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江海学刊》早期文章笔名考蒋顺兴在60年代的《江海学刊》上,发表了不少笔名文章。这当然是正常的,但也给后人的研究带来一些麻烦。例如,我有一位同事曾以笔名在1961年第五娜江海学刊》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太平天国史的论文,二三十年后,因评职称,竟先后有两位先...  相似文献   

2.
心中的莲花     
邂逅《佛教文化》,还要感谢一位好友的推荐。身边有好几位朋友,痴迷于佛教文化,常常一个电话打过来,大半天和我滔滔不绝地讲佛家道义,心中不禁疑惑,这佛教文化怎有如此魅力?巧在另外一位朋友推荐《佛教文化》这本杂志,终于让我有机会一解心中的好奇。  相似文献   

3.
日本伊斯兰教简况马惠禹据《日本书纪》记载,公元653年,伊朗穆斯林船民曾上日本海岸避海难。《续日本书纪》中又有公元736年"波斯人李密医等授位有差"的记载。又据《唐大和上东征传》记载,唐朝鉴真高僧东渡日本时,有一名叫安如宝的随员被史学家推断为西域穆斯...  相似文献   

4.
《大清稗史》中记载这样一则轶事:体仁阁大学士刘墉因在朝堂之上直言进谏,惹得龙颜大怒。乾隆皇帝当堂做了两个“纸阄”——名曰“生死阄”。两个纸阄上分别写着“生”和“死”两个字,刘墉抽到“生阄”便可以活命,抽到“死阄”便会被处斩。  相似文献   

5.
徐晓鸿 《天风》2012,(2):33-35
描写西洋乐器的诗作不乏名家的作品,例如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赵翼。(1727-1814),在《檐曝杂记》中详细记载了在北京天主堂所见所闻:“一人鼓琴而众管齐鸣,百乐无不备,真奇巧也。又有乐钟,并不烦人挑拨,而按时自鸣,亦备诸乐之声,尤为巧绝。”  相似文献   

6.
韩军先生《五台山佛教音乐》载:五台山过去曾有专为亡人做的“三昼夜法事”,也叫“吉祥焰口”,并有记载这个仪式的《三昼夜本》。随着时间的斗转星移,现今这个法事已经无人会做,而且曾经见到过这种佛事的人也寥寥无几。关于《三昼夜本》也没有人见过。在采访过程中,发现了一个本子——《吉祥会解》。初步认定,这个《吉祥会解》本即是僧人所言的《三昼夜本》。笔者在对晋南地区的佛教音乐调查时发现,在晋南民间的佛教和道教乐班中,也曾经使用“三昼夜法事”的仪式。于是对晋南民间“僧门”的“三天三夜事”进行了初步的收集与整理后,并与《吉祥会解》中记载的仪式和音乐形态方面进行比较,证明《吉祥会解》就是失传的“吉祥焰口”——《三昼夜本》。  相似文献   

7.
理学视佛老为异端。宋儒以辟佛老、兴儒学为己任,然都经历过出入佛老而返于六经的过程。朱熹则“出入释老者十余年”,并认为“庄老二书,解注者甚多,竟无一人说得他本义出,只据他臆说。”(《语类》卷125)事实上朱喜亦未能一一说得他本义出,亦有臆说和曲解。但是,朱熹对  相似文献   

8.
最近15年来,对陈传里籍进行了讨论。李远国《陈抟籍贯小考》(《中国史研究》1982年2期)、《试论陈传的宇宙生成论》《世界宗教研究》1985年2期)两文认为陈抟是四川安岳人,《宋史》载陈持“毫州真源人”“不十分可靠。”胡昭曦《陈抟里籍考》《四川文物》1986年5期)认为是四川潼南人,羊华荣《关于陈抟的籍贯》《世界宗教研究》1988年2期)认为《宋史》记载“不宜否定”。我赞同羊华荣的考证和结论,但意犹未尽,尚需进一步论证和考察。李、胡两位四川学者,在文章中都引用了文同的记载,但在材料取舍上,有所侧重,不能使人窥知全貌。…  相似文献   

9.
正欧阳修原本在朝中担任高官,每日高朋满座,很多人都声称与他是知己、世交!后来,欧阳修被人诬陷,皇帝一纸诏书将他发配到偏远的地方。离京时,他门庭冷落,竟无一人来相送。跟随他的老仆感叹道:"真是世态炎凉啊!"欧阳修说:"我们走我们的路,又何必在乎有没有人相送。"到了地方后丝毫不以人情冷暖为意,反而写出了《醉翁亭记》。十年后,  相似文献   

10.
凡到过澳门的人,都会惊奇地发现,在这块只有23.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竟有40多座庙宇散布各处,如妈祖庙、莲峰庙、莲溪庙、北帝古庙、哪叱庙、康公庙、关帝古庙、包公庙、谭公庙等等。透过这些庙宇,人们可以看出道教在澳门传播和发展的程度。据史料记载,道教约于公元3世纪便在澳门有了传播。到了宋代,发展颇为活跃。当时的澳门隶属香山县,据《香山县志》记载,宋时已有北极观和真武堂两所道观存在,又据《香山县志》卷二《建置·坛庙》说,宋时还建有城隍庙、月山古庙和东岳庙。可见宋时澳门供奉的道教神仙大致有三清、真武大帝、无后…  相似文献   

