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彝族丧葬、火把节、酒文化以及虎崇拜的分析研究,认为在彝族各种丧葬中火葬历时最久、影响最深·彝族火把节是受彝族火葬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传统节日,彝人认为酒可以"通神",虎崇拜是因为彝族先民认为虎既是万物的起源又是人死后的归属.彝族火葬、火把节和酒文化的目的指向是死后变成虎,在祖先地享受幸福生活.彝族火葬、火把节、酒文化和虎崇拜都包含了"火信仰".  相似文献   

2.
火葬是丽江纳西族传统殡葬习俗,是纳西人民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历史上,丽江纳西族普遍实行火葬,后因“改土归流”,受儒家文化影响,靠近城镇和坝区交通便利地区大都实行土葬,偏远山区至今仍保留着火葬习俗。纳西族传统火葬习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明显的“生态”性质,尤其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深入挖掘纳西族火葬习俗文化内涵及生态价值,有助于培育和践行生态文明思想,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提供重要历史资料,推动云南殡葬制度改革;有助于发挥示范作用,引领未来绿色殡葬改革。  相似文献   

3.
作为汉唐丧葬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守门与镇墓之制不仅是时人为寄托哀思、告慰死者、祈求平安而采取的葬制措施,同时也与同期社会中盛行的道教观念相适应,呈现出浓郁的道教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4.
《法音》1992,(2)
新华社拉萨十二月三十日电(记者多吉占堆)西藏宗教界法道精深、德高望重的大师色结堪苏·伦珠陶凯的葬礼今天完全按照藏传佛教礼仪进行火葬。伦珠陶凯大师生前是西藏三大寺之一的色拉寺的堪布赤巴(住持)和宗教博学拉然巴格西,并担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佛协西藏分会会长和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因此,他享有藏传佛教习俗五大葬礼中的第二等——火葬,仅次于达赖、  相似文献   

5.
风水诗赏析     
在中国历史上,风水(也叫堪舆)迷信十分盛行,认为住宅基地或坟地周围的风向水流等形势,能招致住者或葬者一家的祸福。元明之际的无神论者谢应芳认为:生死是自然之理,生是人之始,死是人之终,人死则气散,主张简葬。他写了一首蔑视风水迷信的诗:枯蝉蜕壳欲化,老蚕化茧自缠。一笑不拘风水,六藏姑代天年。历史上,还有一首广为流传的讽刺风水先生的诗:风水先生惯说空,指南指北指西东。山中果有福兴地,何不择其葬乃翁。果真有什么风水吗?那么,风水先生的阴宅、阳宅应该是最有风水的了。既然风水先生可以给别人看风水避祸得福,那风水先生为何不挑选此…  相似文献   

6.
“葬墓”是壮族民间信仰天地善院的仪式类型之一,在广西南宁市武鸣区、马山县和宾阳县壮族地区具有重要影响。“葬墓”仪式有风水宝地“葬墓”仪式和一般穴位“葬墓”仪式两种类型。本文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对天地善院“葬墓”仪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并就其中蕴含的壮族祭祀亡灵的原因、亡灵价值的决定性因素、祖坟的地位和价值等文化内涵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正佛教约在公元8世纪初传入洱海区域,到公元9世纪中叶在南诏就已十分兴盛。从南诏后期到大理国时期,受佛教影响,火葬在白族地区逐渐流行起来,一直持续到明代中晚期。到明末清初,火葬风俗在白族地区日渐衰微,为土葬所代替。唐初洱海区域的白族先民多为土葬。唐贞观二十年(648)梁建方出兵西洱河,其《西洱河风土记》记载这一地区的丧葬习俗时说"至于死丧哭泣,棺椁袭敛无不毕备",又樊绰  相似文献   

8.
一九八三年七月五日,茂汶羌族自治县渭门公社永和大队下寨张家女社员文××,于午后三时逝世,终年七十岁。死者有女二人,一出嫁,一招郎上门,有孙儿孙女七人(四男三女)。张家在当地虽属中等人家,因死者为年高有德贤淑可敬者,按当地羌俗办理丧事从优。文××逝世后,其子孙正为她办丧事,笔者巧逢其会,因援笔记之。据当地羌族老端公和一些老人说,渭门沟一带羌人清末仍盛行火葬,每一村寨(即每  相似文献   

9.
清代西藏的传统丧葬形式有火葬、塔葬、天葬、地葬、水葬等,其习俗根深蒂固。乾隆时,驻藏大臣和琳虽然进行了强有力的政策干预,短期内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最终还是未能改变西藏的这些丧葬习俗。民俗的稳定性,在此过程中体现得异常明显。  相似文献   

10.
孙静 《四川心理科学》2014,(16):155-155
古语有云,人死为大,丧葬习俗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中国的各个民族,主要有火葬、土葬、塔葬、水葬和天葬五种丧葬形式。由于各民族的生活环境不尽相同,丧葬习俗也有所差异。位于青藏高原的藏族由于其特有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独有的丧葬形式——天葬。  相似文献   

