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幼儿对具体图片与抽象图片内隐记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选择3—6岁幼儿为被试,采用具体图片与抽象图片两种材料,分别交叉使用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两种方式,探讨不同年龄幼儿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效果及特点。实验结果表明:幼儿期幼儿确实存在内隐学习,幼儿对抽象材料的内隐记忆效果优于外显记忆效果;幼儿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两种效果均随年龄增长而逐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内隐记忆开始成为当今记忆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从“1、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发展性分离;2、学习阶段注意分配对知觉性和概念性内隐记忆的影响;3、可能图形与不可能图形对内隐记忆研究的贡献”三个方面对内隐记忆进行了介绍,并指出在进行内隐记忆研究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记忆的生存加工优势主要指生存情景下的记忆成绩好于其他情景下记忆成绩的一种优势效应。实验1采用生存加工研究范式,结合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测试方法,考察了生存加工在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中的表现。实验2结合不同的词语评估时间,进一步考察了不同加工水平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中生存加工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内隐记忆中没有表现出生存加工优势,但是在外显记忆中出现了生存加工优势效应,并且外显记忆中的生存加工优势会受到加工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儿童记忆发展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永芳 《心理科学》2000,23(1):92-95
1儿童记忆发展研究的历史回顾——外显记忆的发展. 从方法学的角度看,历史上关于儿童外显记忆发展的研究主要是在两个方向上展开的:一个方向是严格的实验研究,其主要目的是探索不同年龄儿童记忆成绩产生差异的原因;另一个研究方向是生态学的研究,它主要关心儿童在自然的情景中所表现出来的记忆能力。1.1关于外显记忆发展的实验研究 儿童的记忆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产生了巨大的改进,这是有关儿童外显记忆发展的实验研究所发现的一个基本事实。然而,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心理学家们之间还存在着不小的分歧,主要有以…  相似文献   

5.
谢国栋  庄锦英 《心理科学》2004,27(1):124-126
采用加工分离程序的研究方法,以视障运动员和视障学生为实验组,明眼运动员和明眼学生为对照组,以肘关节动作为实验材料,考查了动作内隐和外显记忆的特点。结果显示:(1)视障和明眼运动员的动作内隐和外显记忆均受到编码方式的影响;而视障和明眼学生仅动作外显记忆受到编码方式的影响:(2)不同被试类间的动作内隐和外显记忆成绩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幼儿对具体图片与同象图片内隐记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钱琴珍 《心理科学》1999,22(5):431-434
本研究选择3-6岁幼儿为被试,采用具体图片与抽象图片两种材料,分别交叉使用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两种方式,探讨不同年龄幼儿与外显记忆的效果及特点。  相似文献   

7.
245名被试完成外显Rosenberg量表、内隐IAT测验和记忆测验。实验结果发现,1)外显自尊有效地预测消极信息的回忆量,低外显自尊个体对消极信息的回忆量显著高于高外显自尊个体,而两类被试对积极信息的回忆量上差异不显著,实验结果证实了相关模型的假设。2)无论是积极信息的回忆率还是消极信息的回忆率,不同内隐自尊水平的个体的回忆量差异不显著,外显自尊与内隐自尊的交互作用与其关系也不紧密,试图通过外显手段区分内隐层面上有差异的两类个体,似乎是行不通的。  相似文献   

8.
潘毅 《心理学报》2010,42(12):1118-1127
两个实验分别考察外显和内隐言语记忆中的特征维度信息对基于维度的视觉选择性注意的自动引导作用。实验一要求被试在言语工作记忆(外显言语记忆)保持阶段完成一个视觉注意任务,结果发现了显著的一致性效应,即记忆任务相关维度和注意任务相关维度不一致条件下的注意任务反应时要显著慢于两者一致条件下的反应时;实验二采用go/no-go任务以考察内隐言语记忆对视觉选择的影响,结果也发现了类似的一致性效应。这些结果表明外显和内隐言语记忆中的抽象维度信息自动引导注意选择视场中与之匹配的视觉维度,而不管该维度是否为当前注意任务的相关维度。  相似文献   

9.
单字法定向遗忘一直是记忆研究的热点.本文引入词频(高频词、低频词)和测验方式(内隐记忆测验、外显记忆测验)变量继续考察单字法定向遗忘,结果显示:(1)低频词语的内隐和外显记忆测验中都出现了显著的定向遗忘效应;(2)高频词语的外显记忆测验中出现了明显的定向遗忘效应,而在内隐记忆测验中却未发现定向遗忘效应;(3)单字法定向遗忘的机制是复述和提取抑制.  相似文献   

10.
吴文彬 《社会心理科学》2005,20(4):21-23,68
近年来内隐态度的研究得到蓬勃发展,其中,内隐态度的稳定性和易变化性以及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之间的关系是两大研究热点。本文列举了近年关于内隐态度的稳定性和易变化性的重要研究,并初步探讨了其中的机理。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之间的关系有不少的调节因素,本文对此进行了归纳。内隐态度是新兴的研究领域,理论体系尚未形成,许多问题尚有争议,研究的空白点也有很多,加强这一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钟毅平  吴云  范伟 《心理科学》2018,(2):258-263
【摘 要】目的:从外显和内隐层面探讨奖赏与自我加工对记忆的影响。方法:以大学生为被试,以人格形容词为实验材料,采用R/K范式,测量被试对识记词语的记忆效果。结果:(1)外显记忆层面,奖赏与自我加工均促进了记忆效果;(2)在内隐记忆层面,自我存在记忆的加工优势,但是没有发现奖赏加工对记忆的影响。结论:自我相关刺激促进了内隐和外显记忆的加工,奖赏刺激只对外显记忆有影响,实验结果支持独立平行模型,即在不同记忆层面,奖赏加工与自我参照加工存在不同加工机制。  相似文献   

