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颜敏 《天风》2008,(8):28-31
圣夏的工作(约16:5-15) 耶稣说:"现今我往差我来的父那里去,你们中间并没有人问我: ‘你往哪里去?'"(约16:5)基于彼得和多马在前面已经问过这个问题,耶稣这句话看上去似乎自相矛盾(参约13:36;14:5).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悔改     
张远来 《天风》2006,(8):32-33
那时,有施洗的约翰出来,在犹太的旷野传道,说“天国近了, 你们应当悔改!”(太3:1-2) 约翰下监以后,耶稣来到加利利, 宣讲上帝的福音,说“天国近了, 你们应当悔改!”(参太4:17)(彼得)所以你们当悔改归正,使你们的罪得以涂抹(徒3:19)。(保罗) 又对犹太人和希利尼人证明当向上帝悔改,信靠我主耶稣基督(徒 20:21)。  相似文献   

3.
蒿自强 《天风》2017,(10):9-10
<正>经文:太5:13-16主耶稣在世时著名的登山宝训(或天国宪章)曾将信徒(或教会)比作世上的盐与光,这两样是人类生命维持的必需元素,他从正反两方面对比论述,凸显基督徒在世上要同时具备隐性与显性双重的社会功能.一、调和的盐:隐性功能(参太5:13)  相似文献   

4.
《天风》2015,(5)
<正>《马太福音》24至25章,主要论述基督再来。当众门徒关心基督何时再来之时,耶稣告诉他们:"那日子、那时辰,没有人知道,连天上的使者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惟独父知道。"(参太24:36-37)进而告诉他们:"你们要警醒,因为不知道你们的主是哪一天来到。"(参太24:42)"你们也要预备,因为你们想不到的时候,人子就来了。"(参太24:44)门徒所关心的是基督何时再来,而耶稣所看重的却是如何面对基督的再来。因此,耶稣接下来讲了一  相似文献   

5.
高双英 《天风》1996,(4):17-18
“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太5:1 5—16)  相似文献   

6.
王志军 《天风》2008,(17):18-19
"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太5:16)  相似文献   

7.
杨联涛 《天风》2024,(3):20-23
<正>登山宝训(《马太福音》5章至7章)独具魅力,学者对此有不同的解读:进天国的条件、不可能达到的理想、另一时代的样式。1登山宝训是不接地气的伦理要求?是进天堂的行为指南?笔者拟在旧约故事脉络中解读《马太福音》5章。一、新约之民的守则登山宝训是新约之民的守则。《马太福音》5章可分为:登山(参太5∶1-2)、八福(参太5∶3-12)、盐和光(参太5∶13-16)、耶稣成全律法(参太5∶17-20),以及六个对比(参太5∶21-48)。  相似文献   

8.
盐若失了味     
《天风》2020,(9)
正耶稣说:"你们是地上的盐……你们是世上的光。"(参太5:13-16)盐不仅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也是人身体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元素。盐与纯洁有关,古代罗马人认为,盐是万物中最纯净的,因为它源自最纯净的阳光和海水。古代世界,盐是防腐的主要物质,它可以用来保存食物。今天,虽然有各种保鲜的化学制剂和保鲜的方法,但盐却仍然是最自然的防腐剂。当然,对我们的日常生活而言,盐最主要的特质是调味。  相似文献   

9.
刘美纯 《天风》2022,(3):25-26
和好的观念是保罗神学重要的特色.保罗用动词"καταλλ(α)σσω"和名词"καταλλαγ(η) "表示和好.此词仅出现在保罗书信中(参罗5 : 10 - 11;参林后5 : 18 -20;参弗2 : 16;参西1 : 20、22).动词的意思是"使和解",名词的意思是"复和".  相似文献   

10.
只见耶稣     
刘美纯 《天风》2018,(2):32-32
新约前三福音书都记载了主耶稣的登山显荣(参太17:1-8;可9:2-8;路9:28-3 6)。这一事件有重要的两点:门徒(彼得、雅各、约翰)在云彩里听见的声音:"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你们要听他。"(参太17:5)以及门徒再次"举目不见一人,只见耶稣在那里"。  相似文献   

11.
刘美纯 《天风》2022,(5):26-27
符类福音记载门徒关于"天国里谁为大"的询问(参太18:1-5)、争论(参可9:33-37)和议论(参路9:46-48),三卷福音书记载的角度虽不尽相同,但都是围绕"天国里谁为大"这件事,且都是发生在耶稣第二次预言他受难与复活之后.当耶稣第三次预言他的受难与复活后,他最亲近的两个门徒雅各和约翰兄弟俩就来求耶稣:"在你的荣耀里,请赐我们一个坐在你右边,一个坐在你左边."(参可 10:37;参太 20:21,和合本2010)由此引起了其他门徒对他俩的不忿,"其余十个门徒听见,就对雅各和约翰很生气"(可 10:41;参太 20:24,和合本2010).当年门徒的"谁为大"的争论,以及雅各和约翰想要坐高位的想法,自古以来并未停止过.做最大的、坐高位、有权,人性使然,是会让人心动的.  相似文献   

