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是遵循证据的医学,这一新型边缘学科的出现使传统经验医学面临巨大的挑战.为提高骨科医疗质量,我们必须克服经验医学中存在的问题,科学地应用循证医学的思维方法来指导骨科临床实践.这将是21世纪骨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
循证医学(EBM)是一门20世纪80~90年代新兴的临床医学模式.在循证医学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偏差,认知与理解方面的误区和对个体差异的忽略,这势必会影响循证医学的健康发展.为此,从三个方面对此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3.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是遵循证据的医学,这一新型边缘学科的出现使传统经验医学面临巨大的挑战。为提高骨科医疗质量,我们必须克服经验医学中存在的问题,科学地应用循证医学的思维方法来指导骨科临床实践。这将是21世纪骨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4.
循证医学论争的哲学分析(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4在EBM和替代医学中的应用 EBM主要与我们所说的干预问题有关,这类问题都具有这样的形式:"在Y条件下,X是否是安全有效的?"答案总是在信念之网的某个位置上.它们当然不会像数学原理或物理学定律一样位居网的中央.  相似文献   

5.
正确理解和应用循证医学的思维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是遵循证据的医学,经验医学的特点则是凭个人经验或上级高年资医生的指导、教科书与医学刊物上零星的研究报告为依据来处理病人.为提高临床疗效,必须克服经验医学中存在的问题,科学地应用循证医学的思维方法来指导医学实践.  相似文献   

6.
对科学表征问题的解释有同构、相似、图像、推理力等说明。这些观点无一不是说明两个不同客体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两个客体之间形成的关系就是表征关系,它们构成了一个二元素结构R(a,b)。从数学结构主义观点看,这是对表征关系的最小理解,也是表征关系的逻辑意蕴。表征关系之所以能够成立,是因为两个不同客体之间存在"共有结构",正是这种结构将科学认知与世界或其某些方面连接起来,从而形成了我们的科学知识。这样,"共有结构"就成为科学表征的核心部分。这种结构主义的表征观既有不少反对者,也有许多支持者,形成了关于科学表征的一个重要争论。反对者认为结构主义包括部分同构对抽象复杂客体无能为力,支持者认为"共有结构"能够通过映射来表征,也基本反映了表征的逻辑结构和本质,尽管映射不必是一一对应的。  相似文献   

7.
以随机对照试验(RCT)的方法验证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的效果有违试验设计的伦理学要求,现有关于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的文献都存在着试验设计的死角,导致了医学科学试验与伦理学的水火不容.循证医学(EBM)方法为科学地解决这一问题带来了曙光.  相似文献   

8.
循证医学回眸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使大家对循证医学在临床决策中的应用有更加深入的理解,本刊特约请中国循证医学中心主任李幼平研究员就循证医学与,临床决策的相关问题撰写了系列讲座,讲座的内容为:第一讲:EBM简介;第二讲:循证临床实践成功的范例;第三讲:循证外科学;第四讲:循证急诊医学;第五讲:循证诊断学;第六讲:;循证肿瘤治疗;第七讲:循证医学与医患关系;第八讲:证据与个体化诊疗关系;第九讲:循证医学与卫生技术评估。我们希望这一系列讲座能够对当前的临床决策有所帮助。——编者  相似文献   

9.
循证医学指导疾病治疗的面面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证医学 (evidence -basedmedicine ,EBM )概念是加拿大临床流行病学家Sackett创立的 ,并于1992年被正式提出[1] ,是一种评价某种治疗或保健方案的法则。自从 1993年美国JAMA开始发表有关循证医学的文章以来 ,循证医学的概念风靡全球。该概念引入我国后 ,在规范医疗行为、指导医疗实践中功不可没。但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 ,由于一些医疗工作者对循证医学概念的片面理解和应用 ,使得一些疾病的治疗进入了误区。所以 ,在医疗实践中应客观辩证地应用循证医学概念。1 循征医学的历史地位首先 ,循证医学概念的产生有它的历史局限性。循证医…  相似文献   

10.
我国医疗行业的医学道德教育效果一直欠佳,其原因与我们对医学道德本质的认识存在误区有关.我们应当承认道德的价值是在协调利益关系时维护公平互利性,在处理医患利益关系时也应当建立一种相互平等、公平互利的医德实践理念和机制.  相似文献   

