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如果美(美感)取狭义--视觉美,只有动物与人类的视觉快感以及人类的高级思维觉快感对视觉的联觉作用才是美感;如果美(美感)取广义--包括味觉美、性觉美、环境美、心灵美等等,那么动物与人类的低级快感和人类高级思维觉快感及其对低级快感的联觉作用,就都是美感.  相似文献   

2.
编者按:"美"和"美感"是一个古老又永远谈不完的话盟.本期"论坛"前两篇就是观点基本相反的论文:一个主张"快感"不等于"美感";一个主张"美感"就是"快感".两位作者都作了十分认真的论证.我们将它们一起发表,希望引发作者和读者的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3.
赵玉 《美与时代》2007,(8):17-19
中西方在处理快感与美感的关系时存在着明显的著异.西方的传统是强调两者的区别,它根据感官的不同在美感与生理快感之间划分出明确的界线中国古人则强调二者的一致性,它通过五种感官的同时并用将西方所谓的"生理快感"视为美感的一部分,从而维持了二者的统一.从现在的角度来看,西方的做法显然有些不妥,中国古人的做法则有其可取之处.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常说:“吃亏是福,”这一句话的反面是“占便宜,”中间便是即不吃亏也不占便宜。为此,有人说,吃亏是福;有人说,什么都能吃,就是不能吃亏;还有人说,是我的拿,不是我的,白给不要。到底谁说的有理,实际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 《道德经》说,“天地所以能长久就是因为它不为自己而活着。”《圣经》也说,“在  相似文献   

5.
散文的感染力量在于其美的意境。意境,亦称境界。有人说,境界是“景与情的契合”,这是不错的。但是,在一篇散文中,景与情究竟如何“契合”,才能产生优美的意境呢?这可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在广阔的平原上,孤零零地出现一座小山,自然也能为生活添色,给人以美感。但它比起层峦迭嶂的崇山峻岭,却显得兀突、单调。缺乏层次,一览无余的景色往往只给人以暂时的快感,而不能给人以美感。因此,散文所创造的美的境界,不应该是单层  相似文献   

6.
近二三十年来,中国经历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最为激烈的城镇化进程。我们见证了旧城街道的消失,见证了古旧房屋的拆毁,也见证了高楼大厦的拔地而起;我们见证了新兴小区的大量出现,也见证了无数新区在几年之内便重回“脏乱差”的境地,甚至目睹了一个个崭新的“鬼城”。因此,无论从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我们都期待保持城镇化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7.
论审美境界     
审美境界可分为生理层面、情感层面和精神层面,三个层面各有不同的审美特点和审美意识.人的审美境界不断地从低级的生理快感提升为情感层面的愉悦.天人合一式的精神层面的大美是最高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8.
李晶 《美与时代》2003,(9):11-12
审美活动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极其复杂的心理过程。在审美活动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有趣的现象。例如:在对同一对象进行审美观照时,为什么有人认为美,而有人认为不美呢?美感与快感可以等同理解吗?“距离产生美”有道理吗?等等。这就需要我们区别美与审美;美感产生的心理过程;审美的心理主导作用。一、 美与审美同是一幕晚霞,一位充满青春活力的年青人看到的是辉煌,是气势磅礴的灿烂,是火样的情怀,是跳动的希望。而一位衰萎的暮年老人眼中,那就是生命最后的挽歌,凄美而苍凉。甚至同人同景,当我们心情好时看晚霞,觉得它是梦中的景,令人向往;而心…  相似文献   

9.
电视节目娱乐化已经成为当今电视媒体发展的一个潮流.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经过十余年的发展走进了"娱乐至上"的怪圈,对"快感"的追求替代了对"美感"的追求.有专家说,当娱乐和享乐蔓延时,它会消解一个民族文化精神内在的坚韧与厚重,消解社会主义主流文化艰苦奋斗、积极乐观的精神.也有专家认为广泛娱乐化不足为怪,娱乐是文艺走向市场的制胜法宝,娱乐化为文化的传播开启了新的通道.  相似文献   

10.
爱即快乐     
在我的家乡有一位老婆婆,她长年坐在院子里用蒲草编织各种东西,她的草编栩栩如生.一直供不应求。面对太多的需要,老婆婆只是开出了很低的一个价钱,而且一直不变。许多人劝她涨价,说每天做这样枯燥的事挣那点钱不值得。老婆婆总是笑笑说:“我不为挣很多的钱,我只喜欢编草编,有人喜欢我的草编,我就更乐意去编了。”  相似文献   

