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该研究以小学四年级学生为被试,经过对实验班十八周的快速阅读训练,使学生初步掌握快速阅读的技能,探索通过快速阅读训练提高小学生阅读速度和学习成绩的可能性及快速阅读训练对小学生眼动模式的影响。结果发现(1)快速阅读训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小学生提高阅读速度;(2)快速阅读训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学生的考试成绩;(3)通过快速阅读训练,可以有效地 减少阅读时间、注视次数和回视次数。  相似文献   

2.
初中生元认知阅读策略训练效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向阳  戴吉 《心理科学》2007,30(5):1099-1103
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运用自编的元认知阅读策略训练教程对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的初二学生进行了训练。结果表明:(1)对初中生进行元认知阅读策略训练能有效地提高其阅读理解成绩;(2)对普通中学初中生进行元认知阅读策略训练的效果优于对重点中学初中生进行训练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用自然实验和实验室实验考察了对小学四年级学生进行快速阅读训练的有效性,结果发现:(1)快速阅读训练可以显著地提高小学生的有效读速;(2)快速阅读训练可以显著减少注视次数、注视点平均持续时间;(3)快速阅读训练可以显著扩大眼跳距离。  相似文献   

4.
拼音在儿童分享阅读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伍新春  李虹  舒华  李文玲 《心理科学》2002,25(5):548-551
本研究采用真实课堂中的教学实验法,探讨了拼音在小学一年级儿童分享阅读中的作用。结果发现:(1)分享阅读是一种适合于我国低年级教学的理想早期阅读法;(2)阅读材料的注音方式是影响儿童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生字注音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学习;(3)全体学生都能在分享阅读中进行伴随学习,学生的语文能力越高,伴随学习率越高;(4)注音方式对不同能力学生的作用不同,其中,生字注音方式最不利于差等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5.
刘电芝  孙泽军 《心理科学》2004,27(6):1410-1413
本研究以两所中学的136名初二学生为实验被试.采取平衡组实验设计,编制专门的(实验教程).以专门训练与日常教学渗透相结合和专门集中训练两种方式进行说明文形式图式阅读策略训练。实验结果表明:1。说明文形式图式阅读策略训练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2。策略训练对优生、中等生的帮助更大;3。在迁移效果上,阅读策略的专门训练与教学渗透相结合的训练明显优于专门的集中训练。4。在本实验的延迟测验条件下.对策略的运用,激活组显着优于未激活组。  相似文献   

6.
随机选取北京市某中学初一-高二学生169名,以问卷法研究了他们对文章的提问能力与其阅读理解能力的关系,结果发现:(1)学生提问频次变化范围较广,不同水平提问数量存在显著的差异;(2)从分水平的角度来看,被试个体提问最高频次和总频次,由多到少都呈现出第二、第三、第一水平的顺序;(3)学生第三水平提问总数对第二水平阅读理解能力有显著预测作用;(4)学生第三水平提问总数对第三水平阅读理解能力有一定的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7.
文章结构分析训练对阅读理解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研究探讨文章结构分析训练对阅读理解水平的影响,实验发现:(1)在文章结构分析中渗透精加工组织策略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差生进步更大;(2)训练总体上能提高学生对文章结构的敏感性和对文章信息的保持与回忆;(3)初一学生阅读水平的差异未反映到其对文章结构的敏感性和文章信息的回忆保持上。  相似文献   

8.
采用测验法,以64名高中一年级学生为被试,探讨文章标记对不同阅读水平学生的回忆成绩和问题解决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阅读水平读者回忆成绩上的文章标记效应不显著;(2)文章标记对于不同阅读水平学生的问题解决都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3)不同阅读水平读者的回忆和问题解决成绩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文章结构分析训练对阅读理解水平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大均  余林 《心理科学》1998,21(2):136-139,101
本研究探讨文章结构分析训练对阅读理解水平的影响,实验发现;(1)在文章结构分析中渗透精加工组织策略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差生进步更大;(2)训练总体上能提高学生对文章结构的敏感性和对文章信息的保持与回忆;(3)初一阅读水平的差异未反映到其对文章敏感性和文章结构和生和文章信息的回忆保持上。  相似文献   

