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初 ,随着封建帝制的灭亡 ,作为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精神支柱的儒学也随之衰落。在新的时代 ,以什么样的精神 ,通过什么途径 ,来凝聚人心 ,重塑民族魂魄 ,建构心灵家园 ,成为思想界仁人志士思考的重要问题。当时 ,有人把西方社会的发展归之于宗教的影响 ,而把中国的种种弊端归之于宗教的缺失。有的“遂欲以基督教导国人” ,有的“以孔子为我国之基督 ,遂欲组织孔教”。 (《蔡元培教育文选》 ,第 2 8页 )对此 ,蔡元培坚决反对。他旗帜鲜明地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 ,倾注毕生的心血为美育的实施而努力 ,甚至在弥留之际 ,仍念念不忘“美…  相似文献   

2.
王国维和蔡元培是中国倡导美育的先行者,都受到了德国古典美学家席勒建立"完整人格"意义上的美育思想的影响,体现了早期美育思想的精髓。自20世纪20年代至今,中国的美育基本上是围绕艺术教育展开的,旨在培养学生在音乐、图画、手工等艺术科目上的专业技能和审美素养,这几乎将艺术教育完全等同于美育,即便是在当下的一些美育工作者的心目中依然如此认为,这与最初王国维倡导的美育为塑造"完全之人格"的目标,以及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思想都已有所偏离。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一个有意义的问题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 ,社会发展学研究不外于“美学沉思” ;尽管作者没能更进一步深入探讨 ,但启人深思。蔡元培和王国维提出的“美学沉思”课题———以美育代宗教 ,当时并没有产生轰动效应 ,似乎只是一个以学术形式提出的教育“新议” ,但却毫无阻抗地很快付诸实施———上世纪末被列为教育方针 (美育 ) ,新世纪开头成为课堂授课科目。但是 ,冯友兰稍后于他们提出的“以天地胸怀来处理人间事务”的“天地境界”却应者寥寥 ,并未在实际生活中起作用。“美育”、“天地境界”都是“美学沉思” ,为什么一个走进生活世界而另一个却仍在生活世界面前徘徊 ?如果简单地回答 ,那么答案似乎是 :美育或“陶治性情” (蔡元培语 )或“消歇利害” (王国维语 )是人人能做到的 ,而远离“自然境界”、“功利境界”和高于“道德境界”的“天地境界”是大多数人只能谈说而不能实行的高远审美理想。人首先是通过物质性活动来拥有世界、理解世界、产生关系、建立自我 ,而不能非物质性地跳跃 ,因为那就失去了“根”。要害盖在于此 ,在于“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 !”因此 ,在今日即我国即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 ,可否继“美育”之后再提一个人能否“将自己的生活活动本身作为自己意志  相似文献   

4.
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说>,在五四期发表后,社会性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展开了论争,震动了当时思想学术界,余波一直延续到20世纪40年代末.  相似文献   

5.
如果从孔子所倡导的君子“三达德”即“仁”“知”“勇”角度来看蔡元培的伟大人格,那么就可以说,蔡元培就是一位“立人”“达人”之仁者,一位高瞻远瞩之知者,一位无所畏惧之勇者.如果说教师的人格风范是学生追慕的目标,那么大学校长的人格风范就是全校师生追慕的目标,甚至是整个社会大众追慕的目标.因此,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蔡元培的君子人格就是北京大学精神的象征,也是整个中国大学精神的象征.  相似文献   

6.
宁继海 《美与时代》2005,(11):94-95
一、体育的美育 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指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据此,体育的美育就是将美学理论运用于体育实践过程,借助各种大众传播媒介,对实践者进行体育审美教育,培养他们感受体育美、欣赏体育美,表现和创造体育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阿闹 《思维与智慧》2023,(20):59-60
<正>蔡元培先生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传授,而在鼓舞和唤醒。”美育作为培人教育中一个重要的因子,需要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激活与激发。经典的文本是文质艺美兼具的美育载体,精心设计和有效运用经典阅读文本,在小学阶段将美育思想灌注到学生的人生中,对其成长与成才的意义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8.
审美教育实际上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无论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在她发展的每个历史时期,美育都以其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内容方法及途径,积极参与人才培养与文明创造。我国是一个富有美育传统的文明古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教育家孔子就认为教育的过程,人格塑造的过程,是一个“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过程,高度评价了审美在教育中的作用。近代蔡元培也有“以美育代宗教”之说。在新中国的教育史上,审美教育也曾  相似文献   

9.
蔡元培与鲁迅一样,都是永远的智者,他的终身美育、全民美育的思想,对我们人生精神境界的提升和民族思想情操的升华,具有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在蔡元培的心目中,中国人应该具有的民族素质,一是"宁静而强毅的精神";二是"伟大而高尚的行为";三是"美与高"的状态.  相似文献   

