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近年来,尽管人们纷纷运用“实践唯物主义”这一术语,但却不可回避地面临许多尚未解决或难以克服的难题。这里仅提及一二。困境之一:队伍的混杂检阅一下业已集合于“实践唯物主义”旗帜之下的队伍,就会发现,这里并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哲学立场,其中至少包括三种相去甚远的哲学构想。一些人认为,“实践唯物主义”实质上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同义语”,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它的根本理论前提仍是“物质本体论”或“物质一元论”(《哲学动态》,1988年第12期第16、13、26页)。而在另一端,有些(并非所有)“实践本体论”的倡导者把“实践本体论”归结为“实践的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同上第35页)。介乎于上述二者之间的或许是典型的实践唯物主义。它一方面保留“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另一方面强调劳动实践的基础地位;一方面肯定物质(自然)的本体地位,另一方面又把“劳动实  相似文献   

2.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 ,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 ,第 1 9页 )在以往 ,这句话通常被人们理解为是对哲学功能的述说 ,但在本文看来 ,这句话在深层上蕴涵着哲学本体论意义上的革命 ,因而应当被理解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命题 ,至少可以说是具有本体论意义的命题。它暗示着哲学范式的重大变革 ,即从“解释世界”的范式向“改变世界”的范式的转变。《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可以说是马克思所要创立的现代唯物主义的理论纲要 ,其中的主要论点又在马克思与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得到…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爱情?黑格尔说:“爱情的内容只有恋爱者的自我,由另一个人(恋爱对象)的自我反映出来,恋爱者从这反映中又感到自己的自我。”(《美学》第2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32页)又说:“在这种情况下,对方就只在我身上生活着,我也就只在对方身上生活着;双方在这个充实的统一体里才能实现各自的自为存在,双方都把各自的整个灵魂和世界纳入到这种同一里。”(同上,第326页)休谟说:“两性的爱最值得我们注意……显然,这种感情在它的最自然的状态下是由三种不同的印象或感情的结合而发生的,这三种情感就是:1.由美貌发生的愉快感觉;2.肉体上的生殖欲望;3.浓厚的好感或善意。”(《人性论》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432页)黑格尔关于爱情的论述,揭示了爱情的特征是男女双方之间真挚诚意、相互爱悦,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专一的感情,但没有揭示爱情所应包含的具体内  相似文献   

4.
一、劳丹对趋同实在论的诘难1.劳丹并非笼统地反对实在论他将科学实在论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所谓本体论的实在论,即认为世界具有独立于作为认识者的我们的确定性.我坚定的相信本体论的实在论是正确的.……第二种实在论是所谓语义学的实在论.这种理论断定科学理论、科学定律和科学假说是关于世界所作出的或真或假的断言.……第三种实在论,可称之为认识的实在论.它主张:我们有权将得到最好确证的自然科学理论接受为真.”(《进步及其问题》,中译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2页)劳丹承认前二种而反对第三种(认识的)实在论.所谓趋同实在论就是一种认识论的实在论.  相似文献   

5.
联绵词又称联绵字,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个概念。究竟什么是联绵词,它的范围有多大,至今说法不一。尤其突出的是中等师范学校教材《文选和写作》和《语文基础》的观点都不一致,前者包括叠音词(见1986年版《文选和写作》第二册第268页),而后者不包括叠音词(见1984年版《语文基础知识》第一册第243页),使师生无所适从。有必要加以讨论。关于这个问题当前主要有四种意见: 一、指双音节单纯词。如乔书振《双声迭韵不是联绵词的特点》(《逻辑与语言学习》1982年第2期第43页): 所谓联绵词,即双音节单纯词。蒋礼鸿、任铭善《古汉语通论》(浙江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59页):  相似文献   

6.
一一位同时是精神病理学家 ,又是德国存在主义的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卡尔·雅斯贝尔斯 (KarlJaspers 1883 - 196 9)认为 ,人必然是一种处境中的存在 ,处境是不能摆脱的 ,人总是为某种处境所限制 ,除非你从一种处境进入另一个处境之中。所谓处境 ,乃是指人的实存状况的某种现实关系 ,它对人的活动能产生一定的作用。处境有内外两个方面 ,既包括外在的环境 ,也包括人所处的某种特殊的内在精神状况。他又认为 ,有四种边缘处境 :死亡、苦难、斗争和罪过是人不能避免的 ,它们对于人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所谓边缘乃是实存的边缘或限界。人…  相似文献   