11.
人世多途     
一个年轻人去拜访一位大师,向他请教为人处世之道,大师给他讲了三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有两个强壮的青年,一拙,一巧。两人奉命在同一块地上各自挖井找水,很快两人都挖了两米深,但丝毫没有出水的迹象。拙者继续在原地深挖,  相似文献   

12.
李栋  吴新望图 《天风》2014,(2):16-17
经文:《马太福音》8章5节至13节《马太福音》8章5节至13节说的是耶稣治好百夫长的仆人。故事的开始是说耶稣来到迦百农,那里有位百夫长,请求耶稣为他的一位仆人治病。按照圣经记载,在这之先,耶稣作了"登山宝训",下了山,一个长大麻风的人来求见耶稣,并说"主若肯,  相似文献   

13.
《周易》中《既济》《未济》的考释黄玉顺《既济》、《未济》两卦,古来颇多歧解。究其原因,根本在于对《周易》古经的文献成分尚没有一个合乎实际的分析。笔者近年研究的结果,《周易》经文的构成有“述”有“作”:所“述”是引文,是作《易》者引用的古代文献;所“作...  相似文献   

14.
《天风》2014,(2):16-17
经文:《马太福音》8章5节至13节《马太福音》8章5节至13节说的是耶稣治好百夫长的仆人。故事的开始是说耶稣来到迦百农,那里有位百夫长,请求耶稣为他的一位仆人治病。按照圣经记载,在这之先,耶稣作了"登山宝训",下了山,一个长大麻风的人来求见耶稣,并说"主若肯,  相似文献   

15.
经文:《创世记》40:20、《玛》14:6、《谷》6:21 在《圣经》中,记载了两个生日,一个是埃及王法郎的生日;一个是分封侯黑落德的生日。  相似文献   

16.
妙华 《法音》1994,(12)
一、概述《禅林宝训》又名《禅门宝训》,正文共两卷,是宋代妙喜、竹庵、土圭三位禅师从历代禅师语录中收集整理辑录而成的。明代净善长老再次加以重新编排,收集历代禅师言行语录三百篇,所选内容皆是佛教“精简警世上乘作品”(民国道安《重印序》)。宋元明清历代丛林禅门学人及诸山长老皆以此为案头清供,视之如座右铭,并将其当作治理丛林、教化门人的训文。近代兴起丛林学堂教育后,将其作为国文兼人格道德教育的范本。关于《禅林宝训》的注释本,明清两代有五家之多:1.《禅林宝训育义》是明代余份乙亥年(1635)云栖比丘大建校正…  相似文献   

17.
“居士”一词是中国人用语,本出《礼记·玉藻》,《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中记载了齐东海居士狂、华仕兄弟二人不臣天子,不友诸侯之事(梁启超著《孟子浅解》),该词原指居家有德才、不求仕宦、游心道艺的人,其义与处士、隐士之义相当。佛教传进中国,“居士”被佛教摄入,作为“居家有道之士”的解释。据经典记载,最早的佛弟子并不是出家众,而是两位居士。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觉悟了宇宙、人生的真理而成佛后,第一个七日内住在禅定之中,享受着深广的解脱之乐。佛出定之后,要到村落中去。这时有五百名北印度商客路过此地,牛、车忽然翻倒在地,众人怖…  相似文献   

18.
在现存《春秋》对鲁国国君夫人的记载中,出现过两例极为特殊的用法。一为《庄公元年》所记载:“三月,夫人孙于齐。”一为《僖公元年》所记载:“十有二月丁巳,夫人氏之丧至自齐。”按照《春秋》的义例,在记载国君夫人时照例应书明其姓。但在这两段文字中,两位夫人同样都来自于齐国,却同样被史官隐匿了“姜”姓。自《公羊》《谷梁》而下,学者们对于这个问题提出非常多的解释,但都未能形成通解。然而,在史官突兀地改变其记事文例的表象之下,实际上反映着当时齐国与鲁国两个诸侯国之间的政治关系与外交态度的转变,故而有必要再行探讨与厘清,力求还原文本真实与历史真实。  相似文献   

19.
2004年11月初,美国大选总算尘埃落定了。出乎众人的意料之外,中国女留学生黄娅,在这次大选中巧妙地赚了270多万美元,成了这次大选中一位引人注目的新闻人物。《华盛顿邮报》以《巧借大选大赚钞票》为题,栩栩如生地报道了她在商海中的才华与智慧。  相似文献   

20.
朱熹注《诗》凡两易稿。初稿名为《诗集解》,后稿名为《诗集传》。二稿所论诗旨差异很大,这反映了朱熹解《诗》观念的转变。本文首先分析了朱熹注《诗》前后稿诗旨的差异,然后详细分析了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一是朱熹以前说《诗》领域废《序》之风影响所致,二是朱熹从文学角度看《诗》的结果,三是他从理学角度解《诗》的必然。《诗集解》和《诗集传》所论诗旨的差异,反映了朱熹解《诗》思想的巨大变化,勾勒出他从汉学向宋学的转变轨迹,代表了两宋《诗》学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