10.
探讨正常与快速阅读条件下文章宏观标记对文章主题通达和文章信息保持的影响。实验以高中二年级学生为被试。结果表明,在文章主题通达上,有文章宏观标记时,正常阅读与快速阅读之间无显著差异;无文章宏观标记时,正常阅读显著优于快速阅读;在文章信息的保持量上,文章宏观标记对正常阅读和快速阅读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据此,我们可以初步得出快速阅读过程是读者利用文章结构信息建构文章结构表征并进行结构搜索加工的过程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故事阅读中句子加工时间与理解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被试是30名大学生,实验材料为两个双情节故事。实验采用计算机按键计时的方式进行,每个故事一句一句地呈现在计算机屏幕上,每读完一句就按一下空格键,读完一个故事就马上回忆。实验结果表明:阅读时间呈现出一种递减模式,回忆量呈现出一种波浪模式,而且回忆量不受阅读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徐笑含  谢新秀  邵志芳 《心理科学》2012,35(6):1338-1342
知觉学习是指知觉能力随着知觉训练或经验逐渐改变的现象。它具有特异性-迁移性,可以根据时程划分为快速学习和慢速学习。知觉学习意味着与知觉直接对应的脑区神经元激活方式的变化,并且与注意有着一定的联系。目前周边视觉的知觉学习研究已有一些成果:对于非语词刺激,随着练习,判断目标刺激(例如刺激朝向、游标视敏度)的能力,有很大的提升;对于语词刺激,周边视觉的知觉学习可以帮助提高阅读速度。可以通过提高视觉广度来提高周边视觉的阅读速度。周边视觉的知觉学习还有着重大应用价值,可以帮助中央凹视觉缺损的人们提高周边视觉能力,帮助恢复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3.
以视觉搜索任务为检测作业,运用事件相关电位(ERPs)技术,考察快速阅读训练对神经系统注意功能的影响。进行视觉定位搜索测试,被试后测ERP成分P200在电极点F3的波幅较前测显著减小,但P130在电极点P7的潜伏期显著长于前测,N200在电极点P7的波幅较前测显著增大;进行视觉顺序搜索测试,被试后测ERP成分P130在电极点P7的潜伏期显著长于前测,N120在电极点P7的波幅显著大于前测;对于相同的视觉搜索任务,被试后测的反应时和作答率均优于前测,且被试进行顺序搜索时的作答率前后测差异具有显著性。结果表明,经过快速阅读训练,被试的前额叶功能和外源性注意功能可能得到了激活和扩大。  相似文献   

14.
学生快速阅读过程的信息加工实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主要探讨学生快速阅读过程的信息加工活动的实质。根据快速阅读理解测验成绩选出小学六年级优生、中等生、差生各 3 0名 ,共 90名 ,随机分成两个等组。首先对两个组的被试进行阅读预期测验 ,测定他们根据文章的部分信息预期文章基本内容的水平 ;第二步进行阅读找错测验 ,要求实验组快速阅读而对照组以平常速度阅读一篇有若干明显错字的文章 ,然后要求他们在作业卷上标出这些错字。研究结果表明 ,学生的快速阅读水平越高 ,他们对阅读材料的预期成绩也就越高 ;同时 ,被试在快速阅读的情况下发现文章中错字的数量要比正常阅读的情况下要少。据此初步认为 ,学生快速阅读文章的过程 ,是一种更多地利用概念推动 ,较少地需要材料信息的“预期—证实”的信息加工过程。  相似文献   

15.
Italian dyslexic children are characterized by a pervasive reading speed deficit, with relatively preserved accuracy. This pattern has been associated with predominant use of the nonlexical reading procedure. However, there is no evidence of a deficit in the lexical route of Italian dyslexics. We investigated both lexical and nonlexical reading procedures in dyslexic children through two marker effects, namely, the word frequency effect and the effect of contextual grapheme-to-phoneme conversion rules. Although dyslexics were slower and less accurate than controls, they were affected by word frequency, grapheme contextuality, and their interaction in a similar manner as average readers. These results show the use of lexical reading in Italian dyslexics, and refute the claim of a deficit in whole-word processing with consequent over-reliance on the nonlexical route.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探讨了汉字词在不同方位与不同排列组合条件下对念读速度与准确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逆意排列的汉字词处于不同方位(正位、左右倾斜90°、倒位),对汉字词的念读速度产生明显影响.汉字词处于正位时,念读速度最快;其次是处于左斜与右斜90°;对汉字词的念读速度最慢而准确性最低是处于倒位时(汉字词颠倒).汉字词无论是顺意排列或是逆意排列,正位结果均明显优于倒位结果;但汉字词在倒位顺意排列条件下,结果优于正位逆意排列的结果,这表明,字词间的意义联系的作用大于字词方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采用自然实验法对吉林省松原市逸夫实验小学160名四、五年级的学生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探讨图式教学对阅读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和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结果表明:(1)四、五年级实验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普遍提高,五年级明显。(2)仅五年级实验班学生的推理能力有了显著提高,相对而言,图式教学对五年级学生推理能力的影响要优于四年级。(3)四、五年级实验班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均明显增强。这说明图式教学比常规教学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8.
Rapid word identification in pure alexia is lexical but not semantic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ollowing the notion that patients with pure alexia have access to two distinct reading strategies-letter-by-letter reading and semantic reading-a training program was devised to facilitate reading via semantics in a patient with pure alexia. Training utilized brief stimulus presentations and required category judgments rather than explicit word identification. The training was successful for trained words, but generalized poorly to untrained words. Additional studies involving oral reading of nouns and of functors also resulted in improved reading of trained words. Pseudowords could not be trained to criterion.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improved reading can be achieved in pure alexia by pairing rapidly presented words with feedback. Focusing on semantic processing is not essential to this process.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training strengthens connections between the output of visual processing and preexisting orthographic represent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