12.
编码与提取干扰对内隐和外显记忆的非对称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孟迎芳  郭春彦 《心理学报》2007,39(4):579-588
以往研究表明在外显记忆中,编码与提取加工存在着非对称性,但在内隐记忆中,二者的关系并不明确,因此实验采用“学习-再认”范式,考察在编码或提取中分别附加的干扰任务对词汇判断或再认产生的影响。结果证实编码与提取干扰对内隐或外显记忆都具有非对称性的影响,但又存在着差异,即编码干扰会导致随后外显记忆成绩显著减少,而提取干扰对其影响较小,相反,编码干扰对随后内隐测验中启动效应的影响较小,但提取干扰会破坏启动效应,从而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分离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  相似文献   

13.
聋童和正常儿童在内隐和外显记忆上的发展差异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周颖  孙里宁 《心理科学》2004,27(1):114-116
本研究采用自行编制计算机化的加工分离程序(PDP).旨在探讨聋童和正常儿童是否在内隐和外显记忆上存在不同的发展模式。结果显示:(1)人群和年龄对内隐记忆没有显著影响,而外显记忆存在显著的人群差异和年龄差异;(2)外显记忆的人群和年龄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聋童随年龄增长,其外显记忆存在显著的发展,而正常儿童的外显记忆有略微的下降。本研究结果支持意识和无意识的权衡理论.并为聋童教育提供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4.
人工语法中的内隐学习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徐大真 《心理科学》2000,23(4):450-453
用Reber等人发明的人工语法和人工语法学习程序,研究在复杂规则学习中的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过程.实验结果发现内隐学习中启动效应存在,内隐学习效应明显,支持Reber等人提出的内隐学习理论;对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关系的研究,支持杨治良等(1998)提出的内隐和外显记忆的"钢筋水泥"结构性模型的假设.  相似文献   

15.
记忆机制中再认的事件相关电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ERP对于记忆的研究有独到之处,在研究方法是有外显的直接范式和内隐的间接范式,分别表现为ERP新旧效应和重复效应,即在刺激200ms以后的正向偏移.对于记忆提取的ERP效应已有一些理论解释,但在听觉记忆、汉字记忆以及记忆的脑内机制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梁三才  游旭群 《心理科学》2003,26(4):751-752
1 前言 内隐记忆的性质、特点,主要是通过操纵各种实验变量(如加工水平)并观察其在内隐和外显记忆之间的实验性分离现象才得以揭示的。在众多实验变量中,操纵编码时的注意状态并考察其对内隐和外显记忆的影响,对于揭示内隐记忆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者通过采用分心任务造成不同注意状态,对其在内隐和外显记忆之间的分离模式进行  相似文献   

17.
智障儿童和正常儿童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里宁  周颖 《心理科学》2006,29(2):473-475
本实验采取加工分离程序(PDP)对38名弱智儿童的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进行研究,并与47名正常儿童进行比较,结果认为:(1)正常儿童外显记忆明显优于弱智儿童,但在内隐记忆方面,正常儿童与弱智儿童没有显著差异;(2)本实验中,年龄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均没有影响。研究结果对弱智儿童的教育方面有启示作用;另外,PDP实验由于其本身的复杂性,在对特殊人群进行施测时,需要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18.
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神经过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春彦  朱滢 《心理科学》2000,23(2):219-222
在认知神经科学中,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神经过程研究倍受关注.本文对记忆编码和提取的脑功能成像研究成果,以及提取过程中内隐与外显记忆所激活的相关脑区特征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最后对有关记忆研究领域的未来发展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9.
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是自我评价体系中两个非常重要的结构。以往研究基于统计独立性、自身发展性以及双认知系统等角度提出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是两个相互独立的结构。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改善测验工具、动机因素和研究方法之后,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显著相关,并且两者之间的关系得到神经机制的佐证。虽然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是两个不同的结构,但是它们并不是简单独立关系,而是紧密联系和相互作用于个体的自我评价。  相似文献   

20.
该研究选取30名被试,采用任务分离实验研究范式探讨不同表面特征图片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以32张动物图片为实验材料,其中鱼类和鸟类图片各半。两类图片中一半为黑白图片,另一半为彩色图片,所有实验材料用E—Prime软件呈现在电脑上。结果表明:(1)不同表面特征图片的再认成绩(外显记忆)显著好于偏好再认成绩(内隐记忆),即外显记忆成绩好于内隐记忆;(2)在再认测验和偏好判断测验中,再认成绩和偏好再认成绩在图片表面特征的两个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3)控制组的偏好再认成绩显著好于实验组的偏好再认成绩,即控制组的内隐记忆好于实验组。结论:刺激材料的表面特征既是外显记忆的内容,也是影响外显记忆的重要因素;内隐记忆的作业成绩高度依赖于刺激材料的表面特征,刺激材料的表面特征是影响两种记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