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名称:中国伊斯兰教教务指导委员会。   二、宗旨:本着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原则,协助政府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在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范围内,依据伊斯兰教经典及其内涵,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在穆斯林群众中宣传伊斯兰教正道,反对利用伊斯兰教搞极端主义,维护伊斯兰教信仰的纯洁性,坚持团结办教,独立自主,自办教务,促进我国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三、任务:指导国内伊斯兰教教务活动,包括组织、推动和指导《古兰经》诵读比赛、“卧尔兹”演讲比赛等活动;根据伊斯兰教…  相似文献   

2.
<正>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也是中国五大宗教之一。自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以来,中国便开始形成有关伊斯兰的知识体系。新中国建设宗教学学科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的金宜久、吴云贵、周燮藩等前辈学人奠定了现代中国伊斯兰研究的学科基础。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李林研究员的新书《伊斯兰文明:源起阿拉伯半岛》(以下简称《伊斯兰文明》)继承和发扬了老一辈学人开创的学术传统,兼顾中国视角和国际视野,兼顾知识传承和问题启发,兼顾学术性和可读性,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在回应新的时代问题过程中充实了中国伊斯兰研究。  相似文献   

3.
平凉办起伊斯兰文化室今年斋月,在一些哈吉、企业家、社首的赞助下,"平凉伊斯兰文化室"诞生了,它以提高穆斯林文化素质,发扬伊斯兰教优良传统为宗旨,并为少数民族脱贫致富服务。该文化室陈列中阿文伊斯兰教经典著作及有关资料,备有多种报刊图书,其中不乏古今中外...  相似文献   

4.
平凉办起伊斯兰文化室今年斋月,在一些哈吉、企业家、社首的赞助下,"平凉伊斯兰文化室"诞生了,它以提高穆斯林文化素质,发扬伊斯兰教优良传统为宗旨,并为少数民族脱贫致富服务。该文化室陈列中阿文伊斯兰教经典著作及有关资料,备有多种报刊图书,其中不乏古今中外...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当代伊斯兰教学者对传统伊斯兰经济思想的阐释,对银行与利息等现代经济问题所发表的权威性意见,力图说明伊斯兰经济思想依然对伊斯兰国家现代经济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战后伊斯兰银行的兴起,正是实践这一传统思想的尝试。它促进了伊斯兰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代表了一种社会制度和文明,能否在全球经济活动中独树一帜,持续发展,还有待于进一步的革新与完善。  相似文献   

6.
对新世纪我国伊斯兰教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的伊斯兰教学术研究在各民族学者的共同努力下,有了很大的进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当新世纪来临之际,我国的伊斯兰教研究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化和思考。本文的作者经过多年的研究实践,提出我国伊斯兰教研究的规模尚需拓宽,伊斯兰教研究的意义尚需进一步深化。文章对伊斯兰教学科理论研究的发展、伊斯兰学术研究人才的培养、伊斯兰学科的建设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2001年12月30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组织部分在京的中国伊协常委、委员,以及伊协各部室负责人、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北京伊斯兰教经学院主要负责人和学生代表进行了座谈,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和江泽民主席、朱基总理在会上所做的重要讲话。大家回顾了自1990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以来我国伊斯兰教工作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一致认为,过去的十年是我国伊斯兰教历史上难忘的十年,在这十年中我们以江主席关于宗教工作的“三句话”为指导,确定了伊协工作的基本方向,在弘扬伊斯兰教的伦…  相似文献   

8.
“伊斯兰教是和平的宗教”这不仅是经过千年历史证明的事实,而且也是世界有识之士广泛认同的基本结论。但西方总有人把伊斯兰教与“武力”、“宝剑”、“威胁”、“恐怖”等词语联系在一起,散布“伊斯兰威胁论”,甚至玄虚所谓“恐怖主义 =伊斯兰原教旨主义 =伊斯兰教”的假想怪论,歪曲事实、混淆视听,这不仅严重地歪曲了伊斯兰文化的真精神,在国际上败坏了伊斯兰国家和穆斯林的光辉形象,损害了广大穆斯林的民族感情,而且,还人为地制造国际紧张局势,不利于新世纪世界和平事业的发展。因此,追根溯源,从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和“…  相似文献   

9.
<正>明代中后期,是中国伊斯兰教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由中国穆斯林学者发起的经堂教育、以儒诠经等运动,促进了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融会通,为伊斯兰教中国化奠定了理论基础并提供了实践经验。一唐宋时期,来华蕃客及后裔除少部分在官学接受教育外,其余多在专为蕃客设立的教育机构“蕃学”中学习,  相似文献   

10.
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到现在,各族穆斯林人口已达两千万。在伊斯兰文化的各个领域,中国穆斯林人才济济,对世界伊斯兰文化也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古兰经》诵读作为伊斯兰文化的一个分支,向来受到各国穆斯林的重视。在许多伊斯兰国家,都经常举办...  相似文献   

