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每年九月,在中山公园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报刊发行宣传,今年是我们杂志社第三次参加,根据前两年的经验,这次我不是很有信心.没想到,我刚摆好杂志,一些溜早的老先生、老太太们就凑上来了,这个问:"哟!这杂志什么时候办的呀,怎么早没看见呢?"那个说:"今年出到第几期了?我去年就来了."还有好多的人对杂志的创办表示肯定,说现在这样的杂志太少了,这方面的宣传也太少了,希望杂志越办越好.有一些老先生看到这个杂志后,想把以前的几期也买到,以后连续订.还有想多要几本的,要给亲戚、朋友带回去.有一对中年夫妇来到摊位前,拿起一本杂志后翻看了一下,男同志很感兴趣,想每一期都要一本,但是被他太太拦住了,因为手里有许多书报、杂志,拿不动了,于是只拿一本就走了.谁知等到下午,他们两个人又回来了.男同志说:"这杂志太好了,我多要几期,累点儿也值了!"很是让人感动.  相似文献   

2.
征稿启事     
从今年第一期开始,《心理世界》杂志内容改版了。当这期杂志到您手中时,一个全新的面貌就展现在您的面前了。这是一本关注现代人心理,抚慰现代人心灵,疏导和缓解现代人在快节奏生活中产生的生存、生活  相似文献   

3.
编读往来     
敬爱的编辑同志:你好!今年10月我读一份报,偶而发现证订《思维与智慧》的启事.我心想这本书肯定好!就通过邮局邮了一本96.5期.看后没想到这本杂志竟然这么好,真没白花钱.我觉得这份杂志是我的另一个不说话的好指导员.看了这本书后使我的处理事情能力大大增强了,和战友间的感情更加深切,工作干的也出色了,这本书给了我智慧,给予我力量.这本书真是一本好书,一个现代化的孙武.解放军辽宁某部战士:杨文彬尊敬的编辑: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该杂志.一打开她,我便被她深深的吸引住了.从头到尾,一字不漏,合上书本,意犹未尽.我有点怀疑我是不是已经爱上她了,因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哲学史研究》是中国哲学史学会主办的学术研究刊物。自1979年10月,中国哲学史学会正式成立之后,即开始筹办《中国哲学史研究》杂志,以推动全国的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并于1980年刊出了第一期(创刊号),之后每年刊出四期,作为季刊出版。我有幸一开始即参加了这一杂志的编辑工作。当时的主编是辛冠洁先生,他是中国社科院哲学所中国哲学研究室主任,副主编是张绍良与丁冠之两同志。我们的杂志就挂靠在哲学所。我之所以被邀参加编辑部的工作,当时大概是与张绍良同志有关。  相似文献   

5.
1978年《哲学问题》杂志第一期和第二期上曾发表了Б·М凯德洛夫的文章《论辩证法的叙述方法——从抽象到具体》。凯德洛夫的文章引起了哲学界,尤其是高等院校哲学教师们的极大兴趣。本编辑部邀请一些专  相似文献   

6.
终生受益     
编辑部:今2002年2月4日收到一本《科学与无神论》杂志。去年2001年收1——6期六本。我本人是村老人会成员,在会里,我大力宣传科学与无神论,大有进展。很多老年同志根据亲身体会、信仰无神论和相信科学,在这方面得到  相似文献   

7.
    
偶然的一个机会,孩子从老师那里借来一本《思维与智慧》杂志,我们全家眼前为之一亮,争相传阅。看到全家都喜爱看这本杂志,而且个个乐得称赞"她",我决定订阅一套。由于已是7月底了,我就打电话试试能否订到2008年全年的,哪知真的如我  相似文献   

8.
第一次和同事、同学们谈起《科学与无神论》杂志,大家的第一感觉都认为这肯定是一本学术性非常强的刊物,但当读完杂志后,大家却一致认为这本杂志挺有意思的,既有理论又有趣闻典故,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可读性非常强。尤其是政治教师简直有点如获至宝,《科学与无神论》成了教师在高中的政治课教学中进行科学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的有力武器,它解决了许多教师想解释但自己又说不清楚  相似文献   

9.
三年前,在1998年第一期《佛教文化》杂志的卷首语上,我写的是过北京北海桥,喜“看江山无恙,雄城壮!”。这一期杂志出版后,蒙北京的另一家公开发行的刊物抬爱,径直将此一拙文拿过他们的杂志上做了他们的“卷首语”。作者我还没有来得及要个说法呢,三年多的光阴,转瞬就过去了。而今,再过北海桥上,到故宫西边,我却要向天仰问:雄城犹壮,风月依旧,而江山安在?  相似文献   