12.
爱的荣耀     
李作安 《天风》2001,(9):27
主说:你们是世上的盐。是世上的光。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太5:13-16)。 一日清晨,人们把一名弃婴送到福利院,福利院的护理给她取名叫明丽。 一个浑身是病,连负责治疗的医生都无可奈何的孩子得到基督徒的关爱。圣诞节,李姊妹和教会里一些姊妹同往年一样,带着衣服、食品来福利院看望孤儿们,她们是这里的常客,孩子们都认识这些阿姨,当李姊妹听完护理员叙述小明丽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曹圣洁 《天风》2010,(10):4-5
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太6:33)"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丧掉生命;凡为我丧掉生命的,必得着生命。"(太16:25)  相似文献   

14.
周宇 《天风》2006,(8):40-41
天使对妇女说:“不要害怕!我知道你们是寻找那钉十字架的耶稣。他不在这里,照他所说的,已经复活了。你们来看安放主的地方。”(太28:5-6) 经文:太28:1-10 “主从坟墓里复活,得胜一切仇敌与罪孽!主耶稣复活得胜黑暗死亡,从此永远与圣徒作王,主复活、主复活,哈利路亚,主复活!”这优美的欢快的赞美诗唱出了基督徒心中对主复活的欢乐。  相似文献   

15.
清河 《天风》1996,(8):15-15
“你们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太5∶14—16) 1996年5月3日的河南省南阳市《南阳晚报》  相似文献   

16.
刘凌维 《天风》2005,(10):4-6
经文:罗2:1-2;林后3:3;林前4:9在圣经中有很多关于基督徒的比喻,在四福音书中主耶稣曾把跟随他的人比作葡萄树上的枝子,是流露基督生命的管道(参约15:1);比作世上的光,来照亮这个世界(参太5:14);比作可以调味、杀菌,并能使人对生命活水产生渴望的盐(参太5:13)。而我们刚才所读的几处经文是使徒保罗对基督徒人生所做的比喻,在这三个比喻中保罗把基督徒比作是献给上帝的活祭,是上帝写给世人的信,并且基督徒的人生又如搭在天地之间大舞台中上演的一台戏,被世人和天使观看和评价。  相似文献   

17.
倪光道 《天风》2005,(3):26-27
有些弟兄姊妹总觉得生命之道太奥秘、太抽象,不容易听懂,也不容易遵行。其实,如今这真道的奥秘已经显明(参罗16:25-26;西1:26-27),不再抽象。约翰说:"论到从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就是我们所听见、所看见、亲眼看过、亲手摸过的。"(约壹1:1)不言而喻,这是指道成肉身的基督,已经将看不见的神"表明出来"(约1:18)。所以,我们这些因信得着基督生命的人,也要"将生命的道表明出来"(腓2:16)。  相似文献   

18.
犹大     
《天风》2007,(8):23
受赞美的praised赞美主Praise of the Lord 1、主耶稣所立的十二个使徒之一,是加略人西门的儿子(太10:4,可3:19,路6:16),他出卖了主耶稣。耶稣从起头就知道,谁不信他,和谁要卖他(约6:64)。耶稣说:“我不是拣选了你们十二个门徒吗?但你们中间有一个是魔鬼。”耶稣这话是指着加略人西门的儿子犹大说的(约6:70-71)。  相似文献   

19.
魏珍葆 《天风》1997,(9):15-16
读经:林前4:1—2;路10:2;赛6:8。 “耶稣差这十二个人去……宁可往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里去。随走随传,说:‘天国近了’”。(太10:5-7)这是主耶稣差遣他的十二个门徒向以色列家传扬天国的信息。“他又对他们说:‘你们往普大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听。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可16:15—16)这是主耶稣在世的最后差遣,要将拯救世人的福音传到普大下,我们外邦人也同样的得着主的救恩。  相似文献   

20.
读经:林前4:1—2;路10:2;赛6:8。 “耶稣差这十二个人去……宁可往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里去。随走随传,说:‘天国近了’”。(太10:5-7)这是主耶稣差遣他的十二个门徒向以色列家传扬天国的信息。“他又对他们说:‘你们往普大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听。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可16:15—16)这是主耶稣在世的最后差遣,要将拯救世人的福音传到普大下,我们外邦人也同样的得着主的救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