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把教会变成一个"同心圆"型的教会,在这个"圆"型教会模式中,以基督为中心,神职人员和教友虽然职份不同,却以和谐合作的关系,共同肩负起教会的责任和使命。一、平信徒的身份地位平信徒"指圣职人员及教会所规定的修会人员以外的所有信友。平信徒藉洗礼与基督结为一体,成为天主子民。以他们自有的方式,分享基督的司祭、先知及君王的职务。他们也肩负整个基督子民,在教会及世界上的使命"。这是梵二文献《教会宪章》对平信徒的描述,强调了教会是"天主的子民"  相似文献   

2.
民主办教是指由中国天主教爱国组织及广大爱国神职人员和教徒群众,按照中国的国情和教情,通过民主协商决定教会内部的重大事情。即中国天主教的内部事务由中国天主教会自主管理,任何外国势力都不能干涉中国天主教的内部事务。也就是中国天主教实行独立自主自办教会。教会的重大事务由教务组织和爱国会,神职人员和教徒共同决定,在参与教会事务的管理方面,无论是教务组织还是爱国会,无论是神职人员还是平信  相似文献   

3.
由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教会领导的积极筹备,中国天主教神哲学院终于正式成立了这是中国教会史上的一件大事,可喜可贺。在九月二十八日举行的开学典礼上,政府首长及教会领导均以爱国爱教为主题劝勉修生,希望他们勤奋学习,艰苦努力,准备作新型的神职人员。语重心长,感人肺腑。今就开办修院培养爱国爱教神职人员问题,谈点感想。  相似文献   

4.
天主教神职人员的服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主教是礼仪化的宗教。教会本身即是一个崇拜天主、以典礼为生活中心的信仰团体。在天主教的礼仪传统中,神职人员的服饰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神职人员身份的象征,更是他们从事宗教礼仪生活时不可或缺的外在标志,有着深刻的宗教文化内涵。天主教神职人员的服饰包括神职人员日常的服饰和举行礼拜仪式时的祭服。无论日常服饰还是祭服,服饰中各部分都有自身的来历,在教会生活中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礼拜时的祭服礼拜时神职人员的服饰可统称为祭服。按教职的高低,祭服总体上可以分为:主教的祭服、神父的祭服和执事的祭服。祭服一般都保存在教…  相似文献   

5.
为了加强教区管理,保持圣教会纯洁,本主教团重申教会关于神职人员行使圣事权的规定:一、凡神职人员行使圣事权,须经当地正权主教或教区长的准许。二、凡从国外来我国访问的神职人员行使圣事权或进行传教活动,须经当地正权主教或教区长准许。  相似文献   

6.
编写《神职人员独身守贞》一文,期望主内弟兄了解教会对神职人员独身的历史背景及要求,勉励自己,尊重教会的教导,守好洁德,尽好铎职,做一个称职、有圣德的神父。一、独身守贞的沿革1、圣经的依据神职人员独身守贞制的主要内容就是保持洁德(Puritas)和节德(Continentia  相似文献   

7.
一、平信徒的概念和教会角色 在天主教圣统体制中,人们普遍认为天主教的体制组成为:教宗→主教→神父→执事→修女→平信徒(教友)。实际上,教会成员的组成主要分神职人员和教友两大部分。神职人员指的是主教和神父,其职责主要是举行献祭、祝圣、讲道、付洗、赦罪等。  相似文献   

8.
北京天主教神哲学院隶属于北京教区,1982年正式成立。这是改革开放后在全国首先创办的天主教院校。初建院址设在海淀区西北旺村的果园里,于1989年6月迁至西什库教堂。1992年9月迁到平房堂区,也就是现今神学院的所在地。北京修院的办院宗旨是培养具有荣主救灵、服务人群、热爱祖国、热爱教会的合格的神职人员。修院教育以基督信仰为中心,为教会培养具有渊博的学识、超群的圣德和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开创教会新局面的新一代神职人员。为了明确办院宗旨和培养目标,傅主教提出了以“五个素质”为具体内容的“培青工程”。修…  相似文献   

9.
英国一个教会团体提醒当地神父和牧师,非执行职务时不宜配戴白色衣领,以免遭受袭击。关注神职人员安全事宜的独立组织"全国教会监察"(National Churchwatch)10月发表全国报告,指出有神职人员配戴白色衣领外出,容易被人识别身份,遇袭  相似文献   

10.
教会如何在当今的时代更好地开展福传工作,是摆在我们每一个基督徒,尤其是献身于教会的神职人员面前的重大课题。依据圣经和回顾教会的历史,我们清醒地看到:教会自创立至今,其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此结果与当时教会的福传方式与传教人员的个人主观意识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上半叶美国基督会传教士在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设传教点并建立了具有本土化特色的巴塘教会。本文从美籍传教士的离境、本地教务委员会与神职人员的构成、本地教徒与50年代初期当地三自革新、教会收入来源和财产、附设机构、主要神职人员与教徒及其家庭等方面对1949—1957年巴塘教会最后时期的历史做一研究。  相似文献   

