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求3-6岁幼儿同情心培养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从同情心的心理结构出发,结合幼儿同情心发展特点,采用多种活动形式设计方案,对天津市两所幼儿园的258名幼儿进行了同情心培养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为期12周的培养活动有效促进了幼儿同情体验和同情行为的发展,但同情理解能力的培养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2)同情心培养对幼儿合作、分享、安慰、助人四种典型亲社会行为发展均有显著促进作用;(3)中、大班是培养幼儿同情心的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2.
李燕  李丹  李娜  宗爱东  黄开宇 《心理科学》2007,30(3):712-715
本研究以66对17至32个月的幼儿和母亲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在实验室情境中,幼儿在不同实验情境下对母亲的社会朝向反应,并探讨了幼儿社会朝向行为的功能以及母亲的行为对幼儿社会朝向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1)大多数幼儿在实验中都表现出了至少一次的社会朝向反应,社会朝向反应的发生是酱遍的;(2)在不同情境中,幼儿的社会朝向反应不同,在积极的情境中,社会朝向反应有分享情绪经历的功能;在抗拒诱惑的任务中,社会朝向行为与获得支持有关;(3)母亲对情境的非信息性反应对幼儿的社会朝向行为有影响,社会朝向是幼儿对社会情境的适应性行为,对这种非语言的情感交流行为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探究幼儿情绪社会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游戏对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影响的现场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但菲 《心理科学》2001,24(5):616-617
自我控制是个人对自身的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是个体自觉地选择目标,在没有外部限制的情况下。克服困难,排除干扰,采取某种方式控制自己的行为,从而保证目标的实现。研究表明幼儿期是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抓住这一时机培养幼儿自我控制能力,促进幼儿个性、社会性的发展显得极为重要。本研究从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游戏人手。研究不同类型的游戏对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寻找促进幼儿自控发展的有效途径,以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采用《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水平评定量表》对60名被试进行研究,区分出社会性发展良好、中等和迟滞的被试。接着采用行为实验的方式考察社会性发展水平对被试交往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第一,社会性发展的总体水平只对被试与女性互动对象互动的面部表情上产生影响,而社会性认知、社会性情感和社会性行为水平对被试与不同性质个体互动的某些行为上产生影响。第二,社会性发展的总体类型对被试面对不同互动对象的同一行为反应上有一定影响,但这种影响有限,仅在面部表情上表现出性别差异;而社会性认知发展类型和情感发展类型对不同互动对象的同一行为表现出有限的影响。第三,社会性发展迟滞的大学生在实验中表现出对实验任务冷漠或过度热情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辛晓莲 《社会心理科学》2004,19(6):29-32,94
同情心是儿童亲社会行为和积极社会机能的动机同情,文章对国外20年来儿童同情心发展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了回顾和展望,其中儿童认知的发展水平是其同情心发展重要基础,气质因素中的情绪性、抑制性和调节对儿童同情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家庭因素中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方式、安全型依恋和父母的榜样作用对儿童同情心发展的影响很大。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儿童同情心影响因素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大量研究已经表明,消极道德情绪可以促进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但积极道德情绪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促进作用仍然缺乏全面探索。安慰行为是幼儿的典型亲社会行为,本研究使用实验法,采取想象启动和实际启动两种范式,考察积极道德情绪对3-5岁257名幼儿的安慰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幼儿的安慰行为发展具有年龄特征,4岁是幼儿安慰行为发展的转变关键期,更有意义的是,研究证明积极道德情绪对幼儿的安慰行为具有促进效应。本研究结果能为有效培养儿童的安慰行为提供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7.
