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敬畏自然"是人类对自然及其规律产生的一种包含着各种心理成分在内的、复杂的、形上的终极体验。当代人类社会需要"敬畏自然"。"敬畏自然"的正当性可以从定义澄清、科学祛魅、道德养成三个层面加以证明。科学认知、哲学反思和审美体验是当代人获得"敬畏自然"体验的三种主要途径。倡导"敬畏自然"有助于环境道德水平的提升,推动环保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姜生教授《论宗教源于人类自我意识》一文,从人的本质属性着手,对宗教进行了意义属性而非功能属性或者价值属性的定位,并循此厘定宗教的起源和本质。即人类独有的自我意识的最初觉醒,导致人类与自然完整性、统一性的破裂,称之为"第一断裂"。这种断裂使人深陷复归自然与走向文明(走出自然)的彼我矛盾中。这种深层痛苦在自觉的死亡意识的笼罩下进一步加剧,无法遣散,单靠理性逻辑也无法予以完满解释或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主席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保护是人类可持续发展非常关键的一环。中国宗教以其"道法自然"的特质而充满了生态保护的观念,对人类生态文明发展有着重要贡献。根据马克思主义对于"自然"的分析,这种"生态"意识故而有着独特意义。当然,这里对"生态"的理解包括自然生态、社会生态、文化生态和精神生态,这四种生态与人类生存乃有机共构。而中国宗教以其"出世"精神和"人间"关怀的有机结合,而使各个方面构成统一整体,形成和谐关系。于此,中国宗教将自然纳入"神圣"领域,对生态保护因而具有一种神圣的维度;对人类社会发展持有另一种审视,主张人际关联实现其社会生态的平衡;对人类文化强调百花齐放、千姿百态,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形成文明的和谐与共融,对精神发展则力争纯心净化、返璞归真,达其上善若水之升华。由于其宗教视域打破了相关领域的界限,使之更贴近自然,因而形成其对保护自然原貌、维系生态平衡的独立见解。  相似文献   

4.
安乐死作为一种非自然结束生命的方式,在世界范围备受争议。西方宗教是安乐死的主要反对力量。依据《圣经》信仰,安乐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严重错误。生命是上帝的恩赐,痛苦有积极的意义,死亡是生命的转变,真正的临终关怀之道是信仰与爱。在今天看来,虽然西方宗教反对安乐死的论点有些拘囿与过时,但其对终极价值和意义世界的思考,确保了对生命最根本的敬畏。安乐死是西方理性主义发展到极致的产物,从宗教的视角看,理性并不能解决人类实践领域中的一切问题,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一旦结束便不会复回,对待生命应该始终保持敬畏。  相似文献   

5.
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标志之一就是语言。语言是文化交流与传递的重要通用符号。人类对语言存有敬畏之心,来自于对其神秘力量的认知。语言所表达的祝福或诅咒,均会发挥其特定功能。在彝族传统文化中,毕摩所念诵的语言,是毕摩与神鬼沟通的重要媒介。正因为彝人相信语言中蕴含神力,因此衍生出诸多语言禁忌。本文聚焦于分析彝族的宗教语言特征和内涵,结合毕摩从业禁忌、代表性仪式,探寻彝族宗教语言的内涵与功能。  相似文献   

