老街西北50米处有一座青砖黑瓦结构的亭子,名曰“管鲍分金亭”。  相似文献   

3.
一九四一年春,新四军四师在洪泽湖畔创建了骑兵团,骑兵团铁骑纵横,大显神威。可一次因错解“星夜渡河”险误了军机。一天早晨,骑兵团吴副团长正带领一些战士在淮河南岸一带打围捕鱼师司令部通讯员飞马送来命令:“带  相似文献   

4.
张忠广  尹建龙 《学海》2023,(5):211-216
早在西汉时期就有黄河入淮的相关文字记载,此后黄河入淮大致经历了从泛淮、侵淮到夺淮的过程。自1128年杜充决口黄河后,黄河开始了长达727年的夺淮进程,这一进程打乱了江淮地区原有水系,并对江淮地区水系进行了重新塑造。就河流环境而言,黄河夺淮使得江淮地区淮河、长江和运河水系发生变动,淮河入海水道和废黄河的形成均是黄河在江淮地区留下的印迹。就湖泊环境而言,黄河夺淮改变了江淮地区的湖泊环境,致使洪泽湖等湖泊潴水新生,也导致射阳湖等湖泊淤废消亡。  相似文献   

5.
比尔·盖茨离开微软公司了,但他创造的那段财富神话依旧被人们津津乐道。至今,我清晰记得比尔·盖茨的一个吸引人才的举措。高级技术官詹姆士·贵是数据传输界的天才,盖茨安排他到波士顿微软研究院工作。詹姆士·贵个性很强,不愿离开硅谷。盖茨就索性在硅谷盖了一栋很别致的小楼,  相似文献   

6.
张积家  陈栩茜  尤宁  王斌 《心理学报》2018,50(4):390-399
在汉语中, 红、紫、蓝、绿都有各自的语言标签。但在日常语用中, “红”与“紫”比“蓝”与“绿”的语用关系更加密切。“红”与“紫”具有更多的联合表达, 具有更为类似的颜色感应。采用颜色相似性判断、颜色分类和颜色再认任务, 考察汉语母语者对“红–紫”色块和“蓝–绿”色块的认知, 探讨语用关系对颜色认知的影响。结果表明, 语用关系不影响汉语母语者的颜色相似性判断, 却影响颜色分类和颜色再认。与“蓝–绿”色块比, 汉语母语者在包含记忆成分任务中对“红–紫”色块具有认知劣势。整个研究表明, 由语用关系引起的颜色感应在颜色认知中起着重要调节作用, 记忆编码在此过程中起着直接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光栅朝向分辨任务来探讨视知觉学习中是否存在关于45°对角线对称的镜像迁移现象。训练被试分辨15°或75°朝向3或5d,每天约1h,训练前后测量15°、75°、45°朝向的分辨阈值。通过训练,训练朝向(15°或75°)的阈值下降,该学习效应没有迁移至45°朝向,但基本迁移到关于45°对称的朝向(75°或15°)上。这提示,视知觉学习可能发生在中间视皮层,该皮层同时具有一定的朝向特异性和关于45°对角线对称的镜像迁移性.  相似文献   

8.
张积家  付雅  王斌 《心理学报》2020,52(4):440-455
采用空间隐喻和重量隐喻的研究范式, 考察彝族人、白族人和摩梭人在亲属词性别概念加工中的空间隐喻和重量隐喻。实验1考察亲属词性别概念加工的上下隐喻。结果表明, 彝族人对“上男下女”词对的反应比对“上女下男”词对快; 白族人在判断长辈亲属词时, 对“上男下女”词对的反应比对“上女下男”词对快; 摩梭人对“上男下女”词对的反应比对“上女下男”词对慢。实验2采用性别概念启动重量概念, 发现亲属词性别概念加工存在着轻重隐喻一致性效应, 性别亲属词对促进对天平倾斜方向的判断。对彝族人而言, 男性亲属词激活了“重”概念, 女性亲属词激活了“轻”概念; 对摩梭人而言, 女性亲属词激活了“重”概念, 男性亲属词激活了“轻”概念; 白族人未表现出亲属词性别对轻重概念激活的差异。实验3采用重量概念启动性别概念。结果显示, 对彝族人而言, “重”概念启动了“男”概念, “轻”概念启动了“女”概念; 对摩梭人而言, “重”概念启动了“女”概念, “轻”概念启动了“男”概念; 对白族人而言, 未发现轻重概念对性别概念启动的显著差异。整个研究表明, 性别文化影响亲属词性别概念加工中的空间隐喻和重量隐喻, 证明了隐喻的文化性。  相似文献   

