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俗话说,“眼不见为净”,“眼不见心不烦”。意思是说,“尽管这个东西很脏,但是眼睛没有看到,就认为它是干净的’;“只要眼睛没有看到那些丑恶的现象或者不公道的事情,心里就不会烦恼”。这两句平常的话反映了人的情感产生的一条很重要的规律,那就是:任何情感的发生都必须以人的认知活动为中介,受认识活动所调节的。  相似文献   

2.
顿悟     
李微 《思维与智慧》2006,(11):41-41
人为什么会有两只眼睛平衡景深,看清楚远近层次。但看清楚,不一定说得清楚。有时候,要避祸还需要睁一只,闭一只。于是,另一只眼也就得到了休息。  相似文献   

3.
恩惠 《天风》2011,(9):63-63
[(《新民网》]上海一名为“小龙少爷”的年轻男子(见图)最近在博客上炫耀自己上流社会的“高贵”生活,表示自己“每天眼睛一睁开就是刷卡”,自称“开名贵跑车算不上什么,用大叠百元人民币来点烟才叫有钱人。”还称就是看不惯穷人。“小龙少爷”这种嚣张气焰引起网民猛批。  相似文献   

4.
眼睛的注视行为与人的心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常说“他的服睛闪闪发光”,“她有着稚气的眼睛”,“他眼露凶光”等等,这时我们所描绘的是指眼睛的瞳孔放大、缩小和注视的动作。从心理学的角度讲,眼睛所发出的是人与人心理沟通中最明显、最准确的信号,因为它们是人身上的焦点,眼睛所表达的讯息就是人心理活动的反映,即一个人的态度和心情。所以,心理学界有这种说法:“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相似文献   

5.
画龙点睛法     
“画龙点睛”法,是古人总结出来的一种极为重要的表意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就是要在文章的关键之处,写几句精粹有力的话,把主题思想明显地表现出来,使全篇文章为之生色、动人。“画龙点睛”的提法,是从绘画中借来的。传说梁代画家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画了四条龙,但是没有画眼睛.人问其故?他说:画上眼睛,龙就飞了.听者不信,请他试之.他就提笔为一条龙画上眼睛.刚刚画完,那条龙就摇头摆尾,破壁飞去.这种传说,当然不可信,但它能够说明,当时的人  相似文献   

6.
风语     
有人说风长得太胖了,每当它钻进小树林时,总是把那么多的树叶挤得“哗啦哗啦”地响。 而女儿说,树也许太喜欢胖胖的风了。你看,每当风走来,满树的绿叶仿佛一只只绿色的小手,都一起在“哗啦哗啦”地不睁拍着,把小手都拍得更绿了。  相似文献   

7.
《佛教文化》2013,(1):70-71
有一个小和尚,问老和尚:“师父,您常说的极乐世界,我看不见,怎么能够相信呢?”老和尚把他带到一间漆黑的屋子里,告诉他:“屋角有一把锤子,你把它拿出来。”小和尚不管是瞪大眼睛,还是眯成一条缝,仍然是伸手不见五指,只好说:“师父,我看不见那把锤子,我没办法拿出来。”老和尚点燃一支蜡烛,虽然只是微弱的光,依然可以看到墙角的那一把锤子。老和尚慈祥地说:“你看不见的,未必就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8.
时慧颖  汤洁  刘萍萍 《心理科学进展》2022,30(12):2718-2734
眼睛效应指人们面对眼睛或类似眼睛的图案时会发生行为改变的现象。但是, 眼睛效应的稳健性备受争议, 主要有4种观点:促使人们更亲社会、更遵守社会规范、降低反社会行为、无效果。结合规范错觉和创新扩散理论, 基于感知规范的视角, 当感知亲社会规范流行程度较高时, 眼睛效应既会“促进亲社会行为”或“促进人们遵守社会规范”, 也会“降低反社会行为”; 但当感知亲社会规范流行程度较低时, 眼睛效应对一些反社会行为“无效果”; 当规范错觉较大且无规范干预时, 眼睛效应同样对一些反社会行为无效果。因此, 将以上4种争议观点整合为“不同感知规范条件下的眼睛效应”, 揭示了眼睛效应不稳定的原因, 为未来实证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阎树梁 《天风》2011,(11):46-47
今天教会中,似乎刮起了一股“敬拜赞美”风,各个教会争先恐后地在崇拜或团契中增加“敬拜赞美”元素,仿佛没有“敬拜赞美”的教会就是没有属灵生命的教会一样,但现实情况却令人颇为忧心:虽然都是“敬拜赞美”,唱的歌曲也基本一样,但不同的教会,得到的效果却不一样:有的教会通过“敬拜赞美”吸引了更多的信徒,而有的教会则因为“敬拜赞美”流失了信徒。即使同一间教会的信徒反响也不一样:年轻的信徒非常喜欢,而老年信徒则眉头紧锁。更有甚者,有的信徒在形容他们的敬拜赞美时说:“眼睛开着是教堂,闭上眼睛简直像歌厅。”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个传道人,我深感牧人的“五官端正”与否,关系到教会生存与发展,合一与分裂等大问题,笔者借《天风》,浅谈一下我在这方面的感想。 一、目正。耶稣说:“眼睛就是身上的灯。你的眼睛若了亮,全身就光明;你的眼睛若昏花,全身就黑暗。你里头的光若黑暗了,那黑暗是何等大呢!”(太6:22—23) 牧人(含所有圣职)的眼睛光明与否,眼光正不正,关系到教会生存与发展的大问题,主耶稣拣选保罗为  相似文献   