12.
曾在教会网站、报刊看到一些帖子和文章,或对神职人员的爱财、贪图享受表示困惑,或对圣召路上遇到神职人员阳奉阴违的言行举止表达愤怒,或对教友在教会中喜欢说三道四进行批评,或对教友信仰冷淡、长期不进堂有所责备……这说明在教会福传和建设中还存在不少误区和困惑,说明信仰和圣召路上会有荆棘、有考验……同时,也说明我们这些主的羊群常常会自以为是,忘记了耶稣吩咐的。  相似文献   

13.
1980年6月3日,中国天主教主教团曾经发过一个《关于重申神职人员行使圣事权的决定》;1981年7月23日,中国天主教主教团和中国天主教教务委员会联名又发过一个《关于神职人员行使圣事权的规定》。经过几年来的实践证明,这两个文件是有利于治理教务,有利于维护我国教会的权益和广大神长教友神益的。根据目前我国教务的发展和加强对教务的管理,维护我教会主权,特再作如下规定: 一、《关于重申神职人员行使圣事权的决定》的补充规定 1、凡神职人员行使圣事权,须经当地正权主教或教区长批准。并向该省、市、自治区教务委员会呈报备案;神职人员到外教区,须持有本教区主教、教区长的介绍信,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是天主教会“民主办教”最有体现特征的时期,尤其是在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后得到重大改观,从而使传播基督福音的这一伟大使命得已巩固和拓展。无可否认,教会自数百年来的办教方针几乎都是高层神职界的事,事实上,这不仅是神职人员有这样的想法,即是一般平信徒也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在这一观念的主导下,教会的内部建设在很长时期内与基督合一精神有所脱节的意味,从而很难将初期教会即宗徒时代的福传方法融入教会的“民主化”管理中进而启动福传工作。虽然,梵二以来,教会未以“民主式”语言进行陈述,但其中蕴含的“民主…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天主教》2002,(6):29-30
中国天主教佘山修院本着“培养一批爱国爱教,拥护独立自主自办教会,有荣主救灵神火,有为教友服务精神,自愿终生独身守贞,献身于天主教事业的德才兼备的神职人员”的宗旨,进行办学,已经稳步走过了二十个春秋。这二十年来共招收修生602人,已经培养了250多位神职人员,他们大多数都是各自教区牧灵工作中的骨干。有的甚至已经做了主教或教区长,领导整个教区的教务工作。  相似文献   

16.
—、作为教会使命的福传就是天主子民的集合过程根据梵二大公会议的教导,教会是以基督为首召集起来,由各族人民所组成的新天主子民的集体(教会宪章9)。基督以其圣死将他们集合起来,成为一个民族,一个团体(教会牧灵宪章78)。这一集合过程是通过福传来实现的。福传就是将这个子民集合起来,使各个成员得蒙圣神圣化而奉献于天主(司锋职务与生活法令2)。因而教会作为“普世得救的圣事”(教会宪章48),其实际使命也就是普施天主的救恩。于是教会的福传使命,就是要发动广大教友群众,在各个民族的各个阶层,在他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以基督徒的…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基督教历史上形成了以高等教育机构青年学生为基础、鼓励他们志愿到国外进行传教事业的学生志愿海外传教运动.运动将这些学生的三分之一都派到了中国,直接影响到中国的传教事业.受其工作理念和方式的直接影响,中华基督教学生立志传道团于1910年成立,促使许多学生接受基督教并成为神职人员,是中国基督教学生运动的主要力量之一,但在30年代以后消失于无形之中.它是20世纪初期中国基督教史上产生于学生界和知识分子界,面向学生和知识分子布道,劝导他们成为教会神职人员的团体.  相似文献   

18.
教友因着所领受的圣洗圣事和坚振圣事,分担了主基督司祭、先知和君王的职务,以执行天主子民的使命。为使教友能更好地完成他们的神圣使命,教会应做好对他们的培育。由于教会过去传统牧灵方式的局限性及中国教  相似文献   

19.
今年六月六日,罗马教廷无视我国教会主权,非法委任邓以明为广东省大主教,而邓以明不知自重,背着我国政府和教会,前往罗马接受这个所谓“委任”,完全丧失了中国人民和中国神职人员的气节,违背了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原则。为此,我中国天主  相似文献   

20.
上次我写了一篇文章关于《加强宗教教育为构建社会和谐做出贡献》登载在《中国天主教》第二期(21页)。我当时认为宗教教育的必要学习主要是针对我们的平信徒,现在想来我错了,宗教教育的学习应该首先针对我们教会的神职人员,其次才是教友。因为神职人员的一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