6.
儒家文化是自然祛魅之前的文化,它对于自然保留着神性或神意的看法,承认自然之"魅"。其所谓自然之神意或魅是自然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神妙莫测的运行机制和力量。儒家文化通过祭祀表达对于自然的敬畏和报答,这叫做"报本反始"和"仁至义尽"。祭祀之礼的生态意义在于它把人从属于自然,从属于天道,使人和天地万物联系在一起,促使人们对于自然保持敬畏的情感。这是一种在宗教掩盖之下的生态循环观念,是天人合一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于考察春秋末年之前的"天命"与"天道"观念。本文的基本观点是:中国古代无论是宗教天命观还是自然天道观在春秋末年以前都已经完全形成了。文章具体包括:(1)虞夏商时期宗教天命观的萌芽。这是宗教天命观念的初步发展时期,其中殷人的天命观可能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2)西周时期的宗教天命观的发展。"天命"观念到了周人这里有一个大的甚至是突破性的发展。这种大的甚至是突破性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第一,"天命"这一语词(包括相近的语词)在周代已经完全确立;第二,周代用于表述"天命"观念的语词比之商代要丰富得多;第三,周人的天命观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这个革命性的变化就是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第四,周代天命论还有一个突出之点是强调天命无常,即更强调人的主观努力。(3)夏商周时期自然天道观的萌芽。这主要体现为自然意义之天以及"天道"概念的出现。这一时期是自然天道观念的初步发展时期。(4)春秋时期自然天道观的成型。这一时期,自然天道观已经完全形成了。这表现在:首先,自然天道观中的自然涵义越来越明朗,越来越清晰。自然之天的使用越来越频繁,自然无为的思想也已经出现。其次,"天道"概念已经被广泛使用。这具体涉及以下问题:"天道"概念被广泛使用与占星术在这一时期迅速且高度的发展密切相关;在此基础上,更为宽泛意义的"天道"概念也出现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从自然规律的角度来看待或理解"天"的认识也已经形成;与此相关,更多有关规律和法则的表述虽不用"天道"这一概念,但其涵义却与"天道"相同。  相似文献   

8.
黑格尔将他在第一哲学中确立的存在——本质——概念的逻辑发展应用于宗教概念的矛盾发展,刻画了宗教经过三个阶段,即自然宗教、壮美和优美的宗教与知性宗教,达到完善的宗教,即基督宗教;宗教发展的最后结果是自己认识自己的绝对精神扬弃了宗教表象形态,采取了思辨概念形式,从而宣布“上帝死了”。  相似文献   

9.
陆群 《宗教学研究》2006,(2):128-132
自然宗教最基本的教义特征是把自然力人格化并重巫术,因而试图把这类宗教从很多研究者定义为的“初级宗教”或“原始宗教”还原为“自然宗教”,把其视为一种独特的宗教类型来看。对自然宗教的研究其文化意义从理论上讲是对长期的已然存在的自然宗教社会事实的确认,对以往原始宗教认识的深化和发展,从实践上讲可以为我国民族地区的宗教事务管理提供整套的资料储备和历史借鉴,对防范宗教信仰失控,维护民族地区的安定将发挥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论宗教与政治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宗教的花朵盛开在天国,宗教的枝干扎根于尘世。宗教的这种两重性是宗教本质的必然结果。在这个意义上,宗教无论作为社会文化还是作为社会力量,都不可避免地会与政治形成这样那样的互动。宗教与政治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主要地互动于社会的权力结构和利益分配并波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因而宗教与政治的互动关系,要比宗教与其他社会文化范畴的关系更为复杂,其对人类社会生活和历史进程的影响,也更为重大。本文以宗教的两重性为基础探讨了宗教与政治互动的方式、宗教与政治结合的模式,以及多元宗教社会中的二者互动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高秉江 《现代哲学》2004,(3):112-117
宗教现象学是当代西方文化中使用现象学方法来诠释宗教的一种学说,它在理论上与传统宗教的理性实体学说和自然神学理论相区别,一是将宗教的论证方式由外在实体出发转向由人的直观意识出发,二是将对神的论证由理性论证的途径改变为意识直观和生存体验的途径。宗教现象学把人的直观意识体验和生存感受作为其理论的出发点,它同时把宗教理解为前导入的生存的意义纲领。宗教现象学跨越了现象学、存在主义、解释学、心理学、人类学及神学等多个学科,尚有许多理论问题有待进一步澄清。  相似文献   