11.
何光沪:有一句流行语,就是“跟着感觉走”。上次我比较明确表示,如果仅仅从感性来理解“跟着感觉走”,它就忽略了理性的一面。这个“感性”,就是凭我们的眼睛看,耳朵听,鼻子闻,就是凭感官来了解世界。对感性搜集的外界材料,要动脑筋分析整理,这就是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如果再上升一层,就是从具体到抽象之后,又从抽象回到具体,那样就会对世界把握得更好更完整。在这个意义上说,如果我们说感性是指后一个意思的话,那么它是可以洞察真  相似文献   

12.
1994年6月29日中午,位于雪峰山麓的黔阳县群峰乡林业酒家旁边,突然发出“轰隆”一声巨响。响声惊动了附近的人们,纷纷涌向出事地点。只见爆炸现场横着两具女尸:一具尸体仰卧,肝、肺、肠全流露在外,旁边俯卧着另一具女尸,左手被炸掉,双目圆睁,简直目不忍睹。是谁如此残忍,下此毒手呢?后经公安人员侦察破案,死者一个叫友莲,一个叫美红,凶手就是友莲自  相似文献   

13.
商战致胜术     
《孙子·谋攻》:“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百战必殆.”在当今,商场如战场,要在商战中取胜,就必须做到知己知彼,既要深知自己的情况,又必须注意收集经济信息,眼睛盯着市场,掌握商业行情,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和用户的消费习惯.大众公司为了让美国的一般老百姓接受他们的汽车,便以“桑塔纳”为牌名,因为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有一处山谷,就叫“桑塔纳”,而这山谷中经常会刮起一股强劲的旋风,当地人把这旋风叫做“桑塔纳”.大众公司以“桑塔纳”为牌名意思就是:“该车会像你们所见的旋风一样快捷无比”.  相似文献   

14.
我的母亲     
黄勇明 《天风》1996,(11):32-32
“不论走到天涯海角,忘不了你呀妈妈……忘不了你的抚爱,忘不了你深情的眼睛闪耀着希望的泪花……”这就是感人肺腑的《忘不了你呀妈妈》  相似文献   

15.
缺了一角     
鲍勃抱着他半岁的胖儿子,手里晃着一本书,两眼泛光地对我说:“瞧,我给他念书,他听得眼睛不眨!”  相似文献   

16.
眼睛越位     
“眼睛越位”是著名表演艺术家许还山的“说法”。有一次,他回故里,接受当地电视台记者采访,在回答关于“什么是男子汉精神”问题时,发表了一番论说眼睛位置的妙语。  相似文献   

17.
鸡的自然寿命是7年,但用机械化饲养的“肉鸡”,7个星期就被宰杀。它们一生只见到两次阳光:一次是刚出生(还不一定);另一次就是从鸡场到“刑场”,而且还吊挂双脚,鸡头在下,眼睛里充着血,所以,鸡的世界是颠倒的世界。一位专门从事“炸鸡”生意的老板,从孵化厂买  相似文献   

18.
你们来看     
黄兴 《天风》1995,(8):2-3
读经:约1:39 感谢神给我们每个人造了一双眼睛,使我们能看到上帝所造的美丽世界。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明亮的日月,灿烂的星光,更使我们能看到真理、光明、神的作为,使我们能仰望神而得着能力,不至于走人深渊。只可惜有许多人失去了上帝造眼睛的本意,用错了眼睛,专看邪恶的世界,看物质、金钱、名利、地位,看环境、看人,成了邪眼、红眼、昏花的眼,最后变成瞎眼,使整个人生进入黑暗。主耶稣说:“眼睛就是身上的灯。你的眼睛若了亮,全身就光明;你的眼睛若昏花,全身就黑暗。”  相似文献   

19.
人体语言,是无声语言,指人的面部表情、体态、手足姿势及人际距离等。在人际交往中,虽说有声的语言是重要媒介,但是,我们更不能忽视无声的人体语言的重要性。人体语言体现着丰富的含义,反映了一个人的内在心理,因此,它具有可靠性。在恋人之间,为了捕捉对方的内在真情实感,准确无误地了解对方,吸引对方,体谅对方,我们不妨借助人体语言来达到上述目的。一、对眼睛、眼神的观察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眉目传情”等,说的就是眼睛最能准确地表达出人的情感和意向。恋  相似文献   

20.
吴明仁 《天风》2005,(5):14-15
感谢神给我们每个人造了一双眼睛,使我们能看到上帝所造的美丽世界,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明亮的日月、灿烂的星光,更使我们能看到真理、光明、神的作为,使我们能仰望神而得着能力,不至于走入深渊。只可惜有许多人失去了上帝造眼睛的本意,用错眼睛,专看邪恶的世界、物质、金钱、名利、地位,看环境、看人,成了斜眼、红眼、昏花的眼,最后变成瞎眼,使整个人生进入黑暗。主耶稣说:“眼睛就是身上的灯。你的眼睛若亮了,全身就光明;眼睛若昏花,全身就黑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