11.
美感就是欣赏主体从符合他的内在尺度的对象中得到愉悦和快乐的感觉或感受的心理状态.一个人能否获得美感,取决于自身尺度的高低.尺度产生于人的两次实践.不断地增长自己的知识,不断扩大自己的生活体验,从而提高自己的尺度,是我们获得美感的不二法门.  相似文献   

12.
基督教教育与儒家教育的和谐关系表现在 内在的合一与外在的统一, 内在的合一主要是精神层面的合一,  相似文献   

13.
崔晨 《美与时代》2014,(12):60-60
设计不是造物而是为人服务,设计的一切功能和形式都是为了更好的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在设计中功能是主导,没有功能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但功能不是唯一,没有美感的设计它的功能是不完善的。功能和设计美是和谐统一的整体,是不可割裂的。  相似文献   

14.
科学研究表明,歌唱除了具有艺术价值之外,还具有很大的健康价值-它不仅能让我们心情愉快,能给我们带来精神层面上的和谐,还能刺激抗体的产生,从而增强抗病能力,强化人体免疫系统,延缓衰老.而且通过歌唱可以提高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此外,唱歌还可以训练神经通路,提高人们的记忆力和身体各部位的协调能力.因此说歌唱还具有养生、保健的医疗作用,是让我们保持身心健康的一剂"天然良药".  相似文献   

15.
我想佛法其实不同于其他的宗教,而是一种智慧的信仰。而且这种智慧也不同于世间的这种思想和知识,佛法绝对不是一种知识层面上的东西,而是一种内在的智慧。我们能够开启这种智慧就能够明心见性、就能够超出轮回。如果我们好像在世间读书一样,只是运用,只是去积累很多知识,那么可以说没有什么大的用处。因为,解脱不是积累知识可以达到的,不是说好像我记忆了很多佛教的名词,然后有一天我突然就开悟了,不会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6.
游斌 《天风》2018,(4):29-31
当前,基督教中国化已成为中国基督教界各项工作的中心。人们普遍意识到,基督教中国化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即政治层面、社会层面与文化层面。在这三个层面中,最核心、最重要、最长远,同时又最需着力的中国化,就是在文化层面上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17.
砚边随笔     
<正>在哲学这个层面上,一切事物都是同源的,即源于物质,其运动规律、道理都是相通的。在美学这个层面上,一切艺术都是同源的,即源于生活,其创作规律、道理都是相通的。强调"书画同源",只不过是说书画在某些方面更接近一些,有着更紧密地联系,如部分字画原始同形,强调用笔、点、线的重要性,工具基本相同等。  相似文献   

18.
三国时魏国刘晔,是个“独任才智,不敦诚悫”的“巧诈”者。他曾以“明智权计”,为皇帝所亲重。但后来,有人向皇帝建议道:“刘晔只是善于窥测上意,一味迎合,不是尽忠。陛下可以试一试,把自己的意见用反话说给他听,要是他反对,那就真正与圣意相同了;要是他赞成,他就是不老实了。”皇帝试了一试,果然发现刘晔不老实,从此疏远了他。刘晔失宠后成天郁郁寡欢,茶饭不思,夜不能寐,以致忧郁而死。西晋傅玄,对此事做出结论道:“巧诈不如拙诚。”好一句“巧诈不如拙诚”!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官场上、商场上,还是民间,仍然有人认为“老实只能吃亏”…  相似文献   

19.
夜话晨记     
●晨记的夜话未必都是梦话,倒是大白天讲的一些话却往往类似于“梦话”。●即使你是“绝顶聪明”的人,也不要以为别人都是傻瓜,否则,你便是绝顶的“弱智”!●有人说,总是沉缅于过去的人是没有未来的,但我又想,完全忘记过去的人同样是没有未来的。●习惯成自然。人们的习惯往往会成为世俗的传统,而世俗和传统的力量是巨大的,凡事一旦成为世俗和传统,便很难改变或打破!●放纵是人的一种本能,而克制则是人的一种理智。放纵固然能在一定时期获得某种快感与豪气,但同时又会给你带来不同程度的伤痛与酸楚,以至造成人生的羁绊与灾难。●恶行,很多时…  相似文献   

20.
赵直 《天风》2011,(5):14-15
如今在许多教会都有一个做法,即在主日崇拜过程中使用PPT投影。在此不讨论这一做法的利弊,仅仅从技术层面上列举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