10.
我还记得第一次捧起《中国天主教》这本杂志时的心情。当时就觉得自己捧着的是一个鲜嫩的小生命——一个在祝福声中待洗的婴儿。我们终于有了一本自己的杂志,其欣喜之情,真是难以言述。实际上,这本杂志自创刊起,就成了天主教各界不可缺少的读物,它在爱国爱教、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及两个文明建设的宣传上,起到了宣传、引导、舆论的功用。  相似文献   

11.
百期编后语     
胡传胜 《学海》2006,(4):208
庆典是人类的特有现象,而庆典总是围绕特殊的日期的。不过,再隆重的庆典都得面对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那个被赋予特殊重要性的时刻,不过是匀速的,日常的时间流中的一个。甚至像千禧年这样千年等一回的时刻,虽然人们等待许久,也为它的到来做了好多特殊安排,但是就如任何一个特殊的时刻一样,在真正到来的时候,它却不介意人们的夸张,不顾及人们的期待,在匀速的时间刻度上转瞬即逝。在这个意义上,杂志的期号与日历上的日期一样,只是匀质的时间刻度中的一种。从1990年元月第一期起,现在《学海》已经编到了第一百期。一百期,只是这本普通的杂志的普…  相似文献   

12.
最初认识张悦然的小说,是在两年前。一个高中学生难得休息的周末,我的正上高二的儿子带回家一本校园杂志,激动地对我说:我和同学去陶吧了!看我莫名其妙,他赶紧递给我那本杂志:张悦然的《陶之陨》就是写的那里!那口气,如同追星族找到了巩俐吃过饭的餐桌。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一名高中教师,那天和隔壁的于老师聊天,发现他的桌子上有一本《思维与智慧》,我说这本杂志有意思吗?于老师说很好,他已经连续订三年了。出于好奇我借了一本。我读了做人处  相似文献   

14.
我很少看有关逻辑与语言学方面的杂志。最近偶阅《逻辑与语言学习》杂志九一年第一期,仔细阅读了朱建平同志写的《怎样将概率理论运用于自然语言的推理》一文。感到文中所用概率定义有误,有必要提出来商榷。概率论是研究或然事件规律性的科学。概率是概率论中一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同其它一切科学概念一样,有其确定内涵和外延。一随机事件的概率(或发生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编读往来     
编辑同志: 您好. 偶然的机会买到一本您出版的94年第1期(心理世界》,非常高兴地阅读了全部文章。这份杂志太好了,全国杂志很多,心理杂志很少见  相似文献   

16.
胡志刚 《天风》1995,(2):6-7
自1994年12期《天风》拿到手,我手头已经有27期了。可以说,《天风》是我的新朋友。比起老读者来说,我读过的《天风》还不算多,但是这一位新朋友,我与之相识是一见钟情,相见恨晚。每一本《天风》我都读过三四遍以上,这样算来,我也已经读过100多遍了。《天风》激发我的爱心,伴随我的灵程道路。我读《天风》  相似文献   

17.
<正>在"医学与人文高峰论坛"暨《医学与哲学》杂志第四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各位同道,各位朋友,同志们:《医学与哲学》杂志是一批优秀的医学哲学家前辈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创建的一本杂志,对我国医学哲学的开创和发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当今,一本医学哲学杂志能够生存到现在,而且不  相似文献   

18.
首先敬祝伊协领导和编辑部诸位老师华诞吉庆,万事顺意,色兰问候!我今年75岁(33年6月生人),是贵刊的一名老读者。遗憾的是1966年以前我手中的许多本《中国穆斯林》都被当作“四旧”给烧毁了。1979年《民族团结》杂志复刊后,  相似文献   

19.
好像好多次了,我都收到来自山西某镇煤矿的信件。我不知道写信的是谁,因为他给我的信件从来不留姓名。我也不知道他为什么给我写信,因为在他的信中除了谈煤矿的生活,很少涉及我。然而可以推测到的是,他该是我的一个读者朋友,因为他在信中提到去镇上唯一的书报亭买杂志的细节。或许,他在某本杂志上看到了我的文章,并在文章后得到了我的地址,于是就有了他的来信。  相似文献   

20.
本刊名誉主编彭瑞聪教授日前与主编杜治政教授在电话中说:最近几期的《医学与哲学》的主要文章我都看了,11期你与邱仁宗教授的文章也看了,都很现实,有针对性。医疗与市场是当前卫生改的热点问题,不仅卫生部门关心,社会各界也关心,今后还作为杂志的重点内容,组织一些好文章,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