12.
四川苗族历史上的传统信仰属于原始宗教的范畴,川苗民俗禁忌的内容也多与传统宗教相关联.近代西方宗教传入苗区,但是古朴和自然的原始宗教仍然是川苗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一宗教是一种超世的信仰 ,是人类在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压迫下 ,把这种现实的力量外化为超人间的力量 ,并从其中吸取生存的信心的表现 ,也是人类对社会人生奥秘所作的一种超乎理性的探讨 ,是人类由于现实生活的巨大欠缺而在精神生活领域里所作的补偿。从社会史上看 ,宗教是一种普遍而持久的文化现象 ,也就是说它并不限定于某个时代某个地区 ,从原始社会直到今天现代社会 ,始终都有宗教相伴随 ,因此宗教的长期存在是必然的 ,不以人们的意志和好恶为转移 ,问题只在于如何处理好宗教与社会的关系。宗教虽然以超世的信仰为其教义宗旨 ,而宗教人士…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马克思关于"宗教是这个世界的总理论"的论述,追述了宗教观念在古代社会生活中的总地位,宗教观念演变在人类思想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人类信仰宗教的总效果。宗教观念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古代社会的总理论,指导着国家和社会生活,同时也是人类思想的皮壳;宗教观念的演变就是人类思想皮壳的蜕变,反映了人类思想的进步;人类信仰宗教的历史表明,无论是原始宗教、国家宗教还是世界宗教,总体上并没有满足人类的需求也没有改变人类的总体状况,只有摆脱神祇思想的束缚,诉诸人类自身的创造力,人类才创造出了巨大的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15.
网络宗教的全球化特点是世界各国宗教必须面对的现实,也是互联网宗教今后发展的基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宗教以其特有的线上线下的传播途径和模式,逐渐打破了实体宗教发展几千年才形成的分布格局,对当代宗教的发展提出了挑战。从2018年2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的新《宗教事务条例》也对互联网宗教管理提出了明确规定。与此同时,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的提出将互联网与实体世界紧密结合在一起,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作为网民人数比例较高的国家,中国应该参与到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之中,在互联网宗教的发展和治理方面,中国也会在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框架下,与世界各国合作,共同探索建立互联网的全球治理体系,共同为互联网宗教的健康发展生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A  相似文献   

16.
从人类"自我意识"及其应对形态的"荒谬逻辑"这两个紧密关联的维度,探讨宗教的根源与本质。人类自我意识的最初浮现,即理性之最初萌生,导致人与自然浑沌圆融状态的破裂(即"第一断裂"),使人类陷入回归自然与走向文明(走出自然)两种截然相反的诱惑造成的矛盾挣扎中;自我意识产生带来的人类有死意识进一步加剧了这种深层痛苦。宗教以特有的荒谬逻辑与终极关怀指向,试图消弥"第一断裂"所致彼我分别之痛苦处境,超越理性所造构的人性缺陷。只要自我意识这个根源存在,人类就需要超越它的方法,宗教就将存在。  相似文献   

17.
论道德敬畏及其在个体道德生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德敬畏是指人们对道德法则,对善的事物及其社会价值与根源的强烈的崇敬和畏惧的道德情感体验.在人类道德发展史上,人类的道德敬畏大致经历了无知型的道德敬畏、形而上的道德敬畏和理性自觉的道德敬畏三种形态.道德敬畏的指向主要有四种,即敬畏自然、敬畏上帝、敬畏生命和敬畏规则.道德敬畏的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它是个体道德意识产生的重要的情感因素,是道德信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激励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下半叶的经济全球化浪潮和信息化革命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全球宗教的复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孕育了"网络宗教"。进入21世纪世界各类宗教不仅没有消沉、退隐,而是更加活跃、彰显。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新的宗教每日都在诞生,人工智能正在与宗教走得越来越近,"AI宗教"初露端倪,21世纪的世界宗教将以更加多元而复杂的形态展现于世人面前。  相似文献   

19.
美育观审的对象是"有",宗教信仰的对象是"无";美育观审中产生的是自然的"愉悦感",宗教信仰中产生的是神秘的"敬畏感";美育满足的是人的"求乐"的审美需要,宗教满足的是人的"求安"的信靠需要。美育和宗教虽同为人求意义的活动,但由于它们在所求意义的对象上,在所生感受的性质上,以及在对人生基本需求的满足上都不相同,所以,两者是不能相互取代的。  相似文献   

20.
在人类的群体性划分中,民族是一个基础性概念;民族是人类生存的一般规则和普遍现象。任何民族的形成和发展都是通过内部认同和外部别异实现的,这使任何民族都具有认同性和别异性。纵观各民族的发展史,每个民族在实现内部认同和外部别异的过程中,宗教都发挥有重要的作用。就宗教而言,它自身也具有认同性和别异性。宗教在民族认同和别异中的作用,可以表述为宗教的认同性和别异性对民族认同和别异的神圣化。宗教的认同性和别异性是个"中性"的概念,普遍适用于每个民族,因此,它也具有了认识各民族社会发展的方法论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