7.
要搞清本质是否是多方面的,首先必须明确本质的自身规定性。所谓本质就是事物的内部联系。黑格尔说:“联系则是本质自己特有的规定”(《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40页)。构成某一事物的诸方面要素和属性,正是在特定的联系中,构成了事物的存在。所以黑格尔又说:“就本质作为单纯的和它自身相联系来说,它才是存在。”(同上书第241页)本质规定所特有的这种联系,决定了在事物的本质规定中,事物的各方面属性不是各自独立存在,而是在联系中形成了一个整体,即“作为本质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Existentialismus”,有译“生存主义”,有译“存在主义”,朱谦之先生和我则援日译而用“实存主义”,近年来大量使用的则是“存在主义”。“存在”和“实存”本是译自“Sein”和“Existenz”。“Sein”一般译为“存在”或“有”,似乎已成定译;但“Existenz”则不是这个一般的客观物的存在而是主体人的存在,也不是一般人的存在而是正在生活的个人的现实存在,故以“实存”名之。实存是实存主义的中心问题,在实存主义者看来,实存是第一义的,而一般存在则是第二义的。这里很清楚地说明了“存在”和“实存”本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从而也说明了我们应当用“实存”而不应当用“存在”的道理所在。近年来不适当地甚至可以说错误地使用“存在  相似文献   

9.
一、卢卡奇为什么要建构马克思主义本体论? 被称之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匈牙利著名学者卢卡奇,在《社会存在的本体论》(1964年开始撰写,1970年停止写作)中专门探讨了马克思主义本体论问题。卢卡奇承认,作为一种明确的理论形态,所谓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并不现成地存在于马克思的文本中,而是他自己建构出来的(参见卢卡奇,上卷,第637页)。这样,我们需要回答的第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1 在马克思的“实践的唯物主义”中,有无本体论,如果有本体论的话,又是什么本体论,目前尚有争议。我们认为,任何哲学体系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都有其本体论的前提和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不例外。在马克思看来,即使“人的感觉、激情等等不仅是在[狭隘]意义上的人类学的规定,而且是真正本体论的本质(自然)肯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50页)。更不用说他的哲学世界观和社会历史观有其本体论的前提和本质了。马克思以前的哲学本体论,或者把整个世界的本质和本体视为某种超自然的、非物质的和能动的“精神实体“(唯心主义),或者视为一种与主体活  相似文献   

11.
卢冀宁同志在《评“本体论的物质定义”》 (载《国内哲学动态》1984年第9期,以下简称卢文)一文中说,制定本体论物质定义的种种企图“注定是要失败的”。笔者以为作出这种论断还为时尚早,大有商榷余地。就目前情况看,确立本体论的物质定义却是完全必要的。关于这个问题,笔者已在拙文《用关于整个世界本原的本体论发展列宁的物质概念》(载《东岳论丛》1984年第8期)中作过探索。这里只是针对卢文中的观点讲三点意见。一、关于能否给物质概念下外延定义的问题卢文说:“下定义在于揭示概念的内涵,而不在于指出其外延。”但是,这种否认外延定义的观点是片面的。形式逻辑教科书指出,最好的明确概念的方法,是以内涵定义为主,以外延定义为辅。这能说明下定义“不在于指  相似文献   

12.
对人的形而上的沉思——鲁迅小说的人学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是“关于存在的诗性沉思” (昆德拉 ,第 3 6页 )。关注人的生存境遇和存在状态 ,对文学来说永远具有本体论意义。文学文本对人的最为深刻的洞析 ,莫过于在具体可感的形象世界投注形而上的沉思。正如大师所言 :“先成为深刻的哲学家 ,再成为作家” ,“精通形而上学 ,才能出类拔萃”。 (巴尔扎克语 )回首 2 0世纪的中国文学 ,能达到如此境界者并不很多 ,而鲁迅则当之无愧。他的文学文本超越了对人与生活世界的感性与经验性的观照 ,达到了在哲学层面的表征意义 ,把对人的关注“放在一个甚深的哲学情怀而不只是人文精神的激情中” (王乾坤 ,…  相似文献   

