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楚简"融"字以往多分析为从"虫(蟲)"声,笔者曾主张声符应从"毓".今由<新蔡>简"融"及新出老簋"池"字的"也"旁可以证明楚竹书<周易·颐卦>"融"字所从的"口"形并非饰符,而是"子"字头部圈形替换为"口"形,从而可以说明楚简的"融"字应分析为从"毓"声.同时<说文>籀文"融"所从的"虫"旁应是一种讹变的写法,并非原貌.另外,楚简"鬻"字亦应分析为从"毓"声.  相似文献   

2.
帛书《易经》卦爻辞有大量与通行本相异的文字,需要考释。本文仅以通行本之"惕"字为例,论证帛书本异字"氵易"(即《小畜·六四》"血去惕出"的"惕"字,帛书写作"氵易"字)是""字之别写,而""通"",""的古体为"",故可校"惕"字为""字之误或原本相通。同时,帛书《乾·九三》"夕(残字)若厉"的"",讼卦卦辞"洫宁"的"洫",《·九二》"亻易号"的"亻易";通行本《师·九二》"王三锡命"的"锡",《涣·上九》"血去逖出"的"逖"字等,都得到相应的校释。  相似文献   

3.
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谈到"字"与"声"的关系时,提出了中国歌唱艺术的一条重要规律:"古之善歌者有语,谓当使声中无字,字中有声'.凡曲,止是一声清浊高下如萦缕耳,字则有喉唇齿舌等音不同.当使字字举本皆轻圆,悉融入声中,令转换处无磊块,此谓‘声中无字',古人谓之‘如贯珠',今谓之‘善过度'是也.  相似文献   

4.
清华简《别卦》中有个读为"泰"的字,从字形分析看,此字应释为"■",即"徹"字异体,上部加注"夗"声。"徹"、"泰"音近相通。  相似文献   

5.
刘彬 《周易研究》2008,(2):23-32
马王堆帛书<要>是一篇重要的易学文献,目前,已发表释文八种.研究论著五十余篇(种).从这些释文、研究论著看,其文字校读和意义考释等基础性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亟需进一步深人研究,本文对<要>篇"损益"一章,依据释文和照片,就其文字校读和意义考释两方面,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6.
《周易》比卦初六爻辞"有孚盈缶"之"缶"当读为"饱","盈缶"即"盈饱"。履卦初九爻辞"素履"之"素"帛书《易经》本作"错",当读为"踖"。"踖履",就是敬慎地行走。离卦初九爻辞"履错然"之"错"帛书《易经》本作"昔",阜阳汉简《周易》作"■",本字亦当作"踖",义为敬慎。泰卦六四爻辞"不戒,以孚"之"戒"字通"革",当训为改、除去。"不戒,以孚"即"不革,以孚",也就是"不改,以孚"。  相似文献   

7.
通行本第八章"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一句在马王堆帛书《老子》甲、乙本中分别写作"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和"水善利万物而有争"。对此,有学者认为,帛书甲、乙本均为误写,《老子》原文当从通行本作"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亦有持不同意见者认为帛书《老子》并非误写,乙本中的"争"字乃甲本中"静"字的假借,《老子》原文当如帛书甲本作"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关于此一问题,新近发布的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老子》(以下简称北大《老子》)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线索。本文以北大《老子》为参考,并参照其他《老子》版本,对此句作出了新的探讨。通过对比与分析,文章认为,此句本应作"水善利万物而有争"。但因其在字面意义上似与《老子》思想相抵牾,在文本流传过程中,最终被改作了"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另外,通过考察《老子》第八章在文本流传过程中的变化,文章亦将《老子》文本的发展与演变作一探究。  相似文献   

8.
通行本和<集解>本蒙卦卦辞"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中的"告",帛书本和汉石经皆作"吉".自帛书<周易>出土以来,有许多学者开始脱离传统的看法,而越来越倾向于以帛书本和汉石经的"吉"字作为正解.然而.从蒙卦卦辞的文意来看,还是以作"告"字是;从赞同以帛书作"吉"为长的各种观点来看.他们其实也并没有提出可以站得住脚的论据.虽然帛书<缪和>的确已将蒙卦卦辞的"告"解作"吉"字,但这种解法实际上是对蒙卦卦辞的篡改、曲解或误读;就笔者有限所见,在各种主要传世文献中,至少从西汉时代起,就基本上是将蒙卦卦辞解作"告",而非解作"吉"的.说明作"青"解读的帛书本和汉石经本并非主流版本.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周易·字》卦卦名与爻辞中之“字”字的考释,证明传世本(周易·需)卦卦名与爻辞中之“需”字的原始意义,同《易传·序卦》所言“物稚不可不养也,故受之以需”较为接近,其要义为怀柔养善;马王堆汉墓帛书《六十四卦》之《襦》卦的“襦”字与马王堆汉墓帛书佚文《易之义》的《襦》卦之“嬬”字,均为“需”的通假字,而“需”字的形与义不是卦画之象所为。  相似文献   

10.
《周易》本经卦辞中的"小"字当独立断读,并且在《旅》、《巽》、《遯》、《既济》、《贲》五卦卦辞中起到语义逻辑的枢纽作用,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卦辞"小"义及相关卦爻辞的深入考释活动,体现了理解《周易》本经文本所需要的一种较为全面系统的解释方法。  相似文献   