11.
夏寒 《学海》2007,(4):167-172
南京地区是明初功臣的重要集葬地,功臣墓葬地的选择在时间上有明显的规律.在明孝陵未建之前,功臣或葬南京或归葬,没有定制.孝陵位置确定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绝大部分善终的功臣武将葬入了钟山之阴.在洪武晚年,明太祖大开杀戒,功臣殁后不再葬入钟山之阴,而葬于南郊.  相似文献   

12.
“无缝塔”在中国佛塔形制中,是比较独特的一类,它与印度的率堵婆有着紧密的渊源关系.而在其历史演变过程中,中国僧侣逐渐演化出“无缝塔葬”这一安骨方式,但目前关于“无缝塔葬”的记载,主要集中在禅宗文献,事迹也几乎都与禅僧有关.所以对无缝塔葬的研究,只能探讨禅僧与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对一起丧葬事件的法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郭星华  韩恒 《学海》2003,(1):102-106
本文是对一起丧葬事件的法社会学分析。在这起丧葬事件中 ,死者家属一方面面临着传统的丧葬习俗———实行土葬 ,另一方面又面临着上级的法规文件———要求火葬。受这两方面的影响 ,死者家属最后采取了偷埋这一对策。本文通过对这起丧葬事件的实证考察 ,具体分析了 :国家法规为什么执意取代传统的习俗 ,当国家法规与传统习俗冲突的情况下 ,人们将做出怎样的行为选择 ,为什么做出这样的选择 ,人们的行为是否达到了国家法律的预期。通过分析 ,文章最后对已有的法治模式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4.
郭璞的殡葬观与道家道教的崇水精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文化史上,东晋郭璞(公元276~324年)是一位颇有影响的重要人物。他不仅是改造、发展游仙诗的祖师、语言学巨匠,而且被奉为术数大师、堪舆之祖。相传为郭璞所撰的《葬书》,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堪舆学专著,为历代堪舆家所重,被尊为“葬经”,世传葬术起于郭璞。是书提出的“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  相似文献   

15.
李泽华 《孔子研究》2021,(2):113-122
丧礼文化是韩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我国儒家文化有着莫大的历史渊源.在现代韩国社会,其传统丧礼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为由土葬到火葬、由私人墓地到公共墓地、专业丧礼场所的出现以及丧礼仪礼程序的改变,体现出传统儒教式丧礼逐渐向现代文明丧礼的变迁过程.在此过程中,一方面是政府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是韩国民众对...  相似文献   

16.
读者信箱     
艾洁 《天风》1997,(11)
信徒的遗体能否火化?主内同道: 我想请教一个问题,就是我国正在实行的殡葬改革(火葬),对我们基督徒的信仰有没有阻碍?信徒的复活是我们的基本信仰,圣经上多次提到神保全我们的骨头,让我们将来能复活,如以西结书37章记载枯干的骨头的复活。诗篇34篇说:“义人多有苦难,但耶和华救他脱离这一切,又保全他一身的骨头,连一根也不折断。”然而,火葬之  相似文献   

17.
风水问题资料(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什么是风水——郭璞《葬书》(节选)按语:风水巫术的基本根据,就是署名“郭璞”的这本《葬书》。下面选译的,是《葬书·内篇》中的一段。这一段文字清楚地说明了什么叫做“风水”。今译:埋葬死者,是为了借助葬地之下那使万物旺盛生长的气啊!五行之气在地下运行,发泄出来产生了万物。  相似文献   

18.
龚坚 《天风》2014,(12):17-17
刘玉珍姊妹生前是洛阳市政协退休干部,家在山东。去世后按理应该葬在山东老家,可却葬在了嵩县田湖镇水磨湾教会对面的阳坡上,全村村民及信徒出资给她立了一块碑,墓地用花墙圈了起来。笔者不解其意,专程访问了水磨湾教会负责人,才了解了事情的原委。  相似文献   

19.
<正> 杨王孙,西汉武帝时人。《汉书》有传。本传谓其“学黄老之术,家业千金。”生前“厚自奉养”,凡养生之物无所不备。他认为人死无知,则不必靡钱厚葬,力主赢(通裸)葬。其死前令子曰:“吾欲赢葬,以反吾真,必亡易吾意。死则为布囊盛尸,入地七尺,既下,从足引脱其囊,以身亲土。”他的朋友祁侯认为他这样做有违“圣人之遗训”,且裸体地下见先人亦为大不敬。杨王孙写信给祁侯申论裸葬理由。文字不长,但颇可玩味,为省读者翻检之劳,悉录如下: 盖闻古之圣王,缘人情不忍其亲,故为制礼,今则越之,吾是以赢葬,将以矫世也。夫厚葬诚亡益于死者,而俗人竞以相高,廉财单(殚)币,腐之地下。或乃今日入而明日发,此真与暴骸于中野  相似文献   

20.
熊巧 《美与时代》2015,(4):45-46
婴戏纹是我国传统吉祥图案中的一种,其图案风格活泼自然、造型写实,生动展现了孩童的纯真与烂漫,广受人们的喜爱。宋代手工业的繁荣、低人口出生率与战事的影响、婴戏图的发展、佛教文化的影响,共同促成了婴戏纹瓷器在宋代的盛行。宋代婴戏纹瓷器的艺术水准和数量都远超其他任何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