11.
在伊斯兰文明的诸多领域中,宗教教育始终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伊斯兰教育不仅是伊斯兰教传播的重要手段,也是穆斯林修身和培育后代的主要途径。在穆斯林看来,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还在于人的精神培育、灵魂的铸造和品性的修炼。因此,穆斯林历来对教育极为重视,将其视为具有切身利益的日常必不可少的生活内容。那么,作为一种独特的宗教教育体系,伊斯兰教育观具有哪些基本特点呢 ?本文从伊斯兰教育 体系的主要内容出发,分析伊斯兰教育观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义务教育观   教育作为传授知识的途径,各个民族在…  相似文献   

12.
对中国伊斯兰文化的再认识马中平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经历了1300多年漫长的文化融合过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伊斯兰文化。笔者试就如何从整体上把握和理解中国伊斯兰文化这一概念谈点自己的看法和认识。-、中国伊斯兰文化的内涵分析要讨论中国伊斯兰文化,首先应对...  相似文献   

13.
本刊稿约     
首先,本刊编辑部全体同仁谨向多年来关心、支持、帮助本刊的广大作者、读者朋友们致以亲切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中国穆斯林》杂志自1981年复刊至今,在全国各族、各界人士的亲切关怀下,以她独具特色的伊斯兰文化风貌,赢得了广大读者朋友的厚爱。本刊在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传播伊斯兰文化知识,弘扬伊斯兰教优良道德传统,促进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等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中国穆斯林》杂志作为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主办的全国唯一公开发行的伊斯兰教…  相似文献   

14.
<正>一明末清初,中国穆斯林从编译波斯苏非哲学作品起步,开创了中国伊斯兰汉文译著这一新文学种类。对于明清时期中国伊斯兰汉文译著,通常将其体裁归为散文。因此,在对该类文献的研究中,学者多重视对散文部分的史料收集和义理阐释,及对穆斯林作者哲学思想的探讨,鲜有对诗歌体裁及其内容的关注和讨论。事实上,在明清中文伊斯兰文献中蕴藏着大量诗歌体裁作品。例如,在舍起灵译作《昭元秘诀》和《推原正逵》中,每部所载诗歌均多达百余首。其他的伊斯兰汉文译著,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在伊斯兰世界的政治伊斯兰是一种具有多元性而非完全一致的运动。21世纪政治伊斯兰将往何处去,这取决于不同的政治伊斯兰组织本身,也取决于它们所处的国家和社会环境。决定政治伊斯兰未来走向的因素是政治,而非宗教本身。而且,一旦政治与社会格局发生变迁,宗教的形态、趋向和功能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政治伊斯兰不是伊斯兰教的常态。  相似文献   

16.
反对造像 和崇拜偶像最 为彻底的宗教 就是伊斯兰 教。这一点构 成了伊斯兰教 艺术的单纯性 和肃穆性。 由于形象表现禁止,直观地看上去,地,继承了犹太教含蓄性的伊斯兰教艺术中似乎只有那一座座线条流畅、形体光渭、色彩素雅的清真寺了。当然,清真寺是伊斯兰教艺术吕中最为夺目的一类,但是当我们走进寺里,仔细看去,便会发现精美的陶瓷器、金银器、壁毯、玻璃器及书籍装帧等诸多的工艺美术品,无不美妙独特,而其中作为装饰纹样使用的《古兰经》文字,即图案化了的经文字句则几平无处不在,加之伊斯兰教艺术家表现上的非写实性手法,…  相似文献   

17.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中国伊斯兰教教务指导委员会成立会议,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对国务委员司马义·艾买提同志,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民委主任李德洙同志,全国政协民宗委副主任黄璜同志,国家宗教局叶小文局长、杨同祥副局长及中央统战部二局、全国政协民宗委的领导莅临我们的会议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各位来宾和与会人员表示热烈的欢迎。   建立中国伊斯兰教教务指导委员会的工作已经酝酿了多年,今天,我们高兴地看到这已经成为现实。中国伊斯兰教教务指导委员会的成立,是新世纪中国伊斯兰教的一件大喜事,这将对中…  相似文献   

18.
伊斯兰教是世界性的宗教之一,与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七世纪中叶伊斯兰教由阿拉伯半岛传人中国。伊斯兰教作为一种完善的文化体系和思想体系,对中国各民族穆斯林的历史、伦理道德、生活方式和习俗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目前中国有10个少数民族信奉伊斯兰教。本文仅就伊斯兰教常见的教职称谓作一简介。这些称谓,已在穆斯林生活中成为约定俗成的共识,而且一直作为教内人的专门称谓。阿訇“阿訇”是中国伊斯兰教教职称谓之一,系波斯语音译,意即“教师”、“学者”等。从明代后期,中国穆斯林开始称教授伊斯兰教经文的教师…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作为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主办的一所全国性的伊斯兰教高等院校,自1955年成立至今,已历经43个春秋。在党和政府的关怀、支持下,在中国伊协的直接领导下,学院在伊斯兰教教育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培养、造就了一批又一批既有社会主义觉悟又有较高伊...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伊斯兰教研究回顾秦惠彬在中国伊斯兰教历史上,明末清初是一个至为关键的时期。这一时期,产生了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教义学体系。它是一个里程碑,标志着伊斯兰教本土化历程的基本结束。成就这番事业的,是中国伊斯兰教著名的教义学家王岱舆、刘智、马注等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