9.
张奇勇  卢家楣 《心理学报》2015,47(6):797-806
从以往意识性情绪感染的研究中可以推断出, 情绪感染可以被后继的“观念”所调节, 这种观念可以被无意识提取, 那么情绪感染能不能被“先入观念”所调节呢, 即观念先于情绪感染而存在并对情绪感染的最终效果产生影响。实验情境以教学活动为例, 采用被试内设计, 通过实验前的指导语引导学生树立两种教师评价--“权威”教师(积极的先入观念)和“新手”教师(消极的先入观念), 然后给学生播放两位教师的三类教学视频--中性情绪、积极情绪、消极情绪的朗诵视频, 使用BioNeuro八通道生物反馈仪记录学生在观看视频时的生理指标, 每段视频播放后, 要求学生完成《教师课堂情绪感染力评价问卷(学生用)》。实验结果表明, 学生在观看“权威”教师视频时, 其注意力水平不受教师情绪效价的影响, 学生对“权威”教师均能保持较高的“专注”状态, 从而提高了“权威”教师的积极情绪感染力(易感性调节), 而对“新手”教师的“专注”程度较低, 从而削弱了“新手”教师的积极情绪感染力(免疫性调节)。“新手”教师的消极情绪感染力(倦怠)比“权威”教师的消极情绪感染力更强, 这与学生对“权威”教师的消极情绪进行“合理化”解释有关, 从而免疫了“权威”教师的消极情绪感染力。问卷调查结果也表明, 学生对“权威”教师的情绪感染力评价(无论是中性、积极或消极视频)要极其显著好于对“新手”教师的评价。由此说明, 先入观念对情绪感染的调节方式有两种:“专注”和“合理化”, 调节的结果也有两种:“易感性”与“免疫性”。  相似文献   

10.
一、我国古代境的原义,在物之境。(一)、曲尽为竟,时间概念“境”的本字是“竞”,“‘竞’,乐曲尽为竞”(《说文·音部》)。段玉裁的注:“引申凡事之所止,土地之所止皆日竟。”又《说文·田部》日:“界,竟也”,段注云:“界之言介也。介者,画也;画者,介也,象田四界”。又《周礼·夏官·掌固》有“凡国都之竟”句,其下所做注释:“竟,  相似文献   

11.
《古兰经》第九十五章,无花果章,是麦加降示的,全章共八节。原文如下:奉普慈特慈安拉之名<一>以无花果和橄榄起誓,<二>以西奈山起誓,<三>以这座平安城起誓,<四>我确将人类创造在极俊美的姿态中,<五>然后,我又使他坠落于至低的一流,<六>  相似文献   

12.
庞维国 《心理科学》2011,34(2):505-509
摘 要 《吕氏春秋》关于智力内涵的诠释大大超过前人,它所描述的“知时”、“知化”、“长见”、“察微”、“贵卒”等智力特征与现代智力理论相契合;它提出的“人同类而智殊”、“小智非大智之类”、“智不遇时则无功”、“人之少也愚,其长也智”等观点,充分体现了中国先秦学者的智慧;它关于通过“自反”、学习促进智力发展的主张,对当今教育依然具有重要的参照价值。《吕氏春秋》的智育定位主要是王道,它较少注意先天因素对智力的影响,这是其局限。关键词 吕氏春秋 智力观 个体差异 智力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李晓文  彭琴芳 《心理科学》2011,34(5):1090-1094
摘要:Dweck研究提出,通过蕴含特定能力观的故事和表扬可以形成儿童相应的能力和目标取向。作者认为,随着儿童能力的自我意识发展,干预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本研究以3-9年级885名学生为被试,采取“天分”、“努力”、“无关”三组故事和“聪明”、“努力”、“潜能”、“不表扬”四种评价方式进行能力观干预,将目标得分变化作为干预效果的指标。实验结果显示了年龄和干预方式的交互作用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Dweck的研究结论,验证并丰富了作者关于能力观干预发展性效应的设想。  相似文献   