社会性发展是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方面,家长的教养方式、行为观念、家庭环境等对幼儿社会性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坚持正面教育和生活教育的原则基础上,家长通过民主教养,适度关爱,增加人际交往机会,自身榜样示范,努力家园合作等方式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及其与社会适应行为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问卷调查法对439名中学生进行调查,探讨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与自我意识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青少年自我意识的总体发展水平比较好,年级差异显著,性别差异不显著。(2)青少年自我意识对其社会适应行为具有较好的预测性,能够解释良好适应行为13.50%~39.40%的变异,解释适应不良行为5.90%~14.90%的变异;(3)自觉性和品德评价对良好社会适应行为总体和学习适应的正向预测作用具有跨年级和跨性别的稳定性;(4)在不同年级样本中,焦虑感是神经症行为的稳定和强有力的正向预测因素,自制力是社会性不良行为的稳定和强有力的负向预测因素。在不同性别样本中,自制力是独立生活和经济活动的稳定正向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的编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国内外关于主观幸福感的文献和已有的研究经验,编制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问卷。以往大多数研究认为,主观幸福感由生活满意度和情绪体验两个基本成分构成,本研究认为主观幸福感还应包括社会性行为和人际关系等成分。对376名大学生进行初测,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由自我满意、家庭满意、消极情绪、积极情绪、精力、生活满意、社会性行为和人际关系8个维度构成,共41个项目。对511名大学生施测41个项目的主观幸福感问卷,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上述结构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0.
《学海》2015,(5):24-30
网络游戏世界中的玩家在互动与交流中组成了一个虚拟的社区,在这个"社区"里,游戏玩家也发生着社会化行为,实践着游戏内亲社会行为。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在大型多人网络游戏这一"互动性"环境中,存在"游戏内互动性亲社会行为"与"游戏内服务性亲社会行为"两类游戏内亲社会行为,而且游戏内容与游戏情景对游戏内亲社会行为均有影响。进一步的研究还揭示出:游戏内容的亲社会性与游戏情景的亲社会性对游戏内互动性亲社会行为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游戏情景的亲社会性影响强于游戏内容的亲社会性;游戏情景的亲社会性、游戏内容的亲社会性、游戏内容的暴力性、游戏情景的暴力性对游戏内服务性亲社会行为均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强度由高到低。此外游戏内亲社会行为对线下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则随着亲社会行为类型的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家庭处境不利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研究述评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郑信军  岑国桢 《心理科学》2006,29(3):747-751,703
本文就家庭视角评述国外关于处境不利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有关研究。有关文献表明,处境不利儿童的自我概念有明显的外在化特征,区分性低,较少指向未来;他们存在社会信息加工中的译码困难和归因偏向,其信息加工技能和认知控制技能都存在一定的问题,社会性情绪发展也存在诸多困难;他们的亲子依恋往往是不安全甚至矛盾类型;他们往往难以被同伴所接纳,在交往中更多地表现出适应不良性行为,其友谊质量也比较差,但自我效能、自我调节以及良好的群体特征是改善其同伴交往的重要因素;家庭的各种不利因素还会对其社会交活动中的活动能力、活动数量、活动水平和活动技能带来影响,在他们身上也更容易出现攻击、退缩以及各种过错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当前,有关这些儿童的神经生理与心理学结合的研究也正在进行之中。  相似文献   

12.
幼儿攻击性行为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在幼儿集体中,经常由于个别孩子的攻击性行为而引起各种纠纷。虽然幼儿的侵犯行动不一定都有攻击动机所驱使,而且有些行为还未成固习。但如果放任不管或处理术当,会影响他们良好个性的形成,这对攻击型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幼儿集体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以至于对以后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安宁,都将极为不利。当前还缺少符合我国国情的有关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矫正办法。本调查目的在于:了解幼儿园各年龄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具体表现特点及产生原因,以为预防、矫正幼儿攻击性行为提供依据和办法。  相似文献   

13.
对4~6岁儿童的游戏行为、社会技能和学习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幼儿的游戏行为发展存在显著的年龄和性别差异.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游戏行为对幼儿社会技能的影响作用大于社会技能对游戏行为的影响作用,同时,游戏中的亲社会行为对幼儿的学习能力、学习动机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破坏、退缩行为对学习能力和学习动机的形成有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4.