13.
目前国内出版的许多版本的逻辑教科书,在谈到什么是“定义”时,都认为: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例如: “定义是通过一个概念明确另一个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逻辑教研室编《形式逻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6页)。“定义是揭示概念的内涵的逻辑方法”(金岳霖主编《形式逻辑》,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1页)。“定义就是明确概念内涵的方法”(诸葛殷同等《形式逻辑原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9页)。  相似文献   

14.
张载哲学在整个中国古典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这是论者所公认的。但如何分析、评价它,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似乎很难达成一致的看法。从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论者们在研究张载哲学中的分歧,主要是由于对它的不同定性所致。有人把它定性为唯物主义(此见解为多数人所持,在各种教科书和论文中经常见到),有人定性为二元论(见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上),人民出版社1903版,第556-570页。又见姜国柱《张载的哲学思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4、35、56页),还有人定性为唯心主义(见陈玉森《张横渠是一个唯。C…  相似文献   

15.
一、关于艰苦奋斗的概念 这一概念,社会上对它有各种不同的解释。笔者根据查证,它的内涵大致可以归纳成三个层面。第一层面,从最一般意义上作为一个成语来使用,其基本意思是“不怕艰难困苦,进行坚持不懈、英勇顽强的斗争。”(《中华成语大词典》,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版,第599页)第二层面,当作一个治国方针,它是指“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方针。”(《邓小平著作学习大辞典》,山西经济出版社1992年版,第530页)第三层面,把它看作中华民族的一种优良传统,有的学者认为它有三个方  相似文献   

16.
王夫之的朴素唯物辩证法的认识理论有其固有的逻辑起点,这就是作为主体而展开认识活动的人。 什么是认识活动?“识知者,五常之性所与天下相通而起用者也。”(《张子正蒙注》,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页。下引该书,只注页码)在他看来,所谓认识乃是合五行之秀气的人的  相似文献   

17.
要重新理解和翻译像《道德经》这种已经常常传用并被译成了许多种语言的著作,乃是一种需要一定证据的难以办到之事情,因此我们就把L'·D·贝尔纳教授那句朴实无华而富有意义的话放在本书的开头当作解释:“在有所发现中的最大困难,不是在于进行那些必要的观察,而是在于观察理解中要摆脱传统的观念”(《历史中的科学》,柏林1967年版,第38页)。《道德经》对于每个认真研究它的人来说就是一种发现。作者采用的那些概念  相似文献   

18.
一、一个被“遗忘”了的论域伽达默尔说过 ,理解总是本体论的 ,其意就是说理解揭示并表现真实的存在。所谓本体论诠释 ,按照成中英先生的观点 ,就是把“理解看作是对意义的把握 ,而解惑或释疑必定意指说明真实 (即存在———引注 )的一个观念体系”。 (成中英主编 ,第 15页 )而所谓评价尺度的本体论诠释 ,按照笔者的引申 ,就是在一定哲学视界的观照下 ,对设置评价尺度的本体论根据和意义作出解释 ,以揭示并显现评价尺度的真实内容及其性质。我国哲学界关于评价尺度的问题研究活跃了学术 ,取得了成果 ,值得肯定。但是 ,在对评价尺度作出种种…  相似文献   

19.
在《否定的辩证法》中 ,阿多尔诺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归结为形而上学 ,主张“把马克思叫做形而上学家”(阿多尔诺 ,第 14 - 15页 ) 。 现代西方一些哲学家 ,如海德格尔等 ,则认为“哲学即形而上学” (海德格尔 ,第 6 8页 ) ,马克思哲学与其他的西方哲学流派如尼采哲学并无本质区别 ,充其量只是在形而上学的模式下对传统形而上学的颠倒 ,但仍是一种形而上学。这种观点也同样存在于国内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当中。特别是近几年出现的所谓“学院派” ,坚持用各种现代西方哲学理论甚至用各种各样的本体论来“诠释”和“重建”马克思哲学 ,一些人甚…  相似文献   

20.
尽管许多人把释义学看作主要是一种人文科学的哲学,但是,对于伽达默尔来说,释义学似乎自然而然地和实践哲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他晚年一篇论文的题目就是《作为实践哲学的释义学》(伽达默尔:《科学时代的理性》,法兰克福1976年版,第78—109页)。哲学释义学不同于一切方法论意义上的释义学,就在于它本质上是实践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