10.
蔡元培在中国现代心理学史上的先驱地位与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蔡元培在中国现代心理学史上的先驱地位与贡献:留德跟冯特学习实验心理学,奠定了专业基础;扶持创建我国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和第一个心理研究所,奠定了组织基础;关于心理学性质与方法之思想,提供了方法学基础;重视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推动了儿童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文艺与美育心理之思想,开了我国现代文艺与美育心理学之先河;主张西方心理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对心理学研究仍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罗筠筠 《现代哲学》2006,(2):107-113
该文讨论了现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在美育方面的思想特点及其在今天的意义。蔡氏美育思想的核心是认为审美教育的本质乃是一种情感教育,它与德育、智育、体育在教育中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因为在人性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只有科学、知识与理性的教育与进步是不完备的,对人类感性的忽略与压抑会带来各种社会弊端。蔡元培还提出了具有可操性的美育实施措施,在今天也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2.
宗教以及宗教思想的改革与发展是近代文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当时一些学者的广泛关注,蔡元培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对于宗教问题也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他反对定“孔教”为“国教”,提倡“以美育代宗教”及“非宗教”。主张应认真对待宗教问题上的扬弃与吸收,同时强调将“非宗教”思想与国家教育的民族性问题相结合,其理性的分析为中国宗教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思想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针对高校体育发展趋势,在大学三年级应开设终身体育项目:女生:舞蹈、健美操等;男生:长拳、太极拳、棍等。笔者在太极拳教学中充分利用美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引导学生对太极拳产生兴趣 著名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提出“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以二十四式太极拳为例,它讲究意念引导动作、气沉丹田,具有心静体松、以腰为主宰、发力于全身等特点。像这样运  相似文献   

14.
蔡元培美育思想的现代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审美公共性的关注,一是"以美育代宗教"说的提出。特别是后者,它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而且还具有普世意义。  相似文献   

15.
谈谈美学与美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期论坛集中刊发了一组关于美育的论文,虽然相互之间的观点并不相同甚至相反,但都有助于我们对美育的深入探讨。其中朱立元先生的论文高屋建瓴,言简意赅,对美育概念及其在我国古今的发展作了纲领性阐释。成穷先生的论文立意新颖,针对美育与宗教关系问题作出了新的探索,对蔡元培先生"美育代宗教说"提出异议,也很值得学界重视。  相似文献   

16.
个体审美发展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杜卫 《哲学动态》2001,(6):14-17
美育的任务 ,就其特殊性而言 ,是促进个体的审美发展。对我国来说 ,“审美发展”(aestheticdevelopment)是一个从西方英语国家引进的美育理论概念 ,个体审美发展研究是发展心理学、审美心理学和美育理论结合的产物 ,也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在 2 0世纪各种心理学理论中 ,发展心理学对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影响可谓最大 ,目前我国也已经拥有不少发展心理学方面的论著和实验研究报告。但是 ,无论是在美学界 ,还是在心理学和教育学界 ,我国对从儿童到青少年的审美发展研究却几乎是空白。目前我国的发展心理学主要是依据皮亚杰…  相似文献   

17.
民国象征主义诗人李金发追随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的号召投身美育事业。他的美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所创办的《美育》杂志中。李金发的美育思想的特点和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引介西方的象征主义、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的文化艺术资源,通过改变民族的审美品格进而提升其精神品格;二是将"日常生活"纳入到美育建设的构想中,提出建设"美的人生",使美育与日常生活现代化结合起来,这一美育思想在今天依然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幼儿美育也被称为“幼儿审美教育”,以审美形态和美感熏陶幼儿,实现幼儿素质教育之发展,是幼儿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中对幼儿美育之开展予以目标规定:“萌发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强化和引导幼儿对美的感悟,让幼儿对美的感觉逐步萌生,才能让幼儿的美育开展得以渗透和强化,才能让幼儿健康成长。幼儿美育之开展已经成为幼儿教育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欧洲流行着这样的说法:“欧罗巴有6大帝国——大英帝国、法兰西帝国、沙皇俄国、奥匈帝国、普鲁士和罗斯柴尔德王国。”对于前5个帝国,学过历史的朋友都不会陌生。但罗斯柴尔德王国究竟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20.
傅雷的“君子协定”胡思勇人之一生,为与人和睦相处,难免有“约”。这约俗称“君子协定”。“君子协定”体现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夫妻关系中,著名的就有周恩来夫妇的“八字”协议,蔡元培夫妇的“四条原则”。傅雷这一生与人订有多少“君子协定”,尚无考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