廖嘉俊  李红  吴寅 《心理科学进展》2019,27(9):1607-1621
睾酮是一种类固醇激素, 主要的雄性激素之一。在神经科学与神经内分泌学领域中, 早期研究发现睾酮会对人类的攻击性、社会交往、冲动性等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 后来心理学研究者开始关注睾酮与决策之间的关系, 包括社会性决策的信任、合作、利他与竞争方面以及经济性决策的风险决策。多项研究显示, 睾酮的水平与经济性决策中的风险寻求行为呈正相关关系; 在社会性决策领域中, 高睾酮水平的个体会表现出更高的攻击性、支配性和公平性行为, 同时表现出更低的人际信任。然而这些研究结果也存在难以重复验证的现象, 需要更多的研究探寻可能影响睾酮与决策的其他因素。未来对睾酮与决策的研究可以关注睾酮与消费决策领域、探寻青少年睾酮水平与社会行为的关系以及临床应用等。  相似文献   

15.
幼儿被拒绝社交地位的矫正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问题的提出随着早期心理研究和社会性发展研究的日益展开,幼儿同伴交往研究越来越受到各国儿童心理学家和幼儿教育家的高度重视,目前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前沿研究课题.已有研究结果表明,幼儿同伴交往对其心理发展起着成人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对幼儿的社会化、个性与品德的形成、情绪情感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心理健康以及学习、能力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人格对幼儿白谎行为的影响,及“冷”“热”执行功能的中介作用机制,采用问卷法和测验法对218名3~6岁幼儿的人格、言语能力、“冷”“热”执行功能和白谎行为进行测试。结果显示:控制年龄和言语能力后,智能特征和亲社会性可显著正向预测幼儿白谎行为;“冷”执行功能在智能特征和白谎行为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热”执行功能在亲社会性和白谎行为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热”执行功能在外倾性和白谎行为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冷”“热”执行功能在认真自控和白谎行为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进一步揭示了人格对幼儿白谎行为影响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7.
近期研究表明短时接触双人电子游戏有助于促进幼儿的同伴交往与亲社会行为。本研究进一步考查了5天的双人合作类电子游戏与传统游戏干预对幼儿社会化的影响。结果显示,电子与传统游戏干预均能促进幼儿的同伴交往和亲社会行为,且两者的效果不存在差异;女孩比男孩更喜欢自己的搭档、更乐于与同伴交往和分享,游戏干预效果不存在性别差异。可见双人合作类电子/传统游戏干预对幼儿的同伴交往和亲社会行为发展都较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社会性共同提取诱发遗忘以提取诱发遗忘的研究范式为基础,重点关注在社会情境中说者对听者记忆的影响,是社会性记忆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基于对不同材料类型社会性共同提取诱发遗忘研究的梳理,探讨听者参与程度、说者特征及说者与听者之间的社会关系、提取时的搜索策略、情绪效价以及个体差异因素对社会性共同提取诱发遗忘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社会性共同提取诱发遗忘在群体中对促进群体成员记忆趋同方面的作用以及在连续社会互动中的可传递性对集体记忆的形成有重要贡献。未来研究仍需对社会性共同提取诱发遗忘的影响因素、产生机制及相关脑机制以及应用方面做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9.
婴儿运动经验与母婴社会性情绪互动行为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考察了个体早期自主位移运动——爬行经验与母婴社会性情绪互动的关系。对79名8、9个月婴儿的母亲进行访谈,结果发现,在8个月婴儿中,婴儿会爬与否对母婴社会性情绪互动行为有一定作用,但这种作用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在9个月时,婴儿是否会爬则对母婴社会性情绪互动行为有显著影响,表明爬行经验对母婴社会性情绪互动行为的影响存在累积效应与年龄特异性。  相似文献   

20.
幼儿的社会戏剧性游戏与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在一个幼儿园中班开展为期一年的社会戏剧性游戏的实验研究,发现不论用间接故事法,还是用情境观察法测定,实验班幼儿的分享、谦让、合作和互助等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都优于控制班,表明社会戏剧性游戏能够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