11.
医学人文科学要作为独立的学科门类,就必须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不清和方法论不明是当今中国医学人文科学研究的基础性问题.笔者认为,人文科学的核心问题是那些与价值相关的主体间的关系、对话和对文本的理解与解释.澄清人文科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论,有助于我们明白临床上医疗纠纷的根蒂和中西医论争中的困惑.  相似文献   

12.
循证医学(EBM)是在临床实践中通过科学的方法获得最充分的证据,并对病人做出最佳诊治决策的一门科学.目前卵巢癌的治疗还存在很多不规范的问题,利用循证医学观点来指导卵巢癌治疗方案的选择,对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生理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随机对照试验(RCT)的方法验证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的效果有违试验设计的伦理学要求,现有关于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的文献都存在着试验设计的死角,导致了医学科学试验与伦理学的水火不容。循证医学(EBM)方法为科学地解决这一问题带来了曙光。  相似文献   

14.
生物化学与诺贝尔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与医学具有紧密的联系.20世纪,诺贝尔奖60多次颁发给了生物化学领域,说明了生物化学的重要性.通过阐述生物化学与诺贝尔奖的关系来说明生物化学对科学发展特别是医学的巨大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医学伦理教学有效性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研究缘由医学伦理的讨论近十年来已在台湾蔚然成风。不但在医学院 ,在各地医院都有以医学伦理为主题的课程、研讨会或演讲。这是台湾在医患关系上与国际社会医疗新情势同步前进的开始 ,不但值得庆幸更应积极继续强调。但医学伦理的教学与研讨 ,到底有没有任何效用 ?课程的增设基本上就是“言教”的加强 ,但有关伦理道德之情操的事 ,能不能在课堂上 ,当成一个学科来教导 ?伦理道德的培养不是一种感化与熏陶吗 ?这是很多台湾学者的疑问。本研究计划也是针对此疑问来提出 ,其目的有三 :1 1 设计一个评估问卷 ,来调查学生在研读医学伦理前后…  相似文献   

16.
作者认为医学文化学,或曰医学与文化的关系的研讨,虽涉及广泛,层次众多,但主要可分作四大部分内容:一是医学与文化互动关系的研讨,也就是说医学与其他文化存在形式之间关系的研讨,这涉及甚广,包括众多方面;二是医学知识发生、形成过程的文化背景研究,可以说是医学文化外史,医学知识发生学的研讨;三是医学文化的总论式研究;四是从文化角度对医学及医学领域一些基本问题进行研讨。这四大方面内容的研究意义及性质不一,但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其中,第二类研究在当前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的飞速发展正逐渐渗透到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各个领域.目前喉癌治疗的临床决策还存在很多不规范和不合理的问题.这要求用循证医学的原则来指导和规范喉癌治疗的临床决策,以期能在目前条件下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降低医疗费用及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人文与医学的渐远和分离是生命科学与技术进步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医学的人文性是医学的本质规定性,人文走进医学本质上是一种相互完成回归的过程.医学道德与医学的关系是人文与医学关系的一个缩影.两者在特定历史阶段的分离,使它们从浑然一体分化为不同学科,如今的回归并非学科重归医学,而是医学道德回归家园.在社会与科学发展的大背景下,寻求回归之路成为可能,但受到多种条件限制,回归之路定很漫长.  相似文献   

19.
循证医学与卵巢癌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证医学(EBM)是在临床实践中通过科学的方法获得最充分的证据,并对病人做出最佳诊治决策的一门科学。目前卵巢癌的治疗还存在很多不规范的问题,利用循证医学观点来指导卵巢癌治疗方案的选择,对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生理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循证医学推动实验医学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经过上千年的发展 ,经历了从近代医学到现代医学的转变 ,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循证医学 (Evi dence -BasedMedicine ,EBM )是 2 1世纪的临床医学[1] ,也有学者提出循证医学对临床疗效研究的作用可以与显微镜发明相媲美 ,对临床医学的贡献将与人类基因组计划齐名。那么究竟循证医学与近代、现代医学的关系如何呢 ?1 循证医学提出新的医学模式随着循证医学的提出及不断的发展完善 ,使原有建立在实验医学基础上的医学模式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实验医学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其不足 ,循证医学应运而生 ,反过来循证医学又推动了实验医学的发展 ,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