14.
张慧  施建农 《心理科学进展》2014,22(12):1867-1874
无意视盲现象是指即使某些刺激物出现在视野中, 观察者也并没有觉察到这些刺激物的存在。这种现象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 它是许多交通和医疗事故的罪魁祸首。回顾前人的研究结果我们发现, 从认知行为角度出发, 无意视盲主要由两方面原因引起, 即“资源有限”与“注意定势”。一般情况下, “资源有限”与“注意定势”会共同导致无意视盲; 但有时候, “注意定势”也会独立于“资源有限”直接导致无意视盲。另外, 从大脑神经机制的角度来看, “资源有限”与“注意定势”作用于大脑加工的中后期, 即使产生无意视盲, 意识加工脑区对非预期刺激也进行了一定的认知加工, 但是否能进入到意识层面, 一方面取决于刺激呈现后中期枕顶部位的意识输入, 另一方面取决于与刺激驱动相关的颞顶联合区的激活程度以及与记忆负荷相关的顶内沟的抑制程度。  相似文献   

15.
长寿的秘诀     
1986年的诺贝尔医学奖得主、意大利终身参议员丽塔&#183;李维&#183;蒙塔西妮,近日刚刚度过了百岁生目。虽已百岁高龄,李维&#183;蒙塔西妮每天仍会前往实验室做研究工作。她每天5点起床,晚上11点睡觉,生活极有规律。记者见到她在自己的办公室里,“行动敏捷,笑容迷人.那敏锐的思维和充沛的体力,足以令年岁只有她一半的人艳羡”。  相似文献   

16.
奋斗与追求     
人的一生像坚木,要充实,内涵须深刻;要正直,立场要坚定;要成材,身心要健康;要牢固,信仰须坚定。人的一生像火,要耀眼,事业须旺盛;要蓬勃,体力须充沛;要热情,态度须诚挚;要燃烧,性格须热情。要奋斗,志气须高涨;要追求,心情要欢乐。奋斗就要问心无愧。发自良心。人只有奋斗的一生,才是成功的人生,这一定律永远不会颠倒。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天主教》2006,(4):49-49
印度联邦宗教少数社群委员会进行的调查证实,在多个印度教国家主义政党管治的邦里,基督徒是袭击对象。6月20日,由两人组成的调查组组长哈尔查兰&#183;辛格&#183;乔希(Harcharan Singh Josh)对天亚社说,他们将在几天内把调查结果呈交总理曼莫汉&#183;辛格(Manmohan Singh)。  相似文献   

18.
唐辉  周坤  赵翠霞  李纾 《心理学报》2014,46(10):1549-1563
主流决策理论认为人们当遵从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 基于“价” (value)做选择—— 挑选能直接给自己带来最大获益的选项。但决策者实际上经常会基于“值” (worth)做选择—— 挑选令自己当下吃亏或损失的选项, 并认为“值得”。为探索选择吃亏的选项究竟“值”在何处, 研究1利用情境实验操纵“基于‘值’选择”, 发现选择表面吃亏的“值”选项反而能给个体带来更大的延迟获益。研究2a采用归纳法, 确定了吃亏选项会在“惠、善、义、法” 4个潜在维度上被决策者赋予更大的“值”; 研究2b利用测量4个潜在维度的情境测验, 以销售群体的销售绩效和主观幸福感为真实获益的衡量指标, 验证了“基于‘值’选择”与现实生活中的物质和精神获益间存在正向的线性预测关系。研究首次为中国文化中的“吃亏是福”提供了实证证据的支持, 揭示诱使人们选择吃亏选项的是“后福”—— 赋在潜在维度上的延迟获益。  相似文献   

19.
汪子祺 《天风》1994,(4):33-34
曾经,我是那样地轻视金钱,认为世上有比它更重要的东西。金钱能买床褥,但不能买睡眠;能买书籍,却不能买头脑;能买食物,却不能买胃口;能买化妆品,却不能买美;能买补品,却不能买健康;能买楼房,不能买家;能买精品,不能买教养;能买娱乐,不能买幸福;能买庙宇教堂。  相似文献   

20.
我们自行设计关于处分权的日常生活问题,考察了小学生“所有”意识的发展特,或。被试选自北京市宣武区的一所小学,从二、四、六年级各选取两个班,由班主任老师当主试进行团体测验。研究结果表明,小学生的“所有”意识随着年龄而发展;小学低年级儿童在“所有”问题上已开始摆脱母亲的权威影响;小学生对不同所有物的所有意识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