11.
"爻"字臆说     
本文对《周易》中的"爻"字作诠释。作者认为"爻"字是由两直线相交的"十"字,作旋转成"×"后,撤捺而成的。对此,作者考察了"爻"字的生成及"爻"字与"十"、"爻"字与"×"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求证了传统对"爻"的本义的界定:"爻,效也","爻,交也"。最后,文章由"爻"之本义论及"卦"之形成。  相似文献   

12.
吴立民 《法音》2000,(2):13-17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艺。道无艺不显,艺无道不明。佛教音乐亦然。佛教之乐道大都与修证有关,佛教把通声音与明中阴视为小悟。实际上真通声音实相,即可证悟大觉。弘法大师《声字实相义》曰:"夫妇来说法必藉文字,文字所在六尘其体,六尘之本法佛三密即是也。平等三密遍法界而常恒,五智四身具十界而无缺。悟者号大觉,迷者名众生。众生痴暗,无由自觉,如来加持,示其归趣。归趣之本非名教不立,名教之兴非声字不成,声字分明而实相显。所谓声字实相者,即是法佛平等之三密,众生本有之曼茶罗也。故大日如来说此声字实相之义,…  相似文献   

13.
《周易》的大传部分,晋韩康伯的注文,使用的"况"字,除了常见含义外,有一种用法,相当于"谓",这个义项辞书"况"字的解释没有单列,本文就此作出考释。  相似文献   

14.
在老子哲学中"物"扮演着重要角色.老子所言"物"的语义比较多样,在以现象事物为基本义的同时,也包括其他多种义项,这和此词在用法上的灵活性有关.老子论"物"常在道物关系中展开,此关系是老子世界观的基本结构.从通行本来看,"道"有时也在"物"的范围内,二者的界限并不严明,结合简帛本来看,这种情形可能是不存在的,老子应是贯彻...  相似文献   

15.
梵语"阿剎罗"(aka■ra)一词在印度古代文化背景中具有哲学、语言学两个方面的意义。从哲学层面言之,ak■ara一词具有不灭、不朽之义,因而用来指称常住不灭的终极存在;就语言学层面而言,其义项为不可分析、不可拆分之义,通常指音节、字母,即梵语言文字最根本的拼读、书写单位。在汉译佛典中,"阿剎罗"通常被译作声字、字、字本、字母,以陀罗尼、真言、明、咒、秘密语等形式,在以《般若经》为代表的大乘佛教经典中有广泛应用。在早期般若经典中,声字是以陀罗尼的形式出现的。六、七世纪以后,随着秘密佛教的兴起,梵语声字在新出现的般若类经典中应用的更为普遍,其形态也更为多样,其功能也越来越丰富。从梵语声字的前后变化中,可以看出它在般若经典的形态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多样化的过程,其功能与属性也经历了一个由方法到本体,即由方便到究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本<周易>简35-36为<讦>卦,其"讦"字凡八见,传本<周易>作"蹇",阜阳汉简本、帛书本均作" ",汉石经则作" 寋 ";又王逸注<楚辞·离骚>、李善注<文选·辨亡论>等,则引<蹇>六二"王臣蹇蹇"作"王臣謇謇",是"蹇"似又可通"謇",异文甚多.<易传>释"蹇"为"难",后世注家多从之.惟考时贤所论,颇有以竹书本之"讦"为正,释<蹇>为专言直谏之卦者.今不揣谫陋,拟为"蹇"之异文作一平议,并就文献征例、卦爻辞义、卦序结构、卦象诸端,考辨<周易>"蹇"之确义.  相似文献   

17.
春秋晚期齐围莱国的主帅据《左传·襄公六年》所载是晏弱,崔杼只参与了定莱田的活动,《左传》对这场战争具体过程的记载也较为简略。传世齐国景公时期铜器庚壶铭文也有关于"齐军围莱"的内容,通过考察铭文可知崔杼直接参与指挥了此次战争,铭文对战争的细节也有更为详尽的描述。本文也对铭文"入"字的相关考释意见进行了梳理,并结合文献记载对铭文"庚入,门之"的含义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8.
有关儒家“仁爱”思想的研究,人们比较关注的问题之一,是“仁”这个字的起源,即它最初的构形以及与此相联的本义。战国玺印文“”的发现和释读,①使人们看到了“仁”字的新的构形,也使重新理解“仁”的意义有了可靠依据。郭店竹简中所有的“仁”字(七十多个)都写作“”,不仅进一步确证了古“”字的存在,而且提供了有关儒家“仁爱”观念的新文献,为研究“仁”带来了新的途径和活力。大家围绕“身心之仁”的讨论,主要集中在此字的构形与《说文》“从千从心”之“仁”和“从人从二”之“仁”之间的关系及其意义,但还不能令人信服。本文在…  相似文献   

19.
《诗经·烝民》篇"有物有则"一语的意义,经学从毛传到郑笺,再到孔疏,由于注解体式的差异而做出了不同特点、不同内容的解释.这些解释沿着或内在或外在、或知识性或义理性而组合成的不同方向,不断产生出"意义的生长",孔颖达的《正义》充分展示了经学注解的这些特点.沿着内在的"意义的生长"路径发展,"有物有则"中"物"字和"则"字...  相似文献   

20.
释"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山 《周易研究》2007,(4):34-36
本文分析了"孚"字的甲骨文形体,其形体义为父或母用手抱起幼儿之状。父或母用手抱起幼儿完全出于真诚而不虚伪的爱心,从这样的慈爱之举中引申出"诚信"义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